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教學設計的總結
《長城》教學設計的總結
教材說明:這篇看圖學文由兩幅長城的彩圖和一篇短文組成,直觀的圖畫和具體形象的短文緊密結合,表現了長城的雄偉壯觀、高大堅固,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第一幅圖片是從遠處看到的長城,畫面展示了長城隨著起伏的山勢蜿蜒盤旋的雄偉其實,給人的突出印象是長而壯觀。第二幅圖片是從近處拍攝的長城。圖片清楚地顯示了長城的結構:城墻外延有垛子,垛子上有瞭望口和射口; 城墻頂上有方形的城臺。一眼望去,就感覺到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課文一、二自然段描寫的是兩幅彩圖的內容,突出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第三自然段抒發作者由看長城而展開的聯想。
教學重點:圖文結合,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感悟課文的思想內容,激發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之情是教學的重點。
教學難點:展開想象,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3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0個。正確讀寫“崇山峻嶺、蜿蜒盤旋、城磚、屯兵、堡壘、陡峭、凝結、氣魄雄偉”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從不同的觀察點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想。
4、把看圖、學文、想象結合起來,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趣
學生們對長城都有一定的了解,而且還有不少學生去過,對其有感性認識,還有的學生通過閱讀、通過電視,對古代歷史、對長城的修建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可以通過談話的形式導入,使文本與學生的實際相聯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指導看圖,直觀感知
出示兩幅彩圖,讓學生形成對長城的直觀印象,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同時,通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圖中的內容,引導學生觀察要有序,而且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會觀察到不同的景象,從而對學生進行遣詞說話的能力的培養,進行有效的訓練。
三、圖文結合,理解課文
1、圖文對照,在理解課文一、二自然段內容的基礎上,分別對照圖,盡量用書中的語言描繪圖中景象,這樣既可以做到對文本中語言的積累,又可以培養學生學以致用。
2、了解了一二段內容,由此引發作者聯想。教學三四自然段。圍繞寫作者聯想的語句,讓學生多讀熟讀,交流感受,進行有感情朗讀的訓練。在此過程,訓練學生抓重點字詞理解課文、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聯系生活實際或課外閱讀理解課文等多種學習方法。同時感受古代勞動人民修筑長城的艱辛,激發學生對勞動人民智慧力量的敬佩以及民族自豪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貫穿始終。
3、其中設計一個小環節,讓學生結合課文進行合理聯想,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思想,同時也滲透了寫作方法上的訓練,通過你觀察到的,把你聯想到的寫出來。
四、回歸整體,總結收獲
讓學生瀏覽全文,把有感受的地方再有感情地讀讀,使學生從整體上再次把握全文內容、感情、寫法。
五、練習作業,鞏固新知
基礎字詞;仿寫片斷,由觀察到的所聯想到的;設計導游詞。
板書設計:
長城
遠看 長龍蜿蜒盤旋
近看 高大堅固 —— 氣魄雄偉 奇跡
聯想 勞動人民智慧和力量
【《長城》教學設計的總結】相關文章:
關于長城的教學教后反思03-20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