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的導游詞(通用11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導游,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導游詞,一篇完整的導游詞,其結構一般包括習慣用語、概括介紹、重點講解三個部分。我們該怎么去寫導游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足石刻的導游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足石刻的導游詞 1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各位朋友來到大足石刻,我是陪同你們的小溫導游。首先我,我對各位來到這兒表示歡迎,并預祝各位旅途愉快。
大足石刻是我們重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現存唐宋摩巖造像6萬余尊,與敦煌、云崗、龍門、麥積山四大著名石刻不公保存冠好,藝術精湛,而且達到了中國石刻藝術的巔峰。
我們正在往著名的.寶頂山走去,讓我們去一睹觀寶頂山的風采。大家快看這邊,前面就是有名的——千手觀音。千手觀音的1007只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千手觀音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大家想聽嗎?
古時候妙莊玉有三們漂亮的色主,長女妙金,二女妙銀,最小的叫妙善,她從小虔誠信佛,出家當尼姑,妙莊王一怒之下,拆廟宇,趕和尚。驚動了天神?長了五個大膿瘡,醫生說要治此病需親生骨肉的一手一眼配藥才能治好,妙善知后,毅然獻出一手一眼,治好了妙莊王的病,如來佛深為感動,賜她千手千眼。
下面,我們再看看另外一組。這些石刻合起來叫《父母恩重經變相》。它把父母養育兒女的過程,從懷孕、臨產、哺乳到兒女長大成人、婚嫁、離別……分別用十一組雕像來表現,每一組表示一個主題,石刻把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都刻畫得十分生動、形象、具體、細膩,并都有文字說明,仿佛在欣賞一幅幅古連環圖畫,大家有這樣的感覺嗎?哈哈。
此外,里面還有的故事很有教育,如:《牧牛道場》、《九龍浴太子》……你們看后一定空受益匪淺!
我帶領大家的參觀到此結束,請大家自由參觀,注意保護文物和保持環境衛生喲!
大足石刻的導游詞 2
尊敬的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請叫我張導吧,歡迎你們來到我們重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
在參觀前讓我們先了解了解大足石刻吧。大足石刻在1999年12月1日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位于重慶市大足縣,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有10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是中國晚期石窟像藝術的典范。規摸之宏大,藝術之精湛,內容之豐富,與敦煌高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達到了中國石刻藝術巔峰。
請大家跟隨我去參觀寶頂山的石刻吧!看這就是寶頂山的石刻,也是佛教圣地之一。主要造像有“護法神像”“六道輪回”“牡牛道場”……其中最著名地就是數“千手觀音”了。大家瞧!那刻在88平方米的石崖上的千手觀音,它有1007只手屈身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千手觀音還有一個傳說呢!大家想聽嗎?好,我講啰。
相傳古時候妙莊王有三位美麗的公主,長女妙金,二女妙銀,最小的`叫妙善。←妙善從小虔誠信佛,出家當了尼姑。妙莊王一怒之下,拆了廟宇,趕走了和尚?赡脑氲,這下驚動了天神,天神便讓妙莊王長了500個大膿瘡妙莊王四處求醫,均逛商店治不愈。后來,一位醫生說要親骨肉的一手一眼才能治好,妙善知后,獻出了一手一眼,果然妙莊王病好了,如來佛深受感動,便賞賜了她千手千眼,從此,妙善便成了千手千眼觀音菩薩了。
好,我們斷續往前走,小心,上臺階,注意安全,里面的石刻還有很多,你們看了一定受益匪淺,我就講到這里了,請大家自由參觀,也請大家注意保護文物和保持環境衛生,我們兩小時后這里會合。
這次參觀結束,旅客朋友們,你們一定被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寶庫所感動,歡迎大家一次再來。
大足石刻的導游詞 3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各位游客朋友們來到大足石刻參觀,我是你們的導游。今天我將帶大家一起游覽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大足石刻神秘的風采吧!
大足石刻位于大足區景之內,始建于唐末、宋初,以佛教題材為主。大足石刻群擁有石刻造像70多處,現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是中國著名的古代石刻藝術,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代表,大足石刻規模宏大、藝術精湛、資料豐富,可與敦煌莫高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石刻最為著名。
游客朋友們,請大家注意腳下臺階,以防摔倒。寶頂山石刻共有13處,造像數以萬計,其中以大佛灣和小佛灣規模最大。大佛灣、小佛灣是由19組佛經故事組成的大型群雕,各種雕像15000多軀,設計之精巧,竟無一像雷同,主要造像有:“千手觀音”、“臥佛”等等。在這些雕像中,最著名的是被稱為人間一絕的“千手觀音”。此刻我們已經來到這尊佛像面前,大家請仔細觀看!扒钟^音”雕鑿于南宋中后期,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這尊造像在88平方米崖面上,高7.7米,寬12.5米,刻有800多只手。其上下、左右、前后都伸出了手,有的手里拿著斧頭,有的手拿著寶劍,千姿百態。真是名副其實的千手觀音,被譽為“天下奇觀”。這尊雕像集雕塑、彩繪、貼金于一體,狀如孔雀開屏,金碧輝煌。
據了解,關于“千手觀音”雕像,在民間還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千手觀音是妙莊王的三公主,因獻一手一眼為父王合藥治病,佛感其孝行,賞還她千手千眼。因此,千手象征其法力無邊,能拯救眾生;千眼象征其智慧無窮,能明察秋毫。
其次,寶頂臥佛是寶頂大佛灣最大的一尊造像,也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全長31米這尊像是橫臥著的,所以人們叫它“臥佛”。佛經里叫“釋迦涅盤圣跡圖”。臥佛頭北腳南,背東面西,右側而臥。兩眼半開半閉,似睡非睡,安祥平靜。在臥佛面前從地里涌出18弟子,或內向,或外向,或合掌而立,或手捧香花水果,或手持如意,或側首佇望,表現了弟子對逝者崇敬厚愛而依依眷戀之情。
游客朋友們,我們這天的游覽即將結束,期望這次游覽能給大家留下難忘的回憶,美麗的大足石刻歡迎您們下次再來,謝謝大家。謝謝大家,再見!
大足石刻的導游詞 4
北山石刻,位于大足區主城北1.5公里的北山山巔(俗稱佛灣),由唐末昌州刺史、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揮韋君靖于唐景福元年(892年)首先開鑿,后經地方官紳、士庶、僧尼等相繼營建,至南宋紹興末年(1162年),方具現存規模。
北山石刻造像依巖而建,造像崖面長約300米,高約7—10米,形若新月。龕窟密如蜂房,分為南、北兩段,通編為290號,其中造像264龕窟,近萬尊,陰刻圖1幅,經幢8座。北山石刻造像主要為世俗祈佛出資雕刻,題材豐富,以密宗造像為主,約占總數的二分之一以上。
北山石刻晚唐造像題材有12種類型,以觀音及觀音、地藏合龕和阿彌陀佛脅侍觀音、地藏居多。晚唐造像端莊豐滿,氣質渾厚,衣紋細密,薄衣貼體,具有盛唐遺風。
五代造像占北山石刻的三分之一以上,題材有18種,出現了藥師經變、陀羅尼經變等新的內容,是中國這一時期造像最多的地區。五代造像小巧玲瓏,體態多變,神情瀟灑,衣飾漸趨繁麗,呈現出由唐至宋的過渡風格。
北山石刻以其精美典雅,時代特征顯著,雕刻細膩,藝精技絕,保存完好而著稱于世,又集晚唐、五代、兩宋作品于一體,展示了晚唐以后各個時期石窟藝術的'不同風貌和發展演變,被譽為“唐宋石刻藝術陳列館”。
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山第177號“泗州大圣龕”,刻于北宋靖康元年。正壁刻泗州和尚,左右壁刻志公、萬回等僧人像。泗州等僧人作為圣僧崇拜,是佛教中國化、世俗化的重要代表。
大足石刻的導游詞 5
尊敬的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來到大足石刻,我是你們的導游—蔣沁,我將帶大家一起游覽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遺產。
大足石刻位于重慶市大足縣,大足石刻一共有70多處,總計100000多驅,其中,北山石刻,南山石刻,寶頂山石刻,石篆山石刻,石門山石刻最為著名,大足石刻最早建于宋朝。
然而,我們最為關注的千手觀音在寶頂山石刻,千手觀音形體勻稱,千手觀音,它有“千手”一共是1007只手,如孔雀開屏般的美麗,對了,千手觀音身上有金光閃閃的金薄,千手觀音的上,下,左,右都伸出纖美的手,手里拿的有斧頭,寶劍繩索等法器,千姿百態,無一雷同,關于“千手觀音”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有一年妙莊王生病了,到處求醫治病,找了很多醫生都說無藥可治,之后,有一個醫生說:“僅有親骨肉才能把病治好。”秒莊王有三個女兒,大女兒叫妙金,二女兒叫妙銀,三女兒叫妙善,妙莊王求了兩位女兒,都不愿意,三女兒明白后答應了,佛祖被感動了就給了她一千只手,有一天七個仙女下人間,經過了大足石刻,被那里的`千手觀音吸引住了,就給了它7只手,千手觀音就多了7只手,所以,我們此刻看到的“千手觀音”有1007只手。
大足石刻的導游詞 6
游客朋友們:
你們好!歡迎來到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旅游觀光。我是今天的導游員XX,下面就由我和大家一同去親近大足石刻吧!
大足石刻位于重慶市大足縣境內,距主城區220公里,大足縣取大豐大足之意而得名。是中國石刻藝術之鄉。有俗話說,北敦煌,南大足。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所有石刻藝術的總稱,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創于初唐,盛于兩宋,延續至明清。是集“佛,儒,道”三教之大成。以大量民族化,生活化的實物和文字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民間疾苦,倫理道德,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國乃至世界石窟藝術的豐碑。
我們現在所在的寶頂山石刻更是石刻中的精品之作。它始建于南宋淳熙6年,由一代大師趙智鳳主持修建。趙大師5歲出家,十六歲往四川學習密宗大法,三年后學成回家,為了能將深奧難懂的佛經教義宣傳下去,于是主持修建了寶頂山石刻,歷時七十年,終于完成。寶頂山石刻是一座造像近萬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寶頂山以大佛灣為核心,并且石刻造像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保存最完好。通過養雞,牧牛這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來表現深奧的佛經教義,讓佛祖菩薩走下神壇,走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無論是它別具一格的表現形式,還是它的思想內容,還是工程設計以及雕刻技法,都將大足石刻推向及至,所以后人有上朝娥眉,下朝寶頂一說。
大家請看這就是以問法為主題的圓覺洞。大家請看這尊雄獅,張開大口,它象征著佛祖說法猶如獅子大吼,威震四方,讓眾生豁然開朗。圓覺洞高六米寬九米深十二米。是大佛灣最大的洞窟造像。分列兩旁的是文殊,普賢等十二位修行圓滿的菩薩。在我們正前方的是三身佛,從左到右依次為報身佛,法身佛,應身佛。這個洞窟表達的意思是這十二位菩薩在修行成佛之前,遇到了很多的問題正輪流跪在佛祖前面求教。就如我們現在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一樣。
圓覺洞有三絕。一絕就是在采光上,大家請看這個天窗,光從這里射進來,正好照在問法的這尊菩薩身上,一下子就突出了主題。
二絕是洞內的排水系統,每當下過大雨,就可以聽見丁冬丁冬的聲音,但您也只能“只聞其身,不見其形”,為什么呢?大家請往我指的方向看去,這里刻著一條長龍,龍身就是排水的管道,雨水流出龍頭,滴到下面這個老僧缽盂中,再流過老僧的手臂,最后通過腳下的暗道 ,排出洞外,大家是不是都在感慨真是巧奪天工呢?先別忙感慨了。大家請再仔細的看看兩邊菩薩的衣著是不是十分的`華麗?您看啊,身上的袈裟柔和的舒展開來,行云流水一般的搭在了座臺上,就有如一陣微風吹過一樣。幾乎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這就是第三絕。
說完了三絕,我再給大家講講更為難能可貴的地方,圓覺洞并非天然洞穴,在沒有使用炸藥的情況下全靠雕刻家們鑿出這個洞,而里面的菩薩也并非在外面雕刻好再搬進去的,都是直接在里面雕刻完成,這就足以體現古代藝術家們高超的技術。
好了,對圓覺洞的講解就到這里如果您還意猶未盡,那現在有十分鐘的自己參觀時間,一會兒我們就在這里集合前往我們下一個景點。
大足石刻的導游詞 7
女士們,先生們:
歡迎來到我們的大足,參觀我們著名的國內外大足石刻。我很榮幸成為你的導游。請跟我來欣賞這華麗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主要以北山摩崖石刻和保定摩崖石刻聞名。你現在所在的地方是保定山崖石刻,面積最大,佛像最多。建于晚唐,盛于宋代。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從正門出發,很快就來到了觀世音菩薩的佛像前。眾所周知,觀音只要有10手以上,就可以稱為觀世音菩薩。而大足千手觀世音菩薩被稱為真正的千手觀世音菩薩。她共有1007只手眼,分布在88平方米的石窟中。
還有一個關于觀世音菩薩的`傳說!南北朝時,王有三個公主,大女兒,小女兒,小女兒苗山。金淼和苗銀常年都在宮里,只有苗山出家了。王注定要回到宮里,但苗山拒絕回家。王怒驅僧尼,神大驚。他們用膿包蓋住了王。一位醫生說,只有用女兒的手和眼睛才能治好。因此,苗壯向金淼和苗銀求助,但兩位公主都拒絕了。苗山知道后,用雙手和眼睛治好了苗壯的病。佛祖知道這件事后,給了苗山1000手和眼睛。于是,她成了千手千眼的觀世音菩薩。
據說千手觀音雕刻完成后,七仙女剛剛下凡,看到了千手觀音。在原來的眼睛上增加了七只手和眼睛。能找到這七只手和眼睛的人就能長壽!
這次訪問圓滿結束。感謝您的光臨,祝您旅途愉快。
大足石刻的導游詞 8
尊敬的各位旅客朋友們:
你們好!
我是你們此次的導游,我叫xx,十分高興今日能夠帶領大家游覽美麗的大足石刻。很榮幸能成為大家的導游,請跟隨我一起欣賞這華美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主要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寶頂摩崖石刻而出名。你們此刻所在的地方就是面積最大,佛像最多的寶頂山摩崖石刻。它始建于晚唐,興于兩宋。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目》。
從正門出發,不一會兒就來到了千手觀音佛像前。大家都明白,只要有10只手以上的觀音,就能夠叫千手觀音。而大足的千手觀音,才叫真正的`千手觀音。她一共有1007只手眼,分布在88平方米的石窟上。
關于千手觀音還有一個傳說呢!在南北朝時,妙莊王有三個公主,長女叫妙金,此女叫妙銀,小女叫妙善。妙金和妙銀都常年在宮中,僅有妙善出家為尼。妙莊王命妙善回宮,但妙善不愿回家,妙莊王一怒之下趕走了僧尼,可這驚動了天神。他們讓妙莊王身上長滿了膿包。有一位大夫說,要用親身女兒的手眼方可治好。于是,妙莊王求助于妙金和妙銀,但兩位公主都拒絕了。妙善明白后,便獻出了手眼,治好了妙莊王的病。這件事讓佛主明白了,便送給了妙善一千只手眼。所以,她就成了千手千眼的觀世音菩薩。
據說千手觀音刻好以后,七仙女正好下凡,看見了千手觀音。便在原先的手眼中又加上了7只手和眼。能找出這七只手和眼的人,便可長命百歲!
本次參觀圓滿結束了,多謝你們的光臨,祝你們一路順風!
大足石刻的導游詞 9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你們好!非常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山城”重慶。我是本次游覽景點——大足石刻的導游員,我姓張,今天我將和各位遠方的朋友共度這美好的旅程,希望帶給您一次“開心之旅”。
大足石刻位于重慶市大足縣,是唐、宋初期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總稱,現存有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余座,其中以寶頂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今天我們游覽的是寶頂山摩崖石刻。寶頂山摩崖石刻建于公元1179-1249年,歷時70年,石刻共有13處,其中尤以舉世無雙的“千手觀音”著稱。大家請順著我的手往上看,陡峭的山崖上巨大的觀音神像巍然屹立,從觀音身后伸出1007只姿態各異的手,錯落有致,每只手上都有一只金光閃閃的眼睛,有如流光溢彩的“孔雀開屏“,美不勝收。精美絕倫的'“千手觀音“不僅古代勞動人民對其頂禮膜拜,祈求“脫離苦!保^上美好生活,而且今天的人們也難擋她的“萬種風情“,并把她搬上了春晚的大舞臺。
游客朋友們,寶頂山摩崖石刻規模宏大、包羅人間萬象,堪稱一部豐富的“人生教科書”,請跟著我繼續觀賞,希望大家用“心”去看,而不是用手去“看”,愛護身邊的文物,度過美好的游覽時光。
大足石刻的導游詞 10
“歡迎同學們來到了歷史悠久的大足石刻,這里的文物很多,大家排好隊,我們要出發了。”
我們看見了一座吊橋,兩邊的石桿,上面掛著許多鎖,有愛心鎖、平安鎖、發財所……
“大家來到博物館,這個黑黑的石頭腦袋,就是當年喜歡錢的農民,在一個深山里面發現了石像想哪去賣,但是很大很容易被發現,就把石頭腦袋給弄了下來,警方得知,大范圍的搜查。一些村民也知道了,幫組警方在七天內找到文物,并抓住了偷文物的小偷!
“大家看到的正是當年挖出的千手觀音,大約有一千多只手,千手觀音眼睛微閉,每個手上都有一個小眼睛,有的.手上拿著菩薩的水瓶子,有的拿著二郎神的寶劍,有的……金光閃閃,眼花繚亂!
大家來的是睡佛旁,神話里還說,是因為守護了大地的巨人,被兒女施法沉睡,化成石像,他的一只手放在腰上,一只手放在頭下,前面還有保護他的幾個村民,上面是施法的仙女,欄外的是個池塘,這條龍吐出來的水漫流在這個圓池里,不知道誰要流那兒。
吁!短暫的一天結束了,這次游覽不是讓我們吃喝玩,而是讓我們多看多了解歷史文化知識。
大足石刻的導游詞 11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歡迎游客和朋友參觀大足石刻。我是你的向導。這一天,我將帶你參觀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讓我們一起欣賞大足石刻的神秘風格。
大足石刻位于大足區,建于唐末宋初,以佛教題材為主。大足石刻群有石刻70余處,現存造像4600余尊。它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石雕藝術,是中國晚期石窟雕塑藝術的代表。大足石刻規模大,藝術精湛,取材豐富,可與敦煌莫高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其中,保定山和北山石雕最為著名。
游客朋友們,請注意腳步,防止摔倒。保定山石刻13處,造像數萬尊,其中大佛灣和小佛灣最大。大佛灣和小佛灣是由19組佛經組成的大型群體雕塑,雕像15000多尊。它們設計精巧,但沒有一個相似。主要雕像有“千手觀音”和“臥佛”。在這些雕像中,最著名的是“千手觀音”,被譽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技能。現在我們來到了這座佛像前。請仔細看。觀世音菩薩雕刻于南宋中后期,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這座雕像位于88平方米的`懸崖上,高7.7米,寬12.5米,刻有800多只手。它上下伸出手,左右伸出手,前后伸出手,有的舉著斧子,有的舉著劍,各種各樣的東西。真的是千手觀音,號稱“天下奇觀”。這座雕像集雕塑、繪畫和黃金于一體,看起來像一只驕傲的孔雀,金碧輝煌。
據了解,民間有一個關于“觀世音菩薩”雕像的感人故事。觀世音菩薩是苗壯國王的三位公主。因為她付出了一只手一只眼去治好父親的病,佛陀感受到了她的孝心,賞了她千手萬眼。所以千手象征其法力無邊,能救眾生;成千上萬的眼睛象征著他們無限的智慧和洞察力。
其次,保定臥佛是保定大佛灣最大的塑像,也是大足石刻中最大的塑像。它長31米,所以人們稱它為“臥佛”。臥佛頭北腳南,背東背西,右側臥。他的眼睛半睜半閉,像是沒睡就睡著了。臥佛前,18名弟子從地上涌出,或內向,或外向,或站在一起,捧著芬芳的花果,或一廂情愿的手,或側身等待,表現出弟子對逝者的崇敬和熱愛。
游客和朋友們,我們的旅行即將結束。希望這次巡演能給大家留下難忘的回憶。歡迎下次光臨美麗的大足石刻。
謝謝大家!再見!
【大足石刻的導游詞】相關文章:
大足石刻導游詞 「重慶大足石刻導游詞」02-13
“大足石刻”導游詞08-17
大足石刻導游詞08-06
“大足石刻”導游詞11-28
大足石刻的導游詞11-15
大足石刻精選導游詞09-19
重慶大足石刻導游詞11-10
大足石刻介紹導游詞09-22
大足石刻英文導游詞10-18
大足石刻導游詞介紹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