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災害教育班會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自然災害教育班會教案4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自然災害教育班會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然災害教育班會教案1
活動目的:
1、使學生懂得地震防護知識及防其它災害小常識。
2、使學生了解有關生命的來之不易與寶貴,感悟生命的可貴。
活動過程:
一、地震知識介紹:
地震是威脅人類安全的一種嚴重自然災害。那些曾發生在居民區,尤其是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地區的大地震,給社會造成了巨大的災難,使不少人心理上蒙上一層恐懼地震的陰影,甚至談震色變。一次地震,從感覺到震動到房屋倒塌,通常僅有十幾秒的時間。在這十幾秒的時間里,無論是跑出去還是就地躲避,都要迅速采取措施,不要猶豫,以免在猶豫中喪失生存的機會。經驗證明,震時就地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是應急避震中較好的辦法。避震時要重點保護好頭部、頸部、眼睛、口、鼻等身體重要部位。
二、介紹幾種能夠簡單辨識的地震前兆
1.地下水異常:井水是個寶,前兆來得早。
無雨水質渾,天旱井水冒。
水位變化大,翻花冒氣泡。
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
2.動物異常:震前動物有預兆,密切監視最重要。
騾馬牛羊不進圈,鴨不下水狗狂叫。
老鼠搬家往外逃,鴿子驚飛不回巢。
冰天雪地蛇出洞,魚兒驚惶水面跳。
3.地光和地聲:地光和地聲是地震前或地震時從地下或地面發出的光亮及聲音,是重要的臨震報。
臨震前,一瞬間,地聲隆隆地光閃。
大震將至要果斷,迅速行動快避險
三、在震中緊急避險的方法
1、在家中或辦公室,應就近躲到堅實的家具下,如寫字臺、結實的床、農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墻角或管道多、整體性好的小跨度衛生間和廚房等容易構成三角區的地方,要注意保護頭部,注意不要躲到外墻窗下、電梯間,更不要跳樓。震后20秒左右要立即跑出室外,到開闊地避免受余震的傷害。
2、在教室里,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蹲到各自的課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離,撤離時千萬不要擁擠。
3、在影劇院、體育場或飯店,要迅速抱頭臥在座位下頭;也可在舞臺或樂池下躲避;門口的觀眾可迅速跑出門外。
4、在百貨商場或超市,應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盡量避開高大的貨架或玻璃柜。在樓上時,要看準機會逐步向底層轉移。
5、在工作間,要迅速關掉電源和氣源,就近躲藏在堅固的機器、設備或辦公家具旁。
6、在室外,要盡量遠離狹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煙囪、變壓器、玻璃幕墻建筑、高架橋和存有危險品、易燃品的場所。為防止余震傷人,地震后不要輕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內。
7、在行駛的汽車、電車或火車內,應抓牢扶手,以免摔傷、碰傷,同時要注意避免行李掉下來傷人。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護住頭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雙手護住后腦,并抬膝護腹,緊縮身體。地震后,迅速下車向開闊地轉移。
8、無論在何處躲避,都要盡量用棉被、枕頭、書包或其他軟物體保護頭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應迅速把明火滅掉。
三、自由暢談對安全的認識。
四、結束語:同學們,學習掌握一些有關地震、防震的知識,進一步提高防震減災意識,增強防震減災技能,是減輕地震災害和地震影響的有效途徑。期望大家學會用知識守護自我的生命。祝愿大家今日好,明天會更好!
自然災害教育班會教案2
活動目標:
經過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災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初步了解地震、各種災害之間的關聯性。
活動準備:
收集有關地震的相關材料;排練節目;課件制作等。
活動過程:
一、宣布活動資料
同學們,這次日本大地震,給日本人民帶來巨大的傷痛及損失,誰能來說一說你了解到地震的哪些知識?(學生回答)同學們了解還真不少,這次活動我們一齊來了解地震是怎樣產生的,遇到地震應當如何預防傷害。
二、活動過程
1、各小隊相互交流,了解地震的成因。
2、播放地震成因影片。
3、學生出示搜集到的有關地震知識。
學生1:地震是指巖石圈在內力作用下突然發生破裂,地球內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釋放出來,從而引起必須范圍內地面震動的現象。大部分地震的發生與地質結構有關。在地殼中有斷層,并且斷層又具有必須活動性的地帶,地震最容易發生。世界上有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
學生2: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級來表示。地震釋放出來的能量越大,震級越高。震級每增加1級,能量約增加30倍。通常,3級以下的地震,人無感覺,成為微震;5級以上地震,會造成不一樣程度的破壞,成為破壞性地震。
學生3:地震是一種危害和影響最大的地質災害。我國是世界上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全國大部分省區都發生過6級以上地震。1976年7月28日發生在唐山的7.8級大地震,使這個百萬人口的工業重鎮,傾刻成為一片廢墟.這是20世紀全球破壞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災害。
學生4:我國川、滇、黔接壤地帶,該地帶現代地殼活動強烈,地震瀕發,震級高。由于地殼活動強烈,山體中斷裂發育,巖石破碎,風化嚴重,加上干濕季節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災害突發。這次日本發生了9.0級的地震,震后到目前為止,還發生了五次6級以上的余震,以唐山大地震的破壞性更大。
4、初步了解各種地質災害的關聯性。
各種地質災害既具有各自構成、發展、致災的規律,各災害之間以及它們與其他因素之間又有必須的關聯性。一個地域內的地質災害可能有若干種,它們在成因上是有關聯的。例如,在一次災害發生過程中,往往有一種原發性的主災誘發其他災害,例如,地震因毀壞生產和生活設施而成災,同時造成地裂,并引發火災,又由于人員傷亡和醫療設施的破壞,可能會引起疫病曼延等。人類活動及其對自然環境施加的影響,能夠間接或直接誘發地質災害。例如,人類對植被的破壞,使地表徑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是泥石流日趨頻繁的重要原因。人類大規模的工程活動,造成滑坡等災害的事件時有發生。
5、地質災害的防御
當今世界,由于人口快速增長和經濟密集發展,加之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日益嚴重,地質災害發生的頻度和成災的強度不斷提高。這已引起了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廣泛關注。
學生5:加強地質災害的科學研究,建立災情監測預報系統。
學生6:加強地質災害的管理,建立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體系。
學生7:實施一些預防措施。例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強度;實施護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除采取工程措施外,還可進行植樹造林等綜合治理措施,如經過恢復地表植被,改善生態環境,治理水土流失,以減少泥石流或滑坡的發生頻率和強度。
學生8: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和減災意識,能夠更有效地開展和做好防災、減災工作。
6、地震防護演習。
三、班會小結。
自然災害教育班會教案3
一、班會目的
加強學生安全教育,向學生宣傳避險逃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緊急避險能力。
二、班會準備
1、班會課前收集有關汶川地震,云南泥石流,日本地震等圖片資料
2、制作ppt課件
三、班會程序
1、導入班會主題。
2、用ppt課件展示收集的圖片資料,了解地震的危害。
3、介紹地震逃生知識并叫學生演示逃生方法
地震應急的求生方法。
(1)、如果在平房里,突然發生地震,要迅速鉆到床下、桌下,同時用被褥、枕頭、臉盆等物護住頭部,等地震間隙再盡快離開住房,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時如果房屋倒塌,應呆在床下或桌下千萬不要移動,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2)、如果住在樓房中,發生了地震,不要試圖跑出樓外,因為時間來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辦法是:及時躲到兩個承重墻之間最小的房間,如廁所、廚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間內側的墻角,并且注意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去陽臺和窗下躲避。
(3)、如果正在上課時發生了地震,不要驚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內亂跑或爭搶外出?拷T的同學可以迅速跑到門外,中間及后排的
同學可以盡快躲到課桌下,用書包護住頭部;靠墻的同學要緊靠墻根,雙手護住頭部。
(4)、如果已經離開房間,千萬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東西。因為第一次地震后,接著會發生余震,余震對人的威脅會更大。
(5)、如果在公共場所發生地震,不能驚慌亂跑?梢噪S機應變躲到就近比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臺下、樂池里。
(6)、如果正在街上,絕對不能跑進建筑物中避險。也不要在高樓下、廣告牌下、狹窄的胡同、橋頭等危險地方停留。
(7)、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應先設法清除壓在腹部以上的物體;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煙塵窒息;要注意保存體力,設法找到食品和水,創造生存條件,等待救援。
4、尋找自己生活周圍的安全隱患,并討論如何排除隱患
四、班會總結。
自然災害教育班會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生命的可貴,掌握有關的預防地質災害的安全知識,增強學生安全意識。
2、以“增強地質災害防范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為指導方針,切實加強安全教育與管理,確保學生安全。
3、通過學習有關安全知識,使學生樹立自護、自救觀念,形成自護、自救的意識,使學生安全、健康成長。
【教學重難點】
根據地質災害發生的規律和特點,學會自救自護。能學會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盡量的減少傷害。
【教學準備】
搜集相關資料、視頻、圖片。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什么是地質災害?
2.生活中都有哪些地質災害?學生討論、交流。
如:地震、大風、雷雨、洪水、滑坡、泥石流等。
二、發生這些地質災害時應該怎么做?
1.發生地震應該怎么辦?
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四川汶川發生了8.0級大地震,當時學生正在學校上課,突如其來的地震讓許許多多的.學生和老師葬身于瓦礫之中。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在瞬間消逝,一朵朵正準備怒放的鮮花在瞬間被摧毀。地震是無法預測的,但是只要我們能多了解一些關于地震的知識和多學點自救的方法,我們是可以降低地震帶給我們的傷害的。請同學們觀看視頻再討論發生地震時怎么辦?
(1)觀看視頻,討論交流。
(2) 小結:
、俨惑@慌失措,不要去陽臺或窗下躲避,不要擁向樓梯。
、谝杆俣阍谧、柜、床等家具下面或小房間里。
、墼趯W校要聽從老師指揮,安全疏散。模擬演示。
④地震來臨——送你防震自救口訣
a.高層樓撤下,電梯不可搭。
b.平房避震有講究,是跑是留兩可求,因地制宜做決斷,錯過時機諸事休。
c.次生災害危害大,需要盡量預防它,電源燃氣是隱患,震時及時關上閘。
d.強震顛簸站立難,就近躲避最明見,床下桌下小開間,伏而待定保安全。
e.震時火災易發生,伏在地上要鎮靜,沾濕毛巾口鼻捂,彎腰匍匐逆風行。
2.當大風來臨時應該怎么辦?
(1)在我們這個地方一到夏天,經常會遇到刮大風,請同學們觀看短片并聯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大風,討論一下當大風來臨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做?
(2)學生分組討論。
(3)小結:
①當大風來臨時,關好門窗,不要在迎風的窗戶旁站立,要盡量留在屋內。
、诓灰ゴ箫L經過的地方玩耍。
③如果在戶外,要尋找安全地帶躲避;如果在路上,要特別注意避免高空墜物造成傷害,如倒樹、花盆、廣告牌等,要遠離玻璃幕墻。
、苡龅骄o急情況無法自救時,請撥打“110”求救。
3、發生火災時應該如何應對?
我們生活的環境時時都存在危險,火,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它給人們帶來了許多方便。但是,它也給人們帶來了威脅。如果不幸遇到火災,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1)保持鎮靜,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盡快撤離。
(2)逃生時不可蜂擁而出或留戀財物。必須穿過火區時,應盡量用浸濕的衣物披裹身體,捂住口鼻,貼近地面。
(3)火災發生后威脅最大的往往是濃煙,想辦法以濕毛巾掩口鼻呼吸,降低姿勢,一路關閉所有背后的門,它能降低火和濃煙的蔓延速度。
(4)身上著火,千萬別奔跑,可就地打滾,將身上的火苗壓滅,或跳入就近的水池、水缸、小河等。
(5)身處樓上,尋找逃生路一般向下不向上。進入樓梯間后,確定樓下未著火時再向下逃生。
(6)樓梯或門口被大火封堵,樓層不高時,可利用布匹、床單、地毯、窗簾等制成繩索,通過窗口、陽臺、下水管等滑下逃生。
(7)樓層高,其他出路被封堵,應退到室內,關閉通往著火區的門、窗。有條件的用濕布料、毛巾等封堵著火區方向的門窗,并用水不斷地澆濕,同時靠近沒有火的一方的門窗呼救。晚上可用手電筒、白布擺動發出求救信號,決不可乘坐電梯,也不可貿然跳樓。
三、總結。
生命只有一次,幸?鞓氛莆赵谀愕氖掷铮M瑢W們通過這堂地質災害安全教育課,學會珍惜生命,在遇到突發情況的時候學會自救和搶救他人。
【自然災害教育班會教案】相關文章:
自然災害教育班會教案03-10
自然災害主題教育教案06-21
有關防自然災害安全的主題班會教案06-23
自然災害主題教育教案 4篇12-28
小學防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07-23
班會感恩教育教案10-31
自然災害教案03-03
《防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精選11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