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社會實踐報告評分標準(通用6篇)
我們眼下的社會,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報告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會實踐報告評分標準,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社會實踐報告評分標準 1
1、評分目的:本次社會調查報告旨在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計分標準:本評分標準按100分計,85-100分為優秀,70-84分為良好,60-69分為合格,60分以下為不合格。此外,增加新聞媒體報道附加分一項,總分值10分。
3、評分時考慮的主要因素:選題的得當;調查報告或實習的真實性;現象陳述的合理性;問題分析的深刻、翔實;問題解決措施的合理到位;報告結構的.嚴密性和邏輯性;語言的表達;媒體報道;字數要求。
4、具體評分標準如下:
85-100(優秀)
報告選題具有非常積極的社會意義;全面如實闡述某個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實際進行了社會調查工作;現象分析的非常深刻、翔實;問題解決措施和方案非常合理、到位;報告結構嚴謹,邏輯性強;報告語言非常簡潔流暢,敘述非常清楚明了,有多家媒體報道,字數符合要求。
70-84(良好)
選題具有比較積極的社會意義,能夠理論聯系實際;能如實闡述某個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實際進行了社會調查工作;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問題解決措施和方案;報告結構比較
規范,內容充實,語言流暢;有媒體報道,字數符合要求。
60-69(合格)
選題恰當,基本能理論聯系實際;基本能如實反映某個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實際進行了社會調查工作;提出了一定的問題解決措施和方案;結構基本規范,內容基本充實,語言基本達意;字數符合要求。
60分以下(不合格)
選題消極,理論脫離實際;不能如實反映某個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沒有進行社會調查工作;結構不規范,內容貧乏,語言不流暢,詞不達意。字數不符合要求。
附:新聞媒體報道附加分細則
校內媒體:校內新聞媒體渠道皆可行
線下媒體:
Ⅰ類:
(1)全國性報紙以全國的新聞為報道范圍,向全國各地發行。如《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匯報》《羊城晚報》等。(2)地方性報紙以報道某一地區新聞為主,并主要向該地區發行。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的黨委機關報以及地、市、
縣報,都屬此類報紙。如《南京日報》、《揚子晚報》等。
其余線下媒體歸于Ⅱ類(不包括校內媒體)。
線上媒體:
Ⅰ類:
新浪網、鳳凰網、網易、騰訊網、搜狐網、光明網、中國網、慧聰網、中國日報網、中華網、大眾網、人民網、中國新聞網、新華網、環球網、共青團中央以及各地重點新聞網站(如中國江蘇網、浙江在線、等)。
其余線上媒體歸于Ⅱ類(不包括校內媒體)。
僅有校內媒體報道為3分(不分線上、線下);含有Ⅱ類媒體報道為7分(不分線上、線下);含有Ⅰ類媒體報道為10分(不分線上、線下)。
注:不同類型新聞媒體報道分值不疊加,取最高分值項。
5、評選程序
(1)學院推薦
社會實踐材料上交至學院后,學院推選出優秀項目,將材料在規定時間發至指定郵箱。
(2)專家評選
專家對學院推薦的項目進行評審打分,實踐材料分數按60%計入總分,新聞媒體報道附加分不按照60%進行折算,直接計入總分。
(3)現場打分
學院推薦的項目經專家評審后按照從高到低排序,排名前20%的隊伍將在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匯報會上進行現場展示,現場評委打分按照40%計入總分,總分按照從高到低順序,第1名為特等獎,2-6名為一等獎,剩余直接列入二等獎。
6、獎勵
(1)特等獎5000、一等獎3000、二等獎1500、三等獎800。
(2)獲得特等獎的團隊,每人綜合測評加20分(按照研究生學生手冊折合),獲一等獎團隊的每人綜合測評加18分,獲二等獎團隊的每人綜合測評加16分,獲三等獎團隊的每人綜合測評加14分,對于完成社會實踐并提交完整報告,但未獲獎的團隊每人綜合測評加10分。
社會實踐報告評分標準 2
為了促進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的積極性,提高社會實踐報告的寫作水平,特制定如下評分標準:
一、評分目的:
社會實踐報告旨在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評分標準
本評分標準按100分計,85-100分為優秀,70-84分為良好,60-69分為合格,60分以下為不合格。
三、評分考慮的主要因素
選題的得當;調查報告的體例規范;調查報告或實習的真實性;現象陳述的合理性;問題分析的深刻、翔實;問題解決措施的合理到位;報告結構的嚴密性和邏輯性;語言的表達;字數要求。
四、具體評分標準如下:
1、(優秀) 85-100
⑴ 報告選題具有非常積極的社會意義;
⑵全面如實闡述某個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
⑶實際進行了社會調查工作;有數據資料(非通過網絡資料整理)
⑷現象分析的非常深刻、翔實;報告中有個人見解或結論
⑸問題解決措施和方案非常合理、到位;
⑹報告結構嚴謹,邏輯性強;
⑺報告語言非常簡潔流暢,敘述非常清楚明了。
⑻字數符合要求。
2、(良好) 70-84
⑴選題具有比較積極的社會意義,能夠理論聯系實際;
⑵能如實闡述某個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
⑶實際進行了社會調查工作;有數據資料(非通過網絡資料整理)
⑷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問題解決措施和方案;
⑸報告結構比較規范,內容充實,語言流暢;
⑹字數符合要求。
3、(合格) 60-69
⑴ 選題恰當,基本能理論聯系實際;
⑵基本能如實反映某個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
⑶實際進行了社會調查工作;
⑷提出了一定的問題解決措施和方案;
⑸結構基本規范,內容基本充實,語言基本達意;
⑹字數符合要求。
4、(不合格) 60分以下
⑴選題消極,理論脫離實際;
⑵不能如實反映某個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
⑶沒有進行社會調查工作;
⑷結構不規范,內容貧乏,語言不流暢,詞不達意。
⑸字數不符合要求。
社會實踐報告評分標準 3
一、內容(50 分)
主題與目的(10 分):主題鮮明,緊密圍繞社會實踐核心內容,目的明確,能夠清晰闡述實踐活動的意義與價值,得 8 - 10 分;主題較明確,目的`基本清晰,得 5 - 7 分;主題模糊,目的不明確,得 0 - 4 分。
實踐過程(20 分):詳細記錄實踐活動的時間、地點、參與人員、具體流程與環節,內容豐富、真實,得 16 - 20 分;實踐過程描述較完整,但細節不夠豐富,得 11 - 15 分;實踐過程描述簡略、不完整,得 0 - 10 分。
成果與收獲(20 分):全面總結實踐活動所取得的成果,包括具體數據、案例等支撐材料,深刻闡述個人在實踐中的收獲與成長,得 16 - 20 分;成果與收獲總結較清晰,但缺乏深入分析,得 11 - 15 分;成果與收獲總結模糊、不具體,得 0 - 10 分。
二、結構(20 分)
格式規范(10 分):嚴格按照規定的格式要求撰寫,包含標題、摘要、目錄、正文、參考文獻等部分,格式準確無誤,得 8 - 10 分;格式基本規范,但存在少量錯誤,得 5 - 7 分;格式混亂,錯誤較多,得 0 - 4 分。
邏輯結構(10 分):文章結構嚴謹,層次分明,各部分過渡自然,邏輯清晰,得 8 - 10 分;結構較清晰,但存在部分邏輯不連貫之處,得 5 - 7 分;結構松散,邏輯混亂,得 0 - 4 分。
三、語言表達(20 分)
文字通順(10 分):語言表達流暢,無明顯語病、錯別字,用詞準確,得 8 - 10 分;語言表達基本通順,但存在少量語病或用詞不當,得 5 - 7 分;語言表達不通順,語病、錯別字較多,得 0 - 4 分。
簡潔凝練(10 分):表述簡潔明了,重點突出,無冗長、繁雜語句,得 8 - 10 分;表述較簡潔,但存在部分冗余內容,得 5 - 7 分;表述拖沓、啰嗦,得 0 - 4 分。
四、創新性(10 分)
在實踐內容、方法、觀點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創新性,能提出獨特見解或解決方案,得 8 - 10 分;有一定創新意識,但創新性不足,得 5 - 7 分;缺乏創新性,得 0 - 4 分。
社會實踐報告評分標準 4
一、實踐內容(40 分)
實踐主題契合度(10 分):實踐主題緊密貼合課程要求或社會熱點,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意義,得 8 - 10 分;主題基本符合要求,但意義不夠突出,得 5 - 7 分;主題偏離要求,得 0 - 4 分。
實踐過程真實性(15 分):實踐過程描述真實可信,有具體的'事例、數據、訪談記錄等作為支撐,得 12 - 15 分;實踐過程基本真實,但支撐材料不足,得 8 - 11 分;存在虛構或夸大實踐內容的情況,得 0 - 7 分。
實踐成果有效性(15 分):實踐成果顯著,能夠切實解決實際問題或對相關領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得 12 - 15 分;成果有一定價值,但不夠突出,得 8 - 11 分;成果不明顯或無實際價值,得 0 - 7 分。
二、報告結構(30 分)
框架完整性(15 分):報告框架完整,包含引言、實踐背景、實踐過程、結果分析、結論與建議等必要部分,得 12 - 15 分;框架基本完整,但存在部分缺失,得 8 - 11 分;框架嚴重不完整,得 0 - 7 分。
層次清晰度(15 分):各部分內容層次分明,條理清晰,重點突出,得 12 - 15 分;層次較清晰,但存在部分內容混雜,得 8 - 11 分;層次混亂,邏輯不清,得 0 - 7 分。
三、語言與格式(20 分)
語言質量(10 分):語言準確、規范、簡潔,專業術語運用恰當,得 8 - 10 分;語言基本準確,但存在少量不規范之處,得 5 - 7 分;語言錯誤較多,表達不清晰,得 0 - 4 分。
格式規范(10 分):嚴格遵守報告格式要求,字體、字號、行距、圖表標注等符合標準,得 8 - 10 分;格式基本規范,但存在少量小問題,得 5 - 7 分;格式不規范,錯誤較多,得 0 - 4 分。
四、綜合表現(10 分)
態度認真度(5 分):從報告內容和完成質量可看出態度認真,投入精力多,得 4 - 5 分;態度較認真,但存在一些敷衍之處,得 2 - 3 分;態度不認真,得 0 - 1 分。
團隊協作體現(5 分):在報告中能清晰體現團隊協作的過程與成果,分工明確,合作有效,得 4 - 5 分;有團隊協作體現,但不夠充分,得 2 - 3 分;未體現團隊協作,得 0 - 1 分。
社會實踐報告評分標準 5
一、內容質量(45 分)
選題價值(10 分):選題新穎獨特,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或社會應用價值,能填補相關領域空白或提供新的研究視角,得 8 - 10 分;選題有一定價值,但創新性不足,得 5 - 7 分;選題缺乏價值,得 0 - 4 分。
內容深度(15 分):對實踐內容進行深入分析,能夠運用專業知識和理論進行研究,提出有深度的`見解和觀點,得 12 - 15 分;分析較深入,但不夠全面或理論運用不夠充分,得 8 - 11 分;分析淺顯,缺乏深度,得 0 - 7 分。
數據與案例(20 分):實踐過程中收集的數據豐富、準確,案例典型、生動,能夠有力支撐觀點和結論,得 16 - 20 分;數據和案例有一定支撐作用,但不夠充分,得 11 - 15 分;數據和案例不足,無法有效支撐內容,得 0 - 10 分。
二、結構布局(25 分)
整體架構(10 分):報告整體架構合理,各部分之間邏輯連貫,過渡自然,形成有機整體,得 8 - 10 分;架構基本合理,但存在部分邏輯跳躍,得 5 - 7 分;架構不合理,邏輯混亂,得 0 - 4 分。
段落層次(15 分):段落劃分合理,層次清晰,每段內容圍繞主題展開,重點突出,得 12 - 15 分;段落層次較清晰,但存在部分段落內容松散,得 8 - 11 分;段落層次不清晰,內容雜亂,得 0 - 7 分。
三、語言表達(15 分)
表達準確性(8 分):語言表達準確無誤,無歧義,概念清晰,得 6 - 8 分;表達基本準確,但存在少量不準確之處,得 3 - 5 分;表達錯誤較多,影響理解,得 0 - 2 分。
表達流暢性(7 分):語句通順,行文流暢,讀起來自然流暢,得 5 - 7 分;語句較通順,但存在部分拗口或不連貫之處,得 2 - 4 分;語句不通順,閱讀困難,得 0 - 1 分。
四、附錄與參考文獻(15 分)
附錄完整性(8 分):附錄內容完整,包含實踐過程中的原始數據、調查問卷、訪談記錄等重要資料,得 6 - 8 分;附錄基本完整,但存在部分缺失,得 3 - 5 分;附錄缺失較多,得 0 - 2 分。
參考文獻規范性(7 分):參考文獻引用規范,格式準確,數量充足且具有代表性,得 5 - 7 分;參考文獻引用基本規范,但存在少量格式錯誤或數量不足,得 2 - 4 分;參考文獻引用不規范,錯誤較多,得 0 - 1 分。
社會實踐報告評分標準 6
一、實踐開展情況(40 分)
實踐計劃執行(10 分):嚴格按照預定的實踐計劃開展活動,執行過程順利,未出現重大偏差,得 8 - 10 分;基本按照計劃執行,但存在一些小的調整,得 5 - 7 分;計劃執行混亂,偏差較大,得 0 - 4 分。
實踐參與度(15 分):積極參與實踐活動的.各個環節,在團隊中發揮重要作用,與團隊成員協作良好,得 12 - 15 分;參與度較高,但在團隊協作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得 8 - 11 分;參與度低,未積極投入實踐活動,得 0 - 7 分。
問題解決能力(15 分):在實踐過程中遇到問題能夠獨立思考,積極尋找解決方案,并有效解決問題,得 12 - 15 分;能夠解決部分問題,但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效果一般,得 8 - 11 分;面對問題束手無策,未采取有效措施,得 0 - 7 分。
二、報告撰寫質量(40 分)
內容完整性(15 分):報告內容完整,涵蓋實踐活動的各個方面,包括背景、目的、過程、結果等,無遺漏重要信息,得 12 - 15 分;內容基本完整,但存在少量重要信息缺失,得 8 - 11 分;內容嚴重不完整,關鍵信息缺失較多,得 0 - 7 分。
分析邏輯性(15 分):對實踐結果的分析邏輯嚴謹,論證充分,能夠從現象深入到本質,得出合理的結論,得 12 - 15 分;分析有一定邏輯性,但不夠嚴謹,論證不夠充分,得 8 - 11 分;分析邏輯混亂,結論不合理,得 0 - 7 分。
建議可行性(10 分):根據實踐結果提出的建議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能夠為實際問題的解決或相關領域的發展提供有效參考,得 8 - 10 分;建議有一定的針對性,但可行性不足,得 5 - 7 分;建議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得 0 - 4 分。
三、格式與規范(15 分)
格式標準性(8 分):報告格式嚴格符合規定標準,包括字體、字號、排版、頁碼等,得 6 - 8 分;格式基本符合標準,但存在一些小的格式問題,得 3 - 5 分;格式嚴重不符合標準,錯誤較多,得 0 - 2 分。
文字規范性(7 分):文字書寫規范,標點符號使用正確,圖表繪制清晰、標注準確,得 5 - 7 分;文字規范性一般,存在少量書寫錯誤或標點使用不當,得 2 - 4 分;文字規范性差,錯誤較多,得 0 - 1 分。
四、創新性與獨特性(5 分)
在實踐方法、研究視角或結論觀點等方面具有創新性和獨特性,能夠展現出個人的思考和見解,得 4 - 5 分;有一定的創新意識,但創新性不明顯,得 2 - 3 分;缺乏創新性和獨特性,得 0 - 1 分。
【社會實踐報告評分標準】相關文章:
實驗報告的評分標準07-03
小升初作文評分標準詳解07-20
GMAT作文評分標準細則11-19
高考英語作文評分標準06-25
高考作文評分標準01-14
劍橋雅思作文評分標準10-17
高考英語作文評分標準細則06-11
高考英語作文評分標準細則04-01
考研英語二翻譯評分標準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