【推薦】大班安全教案模板匯編五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安全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夠關愛小動物,并能和它們友好、安全的相處。
2、了解被動物咬傷、抓傷后緊急救護的方法。
3、提高幼兒的安全自保意識。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與小動物相處的方式和方法。
2、被動物咬傷、抓傷后緊急救護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動物手偶
2、有關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狗手偶,引起幼兒興趣。
1、今天我們請到了一位動物朋友,它是誰啊?(小狗)
2、你們喜歡它嗎?說一說你的理由。(請幼兒回答)
二、教師進行小結并引出話題,小朋友思考回答。
1、教師指導語:小朋友們都知道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愛護、保護它們。像小狗這樣的小寵物(總結喜歡的理由)
1有它們的陪伴我們的生活會更快樂。
2它們能協助警察叔叔偵破案件,還能為我們看家護院。
3哦!它們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這么多快樂和方便,我們要有好的對待它們噢。
4如果我們不注意與狗接觸的方式,我們之間就會產生矛盾。不小心就會被它們咬傷,那么你們知道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嗎?
2、請幼兒思考回答,對正確的給與肯定。
三、傾聽幼兒回答后,教師總結被狗咬傷后的危害性。
1、教師指導語:人若被普通的狗咬傷,一般會造成局部皮肉損傷,不會有生命危險;倘若被瘋狗咬傷,并且不會及時有效的處理,常會引起狂犬病。
2、我們知道了被狗咬傷后不及時處理后果的嚴重性。
3、幼兒回答,教師對正確的處理方法給予肯定。
四、教師總結并告知幼兒正確的處理順序及方法:同時用圖片排列
1、被狗咬傷后,先不要急著去醫院。要及時的進行簡單的傷口處理。
2、要把臟血擠出來,防止病菌進入體內。
3、立即用肥皂和清水洗唄咬傷的部位,除去傷口內的動物唾液及殘余病菌
4、沖洗完畢后,用無菌繃帶或清潔的布條輕輕的繃住傷口,趕緊去醫院就醫。
5、要在24小時之內直射狂犬疫苗。破傷風疫苗也需要同時注射。
6、傷口較大或是傷勢嚴重就要盡快送醫院救治。
五、請幼兒記憶,并說說處理方法。(教師打亂圖片,請幼兒邊說邊擺)
六、對幼兒的正確回答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之后,教師進行溫馨小提示:
1、身邊有寵物的朋友,要按時給它們注射疫苗,減少感染狂犬病幾率。
2、和寵物接觸后,要及時洗手,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3、同時也要做好自家寵物的衛生清潔工作,及時為它們洗澡、修剪毛發。
4、要遠離流浪貓、狗不要去挑逗它們,避免被咬傷。
七、教師小結
教學反思
1、本節活動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適合大班幼兒年齡。幼兒對動物也比較感興趣。
2、本節活動也給幼兒提供了自我表達欲望。
3、本節從情感方面幼兒不但學會喜歡小動物,也學會與小動物友好相處。
4、通過本節課,教師講解幼兒也知道被寵物咬傷之后處理方法及保護常識。
不足之處;
幼兒的自我保護常識懂得比較少。所以教師提出的問題幼兒不能完整正確回答出來。
不過通過本節活動我的感受是希望小朋友能夠記住這些緊急的護理方法,遇到到意外情況時,能不慌不忙地進行處理。在以后的生活中,和小動物能友好相處,避免事故的發生。同時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孩子們都安全、健康、快樂!
大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在下雪天要注意的安全常識。
2、在成人的鼓勵下,愿意嘗試解決下雪天遇到的小困難。
活動準備
1、恐龍玩具一個、動畫故事《小恐龍的一天》;
2、收集人們在雪天活動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那,你們喜歡冬天嗎?為什么?小恐龍也很喜歡冬天,尤其是喜歡下雪的天氣,但是,下雪卻給它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麻煩,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講述故事《小恐龍的一天》,使幼兒了解在雪天活動時,可能出現的不安全事項。
提問:
1、森林里下雪了,小恐龍感覺非常非常冷,怎樣讓它暖和起來呢?
2、恐龍寶寶在玩打雪仗的游戲,發生了什么事情?
3、恐龍又到冰面上玩,接著又發生了什么事情?
4、小恐龍做的對不對?那么你們在下雪天是怎樣做的呢?引導幼兒結合自己,談談自己在下雪天會遇到的困難,以及解決的方法。
三、出示“人們在雪天活動”的圖片,讓幼兒判斷對錯,并說出理由。
1、打雪仗時,往同伴的頭上、臉上扔。
2、獨自到冰面上玩,追逐打鬧。
3、下雪后,在馬路上奔跑。
4、玩雪后,直接將手放進熱水里泡。
5、下暴雪后,在大樹下、廣告牌下面玩耍。
6、不戴帽子、手套,外出玩耍。
:下雪天,可以堆雪人、打雪仗,但是也要注意安全。下雪天出去玩,要注意穿上防寒保暖的衣服,戴上手套、帽子、圍巾,以免凍傷。小朋友不能獨自到冰面上玩,以免發生危險。打雪仗時,不要往別人的臉上、頭上扔,以免打傷。玩玩雪后,一定要搓搓手,不能將手直接放進熱水里。
四、教師示范講解凍傷、摔傷后怎么辦。
1、冬天,手凍傷了怎么辦?
在寒冷的冬季外出活動,常常凍得手腳發僵。手腳凍僵了,千萬不要在爐火上烤或者在熱水中浸泡,那樣會形成凍瘡甚至潰爛。那么,什么是正確的方法呢?
(1)回到溫暖的環境中去,使凍僵部位的溫度慢慢回升。
(2)如果在野外,應當設法用大衣等將手腳包裹起來。
(3)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手搓,通過摩擦增加溫度,促進血液循環,恢復正常。
2、雪天滑倒,怎么辦?
不小心滑倒,我們不要用手腕著地,用手掌著地,那樣容易會把手腕扭傷。如果摔得嚴重時,要趕緊撥打急救電話,住院治療。
3、師生制作“防滑”標志,在幼兒園的樓梯口、容易滑倒、摔傷的地方張貼。
五、學習兒歌:《雪天安全歌》
下雪天,要慢走,躲讓汽車保平安。
湖面結冰要離遠,路上打鬧有危險。
人生命,大于天,時時刻刻重安全,這樣人人才平安!
六、:
今天,我們了解了有關下雪天的安全常識,希望小朋友們在下雪天,都能加強自我防護意識,能夠安安全全、快快樂樂的度過整個冬天。
七、活動結束。
1、
2、
大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內容:活動中的安全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增強幼兒遵守活動規則的意識,遠離不安全因素。
2、尋找教室里的不安全因素,并貼上標記提醒同伴。
活動準備:
1、小朋友戶外活動的圖片
2、紅色標記
活動過程:
一、出示幼兒戶外活動時的圖片提問:圖上有誰?他們在玩什么?你覺得他們這樣玩好嗎?也許會發生什么事?
(會摔跤、會打痛、會從玩具架上掉下來等等)那你覺得應該怎么玩,小朋友才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呢?(引導幼兒大膽交流)
二、尋找教室里不安全的因素
①師:剛才,我們看的是小朋友在外面活動時的不安全的事情,其實,在我們的教室里、午睡室、衛生間都有許多不安全的地方,如教室里的黑板、桌椅等,裝水的茶桶等等,如果……
②小朋友兩兩結伴去尋找教室里有什么地方是不安全的。
③找到不安全的地方后,為不安全的地方貼上紅色警告標記,提醒孩子注意。
三、小結:剛才,小朋友找出了許多不安全的地方,并給它貼上了紅色標記,下次小朋友看見這些紅色標記的地方就要更加注意安全,好嗎?
大班安全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知道雷電形成的原理過程,明確雷雨天氣的危害,樹立防雷電的安全意識。
2、 通過調查和收集資料,了解好掌握預防雷擊的方法好技能。
3、 初步掌握遭遇雷擊之后的緊急治療方法和應急措施。
教材分析:
引言部分指出了雷電的危害,同時揭示了本課要了解的內容和重點的教學任務。主體部分共設不友好的來訪者和避開雷電防雷擊兩個主題。
教學重點:
雷電形成的原理過程,明確雷雨天氣的危害,樹立防雷電的安全意識。
教學難點:
遭遇雷擊之后的緊急治療方法和應急措施。
教學過程:
一、認識雷電
1、教師為學生播放一段雷雨季節電閃雷鳴的視頻資料,提問:‘這是什么現象?經歷過這種天氣嗎?當時有什么感受?”
2、學生根據生活體驗交流對雷電的認識。
3、教師引導:“雷電是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在我們生活中就經常會遇到雷雨天氣。你知道雷電是怎樣形成的嗎?”
4、 學生先就自己了解的相關知識介紹,然后教師結合教材介紹進行補充。可以利用電發生器等科學試驗器材為學生演示一下雷電產生的原理。
二、正確認識雷電的危害
1、 教師引言:“雷電發生時的溫度高達20xx℃,大家想象一下,這樣的溫度會產生怎的危險?
2、 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交流雷電的危害。
3、 教師小結:“云層能積聚大量正電荷,而地球是導體,本身積聚負電荷,從而使得云層與云層之間、云層與地面之間形成很高的電勢差,幾百萬伏到幾億伏,因而產生的電流就十分強大,達到幾萬安至十幾萬安,形成高熱和強光,會造成巨大破壞,能使人立即死亡。
如果通過樹木、建筑物,巨大的熱量和空氣的振動都會使它們受到嚴重的破壞。”
4、根據真實案例體會雷電的危害。
(1) 了解教材“真實再現”的案例,教師提問:“這樣的嚴重后果你想到過嗎?當我們遇到雷雨天氣的時候,你想到會有這樣的危險發生嗎?”
(2) 學生交流對這一事件的認識,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談談對雷電災害的了解和認識。
(3) 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多雷擊事件案例,幫助學生更全面、明確地認識雷電,重視雷電的危害。
三、整理資料
1、 教師指導學生將收集的資料和通過學習了解的雷電危害進行整理。
2、 學生交流收獲。
四、野外預防雷擊
1、 教師引言:‘當我們上學、放學的時候,外出游玩的時候遇到雷雨天氣是常有的事情,那么如果在外遇到雷雨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2、 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了解的相關知識進行交流,教師結合教材相關資料進行補充。
(l)避雷、避雨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2)使用雨具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3)留意自己的衣著有沒有容易導致危險的物品。
(4)避免使用電子產品。
(5)不進行危險活動。
五、家庭防雷電措施
1、 教師出示一組居家生活中的防雷電圖片,讓學生判斷其正確與否,并說明理由教師給予分析和補充。
2、 教師啟發:“我們在雷雨天氣應該注意防雷擊,那么在平時沒有出現雷電天氣的時候,又該怎樣預防雷電呢?”
3、 學生交流日常生活中的防雷電措施,教師補充,如安裝避雷針等。
六、雷擊后的救護
1、師:“雷電的危害是巨大的,我們平時一定要加倍小心。不過如果有人不幸遭遇雷電傷害,我們千萬不要慌張,也不要猶豫不決耽誤救治的時間,學習正確的施救方式可以讓我們及時幫助遭遇雷擊的患者擺脫生命危險。”
教師播放對遭遇雷擊者的緊急救護視頻,并結合視頻進行救護方法的講解。
2、學生分組進行救護技能的訓練。
大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遇到突發事件時,幼兒能及時快捷地撤離到安全地帶。
2.幼兒熟悉安全撤離路徑,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增強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家長和教師共同收集報刊、雜志、電視報道中有關緊急撤離的事例或圖片。
2.班級緊急撤離圖。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觀看錄像或圖片,讓幼兒感知遇到突發事件給人們帶來的危害(煤氣泄漏、火災等)。
提問:“如果遇到突發事情時怎么辦?”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見識和感受。知道遇到突發事件不要慌,有秩序地撤離可以避免危害的發生。
2.出示班級撤離圖。帶幼兒觀察并找出班級在緊急情況下撤離的路徑和位置。
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撤離時要走圖中標注的路徑?使幼兒了解圖中標注的撤離路徑是離戶外安全地帶最近的一一條通道。
3.帶幼兒觀察撤離路徑的條件(幾層樓梯、彎道情況等),引導幼兒討論:怎樣走到達安全地帶最快?啟發幼兒講述撤離方法和注意事項。如可以分成兩隊,沿樓梯兩側迅速撤離;按順序,不擁擠;聽老師指揮等。
4.熟悉警報錄音,組織幼兒“實戰演習”。聽到警報聲音時,在老師的帶領下,按圖標路徑迅速撤離到戶外安全地帶。如幼兒在撤離情況下出現擁擠、用時過長等情況,教師帶幼兒查找原因,再次演習,使幼兒掌握正確、快捷的撤離方法。
活動延伸:
1.將幼兒撤離時的正確方法。用照片或繪畫圖片的方式呈現在墻飾上。
2.向家長介紹活動情況、目的。請家長帶幼兒熟悉小區居住環境。尋找緊急情況下撤離的路徑和安全位置。
3.教師或家長帶領幼兒了解生活環境(幼兒園、公共場所)中都有安全通道及出口,認識緊急出口標志。
【大班安全教案】相關文章:
安全大班安全教案11-23
大班安全教案04-28
大班的安全教案03-31
大班經典的安全教案03-29
安全教案大班03-14
安全大班教案10-31
大班安全教案06-01
《安全》大班教案11-13
安全大班教案11-13
大班安全教案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