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公園導游詞(精選12篇)
濕地公園是指以水為主體的公園。以濕地良好生態環境和多樣化濕地景觀資源為基礎,以濕地的科普宣教、濕地功能利用、弘揚濕地文化等為主題,并建有一定規模的旅游休閑設施,可供人們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的生態型主題公園。濕地公園是具有濕地保護與利用、科普教育、濕地研究、生態觀光、休閑娛樂等多種功能的社會公益性生態公園。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濕地公園導游詞,一起來看一下吧。
濕地公園導游詞 1
各位領導:
大家(上午、下午)好!
歡迎您到千湖國家濕地公園檢查指導工作,陜西千湖國家濕地公園是國家林業局首批正式授牌的12個國家濕地公園之一,也是陜西地區唯一的國家濕地公園。公園位于千河谷地中游,總面積573.2公傾,規劃設置為四大功能區,即濕地保護保育區、濕地科普宣教展示區、濕地觀光休閑區、管理服務區。公園是以河流濕地特征為主,集河流濕地、庫塘濕地、沼澤濕地特征于一體的西北地區典型的黃土高原濕地。濕地內生物資源豐富,濕地景觀奇美,生態系統獨特,科研科考價值高,F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2種(大鴇、黑鸛),Ⅱ級重點保護動物10種(大天鵝、灰鶴、鴛鴦、鳶、大鵟、毛腳鵟、禿鷲、鱉、秦嶺細鱗鮭、水獺),有陜西省重點保護并列入《中日候鳥保護協定》名錄動物50多種(白鷺、豆雁、針尾鴨、綠翅鴨、花臉鴨、赤膀鴨、赤麻鴨等),公園也是西部地區各種候鳥越冬的理想之地和重要驛站,每年冬季在此棲息逗留的鳥類30萬只。
近年來,千陽縣委、縣政府從保護濕地景觀、保障水源安全、建設魁力千陽的高度出發,高起點定位,大手筆謀劃,全力打造千湖國家濕地公園品牌。尤其是2011年,投資5000多萬元,建成了水生植物園、濕地門戶區、濕地珍禽觀賞區、蒲家山植被恢復區、秦風民俗園、紙坊灣風景區六大景區。今年投資6000萬元,完成“四大”重點工程建設即新建長度1.3公里親水灣景區;建設1.8公里的親水木棧道觀景干線;改建、新建景區道路15公里;公園內種植觀賞性景觀植物向日葵1000畝。舉辦“四大”活動,即舉辦千湖濕地文化節暨全國航空動力傘邀請賽;舉辦盛世龍騰千湖彩燈展;舉辦“統籌城鄉發展,相約魅力千湖”主題攝影展;舉辦千湖旅游產品推介會。通過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目前濕地公園的景觀效應初步顯現,慕名前來觀光游覽的游客絡繹不絕。
現在各位領導所處的地方是我們千湖國家濕地公園的門戶區。這個景區主要由迎賓大道、松林花海、紫霞長塢、長林綠蹤、親水平臺等組成,請大家順著我手指的方向往前看,這一排由33面杏黃色大旗依次排列組成的就是千湖迎賓大道。我們的右側便是松林花海。左手邊是紫霞長塢和長林綠蹤,前面遠處還有一個親水小平臺。這里還安裝了七組彩燈,分別是鯉魚躍龍門、梅濃春暖、夢幻海上花、三賢事故和前面的千湖之韻、仙鶴棲千湖,那邊的二龍戲珠。
各位領導,(您可隨意參觀指導。)請大家跟著我,參觀一下我們千湖國家濕地公園門戶區的.景色。
前面這片茂盛的千畝速生楊和彎曲的木制棧道就是我們千湖公園的長林綠蹤。在萬物復蘇的春季,這里萬木吐翠;烈日當空的夏季,這里樹影婆娑,斜陽西下的秋季,這里一片金黃。各位領導,我們腳下的木制棧道,這可是選用長白山海拔一千米以上的高齡紅松,經過20天的防腐浸泡,再經過三層防銹處理之后鋪設而成的,可以經受長達20年的風吹、日曬和雨淋。前面我們看到的這組燈就是仙鶴棲千湖,它是以傳統的仙鶴為主題設計,燈高2米,四面能觀看,全部使用節能燈,以假山和荷花裝點來體現一片祥和的節日氣氛,讓人們走進一片優雅的氣氛中。這邊這組燈名為千湖之韻,燈高2米,四面能觀看。圍繞千湖公園萬花齊放設計,在千湖生機盎然的環境里使人們感受到和諧統一氛圍,特別選用繁花似錦的設計元素,用漂亮的大花籃全部統一融合在一起,寓意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弱變強,團結和諧,走向繁榮昌盛的欣喜局面。大家看,這是一個75平方米的親水平臺。在這里,我們可以跟千湖濕地近距離的接觸。各位領導,對面就是我們千湖濕地公園的特色景區千畝水生植物園。園內栽植白毛蘆葦和花葉蘆葦、蘆竹、菖蒲、香蒲等水生植物和各類綠化樹種1000多畝。在護坡上栽植了連翹和迎春,堤岸下面修建了半圓形、圓形、扇形、六角形廣場和3400平方米的圓形游步道。每當夕陽西下的時候,忙碌了一天的人們就會扶老攜幼的趕到那里,或在堤岸上觀景、或在廣場上嬉戲,一片歡歌笑語。今天由于時間安排緊張,我們就不參觀了。各位領導,這里周邊也栽植了大量的蘆葦、蘆竹!拜筝缟n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來到這里,我們是不是就如同穿越時空,回到了三千年前《詩經·蒹葭》所描述的那迷人的場景里?蒹葭,就是蘆葦。千湖的萬頃碧波滋養了我們身邊的千畝蘆葦。而蘆葦也是我們千湖濕地公園最具特色的水生植物。蘆葦是一種適應性廣、抗逆性強、喜水喜濕的多年生禾草類植物。蘆葉、蘆花、蘆莖、蘆根、蘆筍均可入藥,《本草綱目》指出蘆葉可以“治霍亂嘔逆,癰疽”;《本經道源》也記載它有“燒存性,治活衄諸血之功”; 蘆葦在古代還被用來辟邪,用蘆葦制成的繩索就是古書所說的“葦索”,而“葦茭”很早即被作為辟邪靈物。這還有一個美好的傳說,各位領導,我們一邊走我一邊為大家話這個美好的傳說(返回)
傳說神荼、郁壘曾在度朔山上的大桃樹下用蘆葦繩索捆縛惡鬼,后來皇帝仿照此舉,創設了“懸葦索以御兇魅”的法術,這個著名的神話意味著葦索辟邪法同桃木辟邪術一樣,都是非常古老的巫術形式。據說夏人便已習慣掛葦茭,后至漢代以至魏晉時期都比較流行。每到秋高氣爽的時候,千畝蘆葦隨風搖曳,氣勢恢宏、風情萬種!叭f頃白波迷宿鷺,一林黃葉送殘蟬”,大家看看,詩人鄭谷在《江際》一詩中的千古佳句就好似專門為我們千湖濕地公園題寫的。
濕地公園導游詞 2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合肥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xx。
合肥濱湖濕地森林公園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大張圩,靠近巢湖北岸南淝河入湖口,是中國首個退耕還林并經生態修復建成的國家級森林公園,開創了人工林成功晉升國家級森林公園的先河。合肥濱湖濕地公園升級為國家森林公園,于2014年4月12日正式掛牌,成為繼紫蓬山國家森林公園、冶父山國家森林公園和大蜀山國家森林公園之后,合肥市第四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同時也讓合肥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在市區擁有兩座國家森林公園的省會城市。合肥濱湖濕地森林公園地處巢湖北岸,地勢西北高,東南和北部低洼,崗少圩多,圩區四周高中間低,為典型的圩湖地區。土質大部分是粉砂土,兼有少部分鐵砂土。
合肥濱湖濕地森林公園是安徽省省級森林濕地公園,有著“安徽西溪”的美譽。濱湖(大張圩)濕地森林公園濱湖濕地森林公園簡介位于合肥市包河區東南,緊臨南淝河入湖口。自古水草豐茂、林地叢生,清朝百姓筑圩防水、圍湖造田,2002年退耕還林、廣植楊樹。現有林地面積10250畝,集城市森林、濕地森林、文化森林于一體,具有休閑觀光、康體健身、科普教育多重功能,2008年被批準為省級森林公園。2011年,區劃宏圖,合肥環抱巢湖,通江達海;2012年,合肥“大湖名城、創新高地”戰略橫空出世。包河區順勢勇為,生態強區,在濱湖(大張圩)濕地森林公園建設上傾全區之力而發,按照“世界眼光、國內一流”標準,打造環巢湖生態示范區的璀璨明珠。
合肥肥濱湖濕地公園是包河區全力 打造力爭國家5A級品牌的拳頭項目,把濱湖濕地森林公園打造成國家級城市濕地森林公園,把牛角大圩現代農業示范區打造成全省一流,兼具生態、科普、美育等 多種功能的`綜合性特色公園,形成環環巢湖旅游的“三顆明珠”。
濱湖濕地森林公園一期林地2700畝,建有園區機動車道、游步道等四重觀景廊。目前正在施工的面積400畝的公園二期預計2013年五月對合肥濱湖詩地森林公園景色(12張)外開放。
濕地公園導游詞 3
貴陽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位于貴陽市花溪區中心城區的北部,距離貴陽市中心僅12公里,是全國罕見的城市濕地。在環境上它屬于亞熱帶濕潤氣候下的高原巖溶丘陵區,是以喀斯特地貌為特征的城市濕地公園,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質結構形成豐富多樣的風景地貌資源。
陳毅元帥曾賦詩:“真山真水到處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灘明如鏡,幾步花圃幾農田。”
貴陽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的核心是一條天然的河流花溪河,周圍有天然的河流濕地、河漫灘,也有人工的水稻田、池塘、溝渠等。多樣的濕地類型,為各種生物營造了安全的覓食、棲息、繁殖場所,同時也為開展濕地公園的科普、科研活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十里河灘景區以花溪河為紐帶,集山地、水文、生物以及人文景觀為一體,主打自然景觀與生態旅游牌。景區內目前已經建成的大景點20余處,小景點近百處。主要的景點有:玉環搖碧、蛙鼓花田、月潭天趣、溪山魅影、水鄉流韻、蔥茸彩地、花圃果鄉、溪邊問農、夢里田園等。
公園兩岸多漫灘,河流平緩,河道蜿蜒曲折,河道內有20多個彎道。景區內青山環繞,河水回曲,魚翔淺底,鷺鳥翩飛;河中沙洲、小島千姿百態,跌水淺灘星羅棋布。
濕地公園根據功能分區的不同,運用植物景物景觀功能進行造景,具有季節分明、色彩繽紛、生物多樣的野趣特征,展示出一幅由河灘、花海、苗圃、沼澤、鷺鳥、古樹、民居村寨構筑的美麗畫卷。
這十里河灘是花溪濕地公園的靈魂,是一幅由河灘、花海、苗圃、沼澤、鷺鳥、古樹、民居村寨構筑的美麗畫卷!
走進十里河灘景區,無論是伴著習習的河風乘坐電瓶車體驗浪漫的野趣花海,或是在鈣化灘邊細數清清溪水中的游魚,還是扶老攜幼攀登山體公園登高放眼,都能欣賞到一幅幅生機盎然、色彩繽紛的美景。
濕地公園導游詞 4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來到景色秀美的黃山武河濕地觀光旅游!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目前全國最大的人工濕地——武河萬畝濕地的秀美景色。黃山是一個風水寶地,"八山、三水、一濕地"構成了黃山特有的`文化底蘊和地域風貌。
眼前的萬畝濕地是在2009年的11月26日動工建設的,一期工程完成了15公里河底圍堰整理、碎石路面整平、逆水面植草、護坡磚鋪建,還修建了2座景觀橋、4座攔水壩、8座溢流壩、2處跌水池、32個湖心島,共栽植大樹3776棵、山桃樹83棵,杞柳98.2萬株、荷花蓮藕12.3萬株、蘆葦594萬株、香蒲164萬株。目前,武河濕地二期工程也已經開始建設。該工程從江風口分洪閘到蔣史汪橡膠壩,長5000米,面積5000畝,一次性蓄水量215萬立方米。規劃建設中央公園、鳥類公園、濕地植物園、濕地探索園、濕地生產園、濕地休閑度假區和沂河休閑度假區各1處,各類建筑物總建筑面積
1.5萬平方米。
武河濕地公園承擔著濕地生態調節、改善水質、涵養水源、濕地保護、生態教育、濕地水處理和生態風景觀賞的職能,對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位,構建生態文化,促進人與自然和諧,也都具有重大意義。
"飛鳥成群、野禽嬉戲,水面輕風、波光粼粼,水柳新芽、野果飄香,魚翔淺底、百花齊放"。這是來此觀光者對武河濕地最好的贊譽。
濕地的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魚翔水底、百花齊放、白鳥競飛的現象是隨
時可以見到的。濕地隨時歡迎您的到來!
濕地公園導游詞 5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距離杭州西湖五公里,在杭州天目山路延伸段,是罕見的城中次生濕地。曾與西湖、西泠并稱杭州“三西”,是目前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于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具有“杭州之腎”和“副西湖”美譽。園區約70%的面積為河港、池塘、湖漾、沼澤,正所謂“一曲溪流一曲煙”,整個園區六條河流縱橫交匯,水道如巷、河汊如網、魚塘櫛比如鱗、諸島棋布,形成了西溪獨特的濕地景致。聽著這些對西溪濕地的介紹,我就不禁去了。
進到園中,我感嘆道:啊,西溪真美呀。遠遠的,傳來一股芬芳清香的桂花香味,喲,路旁成片成片的桂花樹,桂花在上面落了家,散發出誘人的.清香。走過樹下,正想讓桂花擺個post,突然,頭上一癢,我正在納悶,媽媽告訴我了事實:我桂花樹的桂花飄落在了我頭上。我聽了,一摸,一串長長的桂花穩穩當當地在我頭發上。接著,我們去了周家村入口,乘上船,我可以體會西溪之水了。順著水道前行,兩岸樹木茂盛,蘆葦叢生,還有和蘆葦一樣高的水生植物上頂著黃色,紫色或紅色的花蕊,水面上有綠色的浮萍在漂浮。不一會兒,我們登岸后踏上一條小徑,向左就是一座木橋,水上有一艘棕櫚覆蓋的仿制漁船,船上的一條粗繩牽著水中的漁網,非常有趣趣。往右沿著小路向前,我們看見了梅竹山莊的門坊,探頭望去,綠意盎然,一片生機。看完這些后,我們乘上船,上了岸,我就看見一棵樹,樹后面就是湖水了,湖水上面還停著許多船呢!看到這一美景,我又讓媽媽為我拍照留念,“咔嚓”,哇!真漂亮,這時我注意到了照片上方的太陽,啊,太陽馬上就要落山了。我們就興高彩烈的回家了。
濕地公園導游詞 6
白塘河濕地公園是江蘇省林業局于2009年12月7日批準成立的一座省級濕地公園,總面積約3.79平方公里。
位于睢寧縣城中北方向,北以下邳大道為界,南到104國道,東以睢邳路為界,東側以北環路為界,白塘河由南到北貫穿規劃區域。景點內約1000畝的湖面,將湖河岸線空間與水體有機融合,充分體現自然特性、創造充滿生態情趣的湖濱環境。湖面四周規劃有電力科普館、養生賓館區、養生垂釣園等景觀娛樂設施。同時,還建設5個百畝的竹林海、柿林園、海棠園、山楂園,及櫻花島、桃花島、梅花島、板栗園、荷花塘等專業、成片、特色的觀花園和觀果園。實現春日觀花踏青、夏日觀荷采菱、秋日觀蘆摘果、冬日探梅賞雪,無論是陸地玩還是湖中游,均能滿足常態化旅游需要。在景觀宜人、空氣新鮮的環境中進行健康養生、觀光游覽、休閑垂釣、假日小憩,唯選濕地公園這一絕佳勝地。
水月禪寺坐落于靜謐秀美、曲徑幽深的白塘河濕地公園中心區域,是寺院建設的絕佳圣地。因寺廟周邊臨水,又因佛學所稱因、果、圓、缺的信仰似月亮,且寺廟突出水月觀音文化,故命名為“水月禪寺”。水月禪寺的建設,以“得風潤水,古典布局;簡約建筑,禪意空間”的規劃理念為核心,建筑格調獨具匠心,顛覆了人們對于佛教建筑固定的'思維模式,設計將佛教元素與建筑藝術達到了完美結合,表現手法較為獨特,功能和布局更為合理,力求實現佛教元素與現代建筑藝術的完美結合,創造出國內獨具匠心的佛教活動場所。
近日,全省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發布第7號公告,我縣白塘河濕地公園旅游景區榜上有名,被批準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成為我縣第一家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濕地公園導游詞 7
由落星石、落星湖、神靈湖、蓼南蚌湖候鳥觀賞站、湖濱沙灘、火焰山、老爺廟等景點組成。無論水路或是陸路,交通都極為方便。
落星石一名落星墩,亦稱德星山。位于星子縣城南三里的鄱陽湖上水邊,它是一座小小石島,高若數丈,縱橫周回大約一百余步,總面積不過1800平方米,形如星斗乍看像是浮在水面,傳為墜星所化。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載:落星石,周蛔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傳曰有星墜此以名焉。星子由此得名,落星石也即成了星子縣一個重要的標志與象征。五代時,落星墩被封為寶石山,吳楊溥大和三年(931年),封落星石為寶石山。宋初曾在其上建亭院,王安石、黃庭堅、朱熹游此皆有題詠,王安石詩中所形容的萬里長江一酒杯更是千古傳名。唐末乾寧年問(894898年),敕建禪寺于上,賜額為福星龍安院,又名法安院,俗稱落星寺。宋后歷代都加以維修,明代又加建亭臺樓閣,如浮玉樓、玉京軒、崗漪軒、清暉閣等,由于歷盡滄桑殘存無已。上生竹木,墩境依舊幽雅秀麗。佇立其上:遠眺廬山,淡煙輕掩雄姿;近觀湖水,碧波連天一色。駐足落星寺,遠眺廬山秀色,近看鄱湖美景,金鱗競躍,白鷺翻飛,田園詩人陶淵明當年舟遙遙以輕揚,風飄飄而吹衣的歸田情景,仿佛依稀可見。上有清暉閣、玉京軒等,龍圖閣學士吳仲庶,尤其酷愛西軒,更名嵐漪,并書二字刻石。黃庭堅詩龍圖老翁來賦詩,即指此事。明天順年間重建。萬歷年間,參議于世懋復建浮玉樓。連州廖葉改落星石為德星山,寺院隨之改稱德星寺。落星石雖為彈丸之地,周圍僅百余步,但它的名氣卻十分深遠,一個最為突出的.現象,就是它凝聚了一個龐大的文人學士群,歷朝歷代,絡繹不絕:南唐釋齊已;宋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黃庭堅、程公辟、蔣穎叔、朱熹、陸九淵;元揭俁斯;明劉杼德、羅洪先;清張維屏、翁方綱等等,都印痕下無數動人詩篇。這里,僅舉王安石七律《落星寺在南康軍中》,以壯其觀:穿云臺殿起崔嵬,萬里長江一酒杯。坐見山川吞日月,杏無車馬送塵埃。雁飛云路聲低過,客近天門夢易回。勝概惟詩可收拾,不才羞作等閑來。使落星石承載了厚重的文化氛圍。今天,它依然屹立在浩瀚的鄱陽湖之中,其上,有牌坊、禪院、石塔等建筑及與之配套的各項服務設施,成為星子縣鄱陽湖景區現代旅游一個不可或缺的中心景點,由紫陽堤泛舟,抵落星石,碧波萬頃,水天一色,廬山隱隱,大姑凹眸,游人至此,面對這一奇景,定會感慨良多。
濕地公園導游詞 8
蘇州太湖湖濱濕地公園,東起度假區入口處,西至太湖明珠度假村,全長5.5公里,是目前華東地區最大的集生態、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免費開放湖濱型濕地公園。公園由風車堞影、棧橋探幽、悠然雙亭、八仙過海、鷗鷺棲歸、蘆蕩迷宮、漁舟唱晚、落日聽濤等八大景觀串連而成,于2007年2月正式對外免費開放,繼2008年獲批“省級太湖濕地公園”后,蘇州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湖濱濕地公園2009年12月正式晉升為國家級濕地公園。
從2003年起,蘇州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開始對湖濱沿岸進行綜合治理,著手恢復生態濕地,對度假區入口處向西全長約5.5公里的太湖岸線進行總體策劃和設計。2008年又進一步對中心區9公里太湖岸線全面實施湖濱生態濕地保護與恢復。太湖湖濱濕地公園已完成改造湖岸線14.5公里,完成圍堰清淤100多萬立方米,種植蘆葦等水生植物逾萬株、樹木24000棵,在沿湖岸線種植喬木、草坪,設計景觀小品,修復名勝古跡,建成大型景觀標志水風車和5公里人行木棧道,形成了風車堞影、棧橋探幽等八大生態景觀,成為都市人走進太湖山水、親近自然生態的綠色長廊。
以55萬平方米蘆葦為主的生態濕地,年吸收太湖水中的總氮27.58噸,削減湖水總磷3.08噸,吸收二氧化碳800噸,放出氧氣586噸,調節溫度3—5℃,將劣Ⅴ類的水凈化成Ⅲ類水的'量和區域分別為1720萬噸和1146萬平方米。
繼2008年獲批“省級太湖濕地公園”后,蘇州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湖濱濕地公園2009年12月正式晉升為國家設計理念
生態濕地公園遵循生態性、藝術性、多樣性、社會性、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將湖河岸線空間與水體有機融合,充分體現自然特性、創造充滿生態情趣的湖濱環境。生態濕地公園共分入口區、
金杉銀蘆區、梅花塢服務區、水庭暗香景區、“新天地”休閑服務區、臨湖漫步游憩區、太湖水上食府區等7個分區,同時,在沿湖岸線種植喬木、草坪,設計景觀小品,修復名勝古跡,是一個集水生植物觀賞、生態科普、候鳥棲息、步道游覽等旅游項目以及蘆葦蕩、生態濕地景觀為主的生態主題公園。太湖濕地公園通過不斷完善與發展,不僅成為了城市的綠“肺”,也正逐步成為具有蘇州太湖特色的旅游勝地。
濕地公園導游詞 9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今天,我們來到了素有“瓷都披綠裝,佳景惠人間”之美稱的唐寨山公園。
唐寨山公園建于2002年,第二年升級為省森林公園,占有面積為二點三萬畝,共有四大景區,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為一體,呈山水園林之秀美。
走進唐寨山公園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那寬大的音樂噴泉廣場。那噴泉隨著音樂的旋律,此起彼伏地噴。水花四濺,猶如傣族的潑水節,向人們發出美好的祝福。噴泉的水是從旁邊的小池里噴出來的,上面還有一條小瀑布,是噴泉的水的`源泉。這個廣場又寬又大,旁邊栽滿了郁郁蔥蔥的樹木。中間有許多人在玩輪滑板。瞧,他們玩的多開心。
走上木梯,有一條大湖,名叫唐寨湖。唐寨湖綠得像一款翡翠,靜得像一面鏡子。游船、畫舫在湖面上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湖的兩旁有一排石子路,石子路拼成了十二生肖的樣子,每個生肖之間都有一個菱形形狀的石子路。唐寨湖旁總是有人在釣魚,我經常看見來釣魚的人都是滿載而歸。
唐寨山的樹木多得數不清。到處是樹木,到處是野花。松樹披上綠色的衣裳;楓樹穿上火紅的馬甲;桂樹飄著淡淡的清香;菊花才剛剛開放,卻十分迷人;芙蓉把自己打扮得嬌艷芬芳,就像個剛畫完妝的女孩子;梔子也變得非常美麗……唐寨山公園真是名副其實的省“森林公園”!
親愛的游客們,一天的旅程即將結束了。現在,有20分鐘的時間讓你們自由地游覽,你們可以用DV或手機拍下這美麗的景色。請大家20分鐘后到這里集合。待會兒見!
濕地公園導游詞 10
觀音塘濕地公園是我縣三大生態公園之一,每天都會有來自各個地方的人民來參觀,無論是雨天,還是晴天或陰天都會有人來參觀。它的美不是一般的美,而是很特別的美,不信?我當個小導游,今天給你好好說說我去公園時的景色。
一進來就是碧玉廣場,一塊石頭撐著一塊千年碧玉立在廣場正中央,碧玉上還刻著幾只小龍,那龍有的張牙舞爪的,有的呆呆的望著對面,還有的玩自己的小爪子,十分惹人喜愛。
過了就是五彩繽紛的狀元橋,柱子上盤繞著一條條真的金龍似的。一抬頭,就是一幅又一幅的山水畫和一幅又一幅的詩和畫的結合,十分美麗。走過這座橋令我有一種歷史悠久的.感覺。
有一景點不得不夸,那就是充滿藝術感而極其逼真的反化石,反化石的種類繁多:有早已經滅絕的恐龍,有一些海洋滅絕生物,還有一些不明生物等……有一只三角龍的頭都突出來了,牙齒十分鋒利,非常兇猛,抬頭一看,似乎我變小了許多,它一低頭就能把我吃掉一樣,害得我冒一身冷汗。這個反化石做得是在太逼真了,令我不得不夸工人的那雙巧手!
隨處可見的草坪上一朵朵不知名的野花,黃的,紅的,粉的,紫的,五次繽紛,像眼睛,像星星,點綴著碧綠的草坪,這不是給的大地鋪上了絢麗多彩的七彩毯嗎?一陣陣誘人的清香撲面而來,小野花吸引了一大群蝴蝶,它們高興地在花叢中翩翩起舞。我在欣賞野花的美時,忽然聽到"嘩嘩"的流水聲,我到處尋找者流水聲,"我找到了,找到了!"結果是五疊泉。這瀑布時而波濤洶涌,時而速度緩慢,時而濺起一朵朵水花,成為我們的玩具,我被這美麗的景象吸引住了,拍了一張照片,作為紀念。
這濕地公園如此美麗,難道不讓我感到嘆為觀止嗎?
濕地公園導游詞 11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洪澤湖生態旅游度假區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xx。
洪澤湖濕地公園成為宿遷市唯一一家入選創建5A級意向的景區。目前,江蘇省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已向全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申請,將對入選景區進行景觀質量前置評審,隨著濕地公園沖刺創建5A級景區,洪澤湖濕地再將盛裝出彩!
然而,到過泗洪的人總會對這片神秘的土地感到一些神奇,這里曾經水岸灘涂、草湖蘆蕩,如今綠水掩映、鳥語花香、人流如織。百聞不如一見,讓我們一起去探尋這水岸灘涂的美麗“嬗變”!
打開江蘇的地圖,我們驚喜地發現,泗洪橫入洪澤湖深處,占全湖40%水域,湖岸線占全湖的三分之二。多年前,湖岸邊都是荒灘與蘆葦,然而,勤勞的泗洪人民沒有愧對大自然的恩賜。近年來,泗洪縣深入實施“生態立縣”戰略,以打造“華東生態旅游知名縣”為目標,以“大湖濕地,水韻泗洪”為城市名片,以“游大濕地,做深呼吸”為旅游口號,如今,已經打造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自2009年以來,先后投資1500萬元建設雙溝碼頭至濕地全長11.6公里的水上航道;投資2億元建設古徐水街,投資3億元建設溫村度假村……
同時,先后建設了周臺度假村、森林溫泉、水上航道、千荷園茶社、觀鳥臺濕地棧道、培訓中心、水生植物園、蘆葦迷宮、水上森林麋鹿園、沙灘浴場等近百項旅游重點項目,項目的建成極大豐富了泗洪的旅游項目與文化內涵,拉動人氣!
景色之多,那只是粗線條,到細微之處更是美不勝收。入夏以來,洪澤湖濕地5萬畝千荷園內,1008種荷花爭奇斗艷。公園牡丹花、芍藥花、睡蓮、梔子花、玫瑰、紫薇、槐花等各色花種次第開放,向游人昭示著旺盛的生命力。
置身濕地千荷園,那萬綠叢中的荷花,猶如身著輕絲羅裙的少女;風兒吹過,蕩起漣漪,朵朵荷花或亭亭玉立,俏立其上,或含羞遮面,半掩其間,淡淡的清香,你瞧那盛開的荷花,有紅色的、有粉紅色的、有鵝蛋黃的、有乳白色的……真可謂千姿百態,爭相斗艷。
環繞濕地,途經白鷺橋、牡丹園、梅園、芍藥園、觀鳥臺、九月湖、龍門橋、百合橋、國際垂釣中心、蘆荻橋等景點,目不暇接。相約白鷺橋,極目遠眺75萬畝洪澤湖濕地保護區,綠波蕩漾,百鳥齊鳴。
缺少歷史文化底蘊的景色好似“曇花一現”!而今,泗洪讓這座城市賦有更多內涵。
2014年以來,泗洪縣全面建設古徐城項目,該項目建筑面積約12.4萬平方米,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古徐國文化集中體驗中心。分為徐城東區、西區和核心區三大板塊,集城市配套、旅游商貿和傳承功能為一體,既彰顯了以仁、義、信等文化為核心的古徐文化,又與社會核心價值體系一脈相承,實現了現代生活與古徐文化的完美融合。
2014年4月份,洪澤湖濕地公園景區網站成功改版上線,為游客了解洪澤湖濕地公園、出游洪澤湖濕地公園搭建一個網絡平臺。
2014年初,對水生植物園、愛情公園、濕地孔雀園、濕地國際垂釣中心、深呼吸通道、金沙泉浴場、千荷園、蘆葦迷宮改造,全面優化提升了景區景點品質。
據了解,近來每周入園游客超過2萬人。特別是周六、周日雙休息日兩天,入園游客達1萬余人,旅游綜合業務收入約80萬元,同期增長都超過40%。
濕地公園導游詞 12
各位游客:
您好。
歡迎來到西溪濕地。
西溪濕地國家公園位于杭州市區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一期占地面積346平方公里,是罕見的城中次生濕地。這里生態資源豐富、自然景觀質樸、文化積淀深厚,曾與西湖、西泠并稱杭州“三西”,是目前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于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
“西溪之勝,獨在于水”。 西溪保護區內生物景觀及其豐富。以蘆葦、柿林、梅花為名的植物資源,構成了濕地十分豐富的生態景觀,蘆葦是濕地的標志,現尚存300余畝,“河渚蘆花”名列濕地景觀之首。柿子林是西溪的一大特色植物,西溪柿子曾是直送京城的.供品,現西溪存有的柿林樹13000多棵,百年以上的老柿樹約有4000棵。
與濕地風光相媲美的是,杭州西溪還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淀。據史料記載,康熙、乾隆等帝王,蘇軾、米芾、唐伯虎、郁達夫、徐志摩等名人都曾游覽過西溪,并留下不少詩文和書畫作品,成為西溪文化的寶貴財富。
西溪濕地的簡單介紹就到這里,希望大家玩的開心,希望這里,能給您留下美好的回憶,謝謝大家。
【濕地公園導游詞】相關文章:
蘇州太湖濕地公園導游詞11-08
合肥濱湖濕地公園導游詞11-10
西溪濕地公園導游詞6篇10-17
濕地公園作文05-20
美麗的濕地公園02-17
游濕地公園02-18
貴陽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導游詞01-24
蘇州太湖濕地公園導游詞3篇-江蘇導游詞12-31
濕地公園宣傳口號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