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景點導游詞4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導游,時常會需要準備好導游詞,導游詞的主要特點是口語化,此外還具有知識性、文學性、禮節性等特點。那么優秀的導游詞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廣東景點導游詞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廣東景點導游詞4篇1
白云山,是新"羊城八景"之首。它位于廣州市的東北部,為南粵名山之一,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稱。峰巒重疊,溪澗縱橫,登高可俯覽全市,遙望珠江。每當雨后天晴或暮春時節,山間白云繚繞,蔚為奇觀,白云山之名由此得來。每逢九九重陽佳節,羊城人民更以登白云山為樂事,屆時,扶老攜幼,人流熙熙攘攘的熱鬧場景便構成羊城一幅獨特的風情畫。
目前白云山風景區從南至北共有7個游覽區,依次是:麓湖游覽區、三臺嶺游覽區、鳴春谷游覽區、摩星嶺游覽區、明珠樓游覽區、飛鵝嶺游覽區及荷依嶺游覽區,區內有三個全國之最的景點,分別是:全國最大的園林式花園——云臺花園;全國最大的天然式鳥籠——鳴春谷;全國最大的主題式雕塑專類公園——雕塑公園。
白云山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據測定,白云山空氣質量已達國家一級標準,噪聲質量達國家o類標準,地表水質也達到國際規定。一些山澗水、泉水甚至可以直接飲用。
白云山有十分濃厚的文化沉淀,最早可追溯到山北黃婆洞的新石器時代史前文化的遺址;秦末高士鄭安期隱居在白云山采藥濟世,并在白云山"成仙而去";晉代江蘇人葛洪曾在白云山煉丹,著有《抱樸子》這部道家名作;南梁時景泰禪師來此建寺,是白云山最早的'寺廟,還留下"景泰僧歸"一景,是羊城舊八景之一。唐宋以后,陸續有杜審言、李群玉、蘇軾、韓愈等著名文人登山吟詩,他們的詩文寓情于物,成為嶺南寶貴的歷史精神財富。明清的羊城八景中,白云山占其三:"蒲澗濂泉、景泰僧歸、白云晚望"。中國近現代革命的抗法、甲午戰爭等人物也曾在此留下足跡。在社會主義建設初期,老一輩革命家朱德、董必武、郭沫若等曾留下題詞,周恩來、陳毅副等曾在當時被譽為"南國釣魚臺"的白云山山莊旅舍進行過國事活動。
現在,白云山有專線游覽車,順著盤山公路而上迂回曲折,可直達山頂公園和天南第一峰,還設有上山索道。山上有各式風味餐廳和各種服務設施,還有簡易爐灶可供人們野餐和烤燒,已成為全國有名的游覽勝地。白云山上還有高山滑草、1400米滑道、三角滑翔翼等體育娛樂項目。
廣東景點導游詞4篇2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我是你們的導游唐佳慧,你們可以叫我“唐導游”,今天我們來到羅浮山這名勝風景區。
來到入口,是一口小池和一口大鯉魚池,還有一個小涼亭,供大家休息。小池里也養著各種各樣的鯉魚,大鯉魚池上有一排排搭石,是要去到河對岸的`“橋路”,走到對岸,再向前走,就是會仙橋了,據說曾經有仙子在上面相會呢!還有個小故事:警幻仙姑與各仙女們下凡游玩,沒想到偶見織女,織女迎上來:“姐姐近來可否是好?”警幻仙姑笑道:“妹妹真是越發懂禮,你好,我便心安,也會好。”兩姐妹又說了幾句,便相背而行。沒過多久,警幻仙姑與織女又在一座小橋上相見,這個故事被大家流傳開來,于是,將橋取名會仙橋。大家是不是被故事吸引住了呢?
羅浮山溫泉位于綿陽市安縣桑棗鎮羅浮山東麓,溫泉水產于1500——20x米井下,儲量豐富,品質優良,出口水溫45。5度。20x年7月通過省級鑒定,被命名為含碘、偏硅酸的鐳、理、氟、鍶、偏硼酸、硫化氫高溫醫療熱礦水。由于熱礦水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化合物和微量元素,因此具有極高的洗浴、保健、醫療等綜合開發利用價值。經臨床實踐,羅浮山溫泉已顯示出她所具有的醫療保健功效:舒筋活血、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促進交感神經興奮、滅菌、殺蟲、軟化溶解角質、護膚養顏。驚動京、蜀兩地的“樹皮娃娃”浴療七天,出現“脫皮”奇跡的真實故事更增加了她的神秘色彩。自1999年6月24日出水至今,溫泉沐浴者已達數萬人次,香港亞洲小姐婁茜妮、著名影星岳紅、笑星沈伐也曾先后蒞臨此地。羅浮山溫泉神奇的醫療保健功效早已廣為流傳,被譽為“浮山圣水,人間一絕”!
廣東景點導游詞4篇3
慶云寺建于明崇幀九年(1636年),位于肇慶鼎湖山的天溪山谷中。走過半山亭,就可見一紀念亭,沿著亭子后方的小路而上,即可到慶云寺。它是肇慶第一大寺,也是嶺南四大名剎之一(其余的三大分別為韶關南華寺、潮州開元寺、廣州光孝寺)。
光緒十九年(1893年),慈禧太后六十壽辰時敕賜"萬壽慶云寺"匾和"龍藏經",并對寺進行修葺,慈禧太后題匾也算是寺內的一個景點。
慶云寺的'香火很盛,遇上旅游旺季,可能還得排隊。信佛的可以來拜拜,這里據說很靈驗。慶云寺的建筑按照中軸線對稱布局,自下而上依次為:第一層韋陀殿,內設知客堂、云房,左右分別是鐘樓、鼓樓及客堂、齋堂;第二層為大雄寶殿,內設東土祖師殿、伽藍殿;第三層是中正堂;第四層為毗盧殿,南有藏經樓、七佛樓,北有睡佛樓、佛母樓;第五層為塔殿。
寺內文物古跡甚豐,也有很多古樹名木。其中比較出名的鎮山三寶為:千人鑊、大銅鐘以及300歲的白茶樹,冬季白茶花綴滿枝頭,清香四溢。鐵鑄千人鑊是清代慶云寺不折不扣的香火象征,當年可供全寺僧人進餐,為乾隆年間所打造,深近1米。大銅鐘在寺廟鐘樓上方,為清代咸豐年間鑄造,每日清晨會有僧人撞擊。
除了禮佛,更多的人來慶云寺是抱著吃素齋的目的,肇慶的特色風味為鼎湖上素,這道名菜的源頭就是鼎湖山慶云寺。據說用山泉水和天然食材制作,名氣之大,幾乎要蓋過慶云寺本身。
寺里的齋堂經過裝修,走的是高端路線,價格頗貴,涼菜在40元左右,熱菜基本在80-90元。當然還是有很多人抱著來都來了,吃就吃吧的心態來此品味,讓自己的行程更為圓滿,推薦菜色有鼎湖上素、慶云一品煲、素三鮮。
慶云寺寺內是不可以留宿的,可以看見客堂門前掛著"止單"的牌子,但可以在慶云寺寺門左邊的賓館住下。只是凌晨會有和尚念經的,睡意淺的人就不要住這兒了。
廣東景點導游詞4篇4
佛山祖廟建筑群位于祖廟路二十一號佛山市博物館內,由祖廟、孔廟、碑廊、陳列館和園林組成,占地 18600平方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東省文明旅游區示范點、佛山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祖廟建于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歷經20多次重建和擴建,現存以萬福臺、靈應牌坊、錦香池、鐘鼓樓、三門、前殿、正殿、慶真樓等明清建筑為主,具有典型的嶺南建筑風格。
近千年的傳承積淀,凝聚了珠三角人民籍供奉道教水神北帝司水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厚望,由此佛山曾于明清時期躍為中國四大名鎮之冠和僅次于京師的天下四大聚之一,以水為財的佛山人在祖廟寫下二十七鋪以此為祖的光輝一頁。
在祖廟的中軸線上,為酬神演戲而建的`萬福臺,從順治十五年至今,見證了廣府大戲——粵劇發源地佛山三、四百年孕育無數名家的輝煌歷程,保存了活生生的嶺南戲曲氛圍,煥發著粵劇朝宗和粵劇審戲臺的影響力。以陶、磚、木、石、灰雕固化在祖廟內外的戲曲人物故事、角色、服飾、招式、造型,為粵劇尋根留下大量物證。
祖廟以其獨特的嶺南古建風貌和所存的冶鑄、漆樸、箔金、雕刻,反映了明清至民國本地高超的工藝技術水平,融古代佛山經濟、文化、宗教、民間藝術于一爐,展現著工商、科舉、民俗、粵劇、武術五大文化主題,凝結成古代佛山的縮影。新世紀開始,設在祖廟的佛山黃飛鴻紀念館,引發全世界黃飛鴻門人的尋根拜祖,葉問堂的開幕吸引上千外籍詠春門徒歸宗朝圣,萬福臺的粵劇朝宗演出和佛山粵劇博物館、國際粵劇珍藏館吸引著世界各地的粵劇尋根之旅。在林海和夜色之中,交融著珠三角風情的古典婚禮和吉期神誕的北帝崇拜浪潮。祖廟這座號稱珠三角諸廟之首的"古祠藝宮"宛如一顆明珠,道出一曲新韻。
【廣東景點導游詞】相關文章:
廣東景點導游詞01-03
廣東景點的導游詞11-28
廣東景點導游詞4篇-廣東導游詞12-31
廣東景點的導游詞(通用10篇)06-10
廣東羅浮山景點導游詞12-12
珠海景點導游詞3篇-廣東導游詞01-15
白云山景點導游詞3篇-廣東導游詞12-31
廣東旅游解說導游詞-廣東導游詞01-11
廣東鼎湖慶云寺導游詞-廣東導游詞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