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劉姓的研究報告
在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劉姓的研究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劉姓的研究報告1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劉,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劉。“劉”姓是怎么來的?歷姓劉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劉”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著這些問題,我對“劉”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的方法。
三、資料整理
“劉”姓的來源:劉姓,最早一支劉姓源自堯的后裔劉累,故劉累為劉姓得姓始祖。劉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祁姓、姬姓、外族的改姓。
劉姓的歷史名人:姓劉的.名人有漢昭烈帝劉備、漢朝的開國皇帝邦、詩豪劉禹錫。
劉姓的現狀:劉姓人口很多,約有6456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4%,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四在十四個民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全國各地都有姓劉的人,甚至海外也有不少劉姓華僑。
四、研究結論
1、“劉”姓源出于祁姓。相傳帝堯姓伊祁,他的子孫有一支以祁為姓,被封在劉國(河北唐縣),后代稱劉氏。
2、姓劉的名人有漢昭烈帝劉備、漢朝的開國皇帝邦、詩豪劉禹錫。
3、20xx年,我國戶籍最多的姓氏是“王”姓,“劉”姓排名第四。
關于劉姓的研究報告2
一、問題的提出
每個人都擁有姓氏,所以我對劉姓歷史和現狀作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的方法
1.通過上網瀏覽和查閱書籍這些方式獲得的信息。
2.了解劉姓人口分布情況。
3.作出的結論。
三、調查的情況和資料的整理
1、劉姓,以邑為氏。據《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所載,傳說為上古陶唐氏之后,居于劉(在今河北省唐縣)后裔因以為氏。
2.出自姬姓。以邑為氏。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成王封王季之子于劉邑,子孫亦為劉氏。
3.是南北朝時鮮卑族姓氏所改。
四、結論
據《史記》所載,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實行和親政策,以皇室女嫁匈奴單于冒頓為妻。當時匈奴習俗,貴者皆從母姓,冒頓子孫遂姓劉氏。劉漢王朝賜姓。據《漢書》所載,齊人婁敬,在洛陽向劉邦獻西都關中之策,高祖賜其姓劉氏。遂改作劉敬,又項羽之伯父項伯纏,在鴻門宴保護劉邦有功,賜項伯家族姓劉氏。
劉姓位列我國宋代百家姓第252位,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五點三八。劉姓在當代中國為第4姓,占總人口大約在6千5百萬。
關于劉姓的研究報告3
一、問題的提出:
姓氏的變化,很值得讓人研究。“劉”姓是怎么來的?歷有哪些名人姓“劉”。現在“劉”姓有多少人?帶著這些疑問,我對“劉”姓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有關姓氏的書籍,上網,了解“劉”姓名人以及來源和人口。
2.閱讀報刊,上網瀏覽,了解“劉”姓人口分布情況。
3.詢問身邊的人。
三、調查研究情況和資料:
“劉”姓歷史名人,劉氏始祖劉累、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漢光武帝劉秀、蜀漢照烈劉備、前趙光文帝劉淵、南朝宋武帝劉裕、唐代詩人劉禹錫等等。
人口數量:據統計“劉”姓的人數大概在幾千萬。是百家姓前幾名,僅次于“李”姓和“王”姓。
四、研究討論:
1.我國“劉”姓歷史悠久。傳說大漢劉累其子孫以字命氏,稱他劉氏。
2.我國“劉”姓人才輩出。有心胸廣大的劉備,大敗項羽的劉邦以及在位41年的劉禪。其中我最欣賞劉備,他重視人才、心胸廣大、慈善、沉著、冷靜。很有領導的風范。他麾下的大將:關羽、張飛、趙云也都是那個時候的英雄豪杰。我相信“劉”姓以后會越來越多的人,甚至希望沖擊中國人口的第一名的姓氏。
關于劉姓的研究報告4
在班里,有許多同學姓“劉”,可我很好奇“劉”姓是從什么年代誕生的?他又有怎樣的歷史呢?于是我寫了這個研究報告!一、調查方法。
通過上網查資料。
通過報刊得知劉姓的歷史。
通過書籍得知劉姓名人。
劉為華人第四大姓。起源有三;
①源出于祁姓。相傳帝堯姓伊祁,他的子孫有一支以祁為姓,被封在劉國(河北唐縣),后代稱劉氏。
②源出于杜姓。杜伯的孫子士會在晉國任士師,晉襄公死后,士會去秦國接公子雍回國繼位,因晉國國內有變故而留在秦國,其后世取姓劉(即“留”之意)。
③源出于姬姓。春秋時,周匡王封小兒子王季于劉邑(河南偃師縣南),號劉康公,后代也稱劉氏。劉姓歷史上望族很多。彭城劉隗家族、南陽劉瑾家族、諸城劉墉家族在中國歷史上舉足輕重。至于開劈大漢帝國的沛縣劉邦家族就更不用說了。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劉氏你帝400多年;三國時劉備建立蜀漢,兩代稱帝43年;南北朝劉裕建立宋,歷時60年;元末劉伯溫輔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統一中國276年。可見劉氏善于建基立業.
【劉姓的研究報告】相關文章:
關于“劉”姓的研究報告優秀12-01
劉姓男孩取名03-05
關于劉姓的研究報告作文五年級12-02
與“劉姓”有關的歷史典故03-17
姜姓研究報告范文11-16
近視的研究報告-研究報告02-24
理解劉翔等待劉翔作文10-13
百姓12-06
龐姓起源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