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丹東鴨綠江斷橋的導游詞范文(通用10篇)
作為一名旅游從業人員,就有可能用到導游詞,導游詞具有注重口語化、精簡凝練、重點突出的特點。怎樣寫導游詞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丹東鴨綠江斷橋的導游詞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丹東鴨綠江斷橋的導游詞 1
丹東鴨綠江斷橋原為鴨綠江上第一座橋,始建于1909年,長944.2米,寬11米,十二孔,從中方數第四孔為開閉梁,以四號圓形橋墩為軸,可旋轉90°,便于過往船只航行。每次旋轉須20分鐘。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被美軍炸毀。中方一側殘存四孔,成為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見證。現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游人可登橋憑票游覓。是鴨綠江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大橋景區主要景點。鴨綠江斷橋是集恥辱、斗爭、成就于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
鴨綠江斷橋是1993年修復開發的戰爭遺跡型旅游景點,命名為"鴨綠江斷橋",橋身漆為淺藍色,意不忘殖民統治和侵略戰爭,祈盼和維護世界和平。橋頭上方曲弦式鋼梁正中懸掛的紫銅巨扁上的"鴨綠江斷橋"五個金色大字,為遲浩田題寫。斷橋上的成千上萬處彈痕,至今遺留宛然,成為抗美援朝的見證。斷橋仿佛是一位屹立江中的歷史老人,憑吊和銘記著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英雄業跡。橋上遺留的累累彈痕和橋頭飛翔的群群白鴿,把戰爭與和平兩個不同的畫面同時呈現在游客面前,令人深受教育。
丹東鴨綠江斷橋的導游詞 2
丹東鴨綠江斷橋位于丹東鴨綠江大橋南側,是日本殖民統治的遺跡,該橋1911年10月建成,是一座12孔開閉式大橋,1950年11月至1951年2月被美軍炸斷。中方一側所剩四孔殘橋保留至今,成為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見證,1993年鴨綠江斷橋被重新維修開發利用。
橋上現有原橋旋轉及炸斷處觀賞臺各一處,炮樓一個,橋史話展板30塊。游客參觀斷橋,不僅能了解斷橋歷史,觀看中朝兩岸風光,更能激發愛國熱情和報國之志。2001年6月,鴨綠江斷橋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8月,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列為國家重點建設紅色旅游景區。
斷橋仿佛是一位屹立江中的歷史老人,憑吊和銘記著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英雄業績。橋上遺留的累累彈痕和橋頭飛翔的群群白鴿,把戰爭與和平兩個不同的畫面同時呈現在游客面前,令人深受教育。
丹東鴨綠江斷橋的導游詞 3
河口斷橋——原名青城橋,位于遼寧省丹東市寬甸縣長甸鄉河口,是鴨綠江上最早修建的公路橋。1941年,出于軍事侵略和經濟掠奪的需要,日本侵略者指示偽滿洲國和朝鮮當局建立“青城大橋橋墩”全橋全長709.12米,橋面寬6米。它有22個橋墩,21個洞,建于1942年。
1950年10月19日,時任朝鮮志愿軍司令員的.彭·,只帶了一名參謀、兩名警衛和一個電臺,就從這座橋上開著一輛吉普車到了朝鮮戰場。1951年3月29日,美軍出動6批30余架次進行轟炸,青城橋斷裂,成為永遠的斷橋。斷橋在斷橋以西的中國作為旅游景點開放,而對面韓國的橋面至今沒有修復,保留了戰爭的創傷。
丹東鴨綠江斷橋的導游詞 4
跨于鴨綠江上的鴨綠江斷橋是丹東的標志性景點之一,它緊挨著鴨綠江大橋(中朝友誼橋),是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見證。走上大橋,看著橋體上遺留的累累彈痕和被炸彈撕毀的橋梁鋼架,能感受到槍炮聲與戰機劃破長空的聲響仿佛就在耳邊。站在橋上還可飽覽中朝兩岸風光。
如果不想花錢上橋,在江邊同樣可以遙望到斷橋的.身影。橋附近有游船碼頭,坐船(約每人60元)游江欣賞斷橋會有另一番感覺,還可以遙望朝鮮。江邊有租借民族服裝的地方,可以照相留念,價格不算貴。夜晚,靠近丹東這邊的幾座橋梁上會有霓虹燈閃爍,來江邊走走、看看邊境夜景感覺不錯。
鴨綠江斷橋是鴨綠江上諸多橋中的第一橋,1911年由當時殖民機構日本駐鮮總督府鐵道局所建。橋長944.2米,從中方數第四孔為開閉梁,以四號墩為軸,可旋轉90度,便于過往船只航行。1950年11月至1951年2月,侵朝美軍飛機多次對大橋狂轟濫炸,使這座橋成為廢橋。
中方所剩四孔殘橋保留至今,習慣上稱之為“斷橋”,斷橋上現有原橋旋轉及炸斷處觀賞臺各一處、炮樓一個、斷橋史話展板30塊。橋身漆為淺藍色,意喻不忘殖民統治和侵略戰爭、祈盼和維護世界和平。斷橋上的成千上萬處彈痕,至今遺留宛然,成為抗美援朝的見證。
丹東鴨綠江斷橋的導游詞 5
丹東與朝鮮隔鴨綠江相望,與對面的新義州可謂是一衣帶水。是旅游觀光好景點了。每天到斷橋的游人很多。顧名思義,斷橋就是一座斷了的橋梁。這座連接中朝兩國的交通大動脈是鋼鐵骨架結構。這里,沒有西湖斷橋白素貞與許仙的浪漫;這里,記載著中華民族的恥辱與不屈。
現在,斷橋已經成為我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珍貴的歷史文物。
沿著鐵橋向河心走去,跨過四孔殘橋便走到了斷橋的盡頭,也就是說到了國界。對方是光禿禿的幾個嵌滿彈洞的青石砌的橋墩子,形影相吊,凄慘慘的矗立在江的一側。再往遠看,隱隱約約見到一座二層樓房,那便是朝鮮的'重要城市新義州了。
斷橋的左側,還有一座橋連接著兩國,一列火車恰好從朝方馳過,奇怪的是只掛著兩節車廂,而且窗戶布簾都拉的嚴嚴實實,看不見里面的情形。與國內繁忙的鐵路運輸相比,這條交通線顯得非常沉悶,冷落,孤寂。
斷橋我方一側橋身漆為淺藍色,意為不忘殖民統治和侵略戰爭,祈盼和維護世界和平。橋頭上方曲弦式鋼梁正中懸掛著一塊紫銅巨匾,上書“鴨綠江斷橋”五個金色大字。斷橋上的鋼軌靜靜地臥著,斑斑鐵銹似乎在向我們講述著當年一群優秀的中華兒女是怎樣“雄赳赳,氣昂昂”地踏著它的身軀走向江對岸的。橋上成千上萬處彈痕,像一只只眼睛,見證著恨與愛的硝煙,見證著血與火的凝練。
下了大橋,有游艇兜攬生意,可以乘船游覽鴨綠江風光,還可以從江上近距離觀望朝鮮。我們乘船來到江心,一江碧水,綠的發沉,江流滾滾,濺在船舷上,飛起雪白的浪花,爽人心骨。
在游船上看斷橋,中國一側就像一條獨臂,而朝鮮一測的幾座橋墩則像殘留的幾顆牙齒,全然沒了唇齒相依的感覺。
水無聲。江水有情。江水是一樣的。江的左右兩岸卻是兩道截然不同的風景,一側是“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側是“蕭瑟秋風今又是”。
江的左側是丹東市,群山疊翠,綠樹成蔭,危樓廣廈,接天摩云,車水馬龍,花木扶疏,景色殊美。熙熙攘攘的行人穿紅戴綠,像一道五彩繽紛的河流在大街上流淌。喝鴨綠江水長大的丹東姑娘們,身著短衣長裙,像一只只飛舞的蝴蝶,和情侶在江岸邊的涼棚下啜著茶,聊著天,咬著冰淇淋,優哉悠哉,給這座英雄城市帶來不盡的青春活力。
江的右側是朝鮮的新義州。游船盡量靠近了朝鮮一方的江岸,使我們清楚地看到兄弟國家的境況。新義州淹映在一片稀疏的綠蔭之中,隱約只能看到露出樹梢的幾幢起脊的紅瓦屋頂,唯一引人矚目的是那幾叢粉紅色的花木。
丹東鴨綠江斷橋的導游詞 6
鴨綠江斷橋原為鴨綠江上第一座橋,始建于1909年,長944.2米,寬11米,十二孔,第四孔為“開閉梁”,可旋轉開合,便于船舶航行。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被美軍炸毀。中方一側殘存四孔,成為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見證。現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鴨綠江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大橋景區主要景點。
美麗的鴨綠江上有一座著名的橋,即“鴨綠江斷橋”,這是鴨綠江上諸多橋中第一座橋。這座橋于1909五月動工,1911年竣工,由當時日本朝鮮總督府鐵道局所建。1950年11月至1951年2月經美軍飛機多次轟炸,第一橋毀為廢橋。中方所剩四孔殘橋保留至今,由遲浩田上將題寫橋名“鴨綠江斷橋”,意在保留歷史原貌。
清風拂面,一條寬寬長長的'墨綠色飄帶溫柔地在眼前流淌,眼前這幅美景就是著名的鴨綠江,江的這邊是中國的領土,對面則是朝鮮領土,遠遠看去,對面的場景依稀還能看清,真是奇特的邊境景色
橋頭擺放的抗美援朝戰爭使用過的武器模型。
鴨綠江斷橋位于丹東市鴨綠江畔,是日本殖民統治的遺跡,曾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被炸斷,是鴨綠江第一座大鐵橋所殘留在中國丹東一側的“斷橋”。該橋1911年10月建成,是一座12孔,開閉式大橋。1950年11月至1951年2月被美軍炸斷。
中方一側所剩四孔殘橋保留至今,1993年鴨綠江“斷橋”被重新維修開發利用,并改名為“端橋”。一九九三年六月動工修整,辟為旅游景點,命名為“鴨綠江端橋”。橋身漆成淺蘭色,意在不忘戰爭,祈盼和平。由時任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題寫橋名“鴨綠江斷橋”,意在保留歷史原貌。
靜靜呆在江中間的橋墩,對面則是朝鮮的領土。
1993年6月,斷橋被開辟為旅游景點。橋上現有原橋旋轉及炸斷處觀賞臺各一處,炮樓一個,橋史話展板30塊。游客參觀斷橋,不僅能了解斷橋歷史,觀看中朝兩岸風光,更能激發愛國熱情和報國之志。2001年6月,鴨綠江斷橋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8月,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列為國家重點建設紅色旅游景區。
鴨綠江斷橋遺址。
丹東鴨綠江斷橋的導游詞 7
鴨綠江風景區位于鴨綠江中下游丹東市境內,東起渾江口,西至大東港,全長210公里。總面積824.2平方公里(含朝鮮水面),保護區面積200平方公里。
鴨綠江因為水的顏色而得名,那碧綠的江水,猶如雄鴨脖頸的瑩綠,先人們便稱其為鴨綠江,沿襲至今,在早以前,鴨綠江的古稱為馬訾水。鴨綠江古稱壩水,漢稱為訾水,唐朝始稱鴨綠江,因其水色青綠、恰如鴨頭而得名。鴨綠江發源于吉林省長白山南麓,流經長白、集安、寬甸、丹東等地,向南注入黃海,全長795公里,是中朝兩國的'界河。鴨綠江流經丹東市約300公里。此段江面寬闊,兩岸風光秀麗,在入海口一帶,盛產大銀魚。鴨綠江造橋歷史很早,可上溯到遼代,20世紀初,鴨綠江上始建鐵橋,先后在丹東和朝鮮新義州之間建了二座。
第一座建于1920年,是座開閉式橋梁。1950年朝鮮戰爭中被美國飛機炸毀,橋墩至今猶存,現辟有端橋游覽區。第二座橋建于1940出年,為鐵路、公路兩用橋,全長940米,屬中朝兩國共管。它是中朝兩國的交通要道,也是游人觀光覽勝的景點。
鴨綠江風景名勝區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冬暖夏涼,山青水秀,一覽中朝兩國風光而獨具特色。
鴨綠江風景區位于鴨綠江中下游,與朝鮮碧潼、清水、義州、新義州隔江相望,江水蜿蜒舒緩,兩岸峭壁嶙峋,林木郁郁蔥蔥,形成了絢麗多彩的自然景觀,古代城堡遺址,明代萬里長城遺址、近代戰爭遺跡,現代橋梁和大型水利工程,組成豐富的人文景觀,風景區分為六大景區,即江口、大橋、虎山、太平灣、水豐、綠江景區。
丹東鴨綠江斷橋的導游詞 8
大家好,現在看到的是鴨綠江大橋。鴨綠江大橋是一座橫跨中國和朝鮮的邊境橋梁。它是一座歷史豐碑,歷經抗美援朝戰爭洗禮,銘記著中韓兩國人民用鮮血和生命凝聚的偉大友誼。現在,我們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橋鐵框架上的許多彈痕和殘留的彈孔。1950年,我們的35萬志愿者從這座橋跨過了鴨綠江。這座橋建于1935年。1950年8月,美軍出動數十架飛機入侵臨江上空,對鴨綠江大橋和附近的臨江火車站進行狂轟濫炸,朝鮮附近的大橋末端被炸飛。1955年5月,中朝順利恢復友誼橋。這座橋長600多米,高20米,寬10米。
這里有一個歷史故事,大家一起看看。1950年8月11日,當4架敵機掃射、轟炸停在臨江火車站的一輛滿載作戰物資的機車時,臨江火車站司機許冒著生命危險沖進機車駕駛室,將軍們驅車前往掩蔽所。敵機立即跟蹤追擊轟炸,狂掃列車頭部。許陳果駕駛機車的四根手指被打掉了,血流成河,但他仍然堅持把火車開進山洞,保留機車。1951年,許陳果被評為抗美援朝英雄,受到毛主席接見。許舍身救火車的英雄事跡迅速傳遍全國,極大地鼓舞了全國軍民保衛國家、抗美援朝的熱潮。當人們來到橋上時,他們哀悼靈魂,緬懷烈士,期待世界永遠和平。目前,他們似乎看到了志愿者在鐵滾滾的雄偉外觀和風采。
其實有兩座鴨綠江大橋,相距不到100米。第一座橋始于1920年5月,完成于1920年10月。是當時日本韓國總督府鐵路局修建的`。它最初是一座12孔鐵路橋,長944.2米,寬11米。中方第四個洞是開合梁,可以旋轉90度,方便船只航行。第二座橋建于1937年4月,1943年通車,距離第一座橋上游不到100米。1950年11月——1951年2月,第一座大橋被美軍飛機炸毀,只剩下一半,在韓方只剩下幾個光禿禿的橋墩。
第二座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鴨綠江大橋,現在還在使用,是連接中國和朝鮮的紐帶。這座橋于1937年開始建造,1943年投入使用。這座橋通向鐵路,又通向公路。當時的路面是用木板鋪的,1977年更換水泥板后就不修了。鴨綠江大橋多年不大修的鋼梁已經生銹,損壞路面300多處,部分橋面移位斷裂,削弱了橋梁的承載能力。
新的鴨綠江大橋項目正在規劃和談判中。橫跨鴨綠江,是連接中國和朝鮮的重要橋梁,丹東和朝鮮之間新的交通大動脈,未來鴨綠江上的主要景觀點。橋梁采用斜拉索形式,體現了現代主義設計的精髓,造型優美,氣勢恢宏。
丹東鴨綠江斷橋的導游詞 9
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個橋就是鴨綠江斷橋。鴨綠江斷橋以其建造的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又歷經了戰火的洗禮而為人們所矚目,被譽為"鴨綠江”。
上第一橋"。1905年9月,由日本殖民機構朝鮮總督府鐵道局對橋址的地質、流量、流速、潮汐、航運、航道等情況進行勘探測量,提出了中朝雙方每側各架設300英尺和200英尺6聯的鴨綠江鐵路大橋設計方案和預算大綱。鴨綠江大橋的建設議案正式提出,并得到日本政府的同意。
1908年5月,日本在沒有征得清政府同意的情況下,首先在朝方新義州一側開始施工,建設鴨綠江大橋。1910年4月,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迫于日本的壓力,在我方一側正式施工。1911年3月,開始架設鋼梁。同年10月,大橋建成通車。鴨綠江上第一座鐵路橋,從1905年設計到1911年竣工,前后共歷時6年,役使中朝兩國勞工51萬人次。
橋全長944.2米,寬11米,為單線鐵路橋。大橋的結構為上梁曲弦式,共12孔,中朝雙方各6孔。其中,中方每孔為91.44米,朝方每孔60.96米。橋面為直梁劃板式,橋墩為鋼筋水泥澆筑,外砌花崗巖。中方第四孔設有旋轉式"開閉梁"。1950年被美機炸斷成為廢橋,1993年開放為景點供人們游覽。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個橋就是鴨綠江斷橋,鴨綠江斷橋以其建造的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又歷經了戰火的洗禮,而為人們所矚目,被譽為鴨綠江上第一橋。
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爭,日本人以堅船利炮徹底打開了入侵中國的大門,迫使清政府簽訂中日《馬關條約》,將遼東半島割讓給日本,丹東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為了加速對外擴張,全面侵華,掠奪中國豐富的物產資源,1905年,由日本人勘探設計,開始修建東京—新義州的京義鐵路和丹東—沈陽的`安奉鐵路。這兩條鐵路是日本打通中國的主要交通運輸線,對侵略中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為把兩條鐵路聯接起來,日本迫切需要在鴨綠江上架設橋梁。
1908年日本人在沒有征得清政府同意的情況下,首先從朝鮮一側開始建橋,在工程過半時才與當時清政府溝通。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迫于日本的壓力下,違心同意在中國一側建橋。從1905年設計到1911年建成通車,共歷時6年,距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役使中朝兩國勞工51萬人次。大橋全長944.2米,寬11米。共12孔,中朝雙方各6孔。中間鐵路路面寬5米,兩側各有人行步道3米。大橋鋼梁結構為曲弦式,共12孔;自中方起1—6孔每孔跨度為91.44米,7—12孔每孔跨度為60.96米;橋面為鋼梁結構,上面鋪設木板;橋墩采用沉箱技術,為鋼筋水泥澆注,外砌花崗巖。中方第四孔設有旋轉式“開閉梁”。1950年被美機炸斷成為廢橋,1993年開放成為景點供人們游覽。
為了和平
這組雕塑是根據1950年10日19日彭德懷司令員率師過江的真實歷史,真實人物制作的高5米,寬12米青銅藝術作品。雕塑背景是旗海,代表在新中國成立伊始,百廢待興之時,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主席根據金日成主席的請求派出志愿軍赴朝參戰,并在全國掀起波瀾壯闊地偉大抗美援朝運動。
整組雕塑既保持了正義之師、勝利之師的磅礴氣勢,又體現了志愿軍開進時“雄赳赳、氣昂昂”的驚世壯舉,也突出了彭德懷這位舉世聞名的統帥堅定的意志和浩氣。它將作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豐碑、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標志、中朝兩國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友誼的見證安放在歷史發生地——鴨綠江斷橋橋頭。
雕塑塑造了26位志愿軍統帥、領導和英模人物形象,彭總左邊是毛澤東長子毛岸英,右邊是在朝鮮戰場上犧牲的最高將領蔡正國。吉普車后邊是首批過江的志愿軍核心領導:鄧華、韓先楚、洪學智副司令員、解方參謀長、杜平政治部主任。
(前排左起)依次是特級戰斗英雄、榮獲朝鮮最高勛章一級國旗勛章、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的楊根思、黃繼光。一級戰斗英雄、榮獲朝鮮最高勛章一級國旗勛章、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的孫占元、楊連弟、邱少云、伍先華、胡修道。一級愛民模范、榮獲朝鮮最高勛章一級國旗勛章的羅盛教。一級戰斗英雄、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的楊春增、楊育才、(后排左起)李家發、許家朋。一級戰斗英雄王海、贠寶山、雷寶森。特等功臣、英雄司機尹繼發。國際和平戰士姚慶祥。一等功臣、創造世界戰地救護史上奇跡的女戰士劉秀珍。
丹東鴨綠江斷橋的導游詞 10
大家好,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鴨綠江大橋。鴨綠江大橋是橫跨中朝兩國的國境橋。它是一座歷史的豐碑,歷經抗美援朝戰火的洗禮,銘記著中朝兩國人民用鮮血和生命凝成的偉大友誼。現在,我們依然能清晰的看到橋梁鐵架上的眾多彈痕和殘留的彈孔。1950年,我志愿軍35萬人馬就是從這座橋上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這座大橋始建于1935年,1950年8月份,美軍出動數十架飛機侵入臨江上空,向鴨綠江大橋和附近的臨江火車站狂轟濫炸,大橋靠近朝鮮的一端被炸毀,1955年5月,中朝雙方重新將友誼之橋修復暢通。橋長600余米,高20米,寬10米。
這里有個歷史故事,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1950年8月11日,當4架敵機向停在臨江火車站一列裝滿作戰物資的機車掃射轟炸時,臨江火車司機徐國臣,冒著生命危險,沖進機車駕駛室,將軍列向等避洞開去,敵機立即跟蹤追炸,向列車頭狂掃不止,徐國臣駕駛機車的四個手指頭被打掉,鮮血直流,但仍堅持將列車開進了山洞,保住了機車。1951年,徐國臣被評為抗美援朝特等功臣,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徐國臣舍身救列車的英雄事跡很快傳遍了全國,極大地鼓舞了全國軍民保家衛國,抗美援朝的.熱潮。來到橋上,人們憑吊英靈,緬懷先烈,企盼世界永遠和平,眼前仿佛又看到了志愿軍鐵流滾滾,雄師勁旅的雄姿和風采。
鴨綠江大橋其實有兩座,相隔不足百米。第一座橋于1920年5月動工,1920年10月竣工,由當時的日本朝鮮總督府鐵道局所建,始為鐵路橋,十二孔,長944.2米,寬11米,從中方數第四孔為開閉梁,可旋轉90度,便于往來船只航行。第二座橋始建于1937年4月,1943年啟用,距第一座橋上游不足百米。1950年11月——1951年2月,經美國飛機多次轟炸,第一座橋毀為廢橋,只剩下半截,朝鮮一側只留下光禿禿的幾個橋墩。
第二座橋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鴨綠江大橋還在使用中,是聯系中朝兩國的紐帶。這座橋于一九三七年開工建設,一九四三年交付使用。大橋上行鐵路,下行公路。當時公路橋面鋪設木板,一九七七年換鋪水泥板后就再沒有修過。多年沒有大修過的鴨綠江大橋鋼梁已銹蝕斑斑,路面破損多達三百余處,有的橋面板移位、斷裂,致使大橋承重能力減弱。
新的鴨綠江大橋項目正在規劃與洽談中。橫跨鴨綠江兩岸,為連接中朝兩國的重要橋梁,是丹東與朝鮮之間新的交通要道,也是未來鴨綠江江面之上的一大景觀點。大橋采用斜拉索形式,體現現代主義的設計精髓,造型優美、氣勢磅礴。
【丹東鴨綠江斷橋的導游詞】相關文章:
丹東斷橋導游詞02-13
丹東鴨綠江導游詞05-17
丹東鴨綠江導游詞7篇03-08
丹東鴨綠江導游詞6篇02-23
丹東導游詞07-24
介紹丹東的導游詞09-08
介紹丹東的導游詞05-05
丹東的導游詞-導游詞范文01-05
丹東大鹿島導游詞01-11
丹東導游詞范文介紹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