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風景的導游詞

時間:2021-07-02 10:09:53 導游詞 我要投稿

黃山風景的導游詞(通用5篇)

  作為一名專門為游客提供幫助的導游,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的主要特點是口語化,此外還具有知識性、文學性、禮節性等特點。那么應當如何寫導游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黃山風景的導游詞(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黃山風景的導游詞(通用5篇)

  黃山風景的導游詞1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黃山風景區,我叫劉欣雨,大家可以叫我劉導,希望在我的帶領下能夠快樂的度過這美好的一天!黃山是我國的一座名山,它風景優美,是一個旅游的好地方。其中奇松、怪石、云海、溫泉被稱為黃山四絕。黃山綿延數百里,到處是松。最有名的松有:迎客松、送客松、蒲團松、麒麟松、鳳凰松、棋盤松、接引松、黑虎松、探海松。這就是黃山十大奇松。劉導我就不在一一介紹了,就介紹一下聞名天下的迎客松和送

  客松吧!現在在我們眼前的就是迎客松。迎客松,在黃山玉屏樓左側,文殊洞之上,倚青獅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徑0.64米,地徑75厘米,枝下高2.5米,樹齡至少已有800年,黃山四絕之一,其一側枝椏伸出,如伸出一只臂膀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雍容大方、姿態優美!我手指指的地方,就是送客松。送客松規模大,枝繁葉茂、不計其數,枝干長,像一只只手展開,在送客,好似在說:親愛的游客們,你們好,感謝你們來到黃山游玩,歡迎下次再來!接下來,游客們可以拍照留念,路程中請不要亂扔垃圾,做個文明游客,謝謝大家,玩的愉快!

  黃山風景的導游詞2

  現在,我們游覽的是黃山最絢麗的玉屏樓景區。

  當年陳毅元帥對黃山風景曾作出精辟的概括,說:“前山雄偉,后山秀麗”,玉屏樓景區則充分體現了黃山“前山雄偉”的地貌景觀特征。

  到玉屏樓景區,有兩條路線可以選擇:一條是從前山上,游覽溫泉景區后直接進入;一條是從后山上,游覽云谷寺景區,再游北海景區,然后進入。我們走的是后一條路線。

  現在我們下了光明頂,來到鰲魚峰腳下,你們看前面有個巖洞,洞口呈三角形,有10多米長,這便是“鰲魚洞”。

  穿出洞口一看,我們已經落在谷底。抬頭望,眼前是百步云梯,有100多級石蹬,真像一列靠在峭壁上的長梯。它的頂上有兩塊巨石,一個像龜,一個像蛇,左右對峙,這就是“龜蛇守云梯”。

  過了百步云梯,現在我們到了黃山第一高峰——蓮花峰。從蓮花嶺到峰頂約三華里,這段路叫蓮花梗。沿途有許多青松與黃山杜鵑,還有飛龍松、倒掛松等名松。前面四個洞穿過之后就到達峰頂。你們看,這絕頂是一個直徑約5米的圓臺,人們又叫它“石船”。圓臺四周有石柱鐵欄,中央有個凹處,里面有積水,人們叫它“香砂井”。置身峰頂,“萬峰拜其下”,頗有頂天立地、“一覽眾山小”之感。

  從蓮花峰下來,我們到達閻王壁,過去因這段山路奇險而得名。現在我們走的是一條新開辟的登山梯道,約800多級石階。走完后再上行一點,就可見到一株比較奇特的古松,主干不過一米高,枝椏全攏在頂部而后向四周伸展,樹冠平整,很像和尚打坐用的蒲團,所以取名“蒲團松”。

  再看松樹后面,有塊石頭很像一只老鷹,松石合起來,人稱“老鷹守蒲團”。

  過了蒲團松,我們便到了玉屏樓。這里被明朝徐霞客譽為“黃山絕勝處”,古時建有文殊院,是黃山一座著名寺院,后多次遭受火災,現在在舊址上建了玉屏樓賓館。民間有“不到文殊院,不見黃山面”之說。樓左面有青獅石,右面有白象石,合稱“青獅白象守文殊”。樓后玉屏峰崖壁上刻有眾多摩崖石刻,有毛主席手跡“江山如此多嬌”、“風景如畫”、“泰岱遜色”、“一覽眾山小”等,峰頂形成一尊臥佛,又稱“睡美人”,維妙維肖。

  在玉屏樓左邊,有一棵奇特的松樹,她一側松枝伸出,好像在迎接五湖四海的賓明,這就是壽愈千年、被稱為“國寶”的迎客松。這里還有陪客松、送客松相伴,極合乎中國的禮儀規范。

  現在我們站在玉屏樓前,左望天都,右看蓮花,秀峰相擁,松石斗巧,真是一個絕妙的境界。

  天都峰右邊有一座山峰叫耕云峰,峰頂有一塊巨石像一只大松鼠,構成“松鼠跳天都”奇景。

  從玉屏樓往下走,沒走幾步便到了文殊洞。進洞后再順著螺旋梯道向下走,就到了“蓬來三島”。你們看,這三座高低不齊的石峰很像傳說中的海上三座仙島,若在有云海的時候看,就更像了。

  哦,眼前就是“一線天”了。這是一道峽谷,又深又窄,深長約50米,兩側壁高25米,最寬處僅2.2米,最窄處不足半米,一個人還要側身才能通過。從谷底抬頭看天空,果然只能看到一線藍天。

  過完一線天,走過渡仙橋,穿過臥松澗,我們來到了蒲團石跟前。下方的巖壁上刻有“別有天”、“觀止”等贊語。這里右邊是個大山谷,左邊是個險峻的山崖,眼前的這座高峰就是著名的天都峰了。

  天都峰海拔1810米,是黃山最險峰,民諺說:“不到天都峰,白跑一場空”。你們看,這陡峭的天梯左右,各有一塊直立的石頭,一個像是古裝的仕女,另一個像是下拜的童子,這組巧石,像是神話里的“童子拜觀音”。

  登完約1公里險峻的天梯,我們來到天上玉屏,只見前面的石屏風上刻有“天上玉屏”四個字。大家朝我手指的方向看先前的“松鼠跳天都”,如今變成了兩個犁尖在耕云犁霧。再往前就是有名的“鯽魚背”了。

  鯽魚背是登天都峰的一段最險峭的石矼,長約20米,寬1—2米,最窄處不到1米,兩邊萬丈深淵。若在茫茫的云海中走在上面,真像踩在一條露出水面的鯽魚背上,跟著它在大海中游動呢。

  過了鯽魚背,連穿三個石洞,便登上天都峰頂。登天都峰確實很險,但是來到黃山不登天都峰又怎能領略到“無限風光在險峰”呢?

  唐代詩僧島云是有記載的最早登上天都峰的人,他留下了一首《登天都峰》的詩:“盤空千萬仞,險若上丹梯。迥入天都里,回看鳥道低”寫出了天都峰的高峻和山道的奇險,也流露出他登上天都峰之后興奮激動的心情。我看諸位現在也都很興奮,充滿了“山登絕頂我為峰”的豪情。

  現在,我們從天都新道下山,一直到半山寺。

  朋友們,你們看天都峰的山腰上有塊巖石像什么?像只大公雞,頭昂向天門坎,正掀動翅膀在啼呢,這就是“金雞叫天門”,那崖壁上還有“空中聞雞”四字。

  從半山寺來到立馬橋,讓我們站在橋頭北望,可以看到青鸞峰千仞峭壁上的巨型摩崖石刻:“立馬空東海,登高望太平”。每字邊長6米,其中“平”字一豎長達9.4米,為唐式遵將軍于1939年題寫,由6名徽州石工懸系在千尺的峭壁上,用了大半年時間才鐫刻成功。書法氣勢非凡,磅礴壯觀,而且寓意深刻,不僅是對黃山勝景的高度藝術概括,更顯示了在國家危難之時,揚我中華的豪邁氣概。

  從立馬橋直下,就是溫泉景區。

  黃山風景的導游詞3

  黃山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峭,山石橫如斷,盡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處。有的像利劍直插山谷,讓人毛骨悚然,有的像馬漫步于云海中,若隱若現。收盡陽剛之氣又不失陰陽之美,楚楚動人,栩栩如生。

  登上山峰,向下看去,一片白茫茫的層層疊疊的浮云,像仙女潔白的紗綢,舞動于山谷之間;像浩瀚的大海,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云海緩緩地變幻著,似靜非靜,似動非動,配以奇峰怪石,蒼松古木,山泉澗澗,鳥鳴咕咕,悄然超脫,別有風趣。

  黃山的溫泉也很有名,它久旱不干,久雨不溢,水溫恒定,泉水可溶可飲,又能治病、健身,是療養的好去處。

  黃山四季分明:春天清峰滴翠,山花爛漫;夏季清涼一片,處處飛瀑;秋天天高氣爽,紅葉如霞;寒冬則銀裝素裹,冰雕玉砌。黃山確實是一個旅游、避暑、賞雪的絕好去處,黃山的美景說也說不完,看也看不夠,F在請大家盡情去欣賞黃山的美景吧!也請大家在游玩的時候不要亂扔果皮和食品包裝袋,不要到危險的地方去。祝大家愉快!

  希望大家下次再次光臨黃山!

  黃山風景的導游詞4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這次黃山之行,由我為大家當導游,我叫錢悅爾,大家也可以叫我小錢。

  黃山,位于中國安徽省南部,屬于中國南嶺山脈,全山面積約為1200平方公里。黃山山系中段,是黃山的'精華部分,也就是我們要游覽的黃山風景區,面積約154平方公里。

  黃山為什么美?首先,美在它的奇峰,各種各樣,峰峰稱奇,各具神韻。黃山奇峰到底有多少座?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知道,歷史上先后命名的有36大峰,36小峰,黃山奇峰中,蓮花峰最高(1864米),光明頂其次(1841米),天都峰排行第三(1829.5米),要是能看到三大名峰和風姿峻秀的始信峰,也算是不虛此行了。

  黃山四絕也很美,說起“黃山四絕”,排在第一的當然是奇松了,黃山松是長在黃崗巖石上的,它們長在峰頂、懸崖、峭壁等險峻的地方。而且,每一棵奇松都有十分傳神貼切的名字,如迎客松、臥龍松、團結松、龍爪松等等。

  怪石是構成黃山勝景的又一絕。他們奇形怪狀,有的像人,有的像動物,有的像植物,它們一塊塊都活靈活現,生動有趣,給人豐富的想象。于是人們就賦予了它的許多美麗的名字。如金雞叫天門、猴子觀海、仙人指路等等。

  再說云海,黃山的云海變化多端,姿態不一,雖然中國其它名山也能夠看到云海,可遠不及黃山壯觀。

  最后,介紹一下溫泉,溫泉有一奇特之處,他能治療皮膚病,但不能飲用,游客朋友可千萬不要去喝啊。

  旅客朋友們,我們這次黃山的旅程已經結束了,希望今天的行程能夠讓你們留下美好的回憶。

  黃山風景的導游詞5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姓李,叫李想,大家叫我李導好了。我們現在在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黃山,游之前,我要提醒大家注意,一是山陡,要做到觀景不走路,走路不風景。二是山頂溫度低,要備一些衣服。出發吧!

  大家知道為什么叫此山為黃山嗎?我還是叫一個黃山的故事吧。黃山在我國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色,因為山上巖石多,都是黑青色的,古人便給它取了黟山這個名字。咱們中華民族的先祖軒轅在完成中原統一大業,開創中華文明之后,來到這里采藥煉丹,并在山中的溫泉中洗澡,因而得道成仙。唐朝的李隆基也非常相信這一說法,就在天寶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詔書,將黟山改名為黃山,意思是這座山是黃帝的山,從那以后黃山這個名字就一直用到現在。下面,讓我們一起去欣賞黃山的美吧!

  大家請抬頭看,山峰多而險吧,這就是黃山的一大特色——奇峰!峰峰稱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韻,黃山奇峰到底有多少座,還沒有一個確切數字,歷史上先后命名的有36大峰,36小峰,近年又有10座名峰入選《黃山志》,這80多座山峰絕大多數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其中,是那座蓮花峰,1864米,光明頂次之,1841米,天都峰排行第三,1829.5米,這三座大峰與風姿獨特的始信峰是黃山的四大奇峰,始信峰高1683米,各位朋友,哪怕登上這四峰中一峰也不虛此行了。

  大家好,現在我們所在的就是蓮花峰了,由于時間關系,請大家先自行細細欣賞,時間是1小時,現在是11點,我們12點時在這里集合,希望你們玩得開心,下午我再帶你們繼續游賞吧!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A级作爱片网页 |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9人热 | 亚洲免费青草视频在线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 | 在线永久免费看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