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念奴嬌姜夔鑒賞及原文翻譯
《念奴嬌·予客武陵》是宋代詞人姜夔的作品,被選入《宋詞三百首》。這首詞寫蓮花。開頭三句,寫劃船來到荷花深處,記起曾與蓮花為伴。接著寫尚未進入水澤時,已見荷花無數;待逼近后,感到荷花之香與荷葉之輕要激起詩人的靈感。下闋借美人進一步抒寫,將荷花比作等待另一方的情人。又怕荷花那漂亮的舞衣在夜寒中凋零,于是詞人下決心陪伴滿塘荷花。
原文
余客武陵①,湖北憲治在焉②;古城野水,喬木參天。余與二三友,日蕩舟其間,薄荷花而飲③,意象幽閑,不類人境④。秋水且涸⑤,荷葉出地尋丈⑥,因列坐其下。上不見日,清風徐來,綠云自動。間于疏處窺見游人畫船,亦一樂也。朅來吳興⑦,數得相羊荷花中⑧。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絕⑨。故以此句寫之。
鬧紅一舸⑩,記來時、嘗與鴛鴦為侶。三十六陂人未到⑾,水佩風裳無數⑿。翠葉吹涼,玉容消酒⒀,更灑菰蒲雨⒁。嫣然搖動⒂,冷香飛上詩句⒃。日暮,青蓋亭亭⒄,情人不見,爭忍凌波去⒅?只恐舞衣寒易落⒆,愁入西風南浦。高柳垂陰,老魚吹浪,留我花間住。田田多少⒇,幾回沙際歸路。
注釋
(1)武陵:今湖南常德市。
(2)湖北憲治在焉:宋朝荊南荊湖北路提點刑獄的官署在武陵。
(3)薄:迫近,靠近。
(4)不類人境:不像人境,像仙境。
(5)涸:干竭。
(6)尋:八尺。
(7)朅來吳興:來到吳興。朅來,來到。朅,發語詞。作者曾長期寓居吳興(今浙江湖州市)。
(8)相羊:徘徊,游玩。
(9)光景:景色。
(10)鬧紅一舸:在盛開的荷花叢里蕩舟。舸,小船。
(11)三十六陂:極言水塘之多。人詩詞常用三十六陂字樣,虛指而非實地。王安石《題西太一宮壁》詩:“三十六陂春色,白頭想見江南。”
(12)水佩風裳:李賀《蘇小小墓》詩“風為裳,水為珮”,本是寫美人的裝飾,這里指荷葉荷花,猶言水葉風荷。珮,同佩。
(13)玉容消酒:花容微紅,像是帶著才消的酒意。
(14)菰蒲:生于陂塘間的水草。
(15)嫣然:這里是以美女的笑容比花容。
(16)飛上詩句:被楔入詩里。
(17)青蓋亭亭:荷葉像青綠色的傘一樣亭亭聳立著。蓋,傘。
(18)爭忍凌波去:作者不說荷花將近凋謝,而用擬人的寫法:你怎么忍心凌波而去呢?凌波,見賀鑄《青玉案》注①。
(19)舞衣:指荷葉。⒇田田:形容浮在水面的荷葉。古樂府:“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翻譯
在盛開的荷花叢中,乘坐一條小船游蕩,我還記得過來的時候,水面上曾有對對鴛鴦與我們作伴。這里陂塘眾多,人所未到,卻有著無數荷花仙子,水聲是她的玉佩,風兒是她的衣裳。蒼翠的葉子為人送來清涼,似玉的花容仿佛酒意初消,尚帶微紅;又有長菰蒲的水面上的雨點,灑落在她的臉上。她笑了,搖動著身子,一股冷香飛來,飄進了我的詩句。
暮色來臨,荷葉張著一把把青色的傘,亭亭聳立著。仙子啊,你還沒有見到情人,怎么忍心踩著清波離去呢?你是只怕一身舞衣,在寒流到來時容易脫落罷;故而愁思已飛向西風中送別的南浦去了。高高的楊柳垂下陰影,老邁的游魚吹起細浪,挽留我在這荷花叢中多賞玩一陣。啊,有多少連綿不斷的荷葉,在我幾番踏上沙堤回去的路上,對我依依不舍!
賞析
淳熙十二年0185〉,蕭德藻曾為湖北參議,白石客居武陵,與友人蕩舟荷塘當在此時。十余年后,他又往來吳興、臨安,也曾游湖賞荷,于是就將前后三地所得的感受綜合起來,寫成此詞。這是一篇托物比興的詠物詞,借寫荷花寄托身世。
宋代詞人周邦彥是錢塘人,寫下“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蘇幕遮》)的名句。姜夔的這首詠荷詞,也同樣把讀者帶到一個光景奇絕清幽空靈的世界,那里有冰清玉潔的美人,有您尋找的清香幽韻的夢……。從這首《念奴嬌》詞的小序知道,姜夔曾多次與友人倘徉于江南荷塘景色之中,因感其“意象幽閑,不類人境”,而寫了這篇作品。
詞一開頭就把讀者帶向那美好的境界:正是荷花盛開的時候,荷花叢中蕩舟,一路上一對對鴛鴦伴著船兒戲水。真是到了荷花世界了,這里人跡罕至,只見那望不見邊的荷塘,綠波蕩漾,荷葉翻飛。“水佩風裳”,本指美人妝飾,代指荷葉荷花,與周邦彥“一一風荷舉”共得荷花之神理。從那碧綠的荷葉間,吹來陣陣涼風,那鮮艷的荷花,好像美人玉臉帶著酒意消退時的微紅。一陣密雨從菰蒲叢中飄灑過來,荷花倩影娉婷,嫣然含笑,吐出幽幽冷香。惹起詩人詩興大發,寫出了優美的詩句。
不覺光陰飛逝,已是日暮時分,只見那車蓋般的綠荷,亭亭玉立,就像那等候情人的凌波仙子,情人未見,欲去還留。凌波,用曹植《洛神賦》之典故。只怕西風起時,舞衣般的葉子經不住秋寒的蕭瑟而容易凋殘,更為那無情的秋風將把南浦變成一片蕭條而憂愁。還有那高高柳樹垂下綠陰,肥大的老魚吹波吐浪,這一切,都要挽留我住在荷花中間呢。田田的荷葉呵,您多得難以計算,可曾記得我多少回在沙堤旁邊的歸路上依戀徘徊?
姜夔以清空騷雅的詞筆,把荷塘景色描繪得十分真切生動。可是,這樣的好詞,王國維卻看不上眼,他在稱贊周邦彥詠荷名句后,接著就批評姜夔詠荷詞“猶有隔霧看花之恨”。其實,姜夔詠荷在“得荷之神理”方面,并不比周詞遜色。周詞主要是寫客子思鄉之情,詠荷就是“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數句,它使人看到的還僅僅是荷葉之物態,而姜夔詠荷,不僅具有荷花之物態,還使人同時隱隱看到一位荷花化身清馨幽逸的美人,她“玉容銷酒”,像荷花般的紅暈,她“嫣然”微笑,像花朵盛開。荷花生長水中,她便似凌波仙子;荷香清幽,她又是美人“冷香”。花如美人,美人如花,恍惚迷離,具有朦朧之美。更可貴的是,姜夔這首詞寫出了賞愛荷花的最真切的心靈感受。姜夔一生襟懷清曠,詩詞亦如其人。
他寫“意象幽閑,不類人境”的荷塘,實是要體現他所追求的一種理想境界,在這個冰清玉潔,一塵不染的境界中,有美人兮,在水一方。你看,“翠葉吹涼,玉容消酒,更灑菰蒲雨。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這不簡直是一場富有詩意浪漫的人花之戀么?“日暮青蓋亭亭,情人不見,爭忍凌波去。”荷花對詞人深情如此,詞人對荷花呢,“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風南浦”,也是無限依戀。因此不妨這樣說,姜夔這首《念奴嬌》實是一支荷花的戀歌。由于荷花在我國文學中是象征著“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潔品格,姜夔對荷花的愛戀不正寄托著他對自己的超凡脫俗的生活理想的追求嗎?姜夔寫荷花,不是停留在實際描摹其形態,而是攝取其神理,將自己的感受和體驗融合進去,把自己的個性和神韻融合進去,寫花實是寫人也。
姜夔這種空際傳神的詞筆,往往意在言外,寄托深微充滿美妙的想象,而富有啟發性。這種寫法與一般實際摹寫景物者大異其趣。如“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之類,讀者須充分發揮想象才能品味,否則,便有如王國維所說“霧里看花”之感了。寫出對荷花的一片憐惜愛護之情,留連忘返之意,情深意切,使人感到作者胸襟之曠蕩,心情之依戀。
姜夔(kuí)(1154-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姜夔詞題材廣泛,有感時、抒懷、詠物、戀情、寫景、記游、節序、交游、酬贈等。他在詞中抒發了自己雖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國的感時傷世的思想,描寫了自己漂泊的羈旅生活,抒發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場失意的苦悶心情,以及超凡脫俗、飄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鶴般的個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馬塍。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
【念奴嬌姜夔鑒賞及原文翻譯】相關文章:
念奴嬌姜夔鑒賞及原文翻譯05-30
念奴嬌姜夔原文翻譯及賞析08-21
姜夔《念奴嬌·鬧紅一舸》原文及賞析08-31
念奴嬌原文及翻譯08-29
姜夔《念奴嬌·鬧紅一舸》全詞翻譯賞析05-16
念奴嬌昆侖原文及翻譯08-29
念奴嬌梅的原文翻譯08-19
《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及鑒賞04-24
《念奴嬌·昆侖》原文以及翻譯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