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荷葉圓圓觀課報告
在現在社會,報告與我們愈發關系密切,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荷葉圓圓觀課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今天在實驗小學空港分校聽一位年輕女教師的一年級語文課,并做評課。
走進校園,這里寧靜清幽的校園環境讓我的心一下靜下來,這是一處由日本設計師設計的現代校園,別致的建筑高低錯落,清雅的環境,加之形成這所年輕學校陽光快樂,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
走進教室,年輕漂亮的女教師和安靜可愛的孩子們出色的表現更詮釋了空港學校的校園精神,正像劉軍主任所說的那樣,我們的課應該上成有營養的有情趣的課,的確這短短四十分鐘的課堂教學活動讓我們看到了空港這所年輕的學校的立校風格和師生面貌:清新,流暢,親切、和諧、輕松、愉悅。
一、詞語積累,輕松有序
在認讀字詞環節,老師重點對亮晶晶和笑嘻嘻做了指導理解,通過觀察兩個詞與其他詞的區別,以及這兩個詞之間的相同點學生自己總結出疊詞的特點, ?接著老師做詞語拓展請同學們說說還知道哪些跟這兩個詞一樣的詞語,并通過課件出示胖( ? ?)綠( ? ? ),給學生降低難度,這種練習形式的出現可以看出老師課堂練習設計中注意梯度設計,降低難度;對詞意的理解老師以詞語搭配練習和多媒體展示畫面(亮晶晶的星星,亮晶晶的寶石)的形式讓學生形象感知詞意,可見,老師雖年輕,但能把握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認識規律,并善于合理運用,使詞語積累過程輕松有序。
二、表演讀形式,體現學生主體意識
《荷葉圓圓》一文中心內容是通過小蜻蜓、青蛙、小魚、小水滴的語言和活動來展示荷葉的美表達對荷葉的喜愛之情。在指導朗讀環節老師帶領孩子們表演讀,讓孩子們置身荷塘,化身小蜻蜓、青蛙、小魚、小水滴說它們說的話做它們做的活動,邊讀邊表演,這種課堂設計極大的激發起孩子們的主體意識,使他們參與到文本中來,不是觀者而是主角,從主角的角度去說、去讀,去做,興趣盎然,小老師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的意識在這個環節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
三、變換教法、調整學法,保持學生的持久興趣
大家都知道,低年級孩子的注意力不能長久關注在某個點上,同樣的內容一重復就會引來學生的倦怠。小老師顯然深諳此規律,所以在指導學生學習文中結構語句大致相同的四個自然段時,注意了教法和學法上的及時調整變換,使整節課的教學層次感強,興趣點銜接連貫,例如,在學習小水滴躺在荷葉上一句中理解搖籃的意思,老師用了開火車讀,做動作表演等方法讓學生體會詞意,但在接下來認識歌臺、陽傘、停機坪等詞語時老師不再簡單重復上面的做法,而是把詞語做成圖片讓學生到黑板上來貼到正確位置,這種做法本身就是把詞語放回到具體語境中,學生能貼到正確位位置,恰恰是學生能根據語境理解詞義的表現,貼的過程正是學生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語的過程。這個環節設計既避免了學詞方法的單一,也符合了學生形象思維的特點,成為一個新的興趣連接點,使學生的興趣得以持續。
四、拓展性作業,富有個性
在課尾聲,老師出示了幾幅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用心記錄下來畫面內容,想一想還有誰喜歡和葉,它們在荷葉上干什么?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我們知道,減負令后,一二年級明令禁止書面作業,但是什么樣的作業既不加重學生課業負擔又能起到鞏固復習的作用呢?這位小老師的這一課后拓展環節給了我們啟發,其實作業可以這樣留的,孩子們回家講給爸媽聽,怎么講?用到剛剛學習的句子形式;講什么?用到剛剛積累的語言詞匯,先講什么,再講什么,最后講什么?用到剛剛學到的段落和句子的排列銜接,這難道不是對整節課學習最好的復習嗎?這樣富有個性的作業學生既輕松愉快,又起到了對課堂之誰鞏固的作用。,老師們何樂而不為?
當然從學生行為習慣培養,語言訓練、鼓勵性評價、多媒體與語文教學的合理整合等多方面這位小老師的做法都有可圈可點之處。
【小學語文荷葉圓圓觀課報告】相關文章:
《荷葉圓圓》觀課報告08-18
小學語文《荷葉圓圓》說課稿01-13
小學語文教案:荷葉圓圓02-18
小學語文教案:《荷葉圓圓》09-08
《荷葉圓圓》評課稿09-23
《荷葉圓圓》評課稿10-15
《荷葉圓圓》語文說課稿12-15
《荷葉圓圓》語文教案09-08
小學語文教案:《荷葉圓圓》(8篇)03-25
小學語文教案:《荷葉圓圓》8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