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認識小數》聽課報告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數學《認識小數》聽課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今天上午聽了陳老師《認識小數》這一節課,《認識小數》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7單元的內容,本課教學是學生在學習了整數和初步了解了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學習小數的起始階段,是對數的認識的又一次擴展。聽了這節課,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現從以下幾方面談談。
1、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促進知識經驗的遷移。
小數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就是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從學生生活實際的情景,讓學生在熟悉的情景“逛超市”“搶紅包”中,感悟小數的含義,體會數學回歸生活,讓每一個知識是充滿生活的氣息,找身邊的小數,得出要研究的素材。
基于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展開教學,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由它們所見所聞的生活中的小數入手,引導學生探究小數的含義,這是一種立足現實生活現象,獲取數學意義的教學思路。“小數”這個概念對學生來說本來就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大量接觸小數的機會,陳老師將學生熟悉的商品價格作為課程資源。其次,陳老師也借助長度單位來初步認識小數,在課件上出示米尺,給學生一些長度,比如說10厘米相當于是1分米,用分數表示為米,小數表示為0.1米,從而把整數、分數和小數的知識點都聯系在一起。
2、給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間。
基于“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陳式”的理念。教師給學生提供了觀察思考的時間,給學生提供了交流的機會。由運用熟悉的米尺直觀認識,,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再到抽象概括小數的意義,實實在在地給學生創設了一片自主探究的天地,真正把學生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
課堂上,學生通過自己觀察、思考,了解1分米,3分米,7分米——寫成0.1米,0.3米,0.7米的變化,認識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學生在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中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學習陳式,又促使學生觀察、獨立思考、積極交流,讓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鍛煉、提高各陳面的能力,全面發展。
3、注重了數學知識在生活實際中的應用。
小數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即便是兒童,也經常會接觸到一些小數。老師充分利用了小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創設了較為豐富的,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的情境,用商場里商品的價格,讓學生感悟小數。通過這個環節,使學生把數學知識帶到了生活中去,又把生活中的數學帶回了課堂,學生通過收集,會發現很多,因此也會進一步覺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作用很大,離我們的生活很近,從而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內動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整節課中,陳老師能及時給予學生鼓勵性語言,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并讓學生們時時給予掌聲鼓勵,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師生交流平等積極,并叫學生用分數對教師的這節課進行評價,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和愉悅。
稍稍不足之處的是:在教學中有點“趕”的感覺,特別在以米作單位的小數表示身高時,這個環節中,學生沒有經過充分的思考內化知識過程。在以元作單位的小數表示的含義教學環節中,學生已有了生活經驗,可以重點放在總結小數各數位表示的含義,在教學以米作單位的小數表示的含義,加強學生說的能力和說的過程的訓練,學生才能對知識由整體認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三年級數學《認識小數》聽課報告】相關文章:
《小數的認識》的聽課心得11-19
《認識小數》聽課反思01-26
數學教案:小數的認識07-20
《小數的初步認識》數學教學反思03-09
小學數學《小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06-25
數學《認識小數》教學反思范文10-11
小學數學《小數的初步認識》的說課稿02-10
小學數學小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