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招聘面試高中地理《喀斯特地貌》說課稿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招聘面試高中地理《喀斯特地貌》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一、說教法
根據以上對于學生情況的分析,在授課中,我將以小組討論法為主,輔以啟發式提問法和直觀演示法進行教學。學生分組學習,僅通過啟發性的提問,不斷引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揚教學民主。直觀演示法的運用,能使得學生通過模型和動畫的展示,構建對喀斯特地貌認識的空間想象力。這樣的教學方法相輔相成,事半功倍。
二、說學法
教為學服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不越俎代庖,要放手讓學生運用合作學習等學習方法進行學習。通過動腦、動口、動手的方式,培養學生從地理視角思考問題,掌握地貌的基本知識,學會善于分析原因。
三、說教學過程
基于以上分析,接下來就開始進行我說課中最重要的環節——教學過程的闡述。
環節一:導入
導入使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這樣隨著教學內容進一步展開,能產生良好、積極的“連鎖反應”。上課伊始,我會向學生展示喀斯特地貌的圖片,以及徐霞客在300多年前在游記寫的《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二》,向學生提出問題:徐霞客描述的是哪種類型的地貌?這類地貌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這類地貌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有哪些影響?從而引出本節課的主題——地貌。
依據:圖片和游記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其快速進入課堂。
環節二:新授
1、自主閱讀,老師引導,了解喀斯特地貌概況
首先,我會請同學們自主閱讀教材,找出并理解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及其分布。即在適當條件下,可溶性巖石的物質溶于水并被帶走,或重新沉淀,從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態各異的地貌,統稱為喀斯特地貌。其中在我國廣西、貴州、云南等地區最為典型。緊接著我會根據概念及其分布地區,通過圖片展示這些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引導學生思考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條件。學生得出原因①碳酸鹽類巖石;②氣候濕潤,降水豐富。
依據:通過自主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歸納能力。
2、小組討論,探討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及演變
其次,我會出示典型地貌示意圖,請同學們結合所學資料和圖片資料,以學習小組合作的方式,試著對匯總的喀斯特地貌景觀進行分類。小組得出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溶溝、洼地、峰叢、峰林、孤峰等,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有溶洞,溶洞中發育有石鐘乳、石幔、地下河、石柱、地下瀑布等。之后我再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觀演變示意圖,提問喀斯特地貌景觀演變過程,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得出由溶溝發展為洼地,經過峰叢、峰林,再演變為孤峰直至殘丘。
依據:通過地圖和討論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更加清楚的認識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及演變,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環節三:鞏固
我會組織學生完成活動,利用剛剛所學的關于喀斯特地貌的知識,分析世界最大口徑球面望遠鏡,選址貴州平塘的原因,進一步思考喀斯特地貌對人類生活生產有什么樣的影響。即為喀斯特地貌,保證雨水下滲而不會淤積;天然的天坑,工程量較少;人煙稀少,無線電干擾較少。
依據:學生學習后,只有將其運用到另一知識中,才能保證深入理解知識。
環節四:小結
我會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總結,并對學生的歸納進行補充。即本堂課學習到了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和分布地區,并理解了喀斯特地貌的演變過程。
依據:通過課堂小結,可以讓學們更加清楚本節課所學的全部內容,理清思路,更好地掌握知識點。
環節五:作業
讓學生課后假設自己假期將要去路南石林旅游,寫一份介紹當地景觀的旅游簡介,分享給同學。
依據:課后的作業可以讓學生及時地鞏固知識點,并將其正確運用到生活中。
六、板書設計
一個完整的課堂教學必然離不開教師的板書,板書是教師精心構思的藝術結晶,是學生感知信息的視覺渠道和形成良好思維品質的橋梁。本節課的板書我力求簡潔明了、重點突出,并且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便于學生理解掌握。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感謝各位評委老師的耐心聆聽!
【教師招聘面試高中地理《喀斯特地貌》說課稿】相關文章:
教師招聘面試指導說課稿12-09
教師招聘面試《木蘭詩》說課稿06-25
教師招聘面試初中數學《等式的性質》說課稿05-20
教師招聘面試《兩小兒辯日》說課稿06-25
教師招聘面試高中語文《短歌行》說課稿05-04
高中地理說課稿04-11
高中地理說課稿05-15
高中地理的說課稿03-01
高中地理說課稿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