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定思痛成語解釋

時間:2024-03-07 09:59:58 煒玲 成語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痛定思痛成語解釋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說到成語,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成語的語言文字是非常深奧的,含義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還記得都學過哪些成語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痛定思痛成語解釋,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成語】:痛定思痛

  【拼音】:tng dìng sī tng

  【簡拼】:tdst

  【解釋】:指悲痛的心情平靜以后,再追想當時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來之意。

  【出處】:唐·韓愈《與李翱書》:“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當痛之時,不知何能自處也。”

  【示例】:境界危惡,層見錯出,非人世所堪。~,痛何如哉! 宋·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近義詞】:痛不欲生、悲痛欲絕

  【反義詞】:悠然自得

  成語出處

  如痛定之人,思當痛之時。(唐·韓愈《與李翱書》)

  后人據(jù)此概括出成語“痛定思痛”。

  成語故事

  在唐朝,韓愈要算是一個文名與官名同樣顯赫的人物了。韓愈,字退之,河南河陽,“唐宋八大家”之一 。德宗貞元八年(公元792年)進士及第,歷任監(jiān)察御史、國子博士、刑部侍郎、國子祭酒、吏部侍郎等顯職。他文章出眾,官居高位,受到后人贊頌也理所當然。不過,凡事都有例外,明末思想家顧炎武就曾經(jīng)在《日知錄》一文中,批評韓愈未顯達時輕率寫下的投知求見之文,并對韓愈的人格也提出了質(zhì)疑。

  顧炎武所指,確有其事。韓愈曾經(jīng)在《與鳳翔刑尚書書》中竭力自薦,并提出“布衣之士”與“王公大人”須互補的觀點,這就是韓愈遭人詬病的緣由。其實,韓愈自有難言的苦衷。他年少時家道衰落,一家三十余口都盼著他能夠取得一官半職,以維持生計。但事與愿違,他屢試不第,內(nèi)心怎能不焦慮?向達官貴人投知求見實在是他最后一線希望了,可這并不是他內(nèi)心所愿。韓愈曾經(jīng)寫信給自己的好朋友李翱表明自己的心跡,他說:“你還不了解我的話,當世就沒有人能夠明白我了。我當年在京城時窮困潦倒,每日奔走于達官顯貴之家,求他們的幫助,當時還不覺得難過,如今悲痛的心情平復了,再回過頭來想那時所受的痛苦,簡直不知道應當如何看待自己啊。”

  這番話語調(diào)沉痛無奈,讓人不忍再對他多做苛責。韓愈顯達后對晚輩獎掖提攜不遺余力,大概跟他年輕時遭受的切膚之痛有密切關聯(lián)。

  成語寓意

  痛定思痛,其痛更劇。人們不能因為韓愈未顯達時輕率寫下的投知求見文就否定他,否定他所取得的成就。在有嚴格門第等級制度的古代,寒門子弟若沒有人舉薦,想出頭比登天還難,所以韓愈寫求見文是迫不得已。正所謂“布衣之士身居窮約,不借勢于王公大人則無以成其志;王公大人功業(yè)顯著,不借譽于布衣之士則無以廣其名”。我們不是還贊賞自薦的毛遂嗎?又何必詬病韓昌黎呢?很多時候,痛苦總是難以避免的。痛苦過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人們可能都會時時記起這段經(jīng)歷。這令人們難過,但同時也給人們以警醒:積極地生活,不能再讓這種痛苦在將來發(fā)生了。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痛定思痛”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狀語;表示受挫折后的教訓。

  運用示例

  宋·文天祥《指南錄后序》:“死生,晝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惡,層見錯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明末清初·褚人《隋唐演義·第九八回》:“到后來痛定思痛,凡身之所經(jīng),目之所睹,耳之所聞,無一不足以助其悲思。”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二回:“(林黛玉)又想夢中光景,無倚無靠,再真把寶玉死了,那可怎么樣好?一時痛定思痛,神魂俱亂。”

【痛定思痛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成語及解釋11-02

心曠神怡成語解釋02-02

成語及解釋大全07-27

直木必伐成語解釋03-21

貶義成語解釋09-26

狼的成語及解釋11-09

成語解釋大全07-20

無出其右成語解釋10-27

傲雪凌霜成語解釋11-18

班荊道故成語解釋06-2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 天天综合网久久久 |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 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婷婷综合网 | 日本久久夜夜一本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