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牛寨導游詞

時間:2021-04-04 11:13:01 導游詞 我要投稿

石牛寨導游詞

  百里丹霞如書如畫,千年古寨有詩有歌。以下是石牛寨導游詞,歡迎參考。

石牛寨導游詞

  1、景區簡介:

  石牛寨位于湘、鄂、贛三省交匯處,在岳陽平江縣境內,素有腳踏三省之稱。因其方圓上百平方公里的丹霞地貌,2011年,榮獲國家級地質公園。石牛寨以險、奇、秀、美著稱,山如刀砍千般險、石似斧削萬分奇、水如明鏡極其秀,景同墨潑恰是美,景點可以概括為“一牛二龜三關隘,四橋五寨六線天,七奇石八寺廟,百零八崖景無邊”。石牛寨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朔至宋建炎庚戊年間,時任吏部待郎的羅孝芬遷家至此,寫下《石牛山寨記》。石牛寨連綿百里、錯綜復雜的丹霞群峰使得這里成為古往今來兵家必爭之地。史料記載元末農民起義領袖湯曠駐山設寨,朱元璋岳洲大勝后至此遇阻,歷時七年方能得破,所以有天下第一寨之說;而近代平江起義領導人彭德懷、黃公略曾在此發展游擊部隊,而著名的紅五軍、紅四軍新城會師的起點就在石牛寨。同時,石牛寨佛文化極為豐富,相傳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幼年出家的石佛寺就在石牛寨石佛山腳下。面就請大家隨同我一道,去領略山水自然的鬼斧神工,探索兵佛文化的源遠流長。

  2、線路(步行版):

  云巖湖-城樓-游步道-石瀑-三寶洞-粽葉谷-小茅寨(邊緣)-大茅寨-好漢橋-美人峰-美人峰棧道-仙人海-隘門海-棧道 -一線天-天下第一斜谷(旁邊經過)-石佛山棧道-仙人橋-石佛寺(七仙亭)-索道-帥印石-滑道-飛索-大門

  3、詳細介紹

  云巖湖大家好,現在大家面對的就是云巖湖了,湖面碧藍清澈,微波輕蕩,與紅色的丹霞巖壁相映成趣,渾然一體。它營造“過水城,登城樓,攀懸崖,進山寨”的千年古寨的意境。大家可在湖面上乘船游玩,欣賞碧水丹霞,初感千年古寨的神奇魅力。環湖有太師椅、巽卦石、小茅寨、大茅寨、美女峰等美景,可欣賞云中天橋和索道的壯觀。平江是中國的將軍縣,1955年授銜的共和國將軍55人,***將軍有80多人,彭德懷元師領導的著名的平江起義就發生在平江,紅五軍的發源地也在平江,這里一口水井就喝出了三個將軍。

  纜車(建議在每個纜車車廂里安裝自動講解系統,內容如下:)(時間:5分鐘)對面三座巨峰參天聳立,就是我們說的三尊佛了,曾有對聯“神功塑就三尊佛,鬼斧揮開一線天”,她由左邊的美女峰、中間的大茅寨、右邊的小茅寨組成,其中因為左邊的美女峰是個女性佛,所以中間一道鳳凰谷劃清了男女界限,甚至還不夠,鳳凰谷瀑布的潺潺流水似乎還要證明井水不犯河水,古時有詩“神功塑就三尊佛,鬼斧揮開一線天”說的就是這里。而中間的大茅寨是當年石牛寨五座古兵寨中最大的一座,可屯兵達5萬之眾,至今可見當年的古城墻、古哨崗、寨上田園等遺址。

  泥石流地質災害現場(城樓后)泥石流是一種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狀況地區的自然災害。它是指山區溝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或庫塘潰壩等水源激發,形成的一種挾帶大量泥砂、石塊等固體物質的特殊洪流。按流域的溝谷地貌形態可分為溝谷型泥石流和坡面型泥石流。2011年9月9日10時30分,由于遭受連續幾天的暴雨,仙人海洼地積水水位持續升高,洼地積水約20000立方時,發生潰決,洪流沿好漢橋溝谷直沖而下,夾帶峽谷中及兩邊堆積物形成泥石流沖毀下游的云巖寺,損壞公園門樓,淤填云巖湖。本次災害雖未造成人員傷亡,但溝谷兩邊的丹霞地貌遭受嚴重的破壞,造成公園直接經濟損失上千萬元。如何預防泥石流地質災害呢?我們不能把沖溝當作垃圾排放場,不要把房屋建在溝口和溝道上,不要在雨季長時間停留于溝谷中,保護和改善山區生態環境。當泥石流發生時,我們應立即觀察地形,向溝谷兩側山坡或高地跑;逃生時,要拋棄一切影響奔跑速度的物品;不要躲在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陡峭山坡下面;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樹上躲避巽卦石、太師椅再往右邊看,前面這座尖尖的石峰叫作巽卦石,巽卦石的中部有一座明朝末年的古墳,那么高的距離,周邊又沒有路,這座墳是怎么修建好的呢,這就是留給考古學家們的難題了。再往前看,那個凹起來的石峰是太師椅,大家看像不像一把帶兩個扶手的太師椅呢。大家再把巽卦石和太師椅連起來看,像不像一頭昂著頭的巨蟒蛇,這里叫做靈蛇護寨,傳說原來太師椅跟巽卦石是連起來的,也就是太師椅的左邊扶手一直連到巽卦石。因朱元璋當年攻打湯曠所據的石牛寨之前,請長壽街一個道士占卜,道士占卜后留下一張字條給朱元璋后轉身離去。字條上書“七年七寸,當頭一棍,那年那日,街橋洞口”,后來朱元璋在此攻打了七年不曾破寨,想起這個字條,就派人到長壽街的橋洞里把道士請來。道士在寨下念念有詞,畫了道符燒成灰,只見當時巽卦石連接太師椅的地方突然下沉,兩座石峰自然分開,靈蛇自然身首異處,石牛寨也因此被破。藍天石柱(加地質科普內容)我們到達大茅寨正前方了,對面那根參天大柱,就是我們所說的藍天石柱,清代秀才湯柳曾以“分明天斧生開面,晉作人間一指禪”贊美藍天石柱。從這里往左過鳳凰谷可去美女峰,我們往右邊前進。藍天石柱節理的形成,大家可看到,藍天石柱與小茅寨之間有一道垂直的裂隙,這樣的裂隙在地質學里叫做“節理”,小茅寨整座石山受到地殼運動的不均勻抬升以及自身巖石張力等諸多因素下形成的這道節理,節理一旦出現,就會很容易受到風力侵蝕與流水的侵蝕、切割,致使節理越來越寬,這就是節理發育。這條節理發育到一定時間后,藍天石柱就會與小茅寨完全分離開來,這個時候,也就形成了在丹霞地貌中常見的“一線天”景觀。

  石獅請大家往左上方看,三座石峰中間的大茅寨整座山像不像一頭奔跑的雄獅,獅臉、獅鼻甚至連猔毛都是那么逼真,而彎彎的山梁更是將雄獅健碩的脊背深刻地顯露。再往后看,獅背上有一棵倒長著的松樹,這棵樹叫作倒掛松,她是不是在探下身來,等待著遠來的客人呢。石瀑大家請看,在我們的有,右面巖壁上那些石塊,凹凸不平的一條條石槽一般,更像瀑布下泄一般,這種巖壁景觀就稱之為“石瀑”了,他其實是因為雨水長年累月在巖壁上侵蝕不均所致,丹霞巖石大都是沙粒沉積巖,很容易遭受雨水的侵蝕,巖石中的云母和長石等部分很容易被水流沖走,剩下粗糙的石英,也就是大家現在所看到的巖壁了。這只是小面積的石瀑,在山的另外一頭,有上百平方米的石瀑景觀,那才是大觀。

  三寶洞前面就是三寶洞,三寶洞石門極為狹窄,勉強可容一人通過,上尖下寬,高不足一米。這個天然洞口是由于山體的運動,山頂的巨石脫落后,在山谷間自然堆積而成,屬于崩塌堆積洞,洞口基本穩固后,因每塊巨石的穩固程度不一,會在巨石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發生位移運動,從而就會留下移動的擦痕,就是現在各位看到巖壁上留下的石頭之間非常明顯平整的摩擦痕跡。洞口最窄處僅尺余,需要爬行通過,是古時從山下上大茅寨去小茅寨的必經之路,所謂“三寶”,就是指“低頭”,“彎腰”,第三寶呢,就請大家邊爬邊想啦,經過三寶洞后,我自然會為大家解答的。這可謂是生活中為人處世制勝的三大法寶,而經過此洞就必須“低頭”,“彎腰”,否則肯定會碰壁的。而當年湯曠將軍占寨起義,此處僅設一人即可抵擋群兵進攻,真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粽葉谷這就是石牛寨景區內僅有的千年古粽葉林,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汨羅江的源頭在石牛寨,每年端午,人們用粽葉裹糯米制成粽子,投到汨羅江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石牛寨的粽葉葉面密布金黃色葉莖,所以這里的粽子也叫金粽,民間傳說朱元璋當了皇帝后念念不忘石牛寨的金粽,每年端午派專人從這里取粽葉加急送往京城制作粽子。大家可湊近聞一下金粽葉的香味,但是不要太久,否則,這御用之物定會溝起大家對美食的無窮欲望。粽葉谷屬于一道東偏北走向的大型裂谷,這道裂谷分布在大小茅寨之間,裂谷形成是整座山體受地殼運動不均勻的抬升時候,發生斷裂,形成裂縫,之后長年累月雨水侵蝕與風化作用下,大量的土壤在裂隙中沉積,形成了丹霞地貌中難得植物生存沃土,才有現在看到的粽葉谷。大茅寨現在我們身處的位置就是大茅寨山頂了,此地三面均為懸崖,易守難攻,再加上視野極為開豁,故而當年作為了石牛寨五座兵寨的主兵寨,屯兵可達5萬人。古兵寨的城墻、城堡、炮臺、哨崗等遺址均在我們身后的密林中,有興趣的游客可前去探尋一番,感受一下古代兵寨的氣氛。歷史記載朱元璋圍困大小茅寨七年不破,劉伯溫獻一計謀,假裝撤兵,將軍士化妝成農民分散在附近,并吩咐部分士兵用松針當秧苗插在田間。湯曠將軍在大茅寨上遠望寨下圍敵已撤,農民開始播插秧苗,以為安好無事,于是不顧手下反對,從此處攜兩片門板飛身下崖親自去打探,在我們看到的漿市河邊遭到伏擊,寡不敵眾被捕獲,而且被判斬立決,一代英豪就此殞命,后來石牛寨上群龍無首,朱元璋自然就長驅直入,取物探囊了。從湯將軍兩片門板飛身下崖的典故中,我們是不是相信傳說中的飛巖走壁確有其事呢。另外,我還想,作為領導,是不是什么事情都要親歷親為呢,呵呵,有些時候,似乎得不償失。

  好漢橋(云中天橋)好了,大家已經將大茅寨山頂游遍,現在橫亙在大家面前就是全國目前為止跨度最長、垂直高度最大的好漢橋了。橋長將近300米,垂直高度達到180米,大家站在橋上是否感覺到如若在空中漫步呢?其實這里在起霧的時候呀,整座橋好像就在云端一般,漂浮在兩座山峰之間,所以稱之為云中天橋啦。(了解即可)大伙走在橋上,是否感覺到橋身在晃動呢?其實完全不用擔心,且聽我跟大家細細介紹這座天橋的建設過程吧。這座橋耗時近乎兩年才完工,橋身總共由兩根粗若手臂的主鋼絲繩和橋底的六根稍細一些的鋼絲繩構成。大家可以看到頭頂的那兩根粗若手臂的鋼絲,就一根而言就達到了4噸重。大家可以想象當初的建筑工人是如何將這些鋼絲繩從這邊往對面美人峰拉過去的么?大伙可以猜一下哦,答對有獎的。好了,現在我來給各位解釋一下吧,首先,我們這座天橋是邀請北京的一家建筑公司專門為我們景區設計的,有兩個主鋼絲作為主要受力體,拉住地下的六根稍小的鋼絲。而在拉那兩根主鋼絲繩的時候呢,我們的工人是先放一根手指頭粗的小鋼絲繩到山下去,再在對面的山上放下一根麻繩,在山底將麻繩和鋼絲繩捆綁好,再由山上的工人將小鋼絲繩拉上山,只要第一根鋼絲繩拉好了,就好辦了,我們可以通過這根鋼絲繩,再加上一些滑輪組可以組成一個來回的運輸系統,通過這個系統再從這邊拉一根更大的鋼絲繩過去后,拆掉原來那個較小的鋼絲繩,利用更粗的那根鋼絲繩將我們頭頂那根4噸重的主鋼絲繩拉送過去,這樣一來雖然步驟比較多,但是操作很安全。然后,在拉每一根鋼絲繩的時候,沒根繩子拉力都是經過精密的儀器測試過,以確保在拉鋼絲繩的時候,每根繩子的拉力都是相等的,以防止不同鋼絲繩受力不均勻而斷掉。在此我建議向那些建筑天橋的好漢們致敬!好漢橋,好漢橋,是專門給好漢們通過的天險,走在上面橋還在搖晃,人走在鏤空的橋面上,踩著咯吱咯吱的木板,看著萬丈深淵就在較低之下,驚險刺激無比!各位,挑戰自己的時刻來了!經過一路攻營拔寨,現在是向一個關口發起沖鋒的時候了!好漢們,跟我走!美人峰上的美女正在等著各位去解開她那神秘的面紗,等著各位去欣賞她那絕世容顏。美人峰一番驚險刺激過后,我們終于來到美人峰上,看,那株蒼翠的古松就是傳說中的美女金簪,丹巖聳聳,這就是美女的縷縷秀發,微風陣陣,可以想象那迎風飄舞的秀發,還有那金簪上舞動的吊墜,我們現在已經走在一位美女的肩膀之上了。

  美人峰棧道李白曾感嘆古蜀棧道: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還有詩人曾贊嘆道:“棧閣通秦道,青天不易行;盡過奇絕出,不負有生平”。現在各位已經踏上石牛寨的第一條棧道棧道了,這條修筑在美人峰絕壁上端的棧道驚險無比,棧道路段幾乎全都修建在垂直的峭壁上,下面就是百丈懸崖,可以想象當時的施工難度有多大。現在大家走在這穩固的路面上,肯定依舊心驚不已。其實這段棧道只是給各位的開胃小菜,給真正要到來的棧道提前預熱一番。真正險要的棧道在石佛山上,也就是在這座山的那一面,當時中央臺的新聞聯播還特意報道過呢。千面巖(象形石):(站在好漢橋上,靠近美人峰的那一段)大家可順著我手指方向,仿若有千張面孔,似人似物,層次分明。由遠及近,宛若一副人類從猿猴面孔到人類面孔的進化圖,鬼斧神工、令人稱奇。這是因為巖石受到流水侵蝕切割以及分化作用不均勻的緣故,才形成的。

  古城墻請大家跟著我往前走,就在棧道對面的山頭,大家還可以在從中發現一條長長的石墻,那就是大茅寨的古城墻遺址了。城墻、城門至今仍存在,見證著當年的峰煙歲月。而石牛寨的古城墻是全湖南省至今保存最為完整、工程量最為浩大的古城,大伙一起隨我去感受這不菲的工程遺跡吧。這座古城墻據當地的民俗專家介紹呢,是在宋朝之際就開始修建了,而把它擴大并連接在一起的是元末時候的起義軍湯曠將軍。元末之時,天下群豪并起,起義軍隨處可見,而湯曠將軍就是當地起義軍中的一支,他當初就依據石牛寨作為根據地,與元軍抗衡。這座城墻的完善就在那時。大家可以想象在這絕壁之巔,當初的人民是怎樣用石頭修筑起這條長達2000米的城墻的,如此浩大的工程量真的不可思議。是一置身水城下,大家是否為這么壯觀的城墻而嘆服。仙人海走過有驚無險的棧道之后,現在大家所在的位置是以前的寨上田園,后來才慢慢的因人煙稀少,田園荒廢,山上的流水自然形成,就海拔而言,這是湘北海拔最高的山頂湖泊啦。當年湯曠將軍在山上建立兵寨之后,遭遇敵軍圍困,敵軍久久不肯退去,湯曠將軍就帶領士兵們在此勞作,種植糧食、谷物等,還圈養了不少牲畜,寨中糧食豐富,避免了因圍困而糧絕之險;湯將軍再生以計,為疑惑官兵,命令每天令一些義兵 到古城口大聲喧嘩,并將寨上的牲豬捉得嘜嘜叫,使得寨下官兵果以為寨上兵多糧足,成天殺豬飲酒,不久后官兵果然退去,山寨之圍遂解。后來在山寨被攻破,這一塊地因為地勢較低,長年累月下來,就變成現在的山頂湖泊了。大家請看對面山體旁的石像,是不是很像一位側傾在山上醉仙呀,傳說此石乃一位仙人喝醉酒后,側傾與此山上休息化石而成。大伙是不是有滄海桑田的感覺呢?好下面,就請大家依次登上竹排,我們馬上就要乘坐竹排有過將軍海了,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將軍海的湖光山色吧。在這之前,請各位排隊登上竹筏,穿好救生衣,依次在竹排上坐下,請聽從工作人員的指揮。

  仙人醉酒船上真是高手云集呀,剛才的對歌真是精彩而又動聽,現在大家看到的巨石就是仙人醉酒了,大家請看,是不是很像一位醉酒的仙人,倚靠在山腰,打著盹兒,似寐而非睡呢?

  隘門海(地質科普知識)現在聳立在大家面前的一堵巨大的石墻,就是隘門海大壩了。大伙請看,在頂端有一瀑布飛瀉而下,而旁便有一條曲折上繞的棧道,大家可以一邊攀登棧道,一邊欣賞瀑布。隘門,是此地一古地名,古人在山頂安營扎寨時,此地地形因狹長,走向又是面向大茅寨,在大茅寨觀察此處,既顯得狹長,又像一張門,因此成為隘門。這里也是大茅寨兵寨第二道防線,如大茅寨被攻破,寨上的官兵可退守于此。這也是一道東北方向的大型裂谷,東北地勢較低,不斷受到西南方向來的流水侵蝕,所以兩邊崖壁比較陡峭,就是受到流水侵蝕作用而形成的。

  青竹谷(地質科普知識)山路幾轉,我們現在看到一條峽谷,就是青竹谷了,峽谷修長,谷內斑竹繁茂,這就是當年娥皇女英南下尋找舜帝而不得,落淚粘在青竹上而成的湘妃竹了,青色的竹竿上,淚痕點點,寄托著相思的點滴,是思念的見證。走入峽谷之后,幾乎再也看不到天空了,只有從茂密的竹葉間穿過來的些許陽光,在地上落下斑駁的影子。微風輕撫,竹林頓時變得熱鬧,窸窸窣窣的響聲不斷,與旁邊的溪水聲交織在一起如合奏曲般美妙。這種靜謐的環境實屬難得,各位可在此小憩一番,傾聽溪水叮當,竹葉窸窣。這是一道東西走向的巷谷,由一線天不斷的受到風力侵蝕與流水切割發育而來。悟空盼師大家請沿著我手指看一看呀,在我們右側的巖壁上,是不是有尊特別突出石頭啊,那就是悟空盼師了。請仔細觀察,孫大圣正抱膝抬頭遠眺,猴嘴、眼睛、額頭等,還有那期盼的表情是不是惟妙惟肖呀?

  球狀風化特性地貌俯瞰四周不難發現多處峰體上一片片外凸的、形似一朵朵花蕾的、或者呈饅頭狀、牛背狀的球狀風化體;這是因為石牛寨丹霞地貌物質基礎以花崗巖物源為主,致使石牛寨的球狀風化剝蝕型丹霞地貌十分典型、獨樹一幟。

  風化蜂窩狀洞:(一線天前部的巖壁)即洞群型丹霞崖壁,指崖壁上呈現出一串串大小不一的圓形、扁圓形類似蜂窩的小洞穴。其成因與水蝕及風化作用有關,因為崖壁節理面是易于受侵蝕的軟弱面,雨水、霧雪、風等作用逐漸沿節理面向內掏蝕,形成了呈串珠狀分布的石穴。

  一線天在兩道山脊之間,兩旁都是幾近垂直的峭壁,兩道十來米的巖壁幾乎在上方會和,形成一條狹窄的縫隙,只有很少的陽光能夠射進來。在這里可以感受到時間的停滯與流動,可以感受到大地與天空的分離。時近中午,太陽正好從一線天中經過,這難得的景象顯得極為美麗,恰似一串項鏈一般,太陽就好似項鏈中最耀眼的那顆鉆石,天下第一斜谷現在我們來到了“天下第一斜谷”,這條斜谷全場長99米,最寬的地方0.8米,最窄處0.4米。它除了一條極其難得的一線天之外,最大的特點就是這條狹縫是傾斜的,走在里面的人只能傾斜著身軀方能通過。斜谷兩旁如刀劈斧削,側身中間,大有“天光一線,人生如縫”之嘆。人處其中,后不見來處,前無有盡頭,惟見頭頂一線青天,絕壁對峙,鬼斧神工,堪稱天下一絕。走出巷口,豁然開朗,臨路而出后,涼意撲面,頓覺心曠神怡,剛才的驚、奇、險、累一掃而光,惟有追憶、體驗“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世外意境。石佛山那就是石牛寨的最高峰石佛山。石佛山海拔549米,相對高度459米,石佛山的名是因為石佛山整個山體形似一尊打坐的巨佛,當然,我們得站在山下仰視時方能有此感覺。

  石佛山棧道石佛山棧道是全國目前最長的棧道了,長達3公里長,歡迎大家前來游玩。這條棧道修建在絕壁的半山腰,在棧道上行走就可以零距離的體驗十里絕壁了。棧道的驚險在于它的位置:它鑿在懸巖邊上的,右面是陡峭石壁,左面是深壑,道路雖然平坦但是每走一步都使人心驚膽顫。站在棧道上,腳下的絕壁很多地方都很難看到巖壁,因為巖壁大都是向下傾斜的,而棧道好像凌空修筑一般,這種驚險可不是一般人敢來體驗的。大伙不用擔心,我們這條棧道呀,是由江西的一支經驗極其豐富的棧道施工隊花費半年時間修筑而成的。其實,在全國就兩只正規的棧道隊伍,全是來自江西上饒的三清山,走過棧道的游客,應該去過比如張家界天門山或者崀山、井岡山、三清山等風景區的棧道。其實這些地方的棧道,全都是由這只隊伍修建的。現在我為大家講解一下棧道的修筑過程吧。棧道施工有兩個階段是最難的,就是第一步和最后一步,為何難呢?請大伙邊走,邊體驗,且聽我的講解。就拿我們這段棧道來說,開始的地方是從剛剛路過的一線天開始的。工人就先倚靠一線天里的平坦地形,先用石鉆在巖壁上打出一個個小孔,然后再在小孔里頭插入鋼鉚,并且要留出15公分的距離在外面,然后再在上面插上鋼管,就這樣在一條條鋼鉚上把鋼管骨架搭建好,一點有了著力點,再往前延伸、搭建就好辦了,一路懸崖峭壁都是這樣一個一個鋼鉚,一根一根鋼管架設過去的,所以當到了絕壁上的的時候,這就成了最危險,也是難度最大的步驟了。前面的人架設鋼管骨架,后面的人再在骨架上鋪好木板,工人們就站在鋪好的稀疏木板上工作,他們再接著在巖壁上打孔,這時候的孔是方孔了,這是棧道橫梁的受力點了,也是棧道的最關鍵之處,這是一個近20公分寬的正方形方孔,深度達到半米,再接著在方孔內部打出六個直徑達6厘米的圓孔,以作插入鋼筋只用;方孔打好之后,工人們就要將長達3米多,直徑近5厘米的鋼筋插入圓孔里面去了,而在插入之前呢,要在圓孔和鋼筋上都涂上粘合劑,這種粘合劑的粘合能力相當驚人,曾有人做過實驗,等把鋼筋插入石孔,粘合劑發揮作用之后,再用工具將鋼筋拔出來時,鋼筋周圍有厚度達30厘米的巖石全都被帶出來了,可見其粘合能力有多么恐怖。好了,這方面不多說了,在把六根鋼筋插入之后,工人再以鋼架作為基礎,在鋼架之上,鋼筋之下再鋪設一層密集的木板,作為澆灌水泥之用,這層木板鋪好之后,再開始繳鋼筋了,棧道路面的水泥里面是鋪設了兩層鋼筋的,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底筋和面筋啦,然后在開始澆灌水泥,然后工程依次類推,源源不斷地向前推進,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擔心棧道的安全性能。大家可以看見前面的巖壁呀,它是往里面凹進去的,可以想象當時的施工難度有多大,而中央臺新聞聯播里所報道的占道施工過程,也是前面所看到的那一段棧道了。而棧道的扶手呢,里面全都是鋼筋結構,里面的鋼筋也都跟是路面里的鋼筋繳在一起的。而最后一道工序呢,就是等路面水泥徹底穩固之后,工人還需要將地下的鋼管骨架拆掉,因為前面的施工還需要鋼管,如此一來又節省了時間,更重利用的人力和物材。現在大家可以猜一下,這條長達3公里的棧道,在半年時間內,由多少人建成的嗎?人數是大家絕對想不到的,加上做飯的一位,總共才22人,他們只是一個小分隊而已。多么厲害,偉大一群工人呀,讓我們對他們辛勤勞動和偉大的建設技巧表示無限的敬意!

  百里丹霞依著欄桿,看著遠方的層巒迭嶂,迎著吹佛過來的微風。百里丹霞盡收眼底,這也是全國發現的規模最大的丹霞群落,作為地質學上的地貌瑰寶,丹霞也是我國的世界自然遺產,下面就請大家欣賞一下本景區風景的精華部分:百里丹霞。赤如丹珠,燦若明霞,丹霞的名字就是來自這句詩。丹霞是地理學上很重要的名詞。它是指紅色砂巖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巖怪石,是巨厚紅色砂、礫巖層中沿垂直節理發育的各種丹霞奇峰的總稱。主要發育于侏羅紀至第三紀的水平或緩傾的紅色地層中。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物點是“赤壁丹崖”廣泛發育,形成了頂平、身陡、麓緩的方山、石墻、石峰、石柱等奇險的地貌形態,大家現在可以盡情地尋找這些神奇的地貌形態。世界上由紅色砂礫構成的、以赤丹崖為特色的一類地貌就是丹霞地貌。它是由沙粒沉積巖構成。它主要分布在中國、美國西部、中歐和澳大利亞等地,以我國分布最廣,其中又以石牛寨面積最大,發育最典型、類型最齊全、形態最豐富、風景最優美。白堊系的紅色碎屑巖是石牛寨丹霞地貌的物質基礎。因石牛寨靠近幕阜山花崗巖體,故沉積碎屑物以花崗巖物源為主,石英含量高,膠結物硅質成分高,致使石牛寨丹霞地貌兼有花崗巖地貌的某些特性,如十分典型的球狀風化特性。古近紀初地殼上升后,氣候逐步轉為濕熱,特別是新近紀晚期以來,地殼不均勻抬升,斷裂活動加劇,紅層中形成多組節理,為丹霞地貌的形成提供了構造和動力條件。流水沿著節理裂隙不斷下切、溯源侵蝕和側蝕,加上重力崩塌,風化剝蝕等各種地質作用,終于造就了公園內千姿百態的丹霞地貌景觀。如十里絕壁是一個典型的斷層崖

  丹霞地貌物質基礎的特殊性。湖南丹霞地貌物質基礎均為白堊系紅色碎屑巖,但物質成分有較大差異。根據物質成分的差異,湖南丹霞地貌分為四大類:①雜砂礫巖類丹霞地貌。該類丹霞地貌最為普遍,物質成分較為混雜,礫石顆粒較為粗大,以崀山、通道萬佛山為典型代表。②灰質礫巖類丹霞地貌。該類丹霞地貌物質成分中含有大量的灰巖礫石,溶蝕現象顯著,以崀山(局部)為典型代表。③砂巖類丹霞地貌。該類丹霞地貌物質成分較為單純,以砂巖為主,以飛天山為典型代表。④花崗質砂礫巖類丹霞地貌。該類丹霞地貌物質成分以花崗巖物源為主,石英含量高,膠結物硅質成分高,以石牛寨為典型代表。

  山下的丹霞地貌一覽無遺,數不清的石山競相林立,綿延到天地一色的遠方。此處的丹霞顏色大都為白堊色,有地質學家前來考察時,驚嘆與該處的丹霞,說道,石牛寨的丹霞甚至能顛覆對傳統丹霞的定義,這里的丹霞群落在全國而言是獨一無二的白玉丹霞,實屬罕見。在陽光的映襯之下,宛若白玉一般;巨崖絕壁,千姿百態。斗波逐浪,似巨鯨鬧海,倒海翻江,猶如一幅優美的水墨山水畫,生機勃勃,令人回味。綿延數百公里的白玉勝景也只有此處才觀察得來。

  帥印石

  大家現在往我手指的方向望去所看到的巨石就是帥印石了,相傳是孫悟空當年大鬧天宮之時,在天庭出言放肆,惹得玉帝大怒,順手將帥印砸向孫悟空,以致帥印從天庭落至人間,化為印石定在石牛寨上。而歷史上,該處亦是將才輩出,李自成、湯曠、彭德華曾在此作戰,在近現代史上這里也出了近兩百名將軍,是全國有名的將軍縣,可能是印證了帥印一石的傳說吧。帥印石,大家可以仔細觀察它上面的紋理,再與它周圍的巖石紋理進行對比即可發現,它與周圍的巖石很不一樣,顯得很是突兀,那是因為它原本就不是立在那里,它不屬于它現在所在的位置,它是千百萬年前懸崖上脫落的一塊巨石,向山下滾去,恰好就立在那里,這在丹霞地貌的發育過程中,非常常見。朋友們再往山頂上看,一條銀龍魚在崖頂迎風擺動,神魚峰就是根據此景得名,再順著我的手往前看,那顆突出的石頭是不是很像一只低著頭顫危危的狗熊。這里有個緣木求魚的故事,傳說佛祖想引渡狗熊為佛,就派天龍化成銀龍魚在崖間飛舞,狗熊順著崖壁往上爬,爬到那個位置往下看時嚇得不行,趕緊抓住那棵小樹不敢動彈,一直保持著這個跪著的姿勢。佛祖見狗熊跪拜,于是將銀龍魚固定在峰頂,承諾狗熊只要能攀上神魚峰,將神魚吃掉就能成佛。狗熊卻望塵莫及,當她準備放棄時,土地出來幫忙,使得崖壁每百年自然上升一丈,現在看來,還過三五百年,狗熊就真的能吃到神魚成為佛菩薩了,怪不得神魚在崖頂苦苦掙扎。天生橋(地質科普知識)橫亙在我們眼前的一座近10米長的長石,就是天生橋了。它形狀獨特,自然形成,人稱仙人橋,膽小者只能遠望,膽大者方可上橋。無論從橋上還是橋下,看上去都極為驚險,真可謂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當地人稱之為:“仙人橋”。古人贊曰:峭壁危巖一石橋,神仙拱托半山腰。須知高處多危險,到此心驚魂自銷。在地質學上,這種景觀稱之為“穿洞”,它的發育過程與一線天相似,但是主要是受到流水侵蝕與切割比較嚴重,而兩端的巖石呢,沒有發育成節理,還是連接在一起,所以兩端受到侵蝕的作用不明顯,才形成了天生橋石佛寺大家現在所看到寺廟就是石佛寺了,石佛寺得名于寺后的石佛峰,距今有一千多年歷史,一直以來都香火不斷,湘、鄂、贛三省游客都前來朝覲。廟中的大堂很有特色,屋頂開有兩個天井,從天井中可看到后山的山頭。相傳元末,元皇帝夢見安徽鐘離縣天降神龍,害怕世道要變,下令鐘離縣令將所有孕婦處死。朱元璋母親陳氏聞得此事,懷著朱元璋逃離家鄉,流落到平江石牛寨,生下幼子朱重八,也就是朱元璋。朱元璋命大,生下后成天哭鬧,有人出主意,要陳氏抱到鄰近石佛寺拜一拜,此招果然靈驗,朱元璋就此安靜下來。后來陳氏生活很苦,見朱元璋也很難養,就將朱元璋送給和尚為徒,長老取名元龍。十多年后,朱元璋成為了一個小和尚,有一天輪到他打掃佛堂,他站在寺內,對著滿殿菩薩像說“各位菩薩,今天輪到我打掃佛堂,請你們都出去,等我掃好了再回來”話剛說完,只見那些菩薩都聽話地飛出佛堂。這一幕剛好被方丈看見,他深知朱元璋是天上星宿轉世,自己小廟容不下這個大神,于是送他出游。朱元璋帶著一根扁擔,挑了包袱就此出寺,走到龍門山上已是滿天星光,感覺很累,就枕著扁擔在石頭上睡著了。剛好劉伯溫經過此處,看到石頭上一個小孩枕著扁擔,手腳張開,仰天而睡,活脫脫一個天字。他開始沒在意,突然間朱元璋翻身側臥,手照樣張開,腳一縮,成了一個“子”字。劉伯溫驚呆了,知道此子并非凡人,于是叫醒朱元璋,一道上路,后來劉伯溫輔助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在一次與眾臣暢談時講出了掃廟趕佛、睡石天子的故事,于是流傳至今。

  合歡樹、七仙亭

  大家再看寺前這棵合歡樹,此樹由一棵女貞樹和一棵白蠟樹合長而成,在這里生長已有數百年,因為受石佛寺旺盛的香火薰染,合歡樹也顯得如此靈秀。請大家跟著我上七仙亭,傳說八仙曾相約于此聚會,因呂洞賓在洞庭湖試劍失敗,借酒消愁,喝得酩酊大醉,所以沒能來成。于是成了七仙聚會,后人就在此修亭紀念。七仙亭上文意很濃,很多人到了這里都詩興大發,在亭壁上題詩作詞,大家可以看到上面有很多詩詞,有一些還是很深奧或很難讀通的,各位不妨試著讀一讀。大家看亭下那坐圓圓的山,叫做木魚石,跟后面的石佛峰連成一線,就像一個菩薩在敲打著木魚。大家再往那邊看,亭下那條道路叫做黃金道,因為景區開發時有一個施工隊伍在此施工,一個姓劉的民工在修路時挖到一整塊金子,有一斤四兩多重,后來那個民工不辭而別,連工錢都沒要了,這塊金子剛挖出來時因為有泥巴,黑不倫通的,其他的民工也沒在意,沒想到卻是塊金子。石牛寨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好幾年前還曾發掘出十幾卡車的古銅錢運往岳陽,上面印有什么軍用之類的字,估計是軍餉。講到這里,大家肯定都會對石牛寨景區到底埋藏了多少奇珍異寶很感興趣吧,我也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這里曾經十分輝煌,相信隨著景區的發展這里也會越來越輝煌。

  飛索在我們的頭頂上方,兩條鋼索飛架而下,這就是高空飛索了,它長度將近1000米,它是全國目前為止長度最長的飛索啦,大家可以看到這長長的飛索已經看不到盡頭啦。飛索它源于云南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斷裂帶之間的怒江大峽谷,兩岸的怒族、羌族、獨龍族以及金沙江上游迪慶州的藏族、納西族等為了交通方便,在怒江的兩岸架起一根鋼絲繩,用木鉤。皮條作為滑具,穿梭于兩岸。公園根據這一原理,在充分考慮安全的前提下,利用掛式滑輪、懸掛式安全帶雙重保險,確保各位安全。各位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親身體驗一番,感受一下從丹霞群峰上方飛翔而過的樂趣。歸程不坐飛梭的伙伴,可以沿著這條道路往上攀登啊,從這里就能回到景區門口了。

  滑道現在大家已行至山腳,穿梭在丹霞山谷間,一路風景如畫,人如入畫中。此時大伙再回頭看看后面的十里絕壁,瞬間便被眼前的景色所征服。近處的丹霞山襯托出遠方絕壁高山的雄偉、高大,若聳天的石柱,更像參天的石墻。綿延十數里丹巖絕壁如若一張展開卻看不盡頭的畫卷。絕壁中石山姿態萬千,有若佛陀的,有像獼猴的,有貌若美人的,有形似金龜的……。而我們在丹霞山谷穿梭時中,隨著視角的改變,絕壁上面的面相也會發生變化,此時有如電影熒幕一般神奇。好了,現在就請大家依次排隊,整齊有序的跨入滑道,佩戴好相應的安全措施,體驗一下急速滑道的刺激吧。


【石牛寨導游詞】相關文章:

歷史典故:刻牛伐蜀,石牛道11-20

迷人的石牛山作文03-04

迷人的石牛山作文2篇03-04

湖北天堂寨導游詞03-31

安徽天堂寨的導游詞03-12

北京石花洞導游詞04-26

東寨港紅樹林導游詞04-08

黃山奇石導游詞7篇04-07

【推薦】小石潭記導游詞01-25

小石潭記導游詞【推薦】01-2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乱码中文字幕视频 | 午夜性刺激在线视频免费看 | 伊人亚洲综合中文字幕 | 色爱区综合激月婷婷视频 | 亚洲综合在线在线看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