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廟導游詞

時間:2022-04-24 11:02:43 導游詞 我要投稿

成吉思汗廟導游詞

  導游詞是導游人員引導游客觀光游覽時的講解詞,是導游員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成吉思汗廟導游詞,歡迎大家分享。

成吉思汗廟導游詞

  成吉思汗廟導游詞 篇1

  游客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成吉思汗廟,很高興成為大家的導游,我叫李梓健,大家叫我李導就好了,現在我就帶著大家來游覽成吉思汗廟,在游覽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請大家跟隨我,踏上用花崗巖砌成的九九八十一級臺階。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座落在罕山之巔的成吉思汗廟,它是我們烏蘭浩特市最著名的景點。這座廟坐北朝南正面呈現”山”字形,融漢、蒙、藏三個民族的建筑風格。請大家跟隨我走進大廳。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就是高2米,重2噸的成吉思汗銅像,全身貼金。他的旁邊有四位皇后和四個兒子。他的兒子分別是長子術赤、次子察合臺、三子窩闊臺、四子拖雷。他們都是孛兒貼皇后所生。

  請大家注意腳下的臺階,兩側偏殿陳列著元代的兵器、服飾、瓷器等復制品,請各位游客自由觀賞。

  我再帶領大家去看一看有”神馬白俊”之稱的漢白玉雕塑。這匹白馬受過成吉思汗封禪,并非一般的乘騎。相傳是玉皇大帝”天馬神駿”的化身。成吉思汗把其視為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驍勇直前,吉祥如意的象征。

  成吉思汗廟左側還有一座別具一格的展覽廳,東側還有箴言長廊,請大家自由觀看。

  這次游覽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到來,歡迎大家下次再來。

  成吉思汗廟導游詞 篇2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烏蘭浩特市國家3A級旅游區——成吉思汗廟旅游區觀光游覽。成吉思汗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紀念成吉思汗的廟宇,它與罕山公園、罕山森林公園共同組成成吉思汗皇家園林。成吉思汗廟與位于鄂爾多斯市的成吉思汗陵緊密關聯,被中外史學家及草原兒女并稱為“西陵東廟”。

  關于成吉思汗的相關歷史與傳說,我會在下面的講解中為大家一一介紹。現在,在我們腳下的是通往成吉思汗廟殿的九九八十一級臺階。它是由花崗巖砌成,臺階共分九組每組九級,因為蒙古人十分崇尚“九”,認為九是數字之首尊,九九歸一預示著吉祥;成吉思汗廟的整體建筑格局與南京中山陵極為相似,從遠處和高處看外觀呈“中”字型,布局以主園路為中軸線,左右呈對稱形式,是典型的漢族風格,建筑規模較中山陵小了許多。孫中山被中國人稱為中華民國“國父”,而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被海內外蒙古族人民稱為“太祖”。在通往大殿臺階的兩側,栽有44棵蒼翠挺拔的迎客松,象征著成吉思汗44歲登基稱大汗,建立大蒙古國。下面我給大家逐一介紹成吉思汗廟景區中主要的景觀和景點:展覽廳:在我們行進方向的左側建有一座別具一格的展覽廳,它原是給守護此廟的喇嘛所建,后來被改建成了展覽廳。展覽廳內以詳盡的圖文資料記載了成吉思汗文韜武略、一統天下的蓋世雄才、歷史功績以及成吉思汗廟滄桑巨變的歷程,同時還珍藏著黨和領導人以及外賓來成吉思汗廟參觀所留的照片和珍貴題字。

  成吉思汗箴言長廊:在我們行進方向的右側是成吉思汗箴言長廊:箴言是指勸告、勸誡、警示性的語言和提示。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戎馬一生,留下許多名言警句,涉及到政治、軍事、教育等諸多領域,經后人進行整理,收錄了55條1738字。到2002年時,我們以草、行、隸、篆、楷等字體將它鐫刻在這座長廊中,把這些閃爍著蒙古民族智慧光輝、有著深刻蒙元文化底蘊的不朽箴言公開展出,供游客們欣賞、品味。一代天驕雕塑:下面我要向大家簡要介紹的是一代天驕雕塑。這座雕塑體現的是成吉思汗橫刀躍馬于疆場上的雄姿,底座是以花崗巖為基礎,象征成吉思汗堅不可摧的意志和雄心,雕塑上部以青銅鑄就,象征成吉思汗金戈鐵馬的征戰歷程。成吉思汗南征北戰、戎馬一生,是我國歷史上杰出的軍事統帥,他所總結創造的集中優勢兵力、分割包圍的戰略戰術至今還在影響著世界軍事領域的作戰理論和思維方式。“神馬白駿”漢白玉雕塑:這匹受過成吉思汗封禪的并非一般的乘騎,相傳是玉皇大帝天馬神駿的化身,成吉思汗把其視為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驍勇直前、吉祥如意的象征。

  鎮遠蘇勒德:傳說一次戰役中成吉思汗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跪拜乞求長生天保佑他一定打勝仗。突然一聲巨響,天降一柄神矛落在枝葉繁茂的大樹上。成吉思汗命大將木華黎將神矛取下后,并用九九八十一匹黑馬的馬鬃編成纓將它裝飾起來,作為行軍作戰的前導徽標和旗幟握桿,稱之為蘇勒德。從此,成吉思汗無往而不勝,橫掃歐亞。成吉思汗十分敬重蘇勒德,在大蒙古汗國成立慶典上莊重地將其供在祭壇上,標志勝利、成功、吉祥、太平。成吉思汗廟:下面我將為大家介紹我們眼前的這座成吉思汗廟。成吉思汗廟位于烏蘭浩特市區北部罕山之上,它海拔350米,與市區內最高山峰海拔553米的王陵山遙遙相對。成吉思汗廟建于偽滿康德七年(1940年)5月5日,由藝術家耐勒爾設計,周邊蒙古族人民捐款出工建造,并于康德十一年(1944年)10月10日落成。廟殿由一個正殿、兩個偏殿和東西長廊構成,集蒙、漢、藏三個民族建筑風格于一體,外觀呈“山”字型,共有大小九個尖頂,面積822平方米,高30米。由于成吉思汗廟的獨特建筑特色和風格及其歷史意義,它已經成為烏蘭浩特的象征。

  由于設計創建者們的獨具匠心,使得方圓25公里的范圍內沒有任何一座山能夠阻擋它的雄姿和人們的視線,周邊數十萬民眾一眼就會看到它。下面我為各位游客介紹我們眼前的這座城市(站在成吉思汗廟前,面向市區指說)——烏蘭浩特,其蒙古語含義是紅色的城市。烏蘭浩特市原名王爺廟,1947年5月1日,內蒙古自治政府在這里宣告成立,毛主席、朱德總司令聯名發賀電祝賀,烏蘭浩特(意為紅色城市)因此而得名。請大家隨我步入成吉思汗廟大殿,首先請隨我到西殿,蒙古族向來有西大東小的風俗觀念,以西為尊,與漢族風俗習慣相反。

  尊敬的各位朋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是震撼世界的歷史人物,他是中華歷史上偉大而天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一生轉戰數十年,先后征服40多個國家。首先請隨我看“成吉思汗統一蒙古戰爭示意圖”(戰役以重要性結合時間性順序排列):第一大戰役“塔塔兒之戰”。作戰地點在今蒙古國境內東北部烏勒扎河上游。作戰時間是1202年春。當時,蒙古草原上勢力較強的五大部落間紛爭不斷,東部稱雄的塔塔兒部雖與成吉思汗是近鄰,但有世仇,成吉思汗堂叔祖父俺巴孩汗和父親也速該均為塔塔兒部所害。

  與此同時,他也迫切需要通過一場勝仗來提高自己在眾部落中的威望和影響力。結果成吉思汗大勝,不僅報了世仇,同時也確立了他在蒙古東部的地位。第二大戰役“十三役之戰”。公元1196年,成吉思汗正致力于統一漠北部落,以扎木合為首的扎答闌部糾集其它部落組成十三支隊伍共三萬余騎在斡難河的桑沽溪、連勒古山山區(今呼倫貝爾西側蒙古國東方省與俄羅斯赤塔州交界處)與成吉思汗的隊伍進行激烈廝殺。成吉思汗雖然戰敗,卻贏得了更多的支持者,還樹立起他個人威信和號召力,比贏得一次戰役更為珍貴。第三大戰役“闊亦田之戰”。公元1201年,扎木合率扎答闌部聯合蔑爾乞、塔塔兒部、乃蠻部在赤忽兒忽山、扯克徹兒出和闊亦田地區(科右前旗索倫與科右中旗巴仁哲里木至蒙古國東方省交界地區)與成吉思汗同克列亦惕部王罕聯軍展開作戰,此役成吉思汗與王罕聯軍大獲全勝,極大削弱了其它部落的實力,也逐漸顯示出成吉思汗在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才能,還收用一員大將者別(箭之意,泰赤烏人,原名只兒豁阿歹)。

  第四大戰役“折折溫都山之戰”。公元1203年,由扎木合挑起的克列亦惕部王罕之子桑昆發起了對成吉思汗的戰爭,當時勢力不夠強大的成吉思汗曾一度退到大興安嶺邊緣地帶(即興安盟境內索倫河谷一帶)。此次戰役,雙方兩敗俱傷,但戰役最后成吉思汗依靠獨特的軍事指揮才能突襲敵軍大營而扭轉戰局,這也是成吉思汗取得的一個重大勝利,是具有決定性的,從而確立了他在蒙古牧民中的霸權。第五大戰役“納忽昏山之戰”。

  公元1204年,實力日益強大的成吉思汗欲征服另一強大部落乃蠻部,此時乃蠻部是五大部落中僅存的沒有被剿滅的部落,它雄踞草原西側,雙方在蒙古國境內的杭愛山納忽崖地區展開決戰,乃蠻部塔陽汗聯合了篾爾乞惕、克列亦惕、翰亦剌惕、扎答闌、塔塔兒、朵兒邊、撒勒只兀惕等各部殘余與成吉思汗大軍進行了殊死拼殺,作戰區域涵蓋了新疆東部與甘肅省至蒙古國交界處,戰役結束后,成吉思汗徹底征服了草原上各大部落,為1206年稱蒙古大汗奠定了基礎。第六大戰役“滅西遼之戰”。作戰地點:新疆北部、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至甘肅省內。作戰時間:1218年秋。成吉思汗為徹底鞏固黃河以北的統治,率大軍在天山以西伊犁河上游固爾扎附近與西遼軍隊進行了殊死戰斗,最終以斬殺西遼國王屈出律,令西遼政權垮臺而告終。至此通過這著名的六大戰役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草原部落,推翻了北方諸多政權,不僅為其子孫日后統一中國,也為接下來的征服歐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不幸的是,1227年在進攻西夏戰役中,成吉思汗病逝于甘肅省東部六盤山南麓渭水北面的清水縣,享年66歲,在位22年。壁畫《暢通東西方》:這幅壁畫在繪畫中屬于三聯繪畫結構,中間是主題畫,展現了民族英雄成吉思汗在13世紀初遠征西方各國,使東西方各國的使臣能夠在和平的環境里進行文化、科技、商業、交通、建筑等方面的交流,增進了東西方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推動了社會歷史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

  請看這是象征中國的萬里長城和唐三彩形式的寶塔。兩邊景物的對稱呼應,烘托了中間壁畫的主題,歌頌了成吉思汗為暢通東西方全方位的交流所做出的歷史貢獻。西長廊壁畫:這幅壁畫講述的是成吉思汗誕生成長的故事。成吉思汗原名鐵木真(蒙古語“鐵匠”之意,取自于其父也速該在其誕生時抓獲的一名塔塔兒頭領鐵木真兀格的名字),他是乞顏部孛兒只斤氏人,1162年出生在蒙古斡難河畔(今蒙古國境內)的一個叫做迭里溫勃勒達合的地方。關于鐵木真的出生,當時有一段美麗神奇的傳說。傳說鐵木真出生時,右手掌心中握有一個亮如紅玉、硬似瑪瑙的血塊,當時蒙古族信仰的薩滿教認為這是個大權在握的象征,預示著鐵木真以后必成大業、做大汗。

  鐵木真的少年時代是在磨難和動亂中度過的,9歲那年,他的父親也速該帶著他到娘舅部落弘吉剌部去求婚,訂婚之后按照當地習俗,把鐵木真留在親家德薛禪家中,也速該獨自回部落,在回家途中,正逢“塔塔兒部”舉行宴會,他感到口渴,下馬參加了宴會,塔塔兒人認出了也速該,想起了從前的仇恨,在他的酒中下了毒藥,在回家途中毒性發作,到家后便離開了人世。鐵木真的父親去逝以后,他的母親訶額侖夫人帶著鐵木真兄妹過著悲苦的生活,他們靠打獵和采集野果為生。在鐵木真15歲那年,家中僅有的八匹黃驃馬被人偷走,鐵木真便順著蹄印去尋找,傍晚結識13歲牧童“孛斡兒出”,在他的幫助下,終于將八匹馬追了回來。可事過不久,鐵木真又被他的親族泰赤烏人抓去當了囚徒,他們給鐵木真戴上了重刑枷鎖,沿著草原示眾。一天傍晚,鐵木真趁泰赤烏人舉行宴會之際,用木枷打昏看守,逃到了斡難河畔躲在淺水中。這時,在林中搜捕的鎖爾罕失剌發現了他,并對他說:“因為你有才能,他們嫉恨你,你就這樣躲著,我不告發你。”泰赤烏人沒有發現他的蹤影,認為戴著木枷的鐵木真不會逃得太遠,明早接著搜捕也不遲。就在這天夜晚,走投無路的鐵木真來到這個士兵的.家,在他們一家人的幫助下,把他藏在裝滿羊毛的車中,再次躲過了泰赤烏人的搜捕,終于回到自己的家。從此鐵木真就立下了雄心壯志,逐漸走上統一蒙古的艱難歷程。奪妻之戰:這幅畫講述的是鐵木真討伐三姓蔑兒乞人,奪回妻子的戰爭。

  這次戰爭發生在1187年,當時鐵木真的勢力非常薄弱,他正在采取聯盟的方式,糾集部隊擴充實力的時候,一天夜晚,三姓蔑兒乞人襲擊了他的部落,搶走了他的新婚妻子孛兒帖。三姓蔑兒乞人為什么會搶走孛兒帖呢?原來蒙古族流行著一種搶婚的習俗,鐵木真的母親訶額侖夫人原來是三姓蔑兒乞人也客赤列都的妻子,她從娘家嫁去婆家的途中,被在河邊打獵的也速該看見,也速該見她年輕貌美,于是同自己的兄弟一起搶她做了自己的妻子。三姓蔑兒乞人記下了這奪妻之恨,在一個夜晚突然襲擊鐵木真的部落。在慌亂中,鐵木真一家人在不爾罕山分別,他的妻子孛兒帖所坐的牛車,半路突然車軸斷裂,不能行走,結果被追趕上的三姓蔑兒乞人奪走。

  在無奈的情況下,鐵木真求助于他的義父脫翰鄰勒汗以及好友札木合,在他們的幫助下,終于將三姓蔑兒乞部打敗,奪回了孛兒帖。在這次戰役中,鐵木真不僅將妻子奪回,并且在三姓蔑兒乞部獲得了大量的戰利品,擴充了自己的軍事實力,為他日后統一蒙古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正殿內西墻壁畫——哈撒兒、別勒古臺是成吉思汗的兩個弟弟(別勒古臺是成吉思汗庶母速吉赤勒所生)。沉白、豁兒赤是成吉思汗的兩員愛將。正殿內北墻壁畫——四位戰將(四狗):者別、忽必來、者勒蔑、速不臺。四位文武大臣(四杰):孛斡兒出、木華黎、赤老溫、孛爾忽勒。成吉思汗母親教子圖:成吉思汗就在即將統一蒙古的時候,輕信薩滿教巫師闊闊出的謊言,說哈撒兒(又作“哈薩爾”)要與他爭分天下。

  成吉思汗知道后,將親弟弟哈撒兒抓了起來,卸下了帽子和腰帶。在蒙古族中,如果被卸下帽子和腰帶就是被撤消權利和地位的象征。訶額侖夫人知道后叫來了成吉思汗和哈撒兒,自己盤腿而坐,袒胸露乳地對他們說:“哈撒兒是吃我兩個奶頭長大的,胸寬力大,善于騎射,以弓箭降服了叛敵,敵人消滅了,難道你的弟弟就沒有用了嗎?你要將他處置,這是骨肉分離呀,千萬別忘了,你們是一奶同胞的親兄弟。”成吉思汗聽后,羞愧難當,將帽子和腰帶還給了哈撒兒,并發誓永不分離。成吉思汗金像:是成吉思汗全身坐姿貼金雕塑像,全高2米,重2噸,是由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時宜教授創作,北京機電研究學院研究所承擔鑄造的,從整體形態上突出顯示了成吉思汗威武、剛烈、深沉、智慧、文武兼備于一身的一代天驕的英姿。成吉思汗的四位皇后——(確切地說應該是六位皇后,還有畫中未包括的古兒別速、合答安),這四位皇后是孛兒貼、忽蘭、也遂、也速干。成吉思汗的四個兒子塑像:殿內四個塑像由西向東,分別是長子術赤、次子察合臺、三子窩闊臺、四子拖雷。

  他們都是孛兒貼皇后所生。東墻壁畫:東墻四位是耶律楚材、塔塔統阿,他們是成吉思汗的宰相和議談大臣,主兒扯歹、忽赤勒臺是成吉思汗的前鋒戰將。東長廊壁畫——鐵騎征戰:鐵木真在統一蒙古各部落戰爭的同時造就出了一支強大的軍隊,這支軍隊不僅有一批勇猛善戰的指揮官,而且有眾多敢于沖鋒陷陣、吃苦耐勞、嚴守紀律的士兵。請看這是十三世紀初活躍在蒙古草原上的成吉思汗統率下無往而不勝的鐵騎軍和成吉思汗的作戰指揮車“帳幕車”——一個由24頭牛拉動的龐大作戰指揮堡壘,是那時成吉思汗為便于在行軍作戰途中及時召開軍事會議而不誤戰機創造發明的。鐵木真就是憑借它在蒙古高原上叱咤風云。這是一幅三維圖像,采取了當今攝像還原法,人們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圖中的牛頭始終朝向你,注視你。

  大蒙古建立:1206年春,鐵木真召集他所統治下的全蒙古那顔等,舉行蒙古歷史上規模盛大的忽勒臺慶典儀式,他的大帳前豎起了象征勝利的九游白旗,各聯盟首領在會上一致推舉44歲的鐵木真為皇帝,尊號為成吉思汗,從此建立了大蒙古。東殿壁畫——統一長城南北:此壁畫與西廳相同,也是以左中右三聯對稱形式表現主題含義。成吉思汗在建立大蒙古國后,于1217年統一長城南北。兩邊條幅分別象征長城以南的漢族和長城以北的蒙古族各自不同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長城南北的統一溝通了南北關系,促進了社會、商業、經濟、語言,以及文化等發展和中華民族之間的大融合,為中華民族的統一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歐亞地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鐵騎軍橫掃歐亞,攻城拔寨,先后歷經20余年,向南可達申河(即印度河),至現今的印度、巴基斯坦、不丹、錫金、緬甸、尼泊爾;向西北至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土耳其、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捷克和斯洛伐克、南聯盟、塞爾維亞和黑山、馬其頓、拉脫維亞、俄羅斯、波斯尼亞直到多瑙河流域和匈牙利;向西至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約旦、敘利亞、巴勒斯坦、科威特、以色列和黎巴嫩,西南至波斯灣沿岸及阿拉伯海。西征總里程長達8000余公里,攻克城堡無數,先后攻陷占領了四十余個國家,當時領土總面積達3000多萬平方公里,一時間成為了橫跨歐亞的大帝國。

  成吉思汗西征,師出有名、戰術新穎、武器裝備先進,軍隊素質好,士氣高,指揮員智勇雙全,擅長獨自作戰,特別是重視政治宣傳、宗教政策和外交手段的運用,所以能用極短的時間取得重大勝利,在中外戰爭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他以異國作戰征途最遠、兵力最多、規模最大等鮮明特點吸引了各國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去研究、探討。蒙古人狩獵圖:此圖是十三世紀蒙古人狩獵的場景。狩獵活動不僅僅為了獵取食物,還把其當成健身和軍事訓練的一種方法。成吉思汗教子圖:成吉思汗教育他的兒子,只要兄弟間相互幫助,彼此支援,敵人再強大也是可以戰勝的。做人要言而有信,不能出爾反爾,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應該如此信守諾言。

  十三世紀蒙古后方生活圖:此圖以興安盟北部草原為背景,展示了十三世紀蒙古族牧民安樂祥和的生活及一望無邊大草原風景如畫的自然場景。成吉思汗在西域和長春真人暢談人生——1222年,在西域,成吉思汗召見道教全真派首領丘處機。在二人暢談中,這位漢族道士的“統一大業不能全靠暴力,還要進行思想統治”的建議,對成吉思汗晚年性格的轉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蒙古鐵騎西征:為消滅花剌子模(即今烏茲別克斯坦),1219年成吉思汗親自率部西征。此圖為成吉思汗前鋒者別、速不臺率軍西進途中,翻躍海拔7000米、終年積雪的帕米爾高原時的情景。成吉思汗拜蒼天:1218年,成吉思汗派450名成員組成的商隊到花剌子模國城市訛塔拉時,該城長官貪圖財物,將商隊人員全部殺死。成吉思汗知道后,流淚登上不兒罕山頂,祭求蒼天保佑蒙古軍戰勝花剌子模國,從而導致了蒙古鐵騎橫掃歐亞的歷史性戰役的開始。蒙古軍營圖:此圖是以蒙古包為主體的蒙古軍營地,其主要特點是便捷游動部落的流動和蒙古軍營的扎營移防等。

  蒙古鐵騎進攻圖:蒙古軍主要由騎兵組成,一般以十、百、千、萬為建制,他們人人騎術高超,英勇善戰,行動迅速。此圖所展現的就是蒙古鐵騎萬馬奔騰,沖鋒陷陣的進攻場面。攻打金國:1211年,成吉思汗第一次攻打金國,攻克長城防線,直逼中都。此圖為成吉思汗在居庸關上遠眺中都。四大汗國:欽察汗國(長子術赤封國):額爾齊斯河以西、咸海以北,高加索山脈、伏爾加河流及里海北岸,都城為花剌子模故都玉龍杰赤(今烏茲別克斯坦烏爾根奇)。察合臺汗國(次子察合臺封國):西遼舊地以及天山南北及阿姆河、錫爾河之間的地區。都城阿力麻里(現新疆霍城縣水定鎮西北)。窩闊臺汗國(三子窩闊臺封國):額爾齊斯河上游巴爾喀什湖以東,建都葉密立,今新疆額敏縣。伊爾汗國,也稱伊利汗國、波斯汗國(幼子拖雷封國):東起阿姆河,西至地中海小亞細亞半島,北至高加索與欽察汗國相接,南抵印度洋阿拉伯海,建都大不列士。參觀完畢成吉思汗廟殿,展現在我們左側的是蒙古敖包和它前方的遼金時期出土文物、石棺、石俑等。

  各位游客,隨著當今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和不斷地對蒙元文化精髓的發掘,將有更多值得我們期待和關注的蒙元歷史事件、人物、故事讓我們去共同品味,一起跨越時空,回到那金戈鐵馬創造中華民族大融合、世界經濟文化大交流的時代。有關成吉思汗帶有傳奇色彩的輝煌歷史及成吉思汗廟有關介紹講解到此告一段落,謝謝大家!歡迎大家再度到塞外紅城——烏蘭浩特成吉思汗廟景區參觀游覽,我代表紅城三十萬各族兒女伸出熱情的雙臂,捧起潔白的哈達和淳香的奶酒誠摯地歡迎您再次光臨。謝謝!再見

  成吉思汗廟導游詞 篇3

  各位團友,密斯們、老師們,大家好!

  我是×××觀光社的導游員××,接待各人來到的旅游勝地是成吉思汗陵旅游區,下面,我來給各人先容一下成吉思汗陵旅游區輪廓。

  全球有名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區位于鄂爾多斯市東南部伊金霍洛旗的甘德爾草原上。成吉思汗陵作為一座民族的豐碑,記實著蒙古民族滄桑的汗青和光輝燦爛的文化。

  成吉思汗陵,人們每每簡稱之為成陵。不外,這里要夸大一下,成吉思汗的“汗”要讀作hán,可不能念成hàn喲。他是蒙古國的可汗(kèhán)、大汗(hán),相等于華夏王朝的天子。

  中國古代,從北魏時期活潑在大漠南北的柔然族首領稱可汗起,往后北方游牧民族的最高首領便隨著稱可汗、大汗了。成吉思汗(1162-1227)活了66虛歲。成吉思汗,蒙古語寄義為“賴永生天之力而擁有四海的可汗(大汗)”。傳說,成吉思汗在率軍征西夏時,途經鄂爾多斯。他目擊這里水草豐美,花鹿出沒,是一塊風水寶地,被瑰麗的天然景致所沉醉,失手將馬鞭掉在地上。手下正要拾起馬鞭,被成吉思汗避免了,他自語道:這里是“梅花鹿兒居住之所,戴勝鳥兒育雛之鄉,衰落王朝振興之地,鶴發老翁享樂之邦”。并對閣下叮囑道:“我身后可葬于此處”。成吉思汗歸天后,輸送其靈柩的靈車行至鄂爾多斯時,車輪溘然陷進沼澤地里,套上許多牛馬都拽不出來。護送靈車的將領追念起成吉思汗曾經說過的話,于是將其“氈包、身穿的衫子和一只襪子”安頓在這里,并舉辦供奉。

  成吉思汗陵是“世界重點文物掩護單元”、“國度4A級旅游景區”、“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景區和“世界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誨基地”。成吉思汗陵旅游區以陵宮為焦點,由“三區”、“兩道”、“八景”構成。“三區”,即“文物掩護參觀游覽區”,以陵宮為焦點,占地10平方公里;“生態規復掩護區”,在焦點區的外層,環繞巴音昌呼格草原周圍的梁地為界,占地20平方公里,在這個地區內真正實現“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情況;外圍為“視覺景觀節制區”,占地50平方公里。“兩道”,即從“氣壯江山”進口門景到成吉思汗陵宮的4公里長的“成吉思汗圣道”和環抱巴音昌呼格草原并毗連各景點的16公里長的“風光道”。

  “八景”,即旅客勾,當中心、旅客教誨中心、祭奠參觀游覽區、蒙古習慣村、神泉風光區、休閑度假中心、那達慕馬術勾,當中心和熱氣球俱樂部。酷愛的伴侶,來到成吉思汗陵旅游區,起首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雄偉、壯觀的“氣壯江山”進口門景。由高21米的成吉思汗手持蘇勒德的躍馬柱型雕像、閣下別離高18米和16米的山巖石壁、底部三層27級臺階、西邊與山峰毗連的丘陵式墻壁等構成。門景主體構筑是成吉思汗震撼天下之巨大壯舉氣派的縮影。

  由進口門景往北展延的大道就是成吉思汗圣道和風光道。我們可以沿著吉利的成吉思汗圣道和風光道旅行各個景點,最后到陵宮,拜謁成吉思汗陵。穿過“氣壯江山”門景就是壯觀的“鐵馬金帳”群雕。包羅385尊雕像、5座金帳,它以恢宏的氣魄活躍地再現了成吉思汗率蒙古雄師出征時的景象。

  撫玩完壯觀的“鐵馬金帳”群雕,我們看到的是以休閑廣場情勢所示意的亞歐國界。亞歐國界廣場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國界四角設有觀圖臺,對象兩側各樹立13面旗子。亞歐國界廣場以坎坷錯落和幾種差異顏色示意出從大蒙古國至元朝時期的邊境國界,包羅中國本土以及凌駕亞歐的四大汗國,是中國汗青上最大的邊境國界。在亞歐國界廣場四角的石壁上別離鐫刻著主題為“民族的但愿”、“敞開的國門”、“繁榮的大地”和“吉利的草原”組畫。

  接下來我們旅行的是以蒙古文成吉思汗的“汗”字為造型的蒙古汗青文化博物館。蒙古汗青文化博物館分九個展廳,陳列了三部門內容,即“久長的汗青,好漢的民族”、“渺茫的草原,光輝燦爛的文化”、“不朽的業績,永存的豐碑”。這三部門內容突出了蒙古族的社會文化、成吉思汗的勞苦功高和鄂爾多斯汗青文化。博物館內展有206米長的巨幅油畫,還設有汗青文化研究機構,使博物館成為天下獨樹一幟的專門研究、陳列蒙古汗青文化的博物館。

  成吉思汗中心廣場坐落在成吉思汗圣道的中心位置,是整個景區的次高點。廣場周圍的臺階由六大六小平臺和臺階構成,即每六級臺階上面有個小平臺,共六個小平臺,象征汗青偉人成吉思汗享年六十六歲。廣場中央挺立著兩塊高峻的豐碑,記實著成吉思汗兵馬生活和震撼天下的汗青。從中心廣場到成吉思汗陵宮的圣道兩旁的青松翠柏間直立著數十個高峻的雕塑,這些雕塑為蒙昔人崇敬的神獸雕像和成吉思汗的上將等人物雕像。這些雕像有聲有色,似乎是成吉思汗的衛士,氣焰地捍衛在圣道兩旁,將圣道襯托得肅靜肅穆。成吉思汗陵(八白室)舊址在成吉思汗中心廣場北坡,圣道中央有一座白塔,這就是成吉思汗陵舊址符號。成吉思汗陵遷至鄂爾多斯,最早是八個白色的氈包,行業知識,史稱“八白室”。

  成吉思汗陵于明英宗復辟的天順年間(1457-1464)從黃河南岸遷徙至這里后,這塊迂腐神奇的處所被稱之為“伊金霍洛”(圣主的陵墓)。1954年,在中央當局的眷注下,興建成吉思汗陵,1956年新陵竣工,成吉思汗八白室遷徙至新陵。人們為了眷念供奉成吉思汗八白室近500年的舊址,便成立了白塔,并舉辦供奉。酷愛的伴侶,此刻展此刻列位面前的三個金碧光輝的靈包,就是全球有名的成吉思汗陵。成吉思汗陵由正殿、寢宮、東殿、西殿、東過廳和西過廳六部門構成。計劃獨樹一幟,構筑藝術匠心獨運。

  整個陵宮如統一只沖天而飛的雄鷹,遨游在廣漠的草原上,象征成吉思汗這位中華民族的好漢英雄一往無前、自強不息的精力。成吉思汗陵宮正殿中央是高達4.3米的成吉思汗漢白玉雕像,雕像配景是廣漠的成吉思汗凌駕歐亞的大帝國時期的邊境圖。成吉思汗陵宮后殿,也稱寢宮,安頓著三頂靈包,供奉著成吉思汗及三位皇后的靈柩,是成吉思汗八白室的重要構成部門。在后殿南墻正中是一幅燒瓷壁畫,是依據珍藏幾百年的成吉思汗黃金家屬圖復制而成。

  后殿尚有一幅“鐵木真稱成吉思汗”壁畫,展示了成吉思汗顛末費力奮戰,終于同一蒙古各部,成立大蒙古國的隆重時勢。寢宮酥油燈長年不熄,是寬大蒙古族和旅客祭奠和拜謁成吉思汗的處所。陵宮西殿內供奉著成吉思汗八白室構成部門吉勞(鞍轡)白室、胡日薩,德格(弓箭)白室和寶日溫都爾(圣奶桶)白室。西殿壁畫則展示了成吉思汗經驗的“滅乃蠻之戰”等重大變亂和十三世紀蒙古民族一些出發糊口習俗。陵宮東殿里安頓著一座靈包,靈包內供奉著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和老婆額希哈屯的靈柩。

  東殿壁畫首要反應了成吉思汗“治國之道、治政之策”的政治頭腦及迂腐的蒙古民族游牧糊口習俗等。陵宮西過廳內陳列著成吉思汗時期的部門貴重的文物和“成吉思汗勞苦功高”壁畫。陳列有其時最先輩的銅制火炮,有元朝發給諸王或使臣的出格通行證——銀制詔書牌和腰牌,有昔時阿拉伯地域刊行的馬蹄形蒙古銀幣,有成吉思汗頒給丘處機及其門人免去差役、稅賦和令丘處機掌管全國玄門的詔書碑文。

  西過廳壁畫則以成吉思汗降生、艱巨的少年期間、哲別歸降、成立大蒙古國、成吉思汗伐金戰爭、西征花剌子模、詔請丘處機和對象方商業往來等圖景,藝術地再現了成吉思汗生平的首要經驗。陵宮東過廳里陳列著成吉思汗陵供奉的部門銀制祭器和“成吉思汗子孫偉業”壁畫。東過廳壁畫首要反應了忽必烈同一中國,元朝的社會、經濟、科技、對社交流等環境,展示了成吉思汗子孫們的偉業以及多民族同一國度的繁榮情況。一位旅游界的墨客拜謁成陵后作《成吉思汗陵懷古》詩二首,其一曰:“彎弓嘣響落雕鵬,烈馬風馳各處兵。

  百國氈廬憑駐扎,千州鐵騎任縱橫;八方區域尊明主,一代天驕尚武功。蒙古威名炳史冊,千秋爭頌大好漢。”這首詩根基上客觀地寫出了游人對成吉思汗作為偉雄師事家、政治家汗青職位的必定與認同。蘇勒德祭壇是供奉成吉思汗勢如破竹的哈日蘇勒德(黑神矛)的臺基。蒙昔人把蘇勒德看作是永生天賞給的神矛,從成吉思汗時期就開始祭奠。成吉思汗哈日蘇勒德的祭祀,與成吉思汗靈包的祭祀一樣,每年要進行月小祭、年祭和龍年大祭等多次祭祀。在蘇勒德祭壇,還供奉著成吉思汗胞弟哈薩爾的花神矛阿拉格蘇勒德。

  商更斡爾閣(珍藏)白室是成吉思汗八白室之一,存放著各類祭器和反應成吉思汗春季進行“查干蘇魯克大祭”時勢的壁畫。

  成吉思汗祭奠文化展覽館用筆墨、圖片、實物、聲像等多種本領,體系地先容了成吉思汗祭奠文化的形成、擔任和成長。祭奠文化是蒙古民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個內容,也是鄂爾多斯蒙古民族文化的寶貝。阿拉坦甘德爾敖包是為眷念成吉思汗而設立。成吉恩汗陵建成后,每年夏歷三月二十一的查干蘇魯克大祭的祭天典禮就在這里謹慎進行。成吉思汗敖爾敦(行宮)坐落在成吉思汗陵東南,是仿成吉思汗稱汗登位時的斡耳朵(宮殿)制作的,由一座蒙古包式金頂大殿、兩座側殿、選汗臺、成吉思汗戰車和蒙古包群構成。

  那達慕馬術勾,當中心由跑馬場、行為場構成,是為舉行那達慕而成立。平常,這里由內地牧民演出馬術,并為旅客提供騎馬、射箭、摔跤等娛樂勾,當項目。天驕大營是按照汗青記實的成吉思汗軍事大營而仿造的。由各類迂腐宮帳式構筑群構成,浮現大汗、大草原、大氣魄特點。這是按星級尺度制作的旅館,在這里您可以品嘗蒙古族風味食物、撫玩元代大型宮廷歌舞《圣地古韻》和鄂爾多斯民族歌舞《喜悅的鄂爾多斯》。

  成吉思汗陵旅游區,以名震寰宇、萬眾仰慕的成吉思汗陵為依托,以豐盛的汗青文化為內在,以濃烈的民族文化為特點,再現了成吉思汗波濤壯闊的業績和蒙古族迂腐、豐盛的汗青文化。

  現在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區內有10個天下第一:成吉思汗陵旅游區是天下公認的最大的蒙古族汗青文化旅游景區;天驕大營中的“全國第一包”是天下上最大的蒙古包;新竣工的氣壯江山門是天下上最具蒙古族特色的“山”字型門景,該門景首要浮現的是成吉思汗開天辟地的巨大壯舉;鐵馬金帳是天下上獨一完備展示成吉思汗軍陣行宮的大型實景雕塑群,再現了成吉思汗兵馬生平,交戰南北,凌駕歐亞,氣魄磅礴,建設偉業的汗青畫卷;亞歐國界是天下上最大的展示蒙古帝國凌駕亞歐的邊境圖;蒙古汗青文化博物館是天下上獨一保藏、展示、研究蒙古族汗青文化的博物館;長達206米的《蒙古汗青長卷》油畫是天下上最長的油畫;蒙古汗青文化博物館是天下上獨一以蒙古筆墨(汗)為造型的構筑;達爾扈特人是天下上獨一近800年下世代祭奠成吉思汗的守陵人;成吉思汗陵是天下上獨一保存祭奠文化最完備的成吉思汗祭奠場合。

  列位,下面是自由勾那時刻,各人可以旅行各個景點或介入景區的娛樂勾,當,可是必然要留意安詳,并保管好本身的珍貴物品。感謝各人的共同!

【成吉思汗廟導游詞】相關文章:

堯廟導游詞03-25

伏羲廟導游詞精選03-28

臨汾堯廟導游詞02-26

鄭州城隍廟導游詞5篇04-17

《成吉思汗全傳》讀后感04-18

四級翻譯練習題目:成吉思汗05-27

木匠建廟的謎語08-22

南京夫子廟作文04-13

《禹廟》杜甫唐詩鑒賞11-03

《四皓廟》 白居易詩詞12-2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天天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影视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最大AV资源网在线观看 | 天天狠天天天天透在线2020 | 制服丝袜国产激情在线 | 五月天在线视频国产在线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