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教研工作自查報告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教研工作自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教研工作自查報告1
本學期,我校教導處在區教育局教研室和校長室的正確領導下,以新課程改革為中心,以課堂教學改革為抓手,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重點,以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為依據,把握教育新常態,以“六力”建設為指引,進一步突出教研工作的研究、指導、管理、服務功能,改進教學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創新教研機制,提升教研活力,加強課程實施質量監控,科學提高教學質量。一學期來取得了令人較為滿意的成績,現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規范教學行為,優化教學管理
1、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和“五嚴”要求。開齊、上足、上好每一門課,每位老師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擠占其他學科。認真組織“大課間”和“陽光體育”活動,保證學生在校活動時間。下午五點前所有學生安全離校。
2、落實校園巡課制度。巡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檢查教師上課到位情況,要求按課程表上課,不擅自調課、不遲到、不早退、不拖堂、不脫崗,嚴禁上甲課做乙事;二是檢查教師上課情況,要求不坐著上課(除身體不適外)、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等;三是檢查各班課堂紀律,要求學生不吵鬧,教師對學生不放任自流;四是檢查教師儀表和教態,要求老師儀表端正,教態親切,用普通話教學。我們對巡課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做到如實記載,及時反饋,及時整改。
3、修整教學管理規范條例。期初結合績效方案的制定,教導處根據實際情況重新修整了教學工作條例。條例突出教學常規工作的實效性,并完善檢查、監督機制。期末“六認真”考評,做到常規檢查、隨機抽查、集中互評相結合,注重過程,力爭公正。
4、加強教學質量監控。教導處組織備課組進行專項和綜合、階段和全程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多次質量調研,期末進行技能學科考核和一、二年級語文能力考核的改革探索。繼續落實教學質量三級監控,開展學科質量監控的探索和把好學生素養過關制,進行質量分析。教務處隨時監控成績,對個別不理想的學科進行跟蹤監控。從調研情況來看,學科教學質量穩中有進步,但還需進一步抓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本學期,區教育局督導室對我校進行綜合督導的教育質量抽測,學校的多門課程優秀率超過z合格率接近X這些就是學校質量監控的效果。認為梅小的教育管理已經達到了三重境界,一是規范;二是習慣;三是素養。
二、落實有效教學,提升教學質量
1、有效實施“電子備課”制度。有效“電子備課”的主要策略為“資源共享和個性創新”。“資源共享”是以備課組為單位,集體研讀大綱和教材、分析學情、制定學科教學計劃、分解備課任務、審定備課提綱、反饋教學實踐信息等系列活動為主的集體備課。“個性創新”是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備課”。集體備課每兩周進行一次,以備課組為單位,備課組長負責,教研組和教導處監督。基本要求為:
(1)每學期初,各備課組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集體備課計劃。
(2)集體備課需在個人準確把握相關的課程要求,深入鉆研教材,廣泛學習并了解學生實際,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進行。
(3)每位教師需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集各家之長,寫出個性化的課時教案,不得抄襲或直接使用他人的現成教案。教案格式規范,符合學科要求。
(4)教師可用紙質備課,也可嘗試電子備課等方式進行備課,突出創新性和個性化。
2、開展“睿智課堂”研討。本學期,我們繼續實行常規的“隨堂聽課”制度,學校行政兩人一組,推門聽課,隨機抽查備課和作業,效果明顯。除此之外,我們還和七都小學、廟港實小、橫扇小學四所學校組成“發展共同體學校”開展校際有效課堂教學聯合舉行“課例研究”活動。活動主題為:課例診斷,教學改進。我校的王惠來老師為發展共同體的老師們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和研討課例,我校相關學科的教師參與積極,研討熱烈,收效明顯。XX區小學勞技教學探討活動在我校舉行,我校潘XX老師開發了繩結微項目,執教四年級的《毛球花》。區小學語文骨干教師講學團送教下鄉活動在我校舉行。我校青年教師申玲燕開設同題交流課。平望和震澤兩大聯片小學音樂教研活動在我校舉行,本次活動主題是:睿智課堂,有效教學。活動分別由我校的閔紅珍老師開設了六年級音樂課《藍色的雅德朗》和徐娟老師開設了四年級的《水鄉歌兒多》,帶動了平望片與震澤片兩大片際間師資和校文化的交流,促進教師的成長和發展,探索了音樂課堂的“睿智、有效教學”。我校徐XX和徐XX老師在本年度“一師一優課”評選工作中被評為省優,他們將參加國家級評選(部優)。聯片教研活動和“一師一優課”等活動的開展更為我校“睿智課堂”的深入注入新的活力。
3、加強“有效命題”研究。本學期,我們嚴格按照“五嚴”規定,作業布置做到“少而精”,作業批改做要“嚴而細”,課堂作業提倡當堂練。認真、精細地設計作業,科學、有效地安排訓練。杜絕機械訓練、盲目練習。要求嚴格控制考試、練習次數。課堂練習必須教師自己命題,并上傳教導處建立的資源庫中。十一月份,我們組織全體語數英教師參加了“命題制卷”基本功競賽,通過比賽幫助教師形成以命題反思教學,分析教學質量,改善教學行為的習慣。
三、加強校本研修,構建睿智課堂
本學期,進一步踐行“以學論教促進學生學習”的課堂評價制度的改革來促進“以生為本、學為中心、能力為重”的課堂教學改革。繼續落實研究學生,從學生角度、立場來實施教育教學,研究學生的主動學習、深度學習,激發學生學習內驅。繼續推進課堂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高度融合,促進課堂教學的變革;以區第七屆“課堂研究節”為契機,深入開展課堂教學研究。
1、解讀“睿智課堂”。期初由教導處、教科室人員面向全體教師開設了“睿智課堂”專題講座。主講人從“為什么要構建睿智課堂、什么是睿智課堂、如何構建睿智課堂”三個主要方面對建設“睿智課堂”進行了有效解讀,幫助教師理解“睿智課堂”,轉變教學觀念。
2、實踐“睿智課堂”。各教研組根據“睿智課堂”實施方案,制訂了相應的課堂教學評價表,并在各自的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中實踐應用,不斷反思改進。學校結合“第七屆睿智課堂研究節”活動及區教師發展中心骨干教師講學團來校示范的契機,我校青年教師申玲燕開設同題交流課,開展了“睿智課堂”研討活動,一是借講學團來校示范之際,謀求專家指導;二是借助講學團的影響力,將我校“睿智課堂”的實踐研究展示給兄弟學校,以求同行幫助。
3、研究“睿智課堂”。開展我校第七屆“睿智課堂”主題研究節第一輪課堂教學活動,共分三個環節23堂課,分別是帶頭人示范課、骨干教師展示課、青年教師匯報課。本屆“睿智課堂”研究節的主題為:研究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深度學習,培育核心素養。旨在引導廣大教師加強課堂教學改革的研究,激發教師群體智慧,優化課堂教學行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十二月份,在教科室的組織下,我們開展了“我心目中的深度學習”沙龍,各教研骨干分別談了對“深度學習”實踐中的一些想法和困惑,并提出了一些改進和優化措施。同時,教科室要求各組成立相應學科研究課題,組內教師可承擔子課題的研究,并將研究細化,落到實處,付諸行動。
四、開展系列活動,促進師生發展
1、鼓勵教師參加各類業務評比。本學期,創設好提高教師專業發展的業務評比平臺,組織好教師參加基本功評比,組織好各級學科類優秀論文評選工作,加強新教師的跟蹤培養工作,積極組織開展教師試題(卷)編制、評點以及解題能力活動,組織骨干教師指導青年教師參加大市學科把握能力競賽,同時繼續通過“1+2”伙伴計劃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訓力度,組織教師積極參加蘇州市優秀綜合實踐活動案例評比。
2、組織學生開展各類比賽。本學期,我們先后組織學生參加“陽光體育運動”系列比賽、小學生跳繩、踢毽比賽、小學生科技航模比賽、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成果展評、小學生珠心算比賽等,都獲得優異成績。下學期,我們將進一步規范興趣小組和社團活動,力爭在各類學生競賽中獲取更優異的'成績。
一學期已經過去,駐足回首,感覺還有很多可以更加完善的地方。下學期,我們將站在更高的角度,更加注重細節,更加注重實效,抓好教學工作,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為梅小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分綿薄之力。
教學教研工作自查報告2
本學年,教務工作在校長的領導下,緊緊圍繞學年初提出的學校辦學思路,科學安排,扎實工作,大膽創新,充分發揮教務人員的指導監督、整合推進的功能,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深化教學改革,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強教學檢查、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較好地完成了學年初制定的各項工作計劃,逐步健全了各種教學檔案,及時全面準確地為學校領導提供教學信息。現將本學期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教學檢查常規化,切實促進教學質量提高作自查報告
1、狠抓教學“五認真”。本學期教務上嚴格按照學期初制定的計劃,對全校教師的備課、聽課記錄和作業批改、輔導、上課進行了四次集中檢查以及數次不定期的抽查,并進行了及時的總結和反饋。對于存在問題,有的進行個別交流指導,有的通過教研組進行指導并限期改正,有效地促進了青年教師教學業務的成長。我們始終把教學“五認真”作為平時教學工作的目標和規范,從高處要求、細處入手,力求每個環節都能出效益,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夯實基礎。
2、為了使教學常規得以更好地貫徹落實,本學期教務上嚴格安照新課程實施方案要求,加大了課堂教學檢查的力度,對課前三分鐘小預備、教師拖堂、不按時進課堂、隨意調課、早讀課等各項常規性檢查,校長親自負責,中層領導成員輪流檢查,每次檢查都有記錄,及時公布,以表揚優秀、糾正不足。教學常規的規范實施促使廣大教師更加重視研究課堂教學技藝,實施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課堂教學素質化、教學過程優質化已成為我校教師共同的追求目標。
3、多方收集信息,及時進行教學總結。本學期召開了多次教師座談會和一次全體學生的評教活動,全面聽取學生對教學的反饋意見,對學生反映的問題及時查證落實,我們不僅在乎每一個學生的每一條意見和建議,而且也很重視家長的每一條意見和建議,定期進行家訪,并不遺余力地作好答復與落實,以更好的改進和完善我們的教學工作。
4、加強督導力度
本學期,我們專門對電子備課的教學案及各人的個性化教案進行了檢查,對各班級的學生作業進行了抽查。對檢查情況逐一登記備案,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找相關人員溝通了解,促其整改,受到了明顯的效果。對做得較好的教師及時通報,公開表揚。
二、深化教學改革,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學改革是一個學校發展的源動力,師資隊伍建設事關學校的未來和發展。我們在加強常規管理的同時,采取多種措施,為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改能力搭建學習、展示、提高的平臺。
1、校本培訓與外出輪訓相結合。學期初在學校統一安排下進行了教學人員新課標培訓學習,并組織了全體教師參加“新課程、新動向、新標準”的課堂教學比武,組織教師參加教學反思、案例、論文、課件等的評選活動,合理安排教師外出學習、進修,這些活動促進了教師的教學水平的提高,極大的推進了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2、“青藍工程”走向深入,青年教師提速發展。
“青藍工程”正由點向面,由表層向縱深發展。“老帶新”工作扎扎實實,轟轟烈烈,新老教師互幫互學,共同提高。本學期初,開展了一次骨干教師人人公開課活動,期中還進行一次青年教師能力測試,很大程度上鍛煉了青年教師,有效地深化了教學改革,掀起了教改教研的高潮,促進了師資隊伍的快速發展。“青藍工程”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為我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
3、開學初對各教研組的工作規范作了要求,強化了教研工作,對每位教師本學期必須參加的教研活動作出了明確規定。通過定期教研及時掌握最新的最權威的教學信息,同時校內也加強集體備課,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學習,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益。目前積極參加校內外教研活動已由學校要求逐步轉變為教師自覺行為。
4、學期中,我們專門安排時間對老師進行計算機基本技能的培訓,并于學習結束后進行了嚴格的考試,對考試結果張榜公布,并記入教師業務檔案。促使老師學業務鉆業務,掌握最基本的現代技能,緊跟時代步伐。
5、為了創設濃郁的教學研究氛圍,促進青年教師專業快速成長,我們要求35歲以下老師每人寫一篇教學論文,并鼓勵他們參加全市、省論文評比。
三、重視文體工作,確保“兩課、兩操”安全高效
本學期我們加強對常識性課程的管理,規范音樂、美術、體育、科學老師的課堂教學行為,保證了活動課的活動時間;加大對課間操、眼保健操以及課外活動的管理力度。
四、狠抓師德建設,提高教師師德修養
教師能力,師德為先。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教師一定要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質上、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范。在教學工作中,它體現在每一位教師的一言一行中,體現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本學期,教務工作依托班主任例會、校本培訓等形式積極開展師德教育,引導全體教師注重加強自身修養,樹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全體教師法制意識,提倡建立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新型師生關系。
五、存在問題和不足
1、“老帶新”工作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實效性。
2、教研組活動的效率還需進一步提高,個別教師的合作意識、教學行為還需要進一步加以引導和規范。
本學期即將過去,我們總結經驗彌補不足。“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今后我們將更加努力工作,力爭使教務工作更上層次,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把我校辦成人民滿意的學校。
【教學教研工作自查報告】相關文章:
高考教研工作自查報告02-14
教學教研的工作反思02-13
有效教學教研工作02-27
中英文學校教學教研工作自查報告范文06-15
中學校本教研工作自查報告04-06
中學校本教研工作的自查報告04-06
中學校本教研工作自查報告08-10
中學校本教研工作自查報告09-04
教學教研工作計劃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