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讀書筆記

時間:2023-06-19 18:41:20 筆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斷舍離讀書筆記

  讀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筆記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斷舍離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斷舍離讀書筆記

斷舍離讀書筆記1

  什么是斷舍離?斷,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進入。舍,是舍棄家里到處泛濫的破爛兒。離,是脫離對物品的執念。或者借用張德芬序里面的金句,便于理解,斷:停止負面的思考模式,舍,順從自己的心,割舍既有;離,打消“多就是好”的念頭。凌亂的物品和混沌的內心,一下子找到了整理的方向。

  斷舍離和收納術的明顯不同的地方,前者以我為中心,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且是把時間軸鎖定在現在,活在當下,不是聚焦于過去和未來。

  如果我們生活和工作的環境,大前提是要保障健康與安全,雜亂的環境影響健康,也不利安全。所以只選真正必需,選東西的關鍵,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從通過“看得見的世界”的變動,讓“看不見的世界”一起發生變化,工作和生活當中,扔掉多余的信息,只選擇自己能付諸行動的信息,讓頭腦解脫出來,思維更敏捷。

  物品是一面能映照出真實的自己的鏡子,直面物品,就是直面真實的`自己。

  利用七、五、一的總量限制原則,打造充裕的空間?床坏降目臻g里只放7成物品,看的到的空間只放5成,展示的空間只放1成。讓拿去物品的時候精簡到只遵守一個動作原則,如拿咖啡杯:開櫥柜—拿咖啡杯—關櫥柜,如取扭力扳手,開盒蓋—拿扭力扳手—關盒蓋。

  作者通過舉例來說明,整理了不需要的雜物后,生活發生的各種好的變化,因為個人有點喜鵲屬性,不太喜歡扔東西,于是家里的東西逐年增多,而《斷舍離》是讓自己從加法轉向減法,學習通過不斷地拷問自己的“斷”與“舍”,挑選出與當下的自己最相稱的物品,精挑細選,家里的物品能盡其所用,數量自然減少了,空間也漸漸變大了,東西少的話,就不需要整理啊收納什么的了。

  活著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斷舍離”強調活在當下,選擇的是一種生活方式,舍棄廢舊物品,釋放心靈,與過去的自己告別,它可以讓你的生活變得清爽而有品質。如果這正好是你所向往的,那么你可以試試這種方法。

斷舍離讀書筆記2

  留下當下的自己需要用的東西。過去的東西留在記憶就好了,沒必要把東西留著擾亂自己。像過去別人送的書,還有完全不會去看了,參加活動的衣服周邊也不會用了。

  選擇物品的要求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主語是我。這么一想家里舊的衣服鞋子雖然能用,但自己不會再用了,就沒有留下的意義了。還有過期的唇膏感冒藥什么的,都要狠心扔掉,自己才不會亂買。

  把不需要的東西丟出家門才叫收拾。減少物品再收納,我們儲備的東西超出必需量需要不需要提升到舒服不舒服:別人送的東西,帶情感的.東西(票根什么的)留著只會增加心理負擔,扔的時候帶著心情。大聲說“對不起”或者“謝謝”。七五一成收納,限制物品數量。雜物7,看得見的地方五,顯眼的裝飾1,提高房間品味。只需一個動作原則,規劃物品的擺放。自立自由自在。不要物品散放。每次主義,不要囤積有保質期的貨品。

  斷舍離,訓練自己成為能夠信賴的自己,最終徹底擺脫“沒法首收拾的自己”。利用物品提升自己。試著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不要舍不得。要有品味。用當下的貨品,不要囤貨,首要不要考慮錢,考慮當下。必要的東西出現在必要的時候,只有必要的數量?吹囊姷氖澜缧袆悠饋碛绊懣床坏降氖澜绾透涌床灰姷氖澜。

  現象世界領悟的世界神的世界。斷舍離最終狀態,心懷勇氣和覺悟的樂天派。從擁有的觀念中解放出來。物品能否帶來愉悅的心情也算是價值。價值不僅僅是金錢。

斷舍離讀書筆記3

  這本書其實去年年底就看完了,后來忙著各種事情,現在終于有時間來寫寫當時的感想。這本書蠻好讀的,花兩個晚上的時間就翻完了,但當時這本書對我觸動還蠻大的,特別是對像我這樣一個懷舊的老人家來說。

  其實這本書主要就是教你一件事情,扔東西!其實大家都知道,保持生活愉快的一個最簡單方法就是:定期扔東西。只是我們好多人做不到而已。而扔東西在操作層面是不需要什么指導的,所以準確的說,這本書教讀者的是如何說服自己應該扔東西。雖然這本書更多的屬于工具而不是書,但是,作者在一個更高的維度來說服大家應該扔東西,而不是具體如何扔。而正是這更高一個維度的思考,是我特別喜歡這本書的地方。這本書看起來是說教你如何打掃衛生,其實討論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人和物之間應該是什么樣的關系。

  “這個還能用嗎?”vs“我還需要這個嗎?”

  試著回憶一下,我們在整理房間的時候是不是總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這個東西還能不能用?”?粗鴽]壞,于是我們對自己說先留著以后總能用上。就這樣,不知不覺我們的東西越來越多。書中說,當我們問自己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陷入了一個迷思:這個問題的主語是那件東西,而我們在整理的是我們自己的生活。所以說,我們問自己的問題應該是:“我現在需不需要這個東西?”。其實這兩個問題看起來差不多,但問題的實質卻完全不一樣。我們整理的是我們自己的生活,“我”才是最主要的,而“當下”才是做這個決定是的時間坐標。我若不需要,它再好也對于自己來說也只是個累贅。書里有個有趣的例子,大概說某人收到商場活動送的.一個大花瓶,談不上喜歡但質量還不錯,因為和家里的裝修風格不是很一致所以就放在客廳角落攢灰。一日,朋友來家里看到了解情況后說:你這花瓶可不便宜呀。那人驚訝問為什么,朋友說“不管你這花瓶多少錢,現在房價這么貴,你算算它常年占用的這塊面積就值不少錢了。所以,當我們問“這個還能用么”的時候,考慮的只是物品本身的價值;而只有當我們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才會發現其實我們自己的空間,時間和精力才是最珍貴的。

【斷舍離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斷舍離讀書筆記06-09

斷舍離讀書筆記09-09

《斷舍離》優秀讀書筆記09-26

《斷舍離》初中讀書筆記10-02

關于《斷舍離》的讀書筆記09-18

《斷舍離》讀書筆記范文08-22

斷舍離作文06-30

斷舍離讀書筆記3500字07-14

《斷舍離》讀書筆記與心得感悟08-2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9人热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 | 亚洲欧美国产另类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