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灘導游詞

時間:2024-02-20 09:34:52 毅霖 導游詞 我要投稿

上海外灘導游詞(精選10篇)

  外灘,位于上海市黃浦區的黃浦江畔,即外黃浦灘,為中國歷史文化街區。1844年(清道光廿四年)起,外灘這一帶被劃為英國租界,成為上海十里洋場的真實寫照,也是舊上海租界區以及整個上海近代城市開始的起點。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上海外灘導游詞范文,歡迎借鑒參考。

上海外灘導游詞(精選10篇)

  上海外灘導游詞 1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光臨上海。我是上海旅行社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X,或者X導。現在,我們來到了外灘游覽區。下面,我先把外灘游覽區的概況跟大家介紹一下。

  外灘游覽區位于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和蘇州河的交匯處、與浦東的東方明珠游覽區隔江相望,它北起外白渡橋,南至延安東路全長1300米的中山東一路兩側區域。

  外灘游覽區的.主要景點有被譽為"萬國建筑博覽群"中最高的海關大樓,在外灘門面最寬、占地最廣、體量最大的匯豐銀行大樓,充滿中華元素的中國銀行大樓和外白渡橋,以及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黃埔公園,還有世博會前夕竣工的四大廣場。(周邊的景點有百老匯大廈和正在進行綜合改造的外灘源。)

  外灘,原來是上海城廂外東北面的沿江灘地,俗稱"黃浦灘"。1843年上海開埠后,英國第一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看中了這塊地方,就在1845年以上海道臺公布的所謂"上海土地章程"為依據,劃定外灘在內的800畝土地為英租界,沿江開筑道路稱"黃浦路、黃埔灘路"。上世紀初前后,就有國內外銀行入住,并逐步發展成為"東方的華爾街"。直到1945年,才改名為中山東一路。

  解放后,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和2010年世博會前夕外灘經歷了兩次大規模的改造。值得一提的是:經過世博會前夕的改造,外灘游覽區全面提升了外灘濱水區域的環境品質、更加凸顯了"萬國建筑"的歷史文化風貌和特色、充分演繹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世博會主題,使外灘成為上海最具標志性、最經典的城市景觀區域。

  2009年,外灘游覽區以"外灘晨鐘"之名,被評為"新滬上八景"之一。

  總之,我們說:外灘游覽區集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于一體、西方古典風情和中國現代風情相得益彰,是上海都市旅游中經久不衰的經典旅游景區。是國內外游客到上海游覽必到的一個旅游景點。

  好,各位游客。由于時間關系,有關外灘游覽區的概況就暫時說到這里。下面,我們就去參觀景點吧。

  上海外灘導游詞 2

  這秋高氣爽的十月里我來到了上海。建在花園里的現代化城市,或許可以如此形容上海;上海給我的印象是美麗、時尚、輝煌,當然,上海最美麗的景色就數外灘的夜景了。

  夜幕降臨的時候,形狀各異的摩天高樓上的燈光都亮開了,金茂大廈、香格麗拉大酒店樓頂上閃爍的霓虹燈猶如女皇的王冠,燈火闌珊,美妙的外灘呈現出迷人的風采。我見過山城重慶的.夜景,山連著山,星星點點,似乎與天際相連,但外灘的夜景更讓人著迷。黃浦江上來往的船只都由霓虹燈裝扮起來,像宮殿、像龍船,每一艘船都形狀各異,變化萬千;黃浦江也變成了一條流動的絲帶,江兩旁高高低低、各式各樣的高樓如鑲嵌在絲帶上的鉆石。這些鉆石中最耀眼的就數東方明珠電視塔了,塔呈圓錐形,由上下兩個球體組成,中間由鋼架支撐著。夜晚的東方明珠格外顯眼,兩個巨大的球體燈光閃爍迷離,不斷變化著七彩的顏色,非常美麗。晚風習習在外灘散步,欣賞這美麗的夜景,真是一種美妙的享受。

  上海是快樂的天堂,上海是時尚的翅膀,上海是放飛夢想的地方。在不一樣的城市體驗不一樣的味道,上海外灘的夜景讓我不知道用什么詞來形容,總之,上海外灘的夜景太美麗了。

  上海外灘導游詞 3

  東方明珠高高聳起,一個三角形大支架架在最下面,碩大的圓球頂在三角支架上,五顏六色的彩燈閃動著她那嬌人的身軀,而又不接近那么的平凡,使人看著舒服,可愛。再上面是三根大圓柱垂直頂立。中間夾著令人嘆為觀止的觀光式電梯,柔柔的燈光映入眼簾,是那么的明亮。再上便是眾所周知的旋轉式餐廳了,外表同樣閃爍著彩燈,可顏色卻稍淡一些,給人以美的享受。東方明珠的塔頂依舊采用燈光效果。柔和的淡黃色在黑夜的襯托下顯得格外耀眼,格外地與眾不同。從遠處看,確實是它的名字——與東方明珠相吻合,心中不禁贊嘆“東方明珠”的設計師的聰明才智,贊嘆他新奇的想法,贊嘆他開拓創新的精神!

  再向前看,黃浦江上的`大游輪氣派壯觀,船上有許多人,里面還有豪華餐廳呢,一來就是好幾艘,把昔日的黃浦江襯托得更加美麗、大方。

  “東方明珠”的對面有許多摩天高樓,其中還有全亞洲最高的摩天大樓,它有88層,高高聳立要黃浦江邊,仿佛在為它守衛呢。旁邊更是坐落著“外灘中心”它樓頂上有一朵很大很漂亮的蓮花,花冠上亮著金色的燈光。我們三口子叫它蓮花大廈,我媽媽特別喜歡它,特別喜歡那朵出污泥而不染的金色蓮花!

  上海的外灘就是這樣美麗,要是想說得面面俱到恐怕一天一夜都說不全;這次上海的外灘游給我長了不少見識,等我長大了,我一定會努力發展青陽,發展安徽,使它們變得與大都市一樣發達,甩掉貧窮落后的破帽子,讓我的家鄉成為祖國全新的一面!

  上海外灘導游詞 4

  大家都知道上海的外灘吧!那里可以看得上是我國最繁榮的地方之一,但曾經的被虜也讓她有一段凄慘的歷史:1845年,英國吧她劃為了自己的租界地,1849年,法國也強占了外灘。可今天呈現在世人面前的她又是多么美麗多么繁榮呀!

  去年暑假,我和媽媽一同來到了這個被人們稱為"萬國建筑博覽"的黃土地上。剛到目的地,這黃浦江的水浪就深深的`吸引了我的眼球,青綠的水藻在水里滑動這它那輕柔又纖細的腰肢。

  一下車,我們來到了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總部:亞細亞大樓,它的門楣上還運用了斷花式的設計,優美生動。再往前走,我們來到了東風飯店,曾經,他是上海最豪華的俱樂部——上?倳K幸粭l110多英尺的吧臺,號稱遠東最長的吧臺。我們繼續前進,來到了一幢紅房子前,經導游說明,我才知道,原來這就是當年大名鼎鼎的輪船招商局。漫步在這黃浦江岸,上海的名樓名塔一覽無遺:和平飯店,浦東發展大廈以及黃浦江對面的東方明珠電視塔,環球金融中心。

  來到十里南京路的盡頭,那兒有一座青銅澆注的塑像,他凝視著這里的一花一草,他是誰呢?他就是新中國第一任上海市的市長——陳毅將軍,看著著座塑像,我仿佛看到了陳毅將軍當年在風雨中視查工作。他那種公樸的形象和和藹可親、虛懷若谷的風度

  再一次深深的烙印在了我的心里。

  天漸漸暗下來了。我們來到飯店,匆匆吃過之后,我們又回到外灘。此時的天已成了暗紅色,天空中,萬家的燈火也陸續打開了,我們來到"外灘游輪碼頭"打算坐船觀光。

  我們來到了游輪上,船在黃浦江上緩緩行駛,岸上的燈光印在水面上,仿佛成了一闊副油畫,水,靜靜的,看似漆黑卻透出亮麗。下了船后,我們直奔上海最高的建筑——環球金融中心。

  我們在環球金融中心乘高速電梯,聽說他有最高10米每秒的速度呢!不出2分鐘,我們來到了樓頂100樓,在哪兒,地板都是透明的,走在上面真是有種"一覽眾山小"的快感。一眼望去,到處是五彩的燈火,到處是汽車在穿梭,那黃浦江也更美了,對面的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雨天上的星星連成一片,形成了"天星連浦江"的美麗景象,聽說上海一天的電費就得花去近30萬元呢!

  我一動不動的望著這迷人的燈火,只覺得心清如水,我,陶醉了!

  上海外灘導游詞 5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我要帶大家游覽的地方是上海著名的金融一條街,有萬國建筑博覽群之稱的外灘,它是百年上海的一個影子,也是舊上海資本主義的寫照。那現在大家就隨我一起找尋下這片浦江土地吧。

  外灘位于黃浦江和蘇州河的交匯處,與浦東陸家嘴金融區隔江相望。它北起北蘇州路南至金陵東路,長約1800米,地形呈新月形。

  外灘原來是上海城廂外北面的沿江灘地,舊時俗稱黃浦灘”,筑路后,名為黃浦路,1945年更名為中山東一路。那黃浦江的名字又是由何而來的呢?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個十分有威望的人叫春申君,浦江這一帶是他的領土,故上海簡稱申”,春申君名叫黃歇所以就叫黃浦江。它是發源與浙江安吉的龍王山,全長114公里,平均水深14米。但并不是從龍王山算起的,是從上海的淀山湖一直流往吳淞口來最后注入長江,期間經過10個區。那有人會問我黃浦江的水為什么是黃的呢?我就簡單的和大家解釋下。其實有三個原因。第一是因為黃浦江江底的泥土是壤土,壤土是介于泥土和沙土之間的一種土質,是又有泥又有沙的。第二是因為它流入的時候經過10個區,所以經過了一定的污染。第三是因為長江水的回流把一定量的沙土帶了進來;谝陨先N原因所以黃浦江的水是黃的。

  1843年上海開放后,英國第一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看中了外灘一帶地方,在1845年以上海道臺公布的所謂上海土地章程”為根據,劃定外灘在內的800畝土地為英租界。1849年法國也在英租界的南側劃得986畝土地為法租界。但臨江而立的巍峨參差、的世界各國風格的建筑群,是到上世紀初,特別是在二十、三十年代才建造起來的。它從這一時期起,逐步成為遠東最大的經濟中心的象征。經過百年歷史滄桑的外灘,在1992—1993年大規模的改造工程后,舊貌換新穎,景色更為迷人,被中外游客評為上海最喜愛的風景點”。

  外灘是上海標志性的景點,到上海必游外灘,否則就等于沒來過上海,它的總體布局可以5條線來概括。

  1、萬國建筑博覽群。

  2、10車道的中山東一路貫通了四方的交通。

  3、外灘的綠化、城雕、噴泉。

  4、浦東新興的陸家嘴金融貿易區。

  5、外灘情人墻。

  那我們就連著這幾條線,把外灘迷人的風景盡情的欣賞下吧。

  走到這里,我們先看下對面那幢不起眼的房子,它位于中山東一路和金陵東路口,F在看起來十分的不起眼,但在解放前他是上海比較高級的公寓房,里面的房間布置相當豪華,每個房間都有20平方左右,而且有獨立的衛生設備,它是專門給在外灘工作的高級職員居住的。郭沫若先生在日本和他第2個老婆安娜生的兒子也在這里居住過。

  首先我們在這里揭開外灘序曲的是這座具有86年歷史被人們稱為阿脫奴婆”式的氣象臺。他建于1907年的3月9日,他統高50米,包括上面的天線等,塔的實際高度為36.8米。這個塔原先并不是在這個位置上的,因為92年外灘改建的時候馬路拓寬,修建新的防汛墻,基于這個天文臺歷史悠久,而且十分有價值,就把他從原來的位置向東北面整體移位20米,并對他進行裝修。他在以前的作用是他可根據徐家匯氣象信號臺測得的氣象信息。每天5次在塔頂桅桿上懸掛各種形狀的標志,向往來船只告示吳淞口外的風浪和海浪等氣象信息,以保證航行安全。另外在桅桿上有一只可以上下升降的大球,每天中午11:45分,球升到桅桿一半的高度,11:55分又將球升到頂端,12點正又將球升到原來的位置向往來的市民、船員報時,所以他也是中國出現的第一座報時臺。但隨著現代劃信息傳播科學的發展,它也只能退休”了,現在是外灘的歷史陳列館,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進去參觀一下。

  [上?倳⺌

  現在我們位于中山東一路3號,現上?倳鴥S民活動的上海總會又稱皇家總會。它1910年建成,耗資白銀45萬兩,是文藝復興式風格。所謂文藝復興式風格的特點就是整體感覺給人十分均勻、對稱。整幢建筑以正門為縱軸線,左右對稱,顯得和諧均勻而穩重。大樓的第三層與第四層之間,有六根愛奧尼克立柱,愛奧尼克立柱特點是柱身修長,柱身有條帶狀,柱頭上有卷起的旋渦狀,是女性美”的象征。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兩種柱子風格叫多立克柱式,柱身粗壯,柱頂是突出的圓形,上方有方形的石頭蓋頂,是男性美”的象征。海關大樓地層就是用這種柱式。還有就是科林斯柱,此柱出現在希臘時期商業繁榮的科林斯城,柱頂有一束樹葉和花蔓組成,似花籃狀,雕刻華美,是富豪”的象征,匯豐銀行和怡和洋行都使用這種柱式,以顯示自己的財富。這里要和大家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幢建筑中遠東第一長酒吧臺,有34米長。大堂北側是環形樓梯,旁邊有半圓形鐵欄電梯,現仍能上下通行。市內裝修由日本設計師承擔,參照日本帝國主義王宮的風格設計,故又稱之為東洋的倫敦”,這做優秀近代建筑已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通商銀行大樓]

  位于中山東一路6號的中國通商銀行大樓是一幢四層哥特式建筑。1906年建造。屋頂坡面陡,頂端原立有十字架。尖角頂的兩側原來也有小尖塔,如向上帝供奉的巨燭。第四層的窗戶形狀都像教堂的窗框一樣,采用尖卷形。正門前有古典式柱廊。中國通商銀行是1879年由盛宣懷籌資興辦的中國人自己最早經營的一家銀行。

  [大北電報公司大樓]

  中山東一路7號,是一座文藝復興式風格的大樓。該建筑注重統一、對稱、穩重,外立面裝飾甚為講究。每層都采用了古典風格的柱子,或用來承重,或只作為裝飾。窗戶四周圖形多樣,立體感強,近似巴洛克式。它的黑頂白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也不失一種優雅的`感覺。這樓是現在的盤谷銀行上海分行,自1908年建成以來,它已四度易主,最早稱為大北電報公司大樓。后為中國通商銀行及長江航運公司所用。

  [招商局大樓]

  作為中國自己經營的第一家新式輪船企業——招商局就是在此期間創辦的。招商局建于1901年,該樓宇為座西向東的三層磚木結構。底層正門框向外伸出,正門兩側有高敞的拱形落地窗,二、三層立面用古典柱式裝飾。大樓局部外墻用花崗石貼面。招商局大樓可視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外灘建筑的典型。無論就具歷史性或是藝術性而言,都值得我們前去觀瞻一番。

  [浦東發展銀行大樓]

  中山東一路10-12號,屬新希臘建筑,建于1923年,原系美商匯豐銀行上海分行。美國當時將這座建筑自詡為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的最講究的建筑。建成時大樓門前放了兩只引人注目的大銅獅,據說獅子鑄成后,立刻就將銅模毀掉了。從而使這對銅獅成為絕版珍品,現已將其送入上海歷史博物館。其中一只獅子的尾巴被人鋸了下來偷走了,后來沒辦法只好把獅子移進去,重新鑲了個尾巴上去,F在的獅子并不是原版的,如果哪個人把當時的一截尾巴給拿出來的,也算是一寶了。該樓八角形門廳的頂部,離地面20多米高處,有8幅由幾十萬塊僅幾平方厘米的彩色馬賽克鑲拼成的壁畫。它寬4.3米,高2.4米,分別描繪了20世紀初上海、香港、倫敦、巴黎、紐約、東京、曼谷、加爾各答等8個城市的建筑風貌,并配有神話人物形象,還有24幅為神話故事中動物的形態,頂部巨大的神話故事壁畫,總面積近200平方米。世紀壁畫間有一圈美文,譯為四海之內皆兄弟,其象征了在新世紀到來之際,整個世界的和平繁榮”。這副壁畫當時裝修的時候是被人用涂料遮住了。說到這幢樓也有點歷史故事呢。當時20年代的時候,此樓是美商匯豐銀行上海分行,后來上海解放后,政府要回了這幢樓,匯豐銀行就要把樓要回去,政府說這樓是國家的財產,是全國人民的財產,你要的話去和全國人民要去。后來沒辦法,只好罷休。解放后當時是做為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樓。后來當時上海市長汪道涵首先提出要恢復外灘遠東華爾街的風貌,提出市府大樓搬遷,把樓賣掉。對外公布后,匯豐銀行便很想把樓給買回來,出資2億美金買樓。市府領導請了英國的房產評估師到此評估下這樓到底值多少錢。那個評估師一到,仔細看了一下,還沒看到里面的壁畫,就說這樓沒辦法用金錢來衡量,因為想這樣的建筑在歐洲也不多了,要我真的出價的話60億美金。所以當時政府就把這幢樓開價16億美金,匯豐銀行原來準備出3億美金買的,一聽到16億也就不買了。但此時市府人員已搬的差不多了,沒人買也不是辦法。所以當時浦東發展銀行籌集資金,用了3億美金把樓給買了下來,反正便宜點賣給中國人總比賣給外國人要好。房子賣下來了總要裝修吧,這里所有的東西都是那么的古老,一般人很難裝修的,當時浦發銀行就請歐洲人來,但價錢太高了,輾轉反折后還是請了中國人自己設計裝修,F在浦發銀行的這幢樓應該算是外灘一帶面積最大,最有價值的一幢樓了。

  上海海關大樓

  匯豐銀行的姐妹樓”,建于1927年,雄偉挺拔,與雍容典雅的匯豐銀行大齊肩并列,相得益彰。上海海關大樓結合了歐洲古典主義和文藝復興時期建筑的優點,大樓門楣由四眼巨大的羅馬花崗石圓柱支撐,以高聳的鐘樓為軸線,氣勢非凡,建筑造型屬新古典派希臘式,上段的鐘樓的、則為歌特式,有十層樓高,是仿美國國會大廈的大鐘制造,與美國的國會大鐘是姐妹鐘,在美國造好后運到上海組裝。據說花了白銀2千多兩,是亞洲第一大鐘,也是世界著名大鐘之一。海關大樓巍然屹立在浦江之濱,它那鏗鏘、激昂的鐘聲象征著莊嚴,象征著使命。

  交通銀行大樓

  中山東一路14號,建于1940年,占地1908平方米,建筑面積為10088平方米。屬近現代主義風格。建筑設計強調垂直的線條,外立面簡潔明朗。底層外墻用黑色大理石貼面,莊嚴華貴。進門兩側有紫銅欄桿裝飾的人造環形大理石扶梯,上到二樓大廳,滿目紅色,富麗堂皇。廳內36根圓形柱子的的下半部分以及大廳四周墻壁均由紅色瓷磚鋪貼、裝飾,地坪也是紅色地磚鋪成。大樓外觀的凝重與內部的熱烈使其別具特色,在古典建筑叢中更顯現代氣息。

  華俄道勝銀行大樓

  是一座具有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建筑,至今已歷了八十多個春秋。國民黨中央銀行、上海航天局、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都先后在此辦公。該建筑結構堅實,裝飾精致,以正門為中軸線形成對稱結構底層大門有雙立柱四根,兩旁有洞形窗戶。二至三層東立面有愛奧尼克柱子,窗戶兩邊也有古典立柱裝飾。外墻用白色釉面磚和花崗石相拼,色調和諧,底樓外墻用蘇州花崗石軒石勒腳。樓內扶梯用大理石建成,二樓壁上有人物浮雕,巨大的精美彩色玻璃頂柵和回廊,至今還保存完好。

  臺灣銀行大樓

  現今招商銀行上海分行之所在。該樓興建于1924年,占地904平方米。整體上屬于日本近代西洋建筑風格。東立面配于四根歐洲古典主義式的柱子。從而使其富有歐洲古典建筑風格,這不禁讓人想起具有東洋倫敦”之稱的東風飯店。這些樓與樓之間內在或外在的聯系,使得外灘的建筑尤顯和諧統一,建立一種整體的美感。

  麥加利銀行大樓

  上海的第一家外資銀行是麗如銀行,就開在如今被人們稱作麥加利銀行大樓之內。大樓共五層,底層外墻用花崗石鋪貼,內部地坪則是黑白對比的大理石。大門則是樓的主線,南北兩邊建筑造型對稱。二至四層外立面有兩根愛奧尼克式柱子支撐,第五層橫面中段有6根方型柱子。刻以花瓣造型。為使建筑具有高度感,現頂樓加了三角形屋頂,更讓人們感受到麥加利銀行大樓的玲瓏與別致。

  友邦大廈

  這里曾是外國在上海開設最大的新聞出版機構——《字林西報》館。友邦保險公司于1998年正式整修入駐,故改名為友邦大廈”。大樓的立面分三個層次。第一層以粗糙的大石塊為貼面;第二層用水泥粉刷;第三層兩側為穹形券窗,加配以造型優雅的塔頂,盡顯了建筑的變化及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勻稱、和諧。

  和平飯店南樓

  漫步外灘,有一幢白清水磚墻,紅磚腰線的建筑特別引人注目,這座美國風格的六曾樓房就是和平飯店南樓,它位于中山東一路19號,原名中央飯店。是上海第一個飯店—匯中飯店。當時也是上海最豪華的飯店之一。其中有一間房間的浴缸是用24K涂金。這座建于1906年的飯店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1909年萬國禁煙會”就在這里舉行,1996年又召開了聯合禁毒署舉辦的上海國際興奮劑會議”,并為萬國禁煙會”立會址標志。1911年中國同盟本部也在該飯店召開了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歡迎大會。這一系列具有紀念價值的史實為和平飯店南樓增添了更多輝煌。

  和平飯店北樓

  和平飯店南北兩樓錯落而置,與南樓相比,北樓頓覺氣魄豪華。高77平方米的大樓,由于內外裝飾講究而被譽為遠東第一樓”。大樓具有美國芝加哥學派建筑風格,外形簡潔明朗強調垂直感,花崗石的墻面,圓錐形的屋頂,紫銅的屋面,無部不滲透出古樸典雅之氣。飯店內部設有英、美、印、德、法、美、日、西、中等九國套房。餐廳、大堂裝飾富麗堂皇。還有頗受國外游客歡迎的上海老年爵士樂隊,在此演奏世界各地名曲,使人仿佛置于一個世界文化與經典藝術相交融的殿堂。沙遜大廈是美國來華的沙遜先生建造的,當時他也是外國冒險家一員,以外國人的身份到中國來闖蕩的,也是眾多來華者比較成功的一個。當時來的時候身無分文。后來靠著外國人的身份做房地產漸漸的發達起來的。在和平飯店528房間曾經還發生過一起3J贏3A的一場十分巨大的賭博。那是和沙遜一樣的外國人哈同和中國賭王之間的一場梭哈賭博。哈同也是來華冒險的一個外國人,也很成功,他名下的產業也很多,象比較有名的哈同花園就是他名下的產業。當時他們賭的一副牌的牌面,哈同是3A一個K還有個牌不知道,而中國賭王是3J一個A底牌也不知道。當時牌面上的賭資已經很大了,中國賭王背后的大老板是中國的多家銀行。而最后中國賭王要求賭哈同所有的財產,按當時的規矩,賭博賭的很大的時候在還沒有翻牌之前是可以要求封牌的。在封牌之后,中國賭王就派人去量哈同的產業,找人估計他的財產總額。讓哈同以為他的底牌是必勝的。后來哈同為了保持自己的身價就放棄了,中國賭王贏了。但哈同并不甘心,他想讓中國賭王給他看看他的底牌,中國賭王要求給100萬看一張牌,哈同情愿出100萬給他,底牌原來是個2,所以上海有句話叫癩無2底牌,就是很差的意思,F在的這間房是和平飯店最豪華的一間套房,里面有好多見房間。也有著悠久的歷史。

  中國銀行大樓

  外灘的建筑素以歐洲風格見長,而中國銀行大樓是為數不多的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建筑之一。大樓分為主樓和次樓。外墻為金山石,屋頂為平緩的四方攢尖頂,上蓋綠色琉璃瓦,樓檐上用斗拱裝飾,是典型的中國古典建筑。東立面從高到低有變形的錢幣形鏤空窗框。大門上方原有孔子周游列國石雕講述了一個個令人神往的故事。營業大廳的天花板上原來還雕有八仙過海”的圖案。到處洋溢著古色古香的氛圍。這些雕梁畫棟、碧瓦飛檐同時也是中華民族智慧與勤勞的結晶,讓后人得以繼承和發揚。在建造此樓的時候也有個十分恥辱的事情,原先此樓的設計是造36層要比沙遜大廈高很多,但后來沙遜不同意中國人造那么高的樓,官司一直從中國打到國外,后來判下來不允許造那么高,中國銀行大樓被迫減掉10多層,比沙遜大廈低了30公分,所以這也是中國人的一種恥辱,F在我們可以造亞洲第一高樓,乃至世界第一高樓也沒有問題,洗刷了中國當年的恥辱。

  陳毅廣場

  各位游客,這里是陳毅廣場,也是外灘5條線當中城雕的一個展現。廣場上的陳毅市長塑像展現。新中國第一任上海市市長陳毅的塑像昂然矗立,塑像坐北朝南,用青銅澆注,高5.6米,底座用紅色磨光花崗石砌成,高3.5米,塑像再現了陳毅同志視察工作時的典型姿態,顯示他一路風塵,勤勤懇懇的公仆形象,又有和藹可親,虛懷若谷的儒將風度。陳毅是上海解放后上海的第一任市長。我們在朝浦東方向看,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浦東陸家嘴繁榮的景象,高聳入云的東方明珠—上海新一代的標志性建筑,高有460米,有大小11個球體組成,意為大珠小珠落玉盤,它是由上海的設計師設計建造的。旁邊有香格里拉五星級大酒店,金茂君悅超五星的酒店,他是亞洲第一高樓,高420米,54樓以下是寫字樓,55樓到87樓是上海最豪華的酒店君悅大酒店。我們朝左邊一點看有個直角形的轉彎口,他就是陸家嘴的嘴巴,黃浦江的水自南往北流到了這里來了個90度的轉彎往東流一直流向長江。外灘觀景平臺上的裝飾花籃有36個,長板凳有24個,呈弧度彎出去的觀景臺有28個,地磚有14萬塊。

  怡泰郵船大樓

  中山東一路北京東路口,有一座看似平常但又富有趣味的建筑,它就是怡泰郵船大樓即格林郵船大樓”。該樓高7層,另有2層地下室。堅固厚實的花崗石拱券大門旁是古典式柱子。二至五層附有外展的陽臺,七層頂樓還建有塔樓,雅致美觀,整個大樓外立面簡潔明朗,也是一座典型的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筑。

  正金大樓

  建成于1924年,獨具后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與其他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同樣有著花崗石的外墻,明晰的主線,對稱的造型,但少了許多繁瑣的裝飾,使其更顯流暢。大樓底層用大型石塊貼砌。整幢建筑給人以穩重感。二至五層有兩根愛奧尼克式柱子支撐,顯示出古典風采。內部大廳中長圓形玻璃天頂,造型典雅,工藝精美,是外灘的典型建筑。

  怡和洋行大樓

  自從1943年上海開埠后,國外商家紛紛開設洋行,怡和洋行就是最早的幾家之一。此后英商在這里開展了大量的貿易活動。怡和洋行大樓位于中山東一路27號,是一座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筑。大樓一、二層為一段,用花崗石壘砌軸線明顯,大門和雙側窗框都用羅馬半圓拱券石拱造型,正門上方有羊頭浮雕裝飾,顯得莊重堅實,第三至五層又一段,有羅馬科林斯柱式支撐,氣魄雄偉,顯示出濃郁的西歐古典色彩,第三層有石欄桿陽臺,整段窗框上方有石雕鑲嵌,第五層上方原有的平臺,穹頂被拆除,已加高至七層。

  東方大樓

  即現在的市公安局交通處大樓原是法國東方匯理銀行上海分行的辦公場所。設計師用豪華浮夸的手筆,在教堂和宮殿中把建筑、雕塑和繪畫結為一體,并用短檐、波浪形墻面、重迭柱及壁畫,使建筑物產生神秘的宗教氣氛。大樓強調立面裝飾和處理,尤為注重建筑自身的比例。其上面是貫通的愛奧尼克巨柱,兩側厚實的墻面橫向劃分為三段,頂部出檐較深,并有精致的雕刻。底層門窗形成三個高大的樓門,居中是線狀的浮雕。另外,大樓在小構體上也精雕細鑿,力求完美可謂是巴洛克式的經典之作。

  英國領事館

  建于1873年,樓高二層,近似文藝復興式建筑風格,樓宇臺基較高,底層豎向中段有五扇圓拱形窗,兩邊房間窗戶倒是圓拱形。外立面整齊見變化。整幢建筑外立面原采用清水磚,層頂用中國蝴蝶瓦鋪成,現外墻已采用水泥粉刷,大樓東面樓前有大草坪,環境更現優美。解放后,中國國際旅行社上海分社層設在這里,該社遷出后,由上海市外國投資工作委員會、上海國際經濟貿易研究所、上海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等機構設在這里。

  除了上述地處外灘的大廈外,外白渡橋、上海大廈、俄羅斯總領事館以及氣象信號臺與外灘的這些建筑渾然一體,勾勒出了一幅完整的萬國建筑博覽”的畫卷。

  人民英雄紀念碑

  我們現在在為中國革命獻出寶貴生命的革命先烈們的紀念碑錢,他是有三根直式槍桿沖天而上,寓意三個時期。1840的鴉片戰爭時期,1919年的舊民主時期,1949年解放抗日戰爭的新民主時期。原先這個碑是預計在1950年解放后一周年建造的,下面有塊奠基石上面有陳毅市長的簽名,由于某些原因,因故拖遲了。在城雕下面還有幾副從鴉片戰爭到解放后的一浮浮雕刻。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下。

  外白渡橋

  位于黃浦公園西側,架在中山東一路,東大名路之間的蘇州河河段上。1907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座鋼鐵結構橋,跨度52.16米,寬18.3米,是上海市區連接滬東的重要通道,過橋人流量,車流量很高。因為舊社會的時候,外國人在此修了座木橋,向往來的行人收取買路費,遭至很多人的不滿。后來上海的幾個富商酬資在木橋這里建了個擺渡站,免費為來往的行人擺渡,而且不收錢。而這個渡口是在橋的外邊的,故稱外白渡橋。

  上海大廈

  由主樓和副樓組成的上海大廈位于外白渡橋的北側。這是一幢早期現代派風格的八字式公寓結構。外部處理與內部裝修簡潔明朗,外觀氣勢宏偉。主樓原名百堯江大廈”。副樓又名浦江飯店”,F為三星級賓館,飯店設有中、美、英、法、日、阿拉伯六國特色高級套房,曾接待許多國家元首及中外游客。

  俄羅斯總領事館

  位于外白渡橋北側,蘇州河與黃浦江會合處。該樓建于1916年,占地面積1700平方米,建筑面積3264平方米,樓有四層,帶閣樓。底層一半置于地下,地面上露出2米高。大門兩旁有古典式雙立柱,第二層、第三層有圓拱式和平拱式窗框,窗戶之間有壁柱。屋頂為雙折四坡式,屋面有弧線尖頂窗戶,西側樓頂有二層樓高的了望塔一座,綠色鐵皮穹頂,沿江有堤岸,東側建有六角涼廳,可觀賞黃浦江、蘇州河會合處的景色。

  浦江潮:位于黃浦公園南大門內,它是大型青銅人像雕塑。一位身軀偉岸的工人,揚著風帆迎向襲來的巨浪,奮勇搏擊。形象而動感強烈,表現出無產階級力量無比,不畏艱險,勇敢前進,氣吞山河的大無畏精神。作品主題是表彰上海工人階級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的光輝業績。

  上海百年風云大型花崗石浮雕:位于黃浦公園下沉式圓島上,浮雕全長120米,高3.8米。浮雕以寫實的手法擷取具有典型意義的歷史事件,表現了從1840年至1949年間上海人民的革命斗爭。兩翼為裝飾性的花環圖案,象征著上海人民對革命先烈的緬懷。浮雕可分為七組,97個典型人物,表現了先烈們偉大的斗爭業績。

  好了各位,外灘的講解就到此結束了,接下來給大家拍照自由活動的時間。

  上海外灘導游詞 6

  舉世聞名的上海,是一個美麗而又繁華的城市,我早就聽說,上海外灘的夜景格外迷人。于是,我慕名來到那兒,準備親自體驗一下黃浦江畔的異域風情。

  太陽漸漸西沉,我們來到了黃浦江畔,天邊美麗的晚霞映紅了天空,也映紅了我們的臉龐。

  與此同時,外灘的游客也漸漸多了起來。在黃浦江畔,孩童們的歡笑聲,與大人們的交談聲夾雜在一起,形成了一支錯中復雜的'交響曲。

  可惜,天公不作美,遠處漸漸下起了大霧,我心灰意冷,下了這么大的霧,這夜景是肯定是看不成了!可是,這天氣也沒有我想象的那么糟。

  不一會兒,夜幕降臨了,外灘周圍的燈火都亮了起來,漸漸地,大霧散了。我環顧四周,啊!真是耳聞不如眼見,只見兩旁的西方建筑別有韻味。常青樹藤繞著墻壁,石徑小路旁的無名小花與綠草都給外灘添加了幾分典雅。

  此刻,這里已是燈光四射,人山人海了,這令人著迷人的景色我從來沒見過。我面對著燈火輝煌的浦東新區,在那里,許多建筑,高聳入云。還有世界聞名的“東方明珠”電視塔,燈光閃耀,似乎在向人問好。在美麗繁華的南京路上,霓虹燈頻頻閃爍,沿途還有許多歐式建筑,他們被五顏六色的閃燈裝扮的像童話中的宮殿一樣,非常美麗。

  我凝望著那波光粼粼的黃浦江江面,和那掛滿彩燈的游船,感受著那溫柔的江風,我不禁贊嘆:

  上海外灘的夜景可真美呀!

  上海外灘導游詞 7

親愛的游客們:

  我們的車子正行駛在延安東路高架上,還有十多分鐘就將到達上海的著名景點外灘了。我在此向大家介紹一下外灘景區的概況。

  外灘位于黃浦江和蘇州河的交匯處,與浦東陸家嘴金融區隔江相望。它北起北蘇州路南至金陵東路,長約1800米,地形呈新月形。

  外灘原來是上海城廂外東北面的沿江灘地,舊時俗稱“黃浦灘”,筑路后,名為黃浦路,1945年更名為中山東一路。1843年上海開放后,英國第一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看中了外灘一帶地方,在1845年以上海道臺公布的所謂“上海土地章程”為根據,劃定外灘在內的'800畝土地為英租界。此后外國洋行、銀行等相繼在此建立,后來成為西方列強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務和文化中心。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沿江修筑起了二十多棟巍峨參差,各具特色的世界各國古典風格的建筑。并在此地區開設了110多家銀行等經融機構,使之成為當時遠東最大的經濟中心。經過百年歷史滄桑的外灘,在1992—1993年大規模的改造工程后,舊貌換新顏,景色更為迷人,被中外游客評為上海“最喜愛的風景點”。

  親愛的游客們,現在我們站在外灘的觀景臺上,西面就是著名的:萬國建筑博覽風景線,北面可以看到綠樹成陰的綠色長廊,黃浦公園和人民英雄紀念碑也在北面。隔江眺望則能看到陸家嘴金融區的摩天大樓建筑群。下面我將重點給大家講解世界著名的萬國建筑博覽風景線。

  外灘景區的最大特色就在于被稱為“萬國建筑博覽”的建筑群,這里鱗次櫛比地矗立著各種24幢風格各異的大樓,有文藝復興式、新希臘式、美國芝加哥學派、巴洛克式……再現了昔日“遠東華爾街”的風采,處處散發著濃郁的異國情調。每當夜幕降臨,在泛光燈的映射下,外灘建筑更顯得晶瑩剔透,分外迷人。

  外灘不僅是一部“萬國建筑”的百科全書;也是中外名流演繹精彩人生的大舞臺;更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基地。主要景點有東風飯店、匯豐銀行大樓、海關大樓、和平飯店、黃浦公園等等。下面就請游客們與我一起細細品味外灘景區的無窮魅力吧!

  上海外灘導游詞 8

  在150年前,上海僅是江南沿海的一個中等縣城,航運事業很不發達,人們沒必要、也沒能力在沿江修筑堤岸,所以除東門黃浦江岸外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灘地。退潮時,江水聚滯在河床中心,露出一大片灘地。漲潮時,江水又沒過河灘。黃浦江是上海的主要河道。由于江寬水急,逆水而行的船只就須拉纖行走。幾百年來,纖夫的足跡就在黃浦江灘踩出一條曲折多彎的'小道,人們稱之“纖道”,這纖道就是外灘最早的路了。

  在上海的地名習慣用詞中,一般把河流的上游叫作“里”,河流的下游叫作“外”,如今天上海人習慣把虹口港上的漢陽路橋叫作“里虹橋”,把長治路橋叫作“中虹橋”,把大名路橋叫作“外虹橋”,就是根據橋所在河流的位置來取名的。同樣,今蘇州河入黃浦江口的第一座橋叫作“外白渡橋”,依次向里的橋也俗稱“里白渡橋”(今乍浦路橋)、三白渡橋(今四川路橋)。如以縣城為依據時,距城近的地方稱為“里”,距城遠的地方稱為“外”,今南市區的“里咸瓜街”和“外咸瓜街”;“里倉橋”和“外倉橋”等就是以此得名的。

  進入上海縣城附近的黃浦江在陸家浜出口處形成一個急彎,于是上海人就以陸家浜為界,其上游稱為“里黃浦”,下游稱為“外黃浦”。里黃浦的河灘叫作“里黃浦灘”,簡稱“里灘”,外黃浦的灘地就叫作“外黃浦灘”,簡稱“外灘”。

  1840年以后,上海作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對外開放,1845年英國殖民主義者搶占外灘,建立了英租界。1849年,法國殖民者也搶占外灘建立了法租界。自此至20世紀40年代初,外灘一直被英租界和法租界占據,并分別被叫作“英租界外灘”和“法蘭西外灘”。公共租界的工部局和法租界的公董局分別為它們的最高市政組織和領導機構。

  上海外灘導游詞 9

  租界儼然是一個主權區,西方列強以他們的方式經營、管理。建設租界,外灘就成了租界最早建設和最繁華之地。早期的外灘是一個對外貿易的中心,這里洋行林立,貿易繁榮。從19世紀后期開始,許多外資和華資銀行在外灘建立,這里成了上海的“金融街”,又有“東方華爾街”之稱。

  于是,外灘成了一塊“風水寶地”。在外灘擁有一塊土地,不僅是財富的象征,更是名譽的象征。商行、金融企業在外灘占有一席之地后,即大興土木,營建公司大樓。外灘的建筑大多經過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重建,各國建筑師在這里大顯身手,使面積不算大的外灘集中了二十余幢不同時期、不同國家、不同風格的建筑,故外灘又有“萬國建筑博覽”之稱。

  百余年來,外灘一直作為上海的象征出現在世人面前。它是上海人心目中的驕傲,它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上海的`文化,以及將外來文明與本土文明有機揉合、創新、發展的卓越能力。

  第一階段為形成期,時間從1843年上海開埠至1885年。外灘開埠之初,樓宇多為2至3層的外廊式建筑。最早的建筑是1849年落成的原英國領事館。

  第二階段為發展期,時間從1886年至1915年。20世紀初被稱為“遠東華爾街”,外灘作為遠東金融中心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

  第三階段為成熟期,時間從1916年至1937年。30年代外灘“萬國建筑博覽”終成現在的規模。

  新中國建立后,外灘在20世紀90年代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前夕經歷了兩次大規模改造。20世紀90年代的外灘改造是著重解決交通功能和防汛安全問題。世博會前夕改造目地是提升外灘濱水區域的環境品質,更加凸顯了“萬國建筑”的歷史文化歲月與特色,充分演繹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題,成為高品質街區和上海最具標志性、最經典的城市景觀區域。

  上海外灘導游詞 10

  外灘,位于上海市中心區的黃浦江畔,是上海的一道風景線,也是到上海觀光的游客必到之地。外灘又名中山東一路,全長約1.5公里。東臨黃浦江,西面為哥特式、羅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風格各異的大樓,被稱為“萬國建筑博覽群”。

  外灘面對開闊的母親河——黃浦江,背倚造型嚴謹、風格迥異的建筑群。由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來在經濟活動領域對上海乃至中國的影響,使其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外灘的江面、長堤、綠化帶及美輪美奐的建筑群所構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征的上海景觀。早晨,外灘是人們的健身的場所;白天,它是繁華熱鬧的'游覽勝地;晚上,則是情侶的戀愛天地。每當華燈初上之時,外灘各棟建筑物上燈光輝煌,一座座猶如水晶宮似的,令海內外游客贊嘆不已。徜徉在這里,我們領略著上海母親河——黃浦江的風采,遠眺著對岸浦東陸家嘴地區的新姿,感受著綠樹花壇間大都市園林的別樣風味,享受著大都市少有的清新空氣和明媚陽光。

  黃浦江是流經上海市區最大的河流,黃浦江源頭坐落在浙江安吉龍王山自然保護區內。由于黃浦江通江接海,受到潮汐影響,平均每天兩次有明顯的漲潮和退潮現象,一天內的水位落差可達4米以上,如遇天文大潮,水位落差就更大了。(關于黃浦江的源頭,以前有的說在淀山湖,有的說在太湖。但以湖泊作為江河源頭的在世界地理中很少見,況且太湖是個淺湖盆,有多方來水,不能算作完整的源。找到太湖的源頭才能找到黃浦江真正的源。經過考察考證,龍王山下的西苕溪以145公里長度、18億立方水量、280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積,供給量占太湖水的70%,為太湖水源之首。龍王山為黃浦江源頭的結論便據此得出。

【上海外灘導游詞】相關文章:

介紹上海外灘的導游詞09-07

上海外灘導游詞3篇09-08

贊美上海外灘的詩03-15

外灘的導游詞09-24

英文版上海外灘導游詞范文(精選11篇)11-18

外灘主要景點導游詞05-23

外灘導游詞范文(精選3篇)08-27

上海豫園導游詞-上海導游詞07-22

上海豫園導游詞3篇_上海導游詞07-27

上海世紀大道導游詞3篇_上海導游詞07-2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Av不卡在线播放 |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 日本无遮真人祼交视频 | 在线精品国产制服丝袜 | 日本激情视频A∨一区 |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