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觀察筆記

時間:2023-07-16 09:02:28 筆記 我要投稿

(實用)中班觀察筆記

中班觀察筆記1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中班幼兒年齡特點

(實用)中班觀察筆記

  幼兒園中班是幼兒三年學前教育中承上啟下的階段,也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有他特有的年齡特點,如下:

  一、有意性行為開始發展:

  4、5歲兒童在團體中行為的有意性增加了,注意力集中了。集中精力從事某種活動的時間也較以前延長,小班團體活動15分鐘,中班為25分鐘左右。他們能理解成人的指令,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在幼兒園里,能夠學當值日生,為班級的自然角澆水,幫忙教師擺放桌椅等。在家里,能夠收拾自我的玩具、用具,并能幫忙家人收拾碗筷、折疊衣服等。證明此時幼兒已出現了最初的職責感。

  二、學習控制自我的情緒:

  4、5歲兒童的情緒較之3歲兒童更穩定,他們的行為受情緒支配的比例在逐漸下降,開始學著控制自我的情緒。在商場,當他們看到喜愛的玩具,已不像2、3歲時那樣吵著要買,能聽從成人的要求,并用語言安慰:”家里已有許多玩具了,我不買了”。在幼兒園里,同伴間發生爭執時,有時也能控制自我的情緒和行為。當然,他們并非對所有的事都能調節好,對異常感興趣的事和物仍然受情緒支配,甚至還會出現情緒”失控”現象,遇到不順心時仍會大發脾氣。

  三、規則意識萌芽,是非觀念較模糊:

  在團體生活中,4、5歲兒童不僅僅開始表現出自信,并且規則意識萌芽,懂得要排隊洗手、依次玩玩具等。當他們與人相處時,表現得有禮貌了,會主動說”多謝”、”對不起”等,此時兒童的是非觀念仍很模糊,只明白受表揚的是好事,受指責的是壞事,懂得喜歡受表揚,聽到批評會不高興或感到很難為情。

  四、在活動中學會交往:

  4、5歲的兒童喜歡和同伴一齊玩,在活動中他們逐漸學會了交往,會與同伴共同分享歡樂,還獲得了領導同伴和服從同伴的經驗。此時他們開始有了嫉妒心,能感受到強烈的憤怒與挫折。有時,他們還喜歡炫耀自我所擁有的東西。當然,在團體活動中他們也了解和學會與人交往及合作的方式。

  五、動作發展更加完善,體力明顯增強:

  4、5歲兒童精力充沛,他們的身體開始結實,體力較佳,能夠步行必須的路程。基本動作更為靈活,不但能夠自如地跑、跳、攀登,并且能夠單足站立,會拋接球,能騎小車等,手指動作比較靈巧,能夠熟練地穿脫衣服、扣紐扣、拉拉練、系鞋帶,也會折紙、穿珠、拼插積木等完成精細動作。動作質量明顯提高,既能靈活操作,又能堅持較長時間。

  六、活潑好動、進取動用感官:

  隨著身心的發展,兒童對周圍的生活更熟悉了,他們總是不停地看、聽、摸、動,見到了新奇的東西,總愛身手去拿、去摸,還會放在嘴里咬咬、嘗嘗,或者放在耳邊聽聽、湊到鼻子前聞聞,他們會進取地運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新鮮事物。還常常喜歡尋根刨底,不但要明白”是什么”并且還要探究”為什么”如為什么鳥會飛、洗衣機為什么會轉動等等。

  七、思維具體形象,根據事物的表面屬性概括分類:

  4、5歲兒童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的特點,在理解成人語言時,時常憑借自我的具體經驗,如教師說”一滴水,不起眼”,兒童則理解成了”一滴水,肚臍眼”。這時期的兒童在已有感性經驗的基礎上,開始能對具體事物進行概括分類,但概括的水平還很低。其分類是根據具體事物的表面屬性(如顏色、形狀)、功能或情景等。如把蘋果、桃、梨歸為一類,認為這些水果能夠吃,吃起來水分多;把太陽、卷心菜歸為一類,認為這些都是圓形的;把玉米、香蕉歸為一類,認為這些都是黃色的.。

  八、對事物的理解本事逐漸增強:

  4、5歲兒童對事物的理解本事開始增強,在時間概念上,能分辨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情;在空間概念上,能區別前后、中間、最先、最終等位置;在數量上,能自如地數1—10。對物體類別的概念也有初步的認識,會區別輕重、厚薄、粗細等。部分兒童還能分清左右,能把物品從大到小擺成一排。初步理解周圍世界中,表面的、簡單的因果關系,如能夠明白種花若不澆水,花就會枯死的道理。

  九、能獨立表述生活中的各種事物:

  4、5歲的兒童已能清晰地談話,詞匯開始豐富,喜歡與家人及同伴交談。能夠獨立地講故事或敘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物,但有時講話會斷斷續續,因為兒童還不能記清事物現象和行為動作之間的聯系。他們還會根據不一樣對象的理解水平調整自我的語言,如對小妹妹說”爸爸走了”,對媽媽說”爸爸去商店買吃的東西了”。有時他們也能表述相當復雜的句子:”我還沒來得及把蛋糕放在桌子上,小紅就把它吃掉了。”

  十、游戲中表征水平提高:

  4、5歲的兒童不但愛玩,并且會玩了。有人說:”4、5歲左右是兒童游戲活動的黃金時期!贝藭r的兒童不僅僅游戲興趣顯著增強,且水平也大大地提高了,他們能夠自我組織游戲,選擇主題、自行分工、扮演主角等,游戲情節豐富、資料多樣化,還出現了以物代物等替代行為,如他們會用積木代替電話機、用”雪花片”代替公園門票等,表征水平有了提高。他們的游戲不僅僅反映日常生活的情景,還經常反映電視、電影里的故事情節。大人有大人的方式交朋友,小孩有小孩的方式,在游戲中逐漸構成伙伴關系。并且,有了相對穩定的游戲伙伴,”鐵哥們,好姐妹”。由于交往技能的不足,不明白有哪些交往的方式能夠找到好朋友,不明白哪種交往的方式是正確的,容易發生爭執和攻擊性行為。需要我們正確對待,耐心地在實際生活中多教孩子一些正確的交往方式,多鼓勵,不要采取簡單的方法去制止和責備。

  十一、具有豐富、生動的想象力:

  4至5歲的兒童活潑、好動,并且富于想象,難以分清假想和現實,他們常常會把看到的資料融入自我的想象,如當兒童站在陽臺上往下看,成人提醒其要當心,他會說:”沒關系,我會飛!彼麄冞喜歡假裝做什么,常和想象中的伙伴一齊玩,他們有時會”撒謊”,但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撒謊只是用想象代替真實。

中班觀察筆記2

  觀察時間:

  五月份

  觀察對象:

  全班幼兒

  觀察目的:

  班級的紀律較為松散,孩子的行為較為散慢。

  觀察事件:

  吃午飯時,小朋友表現得有些不安、急燥,說話聲音由小聲到大聲,我提醒小朋友:進餐要安靜。小朋友稍微收斂了一點,可過不了幾分鐘,又開始了,并且越來越大聲。我只好拿扣分來壓他們(孩子十分注重他們的評比分數):小朋友注意了,再這樣大聲說話,教師可要扣分了!這招還真靈,小朋友一下子安靜下來。飯后,我告訴小朋友要在語言區看書,可僅有幾個乖巧的女孩子遵守規則,其他小朋友都跑到建構區里玩了。有幾個調皮的小朋友還趁我不注意,竟追鬧起來了。

  觀察分析:

  原先十分有序的班級,為什么會變得這樣不安和急燥呢我想起在辦公室時,聽到其他班級也同樣存在著這樣的問題。這是因為什么我想起當我帶領小朋友去排練時,孩子們都表現的很累:哎呀!又要排練呀!還不止一次地問我:教師,我們什么時候到大型玩具里玩呀顯然,是因為排練六一節目,把孩子的學習生活常規打亂了,所以才變得那么不安和焦急。另外,因為排練六一的時間比較緊張,所以教師也會相對著急,所以可能也會變得比較急燥,孩子也就跟著急燥了。

  措施:

  1、在排練同時,也要強調常規,不能因為排練緊張而忽略了常規訓練。

  2、重安排好排練的時間。在排練的同時,也要注意孩子的.正常教學,不要因為排練而打亂了孩子的生活學習常規。

  3、跟班上的兩位教師溝通協商,注意調節自我的情緒,不能跟隨孩子急燥。

  效果:

  班級常規有所好轉,孩子的情緒也慢慢變得平和起來,但還有些急燥,需要長時間調節和培養。

  六一組織、規范、清潔、整頓、自律如:平時到音樂廳排練,有好幾個小朋友經常不排隊,獨自跑到音樂廳,也帶動了其他小朋友。所以,必須要讓所有的小朋友排好隊伍后,才能出發到音樂廳或者其他地方。

【中班觀察筆記】相關文章:

大班觀察筆記12-30

中班觀察記錄11-10

幼兒園觀察筆記05-19

大班觀察筆記 10篇12-30

大班觀察筆記 (10篇)12-30

《觀察兒童》讀書筆記11-12

觀察筆記-美術半日活動10-13

中班教育筆記02-01

中班區域觀察記錄08-26

中班個案觀察記錄09-1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无弹窗 | 久久成人免费精品二区 |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 天天久久精品美美免费观 | 一区二区性爱视频大全 | 亚洲欧美国产老妇偷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