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環境調查報告參考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社區環境調查報告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因為“人與自然”的問題,越來越引人的關注的關系,我做出了一次關于“我們與周圍環境”的調查報告。
4月22日是第三十六個世界地球日。在這個全人類共同的節日里,讓我們共同回顧最近公布的幾個重大環境報告,以期更好地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我一共調查了4個問題。
調查問題1:物種瀕臨滅絕
(1/3的兩棲類動物、1/2以上的龜類、1/8的鳥類和1/4的哺乳動物正在面臨生存威脅,這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04年11月22日發布的《2004年瀕危物種紅色名單》透露出的信息。這份名單顯示,目前全球1.5萬多個物種,包括脊椎、無脊椎動物以及植物和真菌,正在消失。)
調查問題2:千年生態系統
(這份報告的'初衷是警誡世人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千年發展目標。報告稱,人類活動已給地球上60%的草地、森林、農耕地、河流和湖泊帶來了消極影響。近幾十年中,地球上1/5的珊瑚和1/3的紅樹林遭到破壞,動物和植物多樣性迅速降低,1/3的物種瀕臨滅絕。另外,疾病、洪水和火災的發生也更為頻繁,一些病毒就會泛濫,還會出現一些新型病毒,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上升。負責此項研究的科學家沃爾特?里德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人類活動對地球的改變,造成了生態多樣性巨大的、不可逆轉的損失。
報告指出,過去50年,人口急劇增長,對生態資源采取了過度開發和使用的方式。1945年以來將土地變為耕地的面積幾乎等于18世紀和19世紀的總和。1985年以后,復合氮肥的使用更加劇了土壤環境的惡化。報告說,地球上10%到30%的珍稀野生動物已瀕臨滅絕。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稱,這份報告是有關人類產業活動和生態環境關系的一個重要研究成果,可以作為全球各國決策者制定環境計劃的參考資料。)
調查問題3:氣候變暖危險臨界
(在10年或更短時間內,持續升高的全球氣溫就會到達臨界點,這將引起大范圍的旱災、農作物歉收和水資源短缺等問題。報告驚呼:全球生態災難的降臨已經進入倒計時!英國前交通大臣斯蒂文?拜爾斯是工作小組的負責人之一。他在形容這份報告內容時說:“這是一枚正在嘀嗒作響的生態定時炸彈。”
在指出人類面臨生態災難的同時,報告也不失時機地提出了諸多建設性的環境改善舉措。報告呼吁西方8國集團在2025年之前利用可再生能源生產其1/4的電力,并同時敦促這些國家在2010年前將低碳能源的研究經費再增加一倍。)
調查問題4:印度洋海嘯環境
(3月16日,美國華盛頓地球政策研究所的專家們發表《印度洋海嘯環境評估報告》。報告指出,這次大地震引起的海嘯造成巨大傷亡,與當地的環境保護政策也有著相當緊密的關系。舉例來說,這次受災打擊最嚴重的兩個國家泰國和斯里蘭卡,都有因為過度開發而破壞海岸生態的記錄。泰國的布吉為了發展旅游業,而把海岸的紅樹林砍伐,開發成度假區,而多年前因為拍攝電影《迷幻沙灘》而嚴重破壞PP島的生態環境,此次海嘯受災最為嚴重;斯里蘭卡因為過度開發而導致水災,但由于修復工作未能在海嘯前完成,結果對當地造成雙重打擊。反而10年前不斷受颶風威脅的孟加拉,由于風災過后當地重新種植防風林及恢復海岸生態,使海岸得到珊瑚礁及紅樹林的保護,從而減輕了當地所受到的損害。專家認為:保護沿海生態可減輕海嘯破壞力。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最新調查表明,在這次印度洋海嘯襲擊中,凡是珊瑚礁和紅樹林保存完整的地方其受災的程度明顯輕于其他地方。馬爾代夫雖然是島國,然而由于政府采取了嚴厲的保護珊瑚礁措施,在海嘯襲擊時珊瑚礁起到了“減震器”的作用,大大減少了該國的損失。該基金會的調查還顯示,在過去20年中,印度尼西亞的紅樹林減少了30%,泰國減少50%,斯里蘭卡減少得更多。同時,在印度洋地區,大面積的珊瑚礁被人為地破壞,使海岸線直接受到了海浪的沖擊。)
以上是我調查的4個目前為止比較嚴重的幾個問題,也是人們比較關注的幾個問題。
【社區環境調查報告參考】相關文章:
社區環境調查報告參考范文(精選6篇)11-27
社區環境調查報告05-10
社區環境的調查報告06-23
社區環境調查報告12-17
社區環境調查報告模板08-25
社區環境問題調查報告01-21
社區環境衛生調查報告06-27
社區環境問題調查報告范文11-28
社區環境衛生調查報告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