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池導游詞范文介紹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導游,有必要進行細致的導游詞準備工作,導游詞是導游員進行實地口語導游的基礎和前提。如何把導游詞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五彩池導游詞范文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彩池導游詞范文介紹1
五彩池是九寨溝湖泊中的精粹,上半部呈碧藍色,下半部則呈橙紅色,左邊呈天藍色,右邊則呈橄欖綠的了。湖里生長著水綿、輪藻、小蕨等水生植物群落,還生長著蘆葦、節節草、水燈芯等草本植物。這些水生群落所含葉綠素深淺不同,在富含碳酸鈣質的湖水里,能呈現不同的顏色。同一湖泊里,有的水域蔚藍,有的灣汊淺綠,有的水色絳黃,有的流泉粉藍……變化無窮,煞是好看!冬季四周冰天雪地,而這個五彩斑斕的小海子卻不凍冰,甚為奇絕。
神奇之處:1.數量多;2.形狀各異;3.多姿多彩。
顏色各異的原因:
1.池內石筍折光;
2.陽光映射;
3.周圍景物映襯。
五彩池就如一塊巨大的藍寶石一樣藏在密林之中,是九寨溝最小、最艷麗的池子。從長海下行1公里即為五彩池。這段山路海拔3000米,五彩池就深藏于公路下邊的深谷中。五彩池以秀美多彩,純潔透明聞名于天下,面積5645平方米。海拔2995米,寒冬地凍三尺,而池水依然清波蕩漾,四季雨旱交替,而池水似無增減。
原來這池水是由位于高處的長海經地下補給,地下四季常溫不凍,補給水量全年大體穩定之故。深6.6米,池底礫石棱角,巖面紋理分明,池水蔚藍寶綠,明澈透亮。
五彩池是九寨溝湖泊中的精粹,池里生長著水綿、輪藻、小蕨等水生植物群落,同時還生長蘆葦、節節草、水燈芯等草本植物。這些水生群落所含葉綠素深淺不同,在富含碳酸鈣質的湖水里,能呈現不同的顏色。
同一湖泊里,有的水域蔚藍,有的灣汊淺綠,有的水色絳黃,有的流泉粉藍……變化無窮,煞是好看!在日頭當頂,山風吹拂或以石擊水時,還能濺開一圈圈金紅、金黃和雪青的漣漪,分外妖艷。五彩池雖在九寨溝眾海中最小巧玲瓏,然而它的色彩卻是最為斑斕,與五花海不相上下。五彩池異常清澈,透過池水,可見到池底巖面的石紋,由于池底沉淀物的色差以及池畔植物色彩的不同,原本湛藍色的湖面變得五彩斑斕。
湖水色彩的起因,由于水是富含鈣離子,水流緩慢,所以經過長年的沉積,水中漸漸生成不同形狀的沉積。湖水對太陽光的散射、反射和吸收。太陽光或自然光是由不同波長的單色光組合而成的復色光,在光譜中,由紅光至紫光,波長逐漸減小。九寨溝的湖水呈現艷麗的藍綠色,說明湖水中短波長的散射遠大于長波長,這就是瑞利散射(RAYLEIGHSCATTERING)效應。
瑞利散射效應在九寨溝的湖水中之所以尤為突出,主要是因溝內植被郁閉度高、水循環條件較暢通以及石灰華對懸移質的固定作用,從而使水中懸浮物、有機物、浮游生物極少,湖水的潔凈度和透明度極高。
湖水中常見的CA2+、MG2+,HCO3-等離子也有增強短波光散射的作用。同時由于湖水透明度高,湖底的灰白色鈣華、黃綠色藻類對透射光的'選擇性吸收和反射,也增加了湖水色彩的層次和變化。另外,九寨溝的湖泊處于地形起伏很大的深切峽谷中,不同地段同一時間、同一地段不同時間,太陽光的入射角及入射量、湖水表面對光的反射狀況和湖水的透明度都有很大的變化,因此也造成了湖水色彩的更加變幻多姿。
五彩池水底有許多石筍,石筍上有一些石粉。就像高低不同的反光鏡,顯出美麗的顏色。
五彩池導游詞范文介紹2
暑假里,我和爸爸媽媽去了九寨溝,那里的山和水都很迷人、美麗,有熊貓海、犀牛海、老虎海等自然景觀。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五彩池。
五彩池位于九寨溝山中,水是藍色的,再加上倒映在水中的云、綠樹、紅花……許許多多的顏色相交融,五彩繽紛、絢麗奪目,因此,被人們稱為五彩池。
五彩池像水晶一樣澄澈,水底的石子、水草清晰可見。那水面平靜的如同鏡子一般,映出了人們倚在欄桿上的情景。岸邊的樹倒映在水面,幾乎分不清哪里是樹,哪里是水。我和小伙伴們隨手撿起地上的石塊,輕輕往水里一扔,只聽“撲通”一聲,水花四濺,微波蕩漾。在他人眼中,這或許是破壞了一道風景,而在我眼里,那水面卻像是一個開心的孩子正咧著大嘴,哈哈大笑呢!
從九寨溝回到家,我的心中不禁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么九寨溝的水都是藍色的呢?”我問媽媽,媽媽聽后,笑了笑,用一種藍色的粉末給我做了一個實驗,我終于明白了,原來,九寨溝的水中含有許多銅離子,正因為如此,水才變成了藍色。
這次九寨溝之旅,我不僅看到如這童話般的美麗世界,又解開了我心中的疑惑,收獲可真大呀!
五彩池導游詞范文介紹3
黃龍景點位于四川省阿壩州松潘縣境內岷山山脈南麓,距成都450公里,距九寨溝120公里。歷經千百年歲月形成的地表鈣化蜿蜒在雪山峽谷中,宛若黃色“巨龍”,故得名黃龍。景區面積1340平方公里,核心景區面積700余平方公里,最低海拔1700米,最高海拔5588米。由黃龍溝、丹云峽、牟尼溝、雪寶頂、雪山粱、紅星巖,西溝等景區組成,以彩池、灘流、雪山、峽谷、森林瀑布“五絕”著稱于世,是集大型露天巖溶鈣華景觀、自然風光、民族風情為一體的綜合型風景名勝區。主景區黃龍溝的巨型鈣華巖溶景觀是如今世界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喀斯特地貌。有世界三大之最:最壯觀的露天鈣華彩池群、最大的鈣華灘流、最大的鈣華塌陷壁。
幾萬年來,黃龍溝四周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和地表水不斷流淌下來,滲入冰磧物中,在松散的石灰巖下部形成淺層潛流,并在流動過程中溶解了大量石灰巖的碳酸鈣物質。隨后,飽含碳酸鈣質的潛水出露地表,形成無數小溪散流而下。
這時因水溫和壓力降低,二氧化碳氣體逸出,使溶解于水中的碳酸鈣又結晶析出,淀積于植物的根莖、倒木或落地枯枝上,日積月累,形成了厚數十厘米、高10余厘米至2米不等的堅固的碳酸鈣圍堤。
隨著地勢的高下和地形的起伏,結成的鈣華呈階梯狀疊置。漫山遍野的灰華圍堤,圍成各種趣天成、形狀絕妙的水池,大者畝余,小者僅一二平方米。在三維窨上展開,高低錯落,層層相連,就是如今游客看見的鈣華梯池了。
如今五彩池甚至被浪漫主義者稱為“彩虹池”。
五彩池導游詞范文介紹4
五彩池是九寨溝湖泊中的精粹,上半部呈碧藍色,下半部則呈橙紅色,左邊呈天藍色,右邊則呈橄欖綠的了。湖里生長著水綿、輪藻、小蕨等水生植物群落,還生長著蘆葦、節節草、水燈芯等草本植物。這些水生群落所含葉綠素深淺不同,在富含碳酸鈣質的湖水里,九寨溝五彩池能呈現不同的顏色。同一湖泊里,有的水域蔚藍,有的灣汊淺綠,有的水色絳黃,有的流泉粉藍……變化無窮,煞是好看!冬季四周冰天雪地,而這個五彩斑斕的小海子卻不凍冰,甚為奇絕。
五彩池深藏于山路下邊的深谷中。五彩池海拔2995米,是九寨溝最小的海子,然而它的色彩絢爛,與五花海不相上下。
五彩池異常清澈,透過池水,可見到池底巖面的石紋,由于池底沉淀物的色差以及池畔植物色彩的不同,原本湛藍色的湖面變得五彩斑斕。據說如果情侶能夠順著臺階下到五彩池邊,默默地許個愿,再爬上189級臺階,就一定能夠相愛終生。
九寨溝和黃龍都有醉人的美酒。藏羌人民熱情豪放,這種性格也濃郁地體現在他們的飲食文化中。當地特色餐飲主要為牛羊肉,但藏族和羌族的做法稍有不同:藏族以熏烤肉為主,輔之以青稞酒,酥油茶,酸奶等飲品;羌族喜食酸辣口味的肉菜和動物內臟。另外當地漢族人以川菜為主。
五彩池導游詞范文介紹5
大家好,今天我帶大家參觀五彩池。
“黃山歸來不看山,九寨歸來不看水。”這里被稱為“人間天堂”啊!尤其是九寨溝的水更是無處可比!
當我門置身其中時,才真正感受到了九寨溝的魅力。九寨的水,有的碧藍,有的翠綠,無風的時候,凈的能看到湖底和湖中的小魚,而最讓我無法忘懷的是五彩池。
五彩池,顧名思義,有五種顏色,在晴朗的天氣時,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水池中便會呈現出紅、黃、綠、藍、紫五種顏色,堪稱世界奇觀!
九寨溝是有一百多個不同大小的湖泊。當地人叫“海子”。五彩池是其中的一個,因其在海拔三千多米處,湖泊面積較小便稱為“池”。由于這里屬于特殊喀斯特地形,因些,水底以鈣化沉積物為主,加之特殊水生植物和那些色彩斑斕的石頭的作用,結合陽光不同的照射角度,也就是光合作用,并且與山體的植被色彩變化倒映等因素造成水面呈現五顏六色不同的顏色,胡取名“五彩池”。
奇特的地貌、四面環山,大自然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在九寨溝雕出了一幅五彩的畫面,告訴我們只要用心觀察,你也會發現奇觀的。
好了,下面大家自由觀賞。
【五彩池導游詞范文介紹】相關文章:
黃龍五彩池導游詞12-27
介紹長城導游詞范文-導游詞范文12-31
介紹丹東的導游詞范文-導游詞范文12-24
故宮介紹導游詞300字范文-導游詞范文12-24
介紹麗江古城的導游詞-導游詞范文12-24
介紹河北趙州橋的導游詞范文12-24
介紹北京的英文導游詞范文12-28
《五彩池》說課稿12-20
有關介紹河北趙州橋的導游詞范文01-07
長城介紹導游詞范文(通用6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