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買新房子啦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的教學設計
《我家買新房子啦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 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探索物體和圖形大小的過程。體驗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發展空間觀念。
3. 初步學會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知道面積的含義,初步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會選擇合適的單位,量一些物體表面的面積或平面圖形的面積。
教學準備:
常用面積單位模型。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課件出示信息窗1主題圖)
師:小明家要買新房了,大家看,他們一家笑得多開心呀!觀察畫面,看你發現了什么?你想提什么問題?
二、活動過程
活動一
1. 師:你能解決剛才我們提出的餐廳和廚房哪個大這個問題嗎?
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提出比較房間地面的大小。
利用比一比或擺一擺的方法,自己嘗試解決。
2. 請學生匯報自己是怎么做和,有什么發現。
3. 師:廚房和餐廳和地面是有大小的,地面的大小就是他們的面積,你能說說客廳、臥室的面積是指什么嗎?
學生可能用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擺,得到廚房比餐廳大。
4. 現在你知道什么是面積了嗎?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對面積的理解。
活動二
1. 師: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決晚廳的面積有多大?的問題嗎?
學生自己擺。
2. 師:把你解決的辦法向大家介紹一下。
學生交流。
3. 師:大家用來計量的單位不一樣,所以得到的結果不一樣。為了方便,人們統一了面積單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活動三
1. 認識平方厘米。
師: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就是1平方厘米。
2. 學生操作、感受。
(1)畫出1平方厘米大的正方形。(2)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大約有1平方厘米。(3)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量身邊較小物體的面的面積。
3. 認識平方分米
師:請你量量桌子面的面積是多少?
學生操作,會感到太麻煩,質疑,有沒有大一點的面積單位呢?
師介紹面積單位1平方分米,并感受它們的大小。
4. 認識平方米。
(1)介紹1平方米有多大。
(2)畫出1平方米的大小。
。3)讓學生站一站,看大約站多少名同學。
三、課堂總結
這節課有什么收獲?(學生思考,回顧學習內容)
【《我家買新房子啦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學反思03-20
《面積單位》教學設計03-09
《買電器》的教學設計03-13
《開會啦》教學設計及反思(通用5篇)07-09
教學設計的依據和原則11-10
大班語言教學設計《下雨啦》(通用13篇)06-20
《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通用13篇)03-02
關于《我愛我家》教學設計(通用10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