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資助省級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時間:2023-06-26 14:13:07 報告 我要投稿

學生資助省級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范文(精選5篇)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癥懶癌齊復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生資助省級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范文(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生資助省級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范文(精選5篇)

  學生資助省級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1

  2021年,我區按照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高校、中職學校和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實施辦法》等有關文件要求,并結合實際,結合教育扶貧,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全區中職學校和普通高中學生資助工作有序開展,扎實推進,按時完成了全年各項任務,進一步提高了資助工作水平,確保了國家資助政策落實到位。

  現依據省財政廳、教育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安徽省高校、中職和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績效評價辦法的通知》的要求及評價指標體系,我區對2021年度教育民生工程中職學校和普通高中學生資助工作進行了全面回顧和認真自評,現將自評情況報告如下:

  一、資助資金發放情況

  2021年春、秋兩學期,我區8所普通高中、3所中職學校國家助學金和免學費累計資助學生7552人,發放資金1260.1萬元。其中:高中國家助學金資助學生3494人,發放資金666.15萬元,高中免學費資助學生2008人,發放免學費資金184.25萬元;中職國家助學金資助學生528人,發放助學金93.8萬元,中職國家免學費資助學生1522人,發放免學費資金315.9萬元。另外,實施了普通高校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入學資助項目,發放資金18.03萬元,資助省內外高校新生360名。

  二、資助工作主要做法

  (一)加強組織管理

  一是強化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是一項教育民生工程,區教育局把學生資助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點,調整充實了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年度學生資助工作要點。區教育局及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工作會議研究部署學生資助工作,局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都親自參加學生資助工作調研、督查和貧困學生走訪慰問活動。建立了區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協調小組,區有關部門各負其責,齊心協力,推進助學貸款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二是加強學生資助隊伍建設。區編制委員會批準設立了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并明確規定了資助中心人員編制和主要職責。由教育局下文任命了區學生資助管理辦公室主任,配備了學生資助專職工作人員,并保持人員相對穩定,學生資助工作設立AB崗,便于來人辦事和監督。開展學生資助人員政策和業務培訓,確保我區學生資助工作高效有序地開展。

  三是拓寬學生資助宣傳渠道。我區認真落實市教育局文件精神,結合實際制定學生資助工作宣傳方案,明確了資助工作宣傳的指導思想、原則要求和不同時間段的宣傳內容重點、方式方法等。在宣傳活動中,區教育局先后印發了教育民生工程宣傳單、資助政策簡介宣傳畫20000多張,發放學生資助工作宣傳單10000多張,編發教育民生工程政策匯編2000本,發放致高中畢業生一封信13000張和致初中畢業生一封信15000張等。開展“群眾話民生”、“圖看民生”等宣傳教育活動,開設教育民生工程宣傳專欄,宣傳教育民生工程政策,報道工作動態。多家主流媒體多次正面報道宣傳了我區學生資助工作。

  (二)確保資金落實

  一是及時下達預算指標和足額分擔資助資金。我區從實施民生工程的高度出發,在年初目標任務下達后就足額安排文件規定的區財政承擔的中職、普通高中配套資金,全年區財政及時安排并撥付配套資金287.06萬元,及時將資助資金發放到家庭困難學生手中。

  二是進一步完善校內資助制度。督促各校按規定比例足額提取和使用校內資助經費,各中職和普通高中也制定了校內資助管理辦法,設立校內資助臺賬,盡力做到帳目清晰,實施規范。

  (三)加強項目管理

  一是及時合理分配資助指標。我區從實施民生工程的高度出發,在接到省級下達資金指標文件后就及時將資助指標分解下達到相關學校,并且在分配時適當向農村地區、貧困地區傾斜。

  二是全面規范資助申請、評審、公示等程序。從資助政策宣傳到組織學生申請,從班級初評到學校資助部門復核,從學校報批上報到名單公示,都嚴格按照資助程序辦理。

  三是扎實做好學生資助系統維護工作。準確及時維護并填報中職和普通高中資助管理信息系統數據。按要求對區屬學校的經辦人進行系統培訓,及時處理系統使用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四是不斷完善學生資助監管機制。區教育局根據省、市有關文件要求,組建了金安區學生資助工作巡視組,制發了資助工作巡查內容要求及檢查記錄表,采取學校自查與區巡視組不定時抽查等形式開展巡查工作。巡查中一旦發現問題,及時提出并督促整改,確保各中職、普通高中學生資助工作開展井然有序、扎實有效。教育局及各校都設立并公布咨詢、投訴電話與信箱等,認真受理投訴,熱心解答咨詢,并通過走訪或電話抽查等形式核實受助情況。及時完成學生資助政策平臺答復,提高社會滿意度。

  五是及時完成信息資料報送工作。準確及時報送民生工程月報表、普通高中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在校學生信息表以及其他要求報送的材料等。

  (四)加強財務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學生資助制度。區教育局根據省、市有關政策規定,結合實際,制定了《2021年金安區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實施方案》,嚴格執行國家資助政策,中職和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免學費的.資助范圍、資助比例、資助標準都符合政策規定。各中職學校和普通高中也制定了學生資助實施細則、資助對象認定辦法及工作流程等。

  二是加強資金管理。區教育局及各校建立健全資助資金財務管理制度,建立明細的資助資金臺帳,做到資助資金收入、支出、結余等核算清楚,相關會計憑證、賬冊、報表等真實完整,切實做到專款專用。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在深入學校審核資助對象后,及時為中職、普通高中受助學生統一辦理專用銀行卡,并按時、足額將國家助學資金委托銀行打卡發放。公辦中職學校與普高免學費補助及時撥付到校。銀行卡領取有記錄,資金發放有憑證,確保了資助資金發放無違規、無錯誤,不截留、不挪用。

  三是規范審核審批程序。建立健全資助評審體制與機制,嚴格班級初評、學校資助部門復核、學校評審領導小組報批等三級評審程序,規范資助對象公示、報批等工作步驟,確保受助學生個人信息安全,確保資助政策落實和工作環節到位。

  (五)提高項目產出

  一是督促所轄學校足額提取校內資助經費。督促各校足額提取、規范使用校內資助經費,實行分賬核算、專款專用,制定校內資助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明確資助范圍、條件和申請報批程序。

  二是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力度。經評審認定為貧困的學生,全部給予資助,并及時將資助資金發放到認定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手中,從秋學期開始對高中助學金進行分檔,建檔立卡家庭學生享受最高資助標準,并免除學雜費,實現建檔立卡學生資助全覆蓋、最高檔。

  三是積極開展資助育人主題教育活動。利用各種載體,通過多種途徑,挖掘身邊典型,對學生進行誠信、感恩、勵志等主題教育,向社會廣泛宣傳國家學生資助政策,努力做到家喻戶曉,不斷提高社會群眾對政策的知曉度和對工作的滿意度。

  (六)擴大資助效益

  我區學生資助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各類學生資助幫助了眾多貧困生解決了生活、學習上的后顧之憂,使他們安心上學,不因貧困而失學,從而提高了學生及家長對資助政策的知曉度和對資助工作的滿意度,也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和普遍好評。

  學生資助省級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2

  一、專項資金項目概況

  (一)專項資金項目基本情況。

  1、家庭經濟困難幼兒入園補助:主要用于資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在園幼兒。優先考慮建檔立卡等四類貧困幼兒、城鎮低保家庭幼兒、孤殘幼兒、烈士子女及家庭遭受重大災害或變故的幼兒。實施范圍:全縣公辦幼兒園及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所需資金由中、省、縣按比例負擔。

  2、普通高中免學費:免除普通高中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含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學生)學雜費。實施范圍:全縣所有普通高中學校。所需資金由中、省、縣按比例負擔。

  3、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主要用于資助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優先考慮建檔立卡等四類貧困學生、城鎮低保家庭學生、孤殘學生、烈士子女及家庭遭受重大災害或變故的`學生。實施范圍:全縣所有普通高中學校。所需資金由中、省、縣按比例負擔。

  4、中職免學費:免除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三年級在校生的學費。(藝術類相關表演專業學生除外)所需資金由中、省、縣按比例負擔。

  5、中職國家助學金:主要用于資助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年級在校生的生活費。所需資金由中、省、縣按比例負擔。

  6、普通高校畢業生貧困地區基層單位就業學費補償:對省屬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自愿到貧困地區縣以下基層單位工作、服務期3年以上的,由省財政安排專項經費給予學費補償。

  (二)專項資金項目績效目標。

  1、家庭經濟困難幼兒入園補助:全年資助在園家庭經濟困難幼兒1897人。約在園幼兒總人數的15%左右。

  2、普通高中免學費:將符合條件的普通高中建檔立卡等四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部納入免學費范圍。

  3、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全年資助普通高中在校生總人數的30%左右。

  4、中職免學費:將所有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三年級在校生全部納入免學費范圍。

  5、中職國家助學金:將所有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年級在校生全部納入資助范圍。

  6、普通高校畢業生貧困地區基層單位就業學費補償:將符合條件的所有應屆畢業生全部納入基層就業學費補償范圍。

  二、專項資金使用及管理情況

  (一)專項資金、本級配套財政資金以及其他自籌資金的安排落實、總投入等情況。

  1、家庭經濟困難幼兒入園補助:中央補助資金79.7萬元,地方資金110萬元,合計189.7萬元。

  2、普通高中免學費:中央補助資金217.4萬元,地方資金45.59萬元,合計266.99萬元。

  3、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中央補助資金444.21萬元,地方資金141.69萬元,合計585.9萬元。

  4、中職免學費:中央補助資金434.56萬元,地方資金217.28萬元,合計651.84萬元。

  5、中職國家助學金:中央補助資金310.08萬元,地方資金77.52萬元,合計387.6萬元。

  6、普通高校畢業生貧困地區基層單位就業學費補償:省級資金29.35萬元。

  (二)專項資金實際使用情況。

  1、家庭經濟困難幼兒入園補助:春季發放99.8萬元,資助人數1996人;秋季發放89.9萬元,資助人數1798人,合計發放189.7萬元。

  2、普通高中免學費:春季發放135.04萬元,資助人數1551人;秋季發放140.7萬元,資助人數1618人,合計發放275.74萬元。

  3、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春季發放268.3萬元,資助人數2207人;秋季發放317.6萬元,資助人數2973人,合計發放585.9萬元。

  4、中職免學費:春季發放319.2萬元,資助人數2660人;秋季發放351.6萬元,資助人數2930人,合計發放670.8萬元。

  5、中職國家助學金:春季發放188.2萬元,資助人數1882人;秋季發放199萬元,資助人數1990人,合計發放387.2萬元。

  6、普通高校畢業生貧困地區基層單位就業學費補償:2021年度我縣實際支出29.35萬元,資助基層單位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65人次。

  以上6項專項資金中,中職國家助學金補助項目,由于本年度一、二年級人數略有減少,縣級少配套0.4萬元,其他項目無違規使用、閑置等情況。

  (三)專項資金管理情況分析。在資金管理上強化責任意識,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做到專款專用,及時足額打卡發放,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確保財政資金使用安全。

  三、專項資金支出組織實施情況

  (一)資金使用管理情況。嚴格執行國家相關財政法規,對學費補償資金分賬核算,專款專用,無截留、擠占、挪用等現象。同時接受財政、審計、紀檢監察等有關部門的檢查和監督。

  (二)項目組織實施情況。嚴格按照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切實提高資助精準度,做到應助盡助,不斷提高資金使用績效。

  四、專項資金績效情況

  (一)專項資金產出情況。普通高中免學費、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中職免學費、普通高校畢業生貧困地區基層單位就業學費補償等五項執行率都達到了100%,中職國家助學金執行率為99.8%,基本完成了預期目標,完成情況較好,各類學生資助資金能按時足額發放到位。

  (二)專項資金效益情況。服務對象滿意度達100%。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大幅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有大幅提高。減輕低收入家庭經濟負擔,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引導和鼓勵更多高校畢業生到貧困地區基層單位就業,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

  學生資助省級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3

  一、自評結論

  (一)自評得分

  通過項目績效自評小組的全方位評價,昌寧縣2021年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項目達到預期目標,自評得分98分,自評結果為“優秀”。

  (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1.執行率情況。

  昌寧縣2021年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預算金額595.05萬元,其中:中央資金476.10萬元、省級資金101.17萬元、市級配套資金3.57萬元、縣級配套資金14.21萬元,執行595.05萬元,執行率為100%。

  2.完成的績效目標。

  (1)數量指標完成情況。

  2021年,全縣共發放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595.05萬元,惠及學生5168人次,其中:春季學期發放276.65萬元,惠及學生2362人,秋季學期發放318.40萬元,惠及學生2806人。所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均得到資助,達到應助盡助。

  (2)質量指標完成情況。

  我縣資助資金發放后,及時將資助信息填入全國學生資助管理系統,全國學生資助系統運用達標率為100%。

  (3)時效指標完成情況。

  我縣春季學期助學金因財政資金調度困難,未按照時間節點發放,到11月份才能全部發放完成,全年資助資金均在年內發放完成。

  (4)社會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我縣利用學校校會、班會、微信群、QQ群、校訊通以及發放《昌寧縣學生資助政策一欄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致初中畢業生的一封信》等方式宣傳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的相關資助政策。補助對象的政策知曉度達到100%,充分保障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學,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接受普通高中階段教育。

  (5)可持續影響指標完成情況。

  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項目屬于持續性項目,普通高中資助年限小于等于3年,我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校就讀期間均能得到該項資助。

  (6)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

  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項目的實施,資助資金落到實處,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學生能夠安心上學,不因貧困而失學,有效阻斷貧困代溝,受助學生和學生家長滿意度高。

  3.未完成的績效目標。

  無。

  (三)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1.上年度結果應用情況。

  2020年評價結果為2021年的`預算提供了依據,為下一步工作開展提供了參考。2020年我縣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項目未按照預定計劃實施,昌寧縣教育體育局加強與財政溝通對接,及時發放資助資金,于2021年春季學期完成了2020年秋季學期的資助資金發放。

  2.本年度存在問題和原因。

  2021年存在春季學期資金支付不夠及時的問題。我縣本年的支付資金本該分為春秋兩個學期,兩個時段進行支付,但由于財政資金調度困難,春季學期到11月份才能跟秋季學期資金一并支付。

  (四)下一步擬改進措施

  1.下一步擬改進措施。

  在下一步工作中,昌寧縣將嚴格按照《學生資助資金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實施好、貫徹好、落實好相關政策,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應助盡助,加強與財政溝通對接,及時發放資助資金,不讓一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因貧困而失學。

  2.擬與預算安排相結合情況。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縣將抓實家庭經濟學生認定工作,認真研讀學生資助政策,實施精準資助,根據《保山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保山市教育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保政辦發〔2021〕29號要求,認真做好預算,提高預算執行率。

  二、佐證材料

  (一)基本情況

  1.項目立項目的和年度績效目標。

  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項目的實施,保障了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從制度上基本解決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就學問題,維護了教育公平,促進教育持續健康發展,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傳遞黨和政府的關懷,讓每一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能成為有用之才。

  年度績效目標:一是普通高中階段教育國家資助政策按規定得到落實;二是滿足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基本學習生活需要;對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在校學生,尤其是建檔立卡學生發放國家助學金,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學。

  2. 項目資金情況。

  2021年,我縣共收到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595.05萬元,其中:中央資金476.10萬元、省級資金101.17萬元、市級配套資金3.57萬元、縣級配套資金14.21萬元,所有項目資金均撥付到位,項目資金到位率達100%。

  財政局下達2021年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后,我縣兩所高中學校為確保脫貧家庭學生全部享受一等助學金,其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能應助盡助,兩所學校學生資助工作業務人員利用學籍系統數據到縣鄉村振興局進行數據比對,精準識別脫貧家庭學生,縣外學生由學生提供戶籍所在地鄉村振興局出具的相關證明材料予以確認。根據《昌寧縣教育體育局等六部門關于印發昌寧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辦法的通知》昌教體聯發〔2019〕2號文件精神,組織相關人員對學生進行貧困認定,根據下達指標,依據困難程度確定享受資助學生,給予享受一、二等助學金。兩所學校在一定范圍內及時公示,財務人員負責造冊將項目資金通過國庫集中支付方式兌現給受助學生,該項資助資金我縣按照學期進行發放,2021年,全縣共發放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595.05萬元,惠及學生5168人次,其中:春季學期發放276.65萬元,惠及學生2362人,秋季學期發放318.40萬元,惠及學生2806人。

  (二)部門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為更好的開展績效自評工作,昌寧縣教育體育局成立了由分管財務和學生資助管理工作的副局長為組長、計劃財務股負責人、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負責人為成員的自評小組,自評小組采用查看相關賬目、查看資金到位情況、執行情況、管理情況、實地走訪調查等方式開展自評,查看項目實施情況、項目實施產生的經濟效益、政治效益、社會效益、社會滿意度情況。

  (三)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1.預算執行情況分析。

  2021年,我縣預算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595.05萬元,其中:中央資金476.10萬元、省級資金101.17萬元、市級配套資金3.57萬元、縣級配套資金14.21萬元。全年實際發放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595.05萬元,惠及學生5168人次,其中:春季學期發放276.65萬元,惠及學生2362人,秋季學期發放318.40萬元,惠及學生2806人,預算執行率達100%,無偏離。

  3. 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1)產出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數量指標方面,2021年,全縣共發放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595.05萬元,惠及學生5168人次,其中:春季學期發放276.65萬元,惠及學生2362人,秋季學期發放318.40萬元,惠及學生2806人。所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均得到資助,達到應助盡助。質量指標方面,資助資金發放后,學生資助管理人員及時將資助信息填入全國學生資助管理系統,全國學生資助系統運用達標率為100%。時效指標方面,我縣春季學期助學金因財政資金調度困難,未按照時間節點發放,到11月份才能全部發放完成,全年資助資金均在年內發放完成。產出指標自評得分38分。

  (2)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我縣利用校會、班會、微信群、QQ群、校訊通以及發放《昌寧縣學生資助政策一欄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致初中畢業生的一封信》等方式宣傳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的相關資助政策。補助對象的政策知曉度到100%,充分保障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學,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接受普通高中階段教育。效益指標自評得分30分。

  (3)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項目的實施,資助資金落到實處,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學生能夠安心上學,不因貧困而失學,有效阻斷貧困代溝,受助學生和學生家長滿意度高。滿意度指標自評得分10分。

  (四)上年度部門自評結果應用情況

  2020年我縣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項目未按照預定計劃實施,昌寧縣教育體育局加強與財政溝通對接,及時發放資助資金,于2021年春季學期完成了2020年秋季學期的資助資金發放。下一步昌寧縣教育體育局將繼續積極配合財政,按照相關文件要求,加強項目資金監管,專款專用,提高資金使用率。

  (五)其他佐證材料

  無。

  學生資助省級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4

  依據《安徽省教育廳 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安徽省財政廳關于印發<安徽省高校、中職和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民生工程績效評價辦法>通知》(皖教助[2017]4號)對我縣2021年中職普高資助這項民生工程實施情況進行了認真自評,總分100分,自評得分100分,具體情況自評如下:

  一、整體工作落實情況

  (一)投入情況(總分20分,自評得分20分)

  1.加強學生資助工作組織領導。每年將學生資助工作列入教育局年度工作要點;制定學生資助年度工作計劃;2021年度分別于4月16日、7月24-25日、11月26日召開三次中職 普高學生資助專題會議及時傳達最新資助政策和上級工作要求。

  2.加強學生資助隊伍建設。配備了2名專職資助人員,另外還有2名兼職資助人員;2021年3次以會代訓,開展學生資助政策與業務培訓;學生資助工作設立A、B崗,從而保證學生資助工作正常開展。

  3.相關政策得到有效宣傳。2021年度學生資助中心印發了《舒城縣教育局關于印發<2021年舒城縣學生資助工作要點>的通知》和《舒城縣教育局關于做好4月份民生工程集中宣傳月活動的通知》、《舒城縣教育局關于做好2021年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致初高中畢業生“兩封信”和誠信宣傳工作的通知》、《舒城縣教育局舒城縣財政局關于印發<2021年舒城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實施方案>的通知》(舒教助[2021]5號)等多份資助文件。以“七類”家庭學生為主體,及時從省、縣扶貧系統中導出原建檔立卡學生信息,會同縣殘聯、縣民政等相關信息,“雙回路”精準識別資助對象,“雙及時”完成工作任務,確保原建檔立卡家庭學生資助全覆蓋;按時報送省、市要求的月報、自查報告、總結等材料,及時維護全國學生資助信息管理、原建檔立卡等系統。舒城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第一時間將上級文件精神傳達到各校,以便基層學校及時了解最新資助政策。

  4.我縣專項資金及時到位。今年我縣財政部門將資助資助列為直達資金,及時足額按要求撥付到學校專戶,縣級配套資金也按要求到位,并對各項資助資金設立明細科目,精確核算,保證中職普高資助項目資金足額、及時撥付,保證了這項民生工程的正常開展。

  普高助學金按學年申請,分學期打卡發放。2021年要求各校認真核對受助學生資格,實現原建檔立卡家庭貧困學生全覆蓋并執行最高檔,及時對資助名單進行公示,認定程序結束后縣財政及時撥付資金到郵政儲蓄代發專戶統一打卡發放。普高秋助學金分兩檔執行,分別是1000元、1500元/生。春學期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際享受國家助學金2735人,發放資金367.05萬元;國家免學費1462人,發放資金117.995萬元,國家助學金于4月底前通過郵儲銀行打卡發放,免學費開學報到時直接免除。秋學期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2460人,發放金額324.55萬元;10月15日前全部通過郵儲銀行打卡發放;直接免學費1442人,免除金額115.725萬元。

  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春學期享受國家助學金746人,發放金額95.75萬元;于4月底前通過郵儲銀行打卡發放到位,直接免學費2993人,免除金額395.07萬元;秋學期發放國家助學金777人,發放金額98.30萬元,于10月15日前通過郵儲銀行打卡發放到位;直接免除學費3258人,免除金額432.45萬元.

  校內資助開展情況。我縣按《關于印發<舒城縣非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校內資助管理辦法>的通知》要求,學校每期按照規定比例從事業收入中及時、足額提取校內資助資金,專賬核算,用于學生校內資助工作。提取比例分別為:中等職業學校不低于 5%,普通高級中學不低于3%,民辦高中達5%。2021年全年提取校內資助全部發放到位。

  (二)過程(總分36分,自評得分36分)

  1.指標分配科學、合理。資助指標分配時,優先保證原建檔立卡家庭、特殊群體家庭困難學生全覆蓋,然后下剩指標適當向農村地區、貧困地區傾斜。

  2.各類資助項目的評審程序規范,并做到信息公開。各校嚴格按規定程序和要求進行三級評審和公示,做到全過程公開、公正、公平。

  3.有效利用信息系統開展資助工作。準確及時維護并填報資助管理信息系統數據(普通高中按學期填報、中職按月填報); 開展了多次學生資助信息系統培訓。

  4.對高中學生資助項目建立監督檢查制度,對發現的問題是否及時糾正和改進。

  5.資料報送及時、齊全、真實、準確。嚴格按上級時間要求、質量要求上報相關材料。

  6.制度完善建立健全了相關制度,執行有效。我縣按照上級文件精神要求制訂了《舒城縣教育局 舒城縣財政局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實施方案》和《舒城縣教育局關于印發〈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方案〉的通知》等相關文件并嚴格有效執行。

  7.資金管理按照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要求,對各項補助資金實行分賬核算、及時發放。各項資助資金實行了分賬核算;資助資金及時足額發放;資助資金實行打卡發放;專項資金使用合規,沒有擠占、挪用和截留現象。

  8.審核審批規范。審核審批嚴格按照相關制度要求講行。

  (三)產出(總分22分,自評得分22分)

  1.校內資助支出符合規定。校內資助嚴格按照《舒城縣非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校內資助管理辦法》的要求,校內資助資金的提取、使用和管理堅持“足額提取、先收后支、專項核算、專款專用”原則。校內資助用于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或者獎勵家庭經濟困難的優秀學生的專項資金

  2.資助水平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力度有所提升。認定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部獲得資助,標準較上年提高。普通高中原建檔立卡家庭學生享受國家助學金,執行最高資助標準,并免除學雜費;中職原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按規定享受國家助學金和免學費補助資金。

  3.資助質量提升。資助工作精準,按時發放到位。群眾滿意度較高。

  4.受助育人工作有效開展。每年開展誠信、感恩、勵志等主題教育活動。

  (四)效果(總分22分,自評得分22分)

  1.社會效益。項目實施后形成了政府、學校和企業等不同主體的良性互動等。保證每一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積極籌措非財政性資金設立獎學金、助學金擴大資助覆蓋面。

  2.可持續影響。專項資金成效有效發揮。資助工作經費納入年度預算安排,2021年度按排各完職中資助工作經費25萬元。

  3.社會公眾和受助學生對中職普高實施效果的.滿意程度高。高度重視中職普高資助宣傳工作,開學初印發了2萬份《舒城縣教育局關于學生資助工作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和《舒城縣2021-2022學年學生資助國家資助政策一覽表》,向學生和家長宣傳資助政策。同時利用電視、網絡、報紙、校園廣播等多種媒體進行宣傳;進社區和繁華街道向居民進行資助政策宣傳;在校園里開展好“兩節課”、“百千萬”大走訪、資助工作“怎么看、怎么辦”大討論活動向學生和家長宣傳資助相關政策。同時在4月和10月兩個民生工程宣傳月向學生家長和居民發放數萬份政策宣傳材料,進一步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對資助政策的知曉度和滿意度。

  二、工作亮點和特色

  我縣高度重視學生資助工作,年初將各項資助列入預算,對資助實行預算管理。校內資助提取由教育核算分中心嚴格按事業收入的規定比例統一提取,并在學年初督促各校按《舒城縣非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校內資助管理辦法》發放使用,全縣統一提取、專戶管理、專款專用。

  2021年11月脫貧工作省際互查組對我縣2021年度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項目開展情況給予充分肯定。

  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加強對學生資助工作人員培訓。5月上旬,縣教育局通過資助工作群,將資助管理系統培訓視頻下發給中心校、縣直學校、完職中和民辦學校,由各學校自行組織開展本校和所轄學校資助人員資助管理系統的應用培訓。5月份,縣教育局組織學校資助人員關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 “學生資助信息化”微信公眾號,通過這個公眾號,進行全國學生資助管理系統的應用培訓。

  分別于4月16日、7月24-25日召開了全縣資助人員學生資助工作培訓會議。通過會議明確了2021年舒城縣學生資助工作要點;對2021年學生資助工資進行了統一布置,對學生資助工作人員進行培訓,要求嚴格按照相關政策文件規定,精準施策。

  11月26日為進一步圓滿完成全縣中小學全國學生資助管理系統的實現“3個100%”和“3個零誤差”目標,對中心校和系統填報有問題的學校進行了為期一天的培訓和指導。

  三、存在問題

  1.學生資助工作和鄉村振興緊密相關,任務復雜艱巨,機關資助中心專職人員不足。

  2.部分學校對資助工作思想認識不到位,學校組織機構建設不到位,資助人員不足、隊伍不穩定,計算機應用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工作待遇低,資助工作人員積極性不高。

  四、意見和建議

  建議縣級資助機構增加兩名責任心強、工作能力過硬的專職資助人員。校級資助機構實行校長負責制,分管校長具體協調資助工作與相關科室之間的關系,校資助中心主任負責落實各項資助工作,校級資助中心專兼職工作人員不得少于3名。加強校級資助工作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資助相關業務水平培訓。

  五、計劃

  中職普高資助工作是一項民生工程,此項工作能否規范實施取得預期效果,關乎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為此我們將按照上級的政策要求,不斷改進工作方法,進一步加大巡查力度,提升我縣學生資助工作的管理水平,使群眾的滿意度和知曉度得到進一步提高,力爭2022年學生資助工作更上一層樓。

  學生資助省級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5

  根據《安徽省高校、中職和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民生工程績效評價辦法》(皖教助〔2017〕4號),對照《安徽省中職和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民生工程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結合工作實際,對我縣2021年中職和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進行自評,現將自評情況匯報如下:

  一、投入(20分)

  (一)組織保障(10分)

  1.組織領導(分值3分,自評3分)

  我縣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將學生資助工作列入教育局年度工作要點,此項得1分;每年初制定學生資助年度工作計劃,此項得1分;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學生資助工作,此項得1分。

  2.隊伍建設(分值3分,自評3分)

  為做好學生資助工作,我縣成立了學生資助管理中心(《關于成立霍邱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的批復》(邱編〔2008〕3號)),專項負責全縣學生資助工作,資助管理中心現有負責人1名,業務人員4人,此項自評得1分;為提高業務人員素養和能力,一年來,組織了相關的業務培訓,建立了資助人員AB崗制度,此項自評得2分。

  3.政策宣傳(分值4分,自評4分)

  中職和普通高中學生資助工作是黨和國家民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千家萬戶。為讓學生資助政策深入人心,學生資助工作扎實有效開展,切實解決廣大人民群眾的困難,我們通過宣傳單、網絡、電視、村村通廣播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廣泛宣傳各項學生資助政策。制訂了年度資助政策宣傳方案,做好資助宣傳工作,此項得1分;開設資助宣傳專欄,此項得1分;在本級以及上級主流媒體進行宣傳,學校在宣傳欄張貼并向學生宣傳資助政策,此項得2分。通過“國家資助 助我成長”主題征文活動等形式,激勵受助學生努力學習,提高素質,自立、自強,做未來社會的棟梁之材。

  (二)資金落實(10分)

  1.財政投入(分值5分,自評5分)

  縣財政均按照相關要求配套,凡教育資助,優先保障,并及時、足額撥付,資助項目順利高效開展。

  2.校內資助(分值5分,自評5分)

  全縣中職、普高學校校內資助均按照相應比例,足額提取,足額發放。

  二、過程(36分)

  (一)項目管理(18分)

  1.指標分配(分值1分,自評1分)

  在指標分配中,我縣嚴格按照在籍在校學生人數進行分配,并向農村高中予以傾斜。

  2.評審程序(分值4分,自評4分)

  各學校進一步優化流程,嚴格遵循“三級評審,兩級公示”的評審程序,確保資助公平、公開、公正。

  3.信息管理(分值7分,自評7分)

  我縣中職學校和普通高中學生均實行電子注冊,學生信息及時錄入學籍信息系統。為此,縣教育局就學生學籍注冊管理工作下發通知,召開專門會議,提出要求,規范操作。

  4.監督檢查(分值5分,自評5分)

  為進一步加強學生資助工作的'監管機制,我縣建立了學生資助工作月巡視制度,開展巡查工作。公布學生資助工作投訴舉報電話,接受社會和學生監督,及時處理存在的問題。及時答復學生資助政策平臺的各種資助政策詢問。

  5.資料報送(分值1分,自評1分)

  我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設有專門的信息員,負責資料報送工作,各項報表及系統信息均做到及時、準確填報。

  (二)財務管理(18分)

  1.制度完善(分值2分,自評2分)

  我縣制定了普高和中職學生資助實施辦法,具體規定了中職免學費、中職助學金、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普通高中免學費實施辦法,確保資助工作順利進行。為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資助,我縣制定了普高和中職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辦法,進行精準識別,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行精準認定。

  2.資金管理(分值10分,自評10分)

  學生資助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資金封閉運行,運行路徑為財政--銀行--學生;縣財政制定有專門的資助資金財務管理制度,資助資金專戶設在縣財政局公共支出股,收入、支出、結余核算清楚;相關會計憑證、賬冊、報表等資料真實完整。制定了結余資金管理辦法,確保資金安全。

  3.審核審批(分值6分,自評6分)

  各學校嚴格按照時間節點上報信息,錄入系統,及時、嚴格審核信息。

  三、產出(22分)

  1.校內資助支出(分值7分,自評7分)

  中職和普高高中的校內資助占比達標,受助對像遴選精準,賬目管理嚴謹。

  2.資助水平(分值10分,自評10分)

  各校認定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均享受了國家資助。資助金額有所增長,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享受到了最高標準,實現了建檔立卡全覆蓋,最高檔。

  3.資助質量(分值2分,自評2分)

  各校資助工作精細,操作規范,呵護困難家庭學生享受教育公平,實現了資助育人目標。工作質量有較高提升

  4.能力建設(分值3分,自評3分)

  通過“國家資助 助我成長”主題征文活動等活動,激勵著受助學生努力學習、提高素質,自立、自強,做未來社會的棟梁之材。各校還開展有誠信、感恩、勵志主題教育等活動。

  四、效果(22分)

  1.社會效益(分值4分,自評4分)

  各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均能順利入學。為進一步擴大學生資助范圍,連續七年我縣從中國信出口保險公司爭取資金:2015年為60萬元,2016年為200萬元,2017年443.35萬元,2018年770萬元,2019年883.65萬元,2020年815.1萬元,2021年727.7萬元。2018——2021年,肥東縣教育局連續4年共資助資金16萬元,用于資助我縣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2.可持續影響(分值8分,自評8分)

  年初將資助工作經費納入預算安排。在現有的資助政策之外,設立中信保獎學金,并建立相關懲戒制度。

  3.社會滿意率(分值10分,自評10分)

  經抽查,各校學生、家長對資助政策家喻戶曉,對資助工作滿意率高,均懷著濃濃的感恩之心回答調查。

  五、自評結果

  霍邱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對照安徽省中職學校和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相關指標,分項認真進行自查,自評得分為100分。

【學生資助省級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相關文章:

學生資助省級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通用5篇)12-19

項目財政支出績效自評報告12-22

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12-09

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12-11

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通用6篇)12-08

項目財政支出績效自評報告范文(精選6篇)12-19

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范文(通用5篇)12-09

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范文(通用5篇)12-09

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自評報告(精選7篇)05-1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日本一区二区 | 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国产小视频免费 | 中文字幕乱码手机在线中有 | 亚洲乱码成熟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