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棚調研報告
我們眼下的社會,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癥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棚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棚調研報告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
晚上好!
我發言的題目是關于我鄉如何發展好大棚蔬菜產業,作為農林站的一名干部我的職責就是做好農林站的各項業務工作,推廣示范新技術新品種,今天我就圍繞我自身的工作及我鄉的實際就如何發展我鄉大棚蔬菜產業發展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一、塑料大棚產業現狀:
我鄉地處城郊,城郊地理位置突出,我鄉耕地面積xxxxx畝,糧食面積6988畝,制種面積xxxxx畝,蔬菜面積9070畝,各類蔬菜面積占全鄉總耕地面積的24.5%,大棚蔬菜僅占全鄉蔬菜面積的27.5%,20xx年我鄉較為大棚蔬菜主要集中在果園溝村,高閘溝村及高新科技示范園區內,其種植的品種主要有辣椒、西紅柿、茄子、葫蘆、弧笳、冬瓜、苦瓜等比較常見單一的蔬菜品種,比較集中的某一種蔬菜和面積比較缺少,大棚蔬菜形成多而不精的局面,難以形成比較大的規模優勢。
二、問題及成因
在對我鄉大棚種植戶的調查過程中,主要發現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缺乏大棚蔬菜的集中統一效應,所有種植蔬菜大棚內缺少某一品種較為集中的引導示范,全鄉除高效科技示范園區內胡笳、辣椒等蔬菜比較集中外,其余均為缺少引種示范及大面積推廣的蔬菜品種,在面積上始終無法破題,造成我鄉大面積大棚蔬菜產業發展瓶頸。大棚蔬菜產品布局分散,沒有形成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格局,通過近幾年來的'發展仍然是“小而全”的局面。有的村組乃至農戶,雖然大棚蔬菜種植面積極大,但樣樣都種,樣樣都形不成規模,很難進入大市場、大流通。缺乏大棚蔬菜“農超對接”的連續性。
2.缺乏接受先進技術及新品種的思想觀念。近幾年來鄉黨委政府積極引導示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積極舉辦種植技術培訓班,但當前青壯勞力和知識農民大多外出務工,從事農業生產的大多年齡偏大,文化偏低,接受種植技術和新品種的能力低下。致使農業大棚蔬菜產業化發展跨越不到更高的臺階。
3、缺乏專業合作社與市場的對接。合作社和農戶緊密度和結合力不強。專業合作社不能發揮其主導作用,不能與市場建立很好的銜接作用,造成大棚種植戶與市場的斷層。農戶才有可能為企業堅守承諾,引導組建由種植戶說了算的規范運作高標準專業合作組織,力求通過專業組織的規范運作和大力協調,從而有效地把企業和農戶做好連接,充分調動企業形成產供銷加一體化的產業模式。才能讓特色商品蔬菜產業發展循序漸進。
主要采取的措施
1、積極引導幫扶建立統一品種的大棚蔬菜小區,在品種選型上求突破,以把握準確的市場信息為基礎,引導扶持建立各具特色的大棚蔬菜小區,積極做到以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一區一優的為發展的蔬菜大棚小區。農林站以后將緊緊圍繞本地地域市場需求指導先進品種及技術。
2、繼續做好農業技術的推廣示范;推廣種植戶耳熟能詳的種植經驗及技術,做好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繼續做好示范作用實用效果展示,持續發展以現代高效農業科技園區為窗口的示范帶動效應,積極種植示范新品種,推廣新技術等措施,形成特色規模示范效應。
3、積極開拓市場加大專業合作社的作用,市場建設是整個蔬菜市場流通的重要環節,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民進入市場的重要載體。因此,必須積極開拓市場。一是抓好大棚蔬菜的品質。二是積極發展營銷隊伍,要制定相應的政策,鼓勵和支持本鄉、外鄉蔬菜運銷戶、經商販販運蔬菜,積極保護大棚戶的合法權利,使他們大膽放手從事大棚蔬菜營銷業務。同時大力興辦各類專業協會、專業合作社、蔬菜購銷組織,支持他們在蔬菜銷售中發揮龍頭作用。
總之,要在我鄉特色蔬菜發展品種上做文章,推廣示范上下功夫,在圍繞地域品牌上求突破,在提升果園形象上抓落實,在特色蔬菜發展上、增加農民收入上求突破。
我的發言完了,不妥之處懇請各位領導同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大棚調研報告2
采用大棚覆蓋塑料薄膜種植蔬菜,就是人為地創造適宜的生態環境,調整蔬菜生產季節,調節市場需求,促進蔬菜優質高產,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從多數大棚種菜的農戶調查來看,效益是比較明顯的。但是也有些農民種植大棚菜,效果不盡人意,除了蔬菜品種不對路外,“四害”的制約往往是造成損失的重要因素。所謂“四害”,就是肥害、藥害、旱害和連茬障礙。 常見災害原因:
一、肥害。實際上是積鹽的危害,主要原因是偏施化肥或過量施肥使土壤產生鹽漬化。發生肥害后產生的問題,一是抑制蔬菜根系發育,削弱了對水、肥吸收的功能;二是土壤溶液濃度過大,蔬菜株體發生反滲透現象,導致生理萎蔫或者葉緣枯焦;三是進發有毒氣體危害;四是引發蔬菜缺素癥。
二、藥害。有顯性藥害,癥狀明顯。有隱性藥害,癥狀潛伏或者延至下茬蔬菜。產生藥害的原因,一是選用農藥品種不對路或者誤用了除草劑;二是施藥濃度過大;三是購用了劣質農藥;四是沒有避開高溫時節施藥。發生藥害后,有的蔬菜葉片很快失綠;有的產生焦斑、穿孔;有的落葉、落花、落果或者出現畸形;最嚴重的整株枯萎。
三、旱害。是制約大棚蔬菜發展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發生原因,一是蔬菜大棚選址不當,當地缺乏水源;二是雖有水源,但水質不良;三是水量較足,溝、渠、排灌設施卻不配套,有水難引,望水興嘆。旱害既影響蔬菜適時播種安苗,又影響蔬菜正常生長,同時給蔬菜施肥、打藥等管理帶來極大的困難。旱害的影響有時還超過肥害和藥害。
四、連茬障礙。就是在同一大棚中,年年或者季季種同一類別或同一種蔬菜,而產量和產品質量逐年下降。產生障礙的原因,一是同類或同種蔬菜偏愛某種營養元素,這類元素補充不及時易出現缺素癥;二是土壤病原菌的`積累引發病害造成死苗,如枯萎病、枯黃萎病;三是同一蔬菜根系分泌物質易導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失去平衡,造成土壤老化。 選址方法:
首先,要選好棚址,完善水系配套。確定大棚之前,要考察棚址是否有充足的水源,水源有沒有被污染?有了充足的水源,一定要開好溝、渠,便于引水、排水。有條件的地方,每座大棚應安裝一個供水龍頭。標準高的還應配設噴灌設施。
其次,要平衡施肥,促進蔬菜穩健生長。一是要常年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農家肥;二是要施用精制有機肥、高能有機肥,如惠滿豐、地樂丹等;三是要改偏施氮磷為減氮,穩磷,增鉀,配施微肥;四是要分次適量施肥;五是一日出現肥害,要噴施多種活性液肥緩解危害。
再次,要科學用藥,確保蔬菜安全。一是發生輕微的藥害,可用加強肥水管理的辦法,恢復蔬菜正常生育機能;二是要選準對口農藥,特別是除草劑要慎重施用;三是把住農藥的劑量、濃度關,同時避免重復使用一種農藥;四是切忌隨意混用農藥;五是施藥要避開高溫;六是施用過除草劑的器械一定要清洗干凈后才能再用。
第四,要輪作換茬,調整蔬菜栽培環境。一是茄子、番茄、瓜類易感病的蔬菜,要分年或者分季更換種植其它蔬菜品種;二是易發生連連障礙的大棚要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三是選用土壤重茬劑,抑制病菌;四是針對缺素土壤,及時補充所缺養分。
【大棚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統計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7-25
醫院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4-20
汽車調研報告范文_調研報告05-06
農業發展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7-23
參觀學習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8-26
基層城管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7-22
全民創業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7-22
服務發展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7-22
制藥企業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