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安全教案模板錦集4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安全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安全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教學設計內容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二章、第三節"關注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中有關合理營養的知識。本節教學可以說是本章的一個小結,第一節"食物中的營養物質"、第二節"消化和吸收"的內容都能用于解決本節所涉及的問題,本節的教學可以較好地體現科學知識在指導健康生活中的價值。因此本節課的教學活動要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讓學生在積極參與和主動學習的活動中學習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情感。
目標分析:
一、知識目標:
(1)、舉例說出什么是合理營養;怎樣做到合理營養。
(2)、關注食品安全;掌握食品安全的有關知識。
二、能力目標:
1、能為長輩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并親自下廚烹飪。
2、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3、分析、解決、總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通過親自為長輩烹飪可口的飯菜,關心長輩的飲食和健康。
2、認同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之間的統一性。
重點和難點:
重點:
1、關注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義。
通過分析,認同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之間的統一性。
難點: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將所學知識上升為意識再將意識轉化為行為。
從目標可以看出,學生要能舉例說出什么是合理營養,那么前提就應從例子上也能判斷出怎樣的飲食是不合理,怎樣的飲食是合理。這種合理最后歸納為能滿足人體每天對能量和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包括了對食物的成分和吃的量的一個認識,是日常生活常識、信息與現有科學知識相結合的理解和綜合運用。
教材開展了一個為家長設計一份午餐食譜,是把情感與知識相結合的一種綜合教育,體現了知識的應用和造就了親子活動的溝通平臺。
所以關注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義,和通過分析,認同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之間的統一性是本節課的學習重點。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將所學知識上升為意識再將意識轉化為行為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學情分析
營養問題是不容任何人回避的,關系到青少年身體健康的重要問題,通過前階段的學習學生已經了解了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和人體的消化方面的知識。本節知識與學生自身健康密切相關,學生有感性認識。但現代中學生大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實踐能力都較差。據此本節課教學定位于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情感體驗的升華。提前布置學生利用網絡媒體等查找有關合理營養的知識,布置觀察生活實踐,增加生活常識性知識。通過為親人設計食譜,鼓勵他們親自到市場購買原材料,在家長的.協助下親自烹飪,提高他們的生活實踐能力,并通過此活動學會關愛身邊親人。同時通過關注食品安全的真實事件,引起學生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從而在生活中關注食品安全,關注家人健康。
教學方法:
本節課不單純是向學生進行知識、技能的傳授,更重要的是通過讓學生的親身感受和體驗,體現科學知識在指導健康生活上的價值,促使學生養成合作、分享、關愛他人、孝敬父母、有責任感的良好個性品質。
本節課以學生活動為主,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在課堂上主要扮演服務者(即為學生制備必要的課件),合作者(即協助學生完成探究的主題),引導者(即對學生的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議幫助完善),參與者(即參與學生的調查、討論和交流),組織者(即與學生一同匯總材料為課堂展示做準備),為學生展示個性搭建平臺,注重給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發展的空間與層次。
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并結合實物教學。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學生:1、準備小品《不吃早餐的壞處》;
2、學生早餐和正餐情況的調查報告;
3、為長輩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拍相片、整理評價意見;
4、收集有關食品安全的資料;
5、制作有關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的手抄報;
6、收集若干食品包裝袋和包裝盒。
7.第1小組(5人)制定調查表,調查本班同學飲食習慣并歸納分析。
第2小組(會做飯菜的學生)根據膳食指南,為家庭中的長輩設計一份食譜,記錄長輩的評價;
第三小組(約20人)向父母或醫生等咨詢怎樣注意食品安全,匯總。
第四小組(余下的學生)收集食品包裝袋,歸納購買食品應該關注什么?
提前一周準備,明確小組中的分工,人數過多的大組要繼續分成小組,確保人人參與,任務明確,調查表的制作教師要給予適當指導
教師:1、收集若干食品包裝袋和包裝盒,以備教學需要;
2、課前培訓學生,指導小組長如何開展調查和收集、整理資料;
3、電視報刊中有關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的信息;
4、指導學生寫出調查報告,并將收集到的資料制成多媒體課件或錄相帶;
5、指導學生制作手抄報;
6、讓學生明確科學知識在指導健康生活中的價值。
教學過程:(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導言:80年代的富人比肚子,90年代的富人比房子、車子,現在的富人比什么呢?
安全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幼兒每天入園、離園無論是步行還是坐車,都離不開交通安全,雖然有家長的保護,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首位。時刻防護幼兒的交通安全固然重要,而讓他們了解與自己生活相關的交通安全常識,培養他們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更是重中之重。為此我們設計了《安全回家》這一活動,作為大班幼兒安全教育第一課。
活動目標
1、了解與自己生活相關的交通安全常識,培養幼兒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
2、認識基本的交通標志和交通設施。
3、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以及生活實踐能力。
4、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確立遵守交通規則的安全保護意識。
2、難點:認識有關的交通標志、交通設施。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教學課件、交通標志若干。
2、知識準備:幼兒認識基本的交通標志,初步了解一些交通規則。
3、家長工作:請家長帶幼兒去感受馬路上的車流、人流,觀察車輛通過路口以及人們走人行橫道的一般規律;和幼兒一起收集交通標志。
活動過程
(一)談話、觀看課件導入活動
1、提問:小朋友,我們每天回家都要過馬路,過馬路時要注意什么呢?(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回答問題)
2、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馬路上發生了什么事情?(引導幼兒觀看課件:十字路口上,汽車、自行車川流不息,一個小朋友不看紅綠燈、不走斑馬線橫穿馬路,差點被汽車撞倒。)教師提問: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這個小朋友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展示紅綠燈、斑馬線課件教育幼兒掌握交通常識。)
兒歌:小朋友,過馬路,一定要看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看見黃燈停一停。
教師溫馨提示:斑馬線是人行橫道,小朋友過馬路時一定要走斑馬線,可別亂走。
教師小結:小朋友,過馬路時一定要看紅綠燈、走斑馬線才能安全回家。
(二)再次認識學習過的交通標志。
1、教師提問:馬路上除了紅綠燈和斑馬線,我們還認識哪些交通標志呢?引導幼兒交流:將自己收集到的交通標志與同伴分享,請個別的幼兒將自己畫好的安全標志用展示臺展示給其他小朋友看并說說它的作用。
"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大家認識的標志,讓我們來認識認識吧。"(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依次展示交通標志,并告訴幼兒此標志的作用),引導幼兒復習已經認識的交通安全標志。
(三)競賽游戲交通安全問題判斷。請幼兒自由結伴分成四組,進入問題搶答環節并告訴幼兒游戲規則,幼兒依次觀看圖片中小朋友的行為,四組幼兒觀看完進行搶答,搶到了要說出做得對還是不對?應該怎么做?答對的小組就能得到一朵小紅花,以得到小紅花最多的一組或勝。
第一幅圖:幾個小朋友在馬路上玩球。
教師小結:小朋友不能在馬路上追逐奔跑、嬉笑打鬧、玩游戲。
第二幅圖:一個小朋友在馬路上鉆爬交通隔離設施。
教師小結:小朋友過馬路要走斑馬線,不鉆、不跨越交通隔離設施。
第三幅圖:幾位小朋友在站臺上排隊上公共汽車。
教師小結:乘車時要排隊等候,按先后順序上車,不要擁擠爭搶。
第四幅圖:一個小朋友乘車時把頭伸出車窗外。
教師小結:乘車時不要把頭、手、胳膊伸出車窗外,以免被對面來的車輛或路邊樹木刮傷;也不要向車窗外亂扔雜物,以免傷及他人,同時也保護了環境。
第五幅圖:幾個小朋友在車內邊聊天邊吃棒棒糖。
教師小結:在車內不吃帶殼帶棒的零食,如花生、瓜子、棒棒糖、麻辣串等,吃帶殼的零食影響車內衛生,吃帶棒的零食很危險,汽車剎車時容易刺傷咽喉,危及生命安全。
第六幅圖:馬路上發生了交通事故,該怎么辦?
教師小結:發生交通事故時,不要靠近發生地,并且迅速撥打110報警或120急救電話。報警時要注意講清事故發生具體位置。
(四)活動總結教師:今天我們學到了很多的交通安全知識,每一組的小朋友都表現得非常出色,老師希望你們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告訴其他的小朋友,讓他們都能高高興興上學,安安全全的回家。
活動結束:和孩子們再一起念兒歌,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結束活動。
兒歌:
小朋友,過馬路,一定要看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看見黃燈停一停。
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洗發水進眼睛后的正確處理方法。 2、能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小女孩玩偶一個(或教師自己進行情景表演)。 2、教師自備《我愛洗澡》音樂磁帶。 3、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韻律活動《我愛洗澡》開始活動。 (1)教師(操作小女孩玩偶):小朋友,你們好!我們一起來洗個澡吧! (2)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做律動《我愛洗澡》。 2、情景表演,提出問題。
(1)教師(音樂結束時,操作小女孩玩偶):哎呀,眼睛好痛啊! (2)
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懂的疾病對人的危害,知道有些病是會傳染的,懂得勤喝水、多鍛煉等預防疾病的經驗。
2. 知道關心生病的朋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入活動
“最近幾天,我們班里有的小朋友沒來幼兒園,知道為什么嗎?”
“她生病了,”“是啊,她為什么會生病呢? 生病了感覺怎么樣?”
二、幼兒講述生病的原因及自己生病時的感受
幼:“不好好吃飯,也不鍛煉身體; 那次我生病了,發燒、嗓子也很疼,很難受的……
“不講衛生;那天我生病了,還住醫院了呢,醫生給我打針、吃藥,我很難受的……
三、引導幼兒說一說:生病了怎么
1. 先讓幼兒講述。
師:要及時去看醫生,聽爸爸媽媽和醫生的話,要積極配合治療。
2. 怎樣預防生病?
小結:要勤喝水,飯前便后要洗手,不吃手指,不去臟、亂、臭的地方,加強鍛煉身體,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3. 怎樣才能讓我們的身體變得棒棒的,做一個健康寶寶呢?
小結:多運動,多鍛煉,多吃水果、多吃蔬菜,不挑食,并且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這樣你就會是一個健康的寶寶。
四、組織幼兒交流生活經驗:如何關心生病的朋友!
1. 你生病的時候,心里覺得怎么樣? 爸爸媽媽是怎樣關心照顧你的?
引導幼兒說出生病的時候身體很不舒服,不想吃飯,老想躺著,爸爸媽媽很耐心很細心的照顧,讓我覺得很溫暖,在爸爸媽媽的悉心照顧下我的病會很快好起來。
2. 如何關心生病的朋友?
引導幼兒說出打電話關心一下,讓爸爸媽媽陪著去看望一下,或者給他畫一幅畫送給他等。
小結:剛才你們說的真好,老師知道我們班的小朋友都是懂事的好孩子,知道關心別人,在家時如果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身體不舒服,也要多關心他們,你們能做到嗎?
五、結束部分:
隨音樂《健康歌》與幼兒一起活動身體。
活動反思
在活動開始,首先通過談話讓幼兒了解了生活經驗中,生病的原因及自己的感受。進一步加深了生病的原因,懂的了疾病對人的危害,知道有些病是會傳染的,并且懂得了講衛生、勤喝水、多鍛煉等防疾病的經驗。通過讓幼兒回憶生病時的心情,并懂得了如何去關心生病的朋友,從而激發了幼兒的愛心。
【安全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安全教案乘車安全教案04-19
小班安全教案電的安全教案04-24
小班安全教案開學安全教案04-24
大班安全教案 大班《安全》教案08-22
安全大班安全教案11-23
寒假安全安全教案12-08
安全的教案11-22
中班安全教案安全小衛士教案04-02
大班安全教案安全過馬路教案04-07
小班安全教案安全用電器教案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