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愛心教育主題班會教案
在平日的學習中,大家肯定對各類主題班會都很熟悉吧?主題班會能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讓個人在集體活動中受教育、受熏陶,從而提高綜合素質。你知道什么樣的主題班會才是好的主題班會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愛心教育主題班會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愛心教育主題班會教案1
一、設計背景:
歲月漸長,流淚變得簡單了些,每一次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這種感覺變得愈加劇烈。我們感動叢飛、邰麗華,我們感動魏青松、李春燕,他們都是一般的平民百姓,卻在不經意中,完成了一種宏大,用一日又一日的堅持構成了感動。但問題的關鍵是,當感動得淚流滿面的時候,我們曾經發過很多誓言,告知自己:你也應當挺身而出。后來,關掉電視,那些誓言,我們是否還會時常想起。
作為一名教育工,我也經常為這樣一種平常而又宏大的人生所感動,但感動過后,我也很多次地問自己:我該做些什么,該如何教育我們的孩子做一個有愛心、有責任感的人。
剛把那群躊躇滿志、意氣風發的孩子送進高校的校門,還來不及消受依依不舍的情懷,我迎來了又一屆新高一的同學。一群來自川沙地區各所學校,有著不同共性、愛好、習慣的同學,組成了一個大家庭。十七、八歲正是孩子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年齡。如何讓他們懂得愛,學會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是作為班主任面對的最大課題。
本學年的愛心教育進展方案的目標是通過班集體的一系列系統的、有方案的活動,讓同學懂得“感動過后”我們要行動起來,為他人、為社會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培育同學的愛心和責任意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愛灑云南”五三中學結對香格里拉三中愛心互助行動是我們本學年系列活動之一,為此我班召開“愛讓我們富有”主題班會。
二、活動目的:
通過展現云南孩子生活、學習環境的畫面,向全校師生倡議及熱鬧的爭論、MSN聯線溝通等形式,讓同學理解愛心真諦在于奉獻,進而愿用愛心暖和世界。
三、活動預備:
1、多媒體制作;
2、小品、詩朗誦、歌曲排演;
3、倡議書撰寫;
4、物色主持人(甲:女生,乙:男生)、支配發言人(丙、丁、戊、己等)。
四、活動過程:
(一)第一板塊:震撼
1、觀看視頻,揭示主題
【觀看視頻】:云南孩子學習、生活環境的展現。
主持人(甲):這是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綠水環圍著青山,足以讓人感受到其中的詩情畫意,深深沉醉其中。這兒的人們淳樸和善,這兒的孩子天真可愛,卻讓人不忍看到他們純潔剔透的雙眸,我們從那一雙雙無辜的眼神中讀出了渴求,他們迫切渴望能像一般人一樣背著書包上學堂,沐浴學問的陽光,游覽于學問的海洋。在云南的香格里拉三中,一條泥濘的小路是孩子們每天上學的必經之路。教室里,三四個同學共用一張課桌,胳膊挨著胳膊,全神貫注地學習,而他們臉上笑得最絢爛的一刻便是手里捧著新書的時候,也是我們感到最欣慰的時候。陰暗的教室里,一個孩子正埋頭苦讀,而窗外卻擺著一張“不要打攪我學習”的紙片;花壇邊,三五成群的同學擠在一起做作業。“愛讓我們富有”高一(1)班主題班會現在開頭。
主持人(乙):愛,是照進冬日的一縷陽光,使貧困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暖和;愛,是流入沙漠中的一泓泉水,使瀕臨無望的人重新看到盼望;愛,是漂浮在夜空中的一首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蔚籍。由于愛,我們變得真誠;由于愛,我們變得富有。
主持人(甲):云南的這些畫面看在眼里,卻印在我們心里,深深地震撼了我們,讓我們難以抑制內心的感受,想賜予他們最真誠的愛,面對這些渴求的目光,我們能做些什么?
2、分組爭論,代表發言
【爭論發言】:略。
主持人(乙):我們思考的答案不盡相同,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他們付出自己的愛與力氣。
主持人(甲):我們沐浴著同一片陽光,在同一天空下成長,我們共同共享別人給的愛,也細細品嘗施愛于人的幸福,由于我們同處一片天空下,請觀賞小品《同一片天空》。
(二)其次板塊:付出
主持人(乙):成長中的我們在感受愛的同時,也學會了付出愛。我們的班級是個團結一心的集體,在班級學校工作中總是努力地付出。
【展現評說】:緊接著畫面展現,四位同學先后上臺評說:
①丙——班級管理;
②丁——值周工作;
③戊——愛灑云南系列活動;
④己——志愿者服務。
主持人(甲):越過高山,我們向云南的他們寄去無限的愛;穿過河流,我們送去深厚情意。愿我們的愛能化作夜空中燦爛的繁星,照亮太陽照不到的地方,暖和太陽照不到的地方。請觀賞詩朗誦《星星變奏曲》。
(三)第三板塊:收獲
主持人(乙):在期盼已久的此刻,我們最終收獲了最好的禮物,我們已經收到了肖淑芳同學的來信——來自云南的問候。
【朗讀來信】:《來自云南的問候》,略。
主持人(甲):在聽完了肖淑芳同學的來信之后,信任各位同學對遠在云南的她肯定想有更深化的了解,下面讓我們與她進行MSN聯線,聽聽那個期盼已久的聲音。
【MSN聯線】:略。
主持人(乙):像肖淑芳同學這樣的家境困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需要更多人的關心,所以我們向全校師生倡議《用愛心暖和世界》。
【讀倡議書】:班長朗讀,略。
主持人(甲):請觀賞歌舞《感恩的心》。
【同學簽名】:在歌舞聲中全班同學有序上臺莊重地簽名。
主持人(乙):對于需要愛的他們,我們應懷著真誠和熱忱去關心他們,而對于無私地將愛賜予我們的人,更應懷著感恩的心,回報他們無私的愛,有請我們的班主任老師。
【班主任講話】:同學們:雖然,我們這個集體成立至今只有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但是經過我們每位同學的努力,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學風、班風。依舊感動,大家在軍訓時喊出的第一句“老師,您是我們的指明燈、您是我們的領路人。”也難忘,會操表演時,大家精神飽滿、步調全都、勇奪第一;同樣不會遺忘,愛心義賣時,我們的攤位人氣火爆,現場負責的同學熱得滿頭大汗;也看到了大家平常在教室里勤奮學習的身影和上課時專注的目光。我知道,大家都為了一個共同的名字——高一(1)班悄悄努力。今日,我們的愛心方案感動的是在場的老師:五三的全體師生,明天,我們必將感動中國。在此,讓我們用熱鬧的掌聲感謝前來指導的各位老師。
主持人(甲):我們擁有了太多愛,我們是幸運的,更是幸福的,由于愛的收獲,所以我們富有。更由于愛的付出,我們變得更富有。不要吝嗇一絲愛,由于它的存在可以使它的人獲得生活的盼望。讓我們放開心扉,把愛帶給真正需要的人們。
主持人(甲、乙):高—(1)班“愛灑云南”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愛心教育主題班會教案2
活動目的:
為了使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愛的博大與精深、主動關愛他人、明德修身,懷揣一顆感恩的心鍛造自己、回報社會,我班積極組織開展以“送溫暖、獻愛心、做文明有禮平潭人”為主題的班團活動。
活動準備:
1、制定活動計劃;
2、全體同學齊唱《愛的奉獻》,《讓世界充滿愛》,看獻愛心紀錄片;
3、收集學生成長經歷中的一些關于愛心故事。
時間:20xx年11月19日
地點:三年2班教室
活動過程:
一、引入,主持人致辭.
二、講述愛心故事。 1、能給予就不貧窮了。
2、愛心燭火
三、 1、學生講述愛心故事。
2,觀看愛心紀錄片,談談自身體會。
四、唱、頌感恩
齊唱《愛的'奉獻》,《讓世界充滿愛》用心去感謝所有的一切。
五、班主任發言.
六、結束.
愛心教育主題班會教案3
一、指導思想: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在《家庭和兒童教育》中說:“愛,是一生中宏大的感情,他總是在制造奇跡,制造新的人類,制造人類最宏大的寶貴的事物”;又有人說:“愛心是灑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場甘霖,使孤苦無依的人即刻獲得心靈的安慰”、“愛心是一股撞開冰閘的春水,使鐵石心腸受到心靈的震撼”;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關愛別人和被別人關愛,都是人最基本的需求”。試想,假如一個人對四周的人和事物漠視無情,他的心中很難有愛,不懂得愛的人,他很難找到真正的歡樂,這種人在現實生活中難以生存,一個人只有學會關愛他人,并享受他人的關愛,他才會喜愛生活,才會感受到真、善、美的存在,并最終去關懷、關心四周的人和事,有愛的世界,才會更加暖和。學校作為教育陣地,對未成年人開展愛心教育,讓他們懂得愛、享受愛,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活動目的
通過同學自我教育活動,學習、繼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體會父母、師長、親人、同學、伴侶之間的無私的親情、友情,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真正內涵。培育自己的責任感,努力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制造一個美妙、和諧的社會。
三、活動方案
(一)、召開主題班會,培育同學愛的品質。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主題班隊會是德育的主陣地,通過開展以各種愛心教育為主題的班會課,培育同學愛的品質,讓他們學會關懷他們人、喜愛生活、喜愛大自然等。把主題定在“愛心教育”上,班會課《媽媽,我愛你》等
(二)、利用學科差異,滲透愛心教育。
在學校教育中,必不行少的就是利用學科差異滲透德育,由于德育不是單靠班主任主題班會就能完成的,學校規定,各學科都要利用其自身的特點來滲透對同學的愛心教育,如:音樂課上學唱一首關愛他人、熱愛祖國的歌曲;體育課上學會一種團結友愛的嬉戲;美術課上制作一個小裝飾品送給自己友愛的媽媽;電腦課上制作一張美麗的卡片發給自己的好伴侶,語文課上朗讀一段描寫愛的課文等等,這些都是各學科愛心教育的契機,利用這些契機對同學進行愛心教育,形成大的教育氛圍,讓同學在各學科中接受愛心教育,無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開展各種活動,傳遞愛心火炬。
愛心教育靠單純的說教也是遠遠不夠的,必需嚴厲在各種活動中,讓同學在活動親身去感受、去體驗。我校以活動育人為抓手,先后開展各種愛心教育活動,啟迪同學傳遞愛心火炬。
1、愛心“手拉手”幫扶活動。,讓同學在活動中熟悉到在同一藍天下,有一些和他們年齡一樣的同學,在惡劣的自然條件與貧困的家庭環境中,頑強的面對生活,努力的學習,從而激發他們喜愛生活、喜愛學習、并主動關心他們的目的。
2、抓有利時機,開展愛心教育活動。生活中,有很多需要關心的人和事,抓住具有意義的事情,利用契機開展愛心教育,使同學懂得關懷他人,具有奉獻愛心的精神。
3、創新愛心教育活動,拓寬教育平臺。定期組織團員到敬老院探望老人,和老人談天、給他們表演節目等等。
(四)、家校攜手,拓寬愛心教育渠道。
家庭也是同學愛心教育的主體,孩子的一言一行,無不透著大人言行的痕跡,在召開家長會的時候,要求家長要做孩子的榜樣。假如一個孩子的家長是一個有愛心的家長,那么,這個孩子也可以在家長的熏陶下成為一個有愛心的孩子;假如父母親尊老愛幼、熱心助人、喜愛生活,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也肯定會成為一個富有愛心的人。所以,只有學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孩子在愛的環境中成長,才促使同學形成愛的高尚品質。
“愛一種說不出的語言,是摸不到的感覺,只能專心去體會。”對未成年人開展愛心教育是時代的召喚,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家長們的責任,更是社會的需要,只有全社會都來創建“博愛”的大環境,才能達到社會和諧的目的,愛心能制造奇跡,愛心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愛心可以暖和一切。愛心教育任重而道遠,我校將連續努力,開展愛心教育新局面。
四、活動詳細實施
第三周: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第四周:老師,我愛你
第五周:同學,我愛你
第六周:他人遇到困難時我們要給以救濟之手;
第七周:朗讀一些關于這方面的文章
第八周:關心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形成“一幫一”
第九周:在關心他人時也要留意愛護自我
第十周:學會節省,不鋪張父母的勞動成果。
第十一周:每天反思,學會對父母說“對不起”
第十二周:學會敬重、關愛身邊的人。多做有心人,準時送上暖和。
第十三周:組織大家一起進行公益勞動
第十四周:我為班級獻愛心
第十五周:評比先進小組
第十六周:評比愛心大使
第十七周:愛心回放
第十八周:總結
針對同學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空洞的說教同學不易接受。他們自身已有肯定的活動力量,因此以隊會的形式開展這一主題活動,讓他們把身邊的事例通過小品、故事、演講等生動活潑的形式呈現出來,以達到教育的目的,效果更好。
整個活動設計層層遞進、層層深化,由對父母的愛到對老師的愛,最終到對社會的愛。通過活動,讓同學知道愛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僅要繼承,還要發揚光大,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愛祖國,愛人類,愛整個地球。
愛心教育主題班會教案4
一、設計背景:
歲月漸長,流淚變得容易了些,每一次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這種感覺變得愈加強烈。我們感動叢飛、邰麗華,我們感動魏青松、李春燕,他們都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卻在不經意中,完成了一種偉大,用一日又一日的堅持構成了感動。但問題的關鍵是,當感動得淚流滿面的時候,我們曾經發過無數誓言,告訴自己:你也應該挺身而出。后來,關掉電視,那些誓言,我們是否還會時常想起。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常常為這樣一種平常而又偉大的人生所感動,但感動過后,我也無數次地問自己:我該做些什么,該如何教育我們的孩子做一個有愛心、有責任感的人。
剛把那群躊躇滿志、意氣風發的孩子送進大學的校門,還來不及消受依依不舍的情懷,我迎來了又一屆新高一的學生。一群來自川沙地區各所學校,有著不同個性、愛好、習慣的學生,組成了一個大家庭。
七、八歲正是孩子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年齡。如何讓他們懂得愛,學會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是作為班主任面對的最大課題。
本學年的愛心教育發展計劃的目標是通過班集體的一系列系統的、有計劃的活動,讓學生懂得“感動過后”我們要行動起來,為他人、為社會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培養學生的愛心和責任意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愛灑云南”五三中學結對香格里拉三中愛心互助行動是我們本學年系列活動之一,為此我班召開“愛讓我們富有”主題班會。
二、活動目的:
通過展示云南孩子生活、學習環境的畫面,向全校師生倡議及熱烈的討論、MSN聯線交流等形式,讓學生理解愛心真諦在于奉獻,進而愿用愛心溫暖世界。
三、活動準備:
1、多媒體制作;
2、小品、詩朗誦、歌曲排演;
3、倡議書撰寫;
4、物色主持人(甲:女生,乙:男生)、安排發言人(丙、丁、戊、己等)。
四、活動過程:
(一)第一板塊:震撼
1、觀看視頻,揭示主題
【觀看視頻】:云南孩子學習、生活環境的展示。
主持人(甲):這是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綠水環繞著青山,足以讓人感受到其中的詩情畫意,深深陶醉其中。這兒的人們淳樸善良,這兒的孩子天真可愛,卻讓人不忍看到他們純凈剔透的雙眸,我們從那一雙雙無辜的眼神中讀出了渴求,他們迫切渴望能像一般人一樣背著書包上學堂,沐浴知識的陽光,遨游于知識的海洋。在云南的香格里拉三中,一條泥濘的小路是孩子們每天上學的必經之路。教室里,三四個同學共用一張課桌,胳膊挨著胳膊,全神貫注地學習,而他們臉上笑得最燦爛的一刻便是手里捧著新書的時候,也是我們感到最欣慰的時候。陰暗的教室里,一個孩子正埋頭苦讀,而窗外卻擺著一張“不要打擾我學習”的紙片;花壇邊,三五成群的同學擠在一起做作業。“愛讓我們富有”高一(1)班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主持人(乙):愛,是照進冬日的一縷 陽光,使貧困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是流入沙漠中的一泓泉水,使瀕臨絕望的人重新看到希望;愛,是飄蕩在夜空中的一首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蔚籍。因為愛,我們變得真誠;因為愛,我們變得富有。 主持人(甲):云南的這些畫面看在眼里,卻印在我們心里,深深地震撼了我們,讓我們難以抑制內心的感觸,想給予他們最真誠的愛,面對這些渴求的目光,我們能做些什么?
2、分組討論,代表發言
【討論發言】:略。 主持人(乙):我們思索的答案不盡相同,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他們付出自己的愛與力量。
主持人(甲):我們沐浴著同一片陽光,在同一天空下成長,我們共同分享別人給的愛,也細細品味施愛于人的幸福,因為我們同處一片天空下,請欣賞小品《同一片天空》。
(二)第二板塊:付出
主持人(乙):成長中的我們在感受愛的同時,也學會了付出愛。我們的班級是個團結一心的集體,在班級學校工作中總是努力地付出。
【展示評說】:緊接著畫面展示,四位學生先后上臺評說:①丙——班級管理;②丁——值周工作;③戊——愛灑云南系列活動;④己——志愿者服務。 主持人(甲):越過高山,我們向云南的他們寄去無限的愛;穿過河流,我們送去深厚情誼。愿我們的愛能化作夜空中璀璨的繁星,照亮太陽照不到的地方,溫暖太陽照不到的地方。請欣賞詩朗誦《星星變奏曲》。
(三)第三板塊:收獲
主持人(乙):在期盼已久的此刻,我們終于收獲了最好的禮物,我們已經收到了肖淑芳同學的來信——來自云南的問候。 【朗讀來信】:《來自云南的問候》,略。
主持人(甲):在聽完了肖淑芳同學的來信之后,相信各位同學對遠在云南的她一定想有更深入的了解,下面讓我們與她進行MSN聯線,聽聽那個期待已久的聲音。 【MSN聯線】:略。 主持人(乙):像肖淑芳同學這樣的家境困難的人還有許多,他們需要更多人的幫助,所以我們向全校師生倡議《用愛心溫暖世界》。 【讀倡議書】:班長朗讀,略。 主持人(甲):請欣賞歌舞〈〈感恩的心〉〉。() 【學生簽名】:在歌舞聲中全班學生有序上臺莊重地簽名。
主持人(乙):對于需要愛的他們,我們應懷著真誠和熱情去幫助他們,而對于無私地將愛給予我們的人,更應懷著感恩的心,回報他們無私的愛,有請我們的`班主任老師。
【班主任講話】:同學們:雖然,我們這個集體成立至今只有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但是經過我們每位同學的努力,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學風、班風。依然感動,大家在軍訓時喊出的第一句“老師,您是我們的指明燈、您是我們的領路人。”也難忘,會操表演時,大家精神飽滿、步調一致、勇奪第一;同樣不會忘記,愛心義賣時,我們的攤位人氣火爆,現場負責的同學熱得滿頭大汗;也看到了大家平時在教室里勤奮學習的身影和上課時專注的目光。我知道,大家都為了一個共同的名字——高一(1)班默默努力。今天,我們的愛心計劃感動的是在場的老師:五三的全體師生,明天,我們必將感動中國。在此,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感謝前來指導的各位老師。
主持人(甲):我們擁有了太多愛,我們是幸運的,更是幸福的,因為愛的收獲,所以我們富有。更因為愛的付出,我們變得更富有。不要吝嗇一絲愛,因為它的存在可以使它的人獲得生活的希望。讓我們敞開心扉,把愛帶給真正需要的人們。 主持人(甲、乙):高—(1)班“愛灑云南”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愛心教育主題班會教案5
活動目的:通過同學自我教育活動,學習、繼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體會父母、師長、親人、同學、伴侶之間的無私的親情、友情,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真正內涵。培育自己的責任感,努力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制造一個美妙、和諧的社會。活動主題:讓我們都有一顆感恩的心活動預備:
1、制定活動方案;
2、復習唱《感恩的心》、《明天會更好》;抄詩《游子吟》
3、收集同學成長經受中的一些感恩大事。
活動過程:
1、全體起立
2、齊唱《感恩的心》。
3、全體坐下。
一、開場白
班主任: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不知有多少困難險阻,甚至遭受挫折和失敗。在危困時刻,有人向你伸出暖和的雙手,解除生活的困頓;有人為你教導迷津,讓你明確前進的方向;甚至有人用肩膀、身軀把你擎起來,讓你攀上人生的高峰你最終戰勝了苦難,揚帆遠航,駛向光明幸福的彼岸。那么,你能不心存感謝嗎?你能不思回報嗎?下面我宣布“讓我們都有一顆感恩的心”主題班會現在開頭!
二、敘述感恩大事。
班主任:讓我們一起感受偉大的母愛和父愛。先從幾個故事開頭吧!
故事
1、漢朝時,大梁有個叫韓伯愈的人,本性純正,孝敬父母,是一位聞名的孝子。他的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格,略微有點過失,就舉杖揮打。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時,竟然難過哭泣。他母親覺得驚奇,問道:“平常打你時,你都能接受,今日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平常打我我覺得痛苦,知道母親還有力氣,身體健康,但是今日感覺不到痛苦,知道母親身體衰退,體力微弱。所以難過禁不住流下了淚水。并不是痛苦不甘心忍受。”說明白他特別孝敬母親。
故事
2、在深圳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的田世國得知母親劉玉環患尿毒癥后,偷偷跑到上海中山醫院作了血樣檢查;配型勝利后,瞞著母親,毅然將自己的一個腎臟移植給她。
故事
3、5歲的男孩童童掉進鯊魚池。35歲的母親劉燕帶著相機、背著鼓囊囊的背包,啥也沒想“咚”的一聲跳了下去。把孩子抱在胸前的一瞬間,童童流著眼淚說:“媽,我以為我死了呢。”劉燕眼淚倏地流下來,“兒子,你是媽媽的全部。”
2、班主任:無論你身在何地,有兩個人,他們始終占據在你心中最松軟的地方,他們愿用自己的一生去愛你;有一種愛,他讓你肆意索取,享用,卻不要你任何的回報同學們,在我們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的爸爸媽媽為我們做了許很多多生活瑣事,這其中蘊涵著非常深厚的愛,請同學們上臺,讀出你對父母的'愛。
3、同學敘述父母對自己的無限深情。
4、讓我們在歌聲中感受母親和父親的宏大的愛。 《兒行千里》、《父親》
無論你身在何地,有兩個人,他們始終占據在你心中最松軟的地方,他們愿用自己的一生去愛你;有一種愛,他讓你肆意索取,享用,卻不要你任何的回報同學們,在我們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的爸爸媽媽為我們做了許很多多生活瑣事,這其中蘊涵著非常深厚的愛,請同學們上臺,敘述一下你們與父母之間的感恩大事。
(同學敘述父母對自己的無限深情。)
三、唱、頌感恩
班主任: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高興歡樂都會隨之而來,生活永久都布滿暖和的愛,下面全體起立,合唱《感恩的心》,專心去感謝全部的一切。
(全班同學起立,邊做手語,邊合唱《感恩的心》,朗誦《游子吟》)
四、感恩方法大奉獻
班主任:同學們,正所謂“感恩不待時”,拿出我們的實際行動,向愛我們的人和我們所愛的人感恩吧!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詳細做法。
(1)為工作勞累了一天的父母倒一杯茶,揉揉肩,講講笑話。
(2)每天好好學習,回家聊聊學習狀況,談談收獲,講講感受,給父母一個好心情。
(3)多體諒、理解父母,不與父母爭吵,多為父母著想。
(4)學會擁抱父母,說聲“感謝”。
(5)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和苦惱。
(6)學會節省,不鋪張父母的勞動成果。
(7)每天反思,學會對父母說“對不起”。
(8)學會敬重、關愛身邊的人。多做有心人,準時送上暖和。
(9)多做慈善事業,盡自己最大的力氣為社會、國家、人民作貢獻。
(10)列一張感恩表,登記要感恩的人,要做的感恩事,值得努力的方向五、真情告白,愛意濃濃(同學發言)
五、班主任發言
班主任:心存感謝,生活中會少些怨氣和苦惱。心存感謝,心靈上才會獲得安靜和安祥。感謝地生活,才會敬畏地球上全部的生命,珍愛大自然的一切惠賜。心存感謝地生活,才會時時感受生活中的“擁有”而不是“缺少”。感謝不只是一種心情,而是一種素養。不僅要心存感謝,還要學會感恩。同學們,讓這種民族精神代代相傳吧!
六、結束
班主任:同學們,讓我們人人行動起來,說感謝之話,懷感動之情,做感恩之事。感謝父母的哺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導之恩,感謝同學的關心之恩,感謝社會的關愛之恩,感恩一切善待關心自己的人。感恩你生命中全部的全部。心存感恩,知足惜福。讓我們從今揮鞭起程,信任我們的明天會更好!讓我們在《感恩的心》的歌聲中結束。
愛心教育主題班會教案6
一、指導思想: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在《家庭和兒童教育》中說:“愛,是一生中偉大的感情,他總是在創造奇跡,創造新的人類,創造人類最偉大的珍貴的事物”;又有人說:“愛心是灑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場甘霖,使孤苦無依的人即刻獲得心靈的慰藉”、“愛心是一股撞開冰閘的春水,使鐵石心腸受到心靈的震撼”;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關愛別人和被別人關愛,都是人最基本的需求”。試想,如果一個人對周圍的人和事物漠視無情,他的心中很難有愛,不懂得愛的人,他很難找到真正的快樂,這種人在現實生活中難以生存,一個人只有學會關愛他人,并享受他人的關愛,他才會熱愛生活,才會感受到真、善、美的存在,并最終去關心、幫助周圍的人和事,有愛的世界,才會更加溫暖。學校作為教育陣地,對未成年人開展愛心教育,讓他們懂得愛、享受愛,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活動目的.
通過學生自我教育活動,學習、繼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體會父母、師長、親人、同學、朋友之間的無私的親情、友情,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真正內涵。培養自己的責任感,努力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創造一個美好、和諧的社會。
三、活動計劃
(一)、召開主題班會,培養學生愛的品質。
主題班隊會是德育的主陣地,通過開展以各種愛心教育為主題的班會課,培養學生愛的品質,讓他們學會關心他們人、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等。把主題定在“愛心教育”上,班會課《媽媽,我愛你》等
(二)、利用學科差異,滲透愛心教育。
在學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利用學科差異滲透德育,因為德育不是單靠班主任主題班會就能完成的,學校規定,各學科都要利用其自身的特點來滲透對學生的愛心教育,如:音樂課上學唱一首關愛他人、熱愛祖國的歌曲;體育課上學會一種團結友愛的游戲;美術課上制作一個小裝飾品送給自己親愛的媽媽;電腦課上制作一張漂亮的卡片發給自己的好朋友,語文課上朗讀一段描寫愛的課文等等,這些都是各學科愛心教育的契機,利用這些契機對學生進行愛心教育,形成大的教育氛圍,讓學生在各學科中接受愛心教育,無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開展各種活動,傳遞愛心火炬。
愛心教育靠單純的說教也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柔和在各種活動中,讓學生在活動親身去感受、去體驗。我校以活動育人為抓手,先后開展各種愛心教育活動,啟迪學生傳遞愛心火炬。
1、愛心“手拉手”幫扶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到在同一藍天下,有一些和他們年齡一樣的同學,在惡劣的自然條件與貧困的家庭環境中,堅強的面對生活,努力的學習,從而激發他們熱愛生活、熱愛學習、并主動幫助他們的目的。
2、抓有利時機,開展愛心教育活動。生活中,有許多需要幫助的人和事,抓住具有意義的事情,利用契機開展愛心教育,使學生懂得關心他人,具有奉獻愛心的精神。
3、創新愛心教育活動,拓寬教育平臺。定期組織團員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和老人聊天、給他們表演節目等等。
(四)、家校攜手,拓寬愛心教育渠道。
家庭也是學生愛心教育的主體,孩子的一言一行,無不透著大人言行的痕跡,在召開家長會的時候,要求家長要做孩子的榜樣。如果一個孩子的家長是一個有愛心的家長,那么,這個孩子也可以在家長的熏陶下成為一個有愛心的孩子;如果父母親尊老愛幼、熱心助人、熱愛生活,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也一定會成為一個富有愛心的人。所以,只有學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孩子在愛的環境中成長,才促使學生形成愛的高尚品質。“愛一種說不出的語言,是摸不到的感覺,只能用心去體會。”對未成年人開展愛心教育是時代的呼喚,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家長們的責任,更是社會的需要,只有全社會都來創建“博愛”的大環境,才能達到社會和諧的目的,愛心能創造奇跡,愛心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愛心可以溫暖一切。愛心教育任重而道遠,我校將繼續努力,開展愛心教育新局面。
四、活動具體實施
第三周: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第四周:老師,我愛你
第五周:同學,我愛你
第六周:他人遇到困難時我們要給以援助之手;
第七周:朗讀一些關于這方面的文章
第八周:幫助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形成“一幫一”
第九周:在幫助他人時也要注意保護自我
第十周:學會節約,不浪費父母的勞動成果。
第十一周:每天反思,學會對父母說“對不起”
第十二周:學會尊重、關愛身邊的人。多做有心人,及時送上溫暖。
第十三周:組織大家一起進行公益勞動
第十四周:我為班級獻愛心
第十五周:評選先進小組
第十六周:評選愛心大使
第十七周:愛心回放
第十八周:總結
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空洞的說教學生不易接受。他們自身已有一定的活動能力,因此以隊會的形式開展這一主題活動,讓他們把身邊的事例通過小品、故事、演講等生動活潑的形式展現出來,以達到教育的目的,效果更好。
整個活動設計層層遞進、層層深入,由對父母的愛到對老師的愛,最后到對社會的愛。通過活動,讓學生知道愛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僅要繼承,還要發揚光大,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愛祖國,愛人類,愛整個地球。
愛心教育主題班會教案7
活動目的:通過學生自我教育活動,學習、繼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體會父母、師長、親人、同學、朋友之間的無私的親情、友情,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真正內涵。培養自己的責任感,努力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創造一個美好、和諧的社會。 活動主題:讓我們都有一顆感恩的心 活動準備:
1、制定活動計劃;
2、復習唱《感恩的心》、《明天會更好》;抄詩《游子吟》
3、收集學生成長經歷中的一些感恩事件。 活動過程:
1.全體起立,
2.齊唱《感恩的心》。 3.全體坐下。
一、開場白
班主任: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不知有多少艱難險阻,甚至遭遇挫折和失敗。在危困時刻,有人向你伸出溫暖的雙手,解除生活的困頓;有人為你指點迷津,讓你明確前進的方向;甚至有人用肩膀、身軀把你擎起來,讓你攀上人生的高峰??你最終戰勝了苦難,揚帆遠航,駛向光明幸福的彼岸。那么,你能不心存感激嗎?你能不思回報嗎?下面我宣布 “讓我們都有一顆感恩的心”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二、講述感恩事件。
班主任:讓我們一起感受偉大的母愛和父愛。先從幾個故事開始吧!
故事
1、漢朝時,大梁有個叫韓伯愈的人,本性純正,孝敬父母,是一位著名的孝子。他的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格,稍微有點過失,就舉杖揮打。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時,竟然傷心哭泣。他母親覺得奇怪,問道:“往常打你時,你都能接受,今天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我覺得疼痛,知道母親還有力氣,身體健康,但是今天感覺不到疼痛,知道母親身體衰退,體力微弱。所以傷心禁不住流下了淚水。并不是疼痛不甘心忍受。”說明了他非常孝敬母親。
故事
2、在深圳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的田世國得知母親劉玉環患尿毒癥后,偷偷跑到上海中山醫院作了血樣檢查;配型成功后,瞞著母親,毅然將自己的一個腎臟移植給她。
故事
3、5歲的男孩童童掉進鯊魚池。35歲的母親劉燕帶著相機、背著鼓囊囊的背包,啥也沒想“咚”的一聲跳了下去。把孩子抱在胸前的一瞬間,童童流著眼淚說:“媽,我以為我死了呢。”劉燕眼淚倏地流下來,“兒子,你是媽媽的全部。”
2、班主任:無論你身在何地,有兩個人,他們始終占據在你心中最柔軟的地方,他們愿用自己的一生去愛你;有一種愛,他讓你肆意索取,享用,卻不要你任何的回報??同學們,在我們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的爸爸媽媽為我們做了許許多多生活瑣事,這其中蘊涵著十分深厚的愛,請同學們上臺,讀出你對父母的愛。
3、學生講述父母對自己的無限深情。
4、讓我們在歌聲中感受母親和父親的偉大的愛。 《兒行千里》、《父親》
無論你身在何地,有兩個人,他們始終占據在你心中最柔軟的地方,他們愿用自己的一生去愛你;有一種愛,他讓你肆意索取,享用,卻不要你任何的.回報??同學們,在我們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的爸爸媽媽為我們做了許許多多生活瑣事,這其中蘊涵著十分深厚的愛,請同學們上臺,講述一下你們與父母之間的感恩事件。
(學生講述父母對自己的無限深情。)
三、唱、頌感恩
班主任: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歡喜快樂都會隨之而來,生活永遠都充滿溫暖的愛,下面全體起立,合唱《感恩的心》,用心去感謝所有的一切。
(全班同學起立,邊做手語,邊合唱《感恩的心》,朗誦《游子吟》)
四、感恩方法大奉獻
班主任:同學們,正所謂“感恩不待時”, 拿出我們的實際行動,向愛我們的人和我們所愛的人感恩吧!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具體做法。
(1)為工作勞累了一天的父母倒一杯茶,揉揉肩,講講笑話。
(2)每天好好學習,回家聊聊學習情況,談談收獲,講講感受,給父母一個好心情。 (3)多體諒、理解父母,不與父母爭吵,多為父母著想。 (4)學會擁抱父母,說聲“謝謝”。 (5)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和煩惱。 (6)學會節約,不浪費父母的勞動成果。 (7)每天反思,學會對父母說“對不起”。
(8)學會尊重、關愛身邊的人。多做有心人,及時送上溫暖。 (9)多做慈善事業,盡自己最大的力量為社會、國家、人民作貢獻。 (10)列一張感恩表,記下要感恩的人,要做的感恩事,值得努力的方向
五 、真情告白,愛意濃濃 (學生發言)
六、班主任發言
班主任:心存感激,生活中會少些怨氣和煩惱。心存感激,心靈上才會獲得寧靜和安祥。感激地生活,才會敬畏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珍愛大自然的一切惠賜。心存感激地生活,才會時時感受生活中的“擁有”而不是“缺少”。感激不只是一種心情,而是一種素質。不僅要心存感激,還要學會感恩。同學們,讓這種民族精神代代相傳吧!
七、結束
班主任:同學們,讓我們人人行動起來,說感謝之話,懷感動之情,做感恩之事。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感激同學的幫助之恩,感激社會的關愛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幫助自己的人。感恩你生命中所有的所有。心存感恩,知足惜福。讓我們從此揮鞭起程,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好!讓我們在《感恩的心》的歌聲中結束。
【愛心教育主題班會教案】相關文章:
愛心教育主題班會教案(精選10篇)02-10
感恩教育主題班會的教案11-02
教育主題班會教案12-23
學生教育的主題班會教案12-25
最新感恩教育主題班會的教案11-15
感恩教育班會主題教案10-29
感恩教育主題班會教案05-06
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教案03-13
主題班會及安全教育教案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