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在聲音的世界里》教案分析

《在聲音的世界里》教案分析

時間:2024-08-03 12:24:24

《在聲音的世界里》教案分析

《在聲音的世界里》教案分析

《在聲音的世界里》教案分析

  一、背景介紹

  日前,我參加了區里組織的的一次遠程賽課。賽課的篇目是《在聲音的世界里》,出自七年級下冊自讀課本《大海的召喚》。地點是在本校,授課學生是本班所教學生。

  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王蒙寫的散文《在聲音的世界里》,從孩提時代的笛聲、雨聲,作者走進了聲音的世界。音樂伴隨著作者成長,讓他體會到人生的美好,生命的崇高。字面上,這是篇談論音樂的文章,但是文章的主旨并不局限與音樂,而是有音樂發展到了人生。文章的最后“人生因有音樂而變得更美好、更難于被玷污、更值得了,不是嗎?”就是對音樂和人生的關系最好的闡釋。但是要想讓學生明白作者的意圖是有一定難度的。現在的學生大多對流行音樂感興趣,對高雅音樂的美還是不太懂,所以課堂教學的關鍵是要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試著讓學生走進作者的音樂世界,這樣才能較好地體會作者對人生的感悟。

  三、教學目的:

  1. 引導學生領會作者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

  2. 領會音樂和人生的關系,培養學生的情操。

  四、教學重點、難點:

  領會音樂和人生的關系

  五、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

  六、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激發興趣

  師(笑著問):同學們,我們先來欣賞兩段音樂,(《二泉映月》、《命運交響曲》),然后說說聽這音樂時的感受。(教師邊說邊用課件展示音樂)

  生:聽了《二泉映月》感覺了一種悲涼。

  生:《命運交響曲》給了我奮進的力量。

  師適時歸納:同學們對音樂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每當音樂響起的時候,總會在我們的心海上泛起陣陣漣漪。當代作家王蒙對音樂也有獨特的感受,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這篇散文,看看作者在聲音的世界里有怎樣的感受?又是如何準確地表達出這種感受的?(板書課題)

  (二)作者介紹

  王蒙,當代作家,五十年代開始文學創作,其代表作有《青春萬歲》、《活動變人形》等。王蒙曾說過:“我非常非常地喜愛音樂、離不開音樂。音樂是我生活的—部分,生命的一部分,我的作品的一部分。1953年我開始我的處女作《青春萬歲》的創作時,為它的結構而苦惱,而左沖右撞,不得要領之時,聽到蘇聯作曲家的交響樂作品時,它的結構大大啟發了我,使我悟到了小說的結構應該是這樣的,既分散又統—,既多樣又和諧。音樂在我的作品里是—個非常重要的、頭等重要的部分。”

  (三)整體感知

  師:本文題目雖然是《在聲音的世界里》,但是我們看了課文后就會發現,這里的聲音主要指的是音樂,音樂伴隨著作者成長。看課文請同學們思考:

  1. 本文寫出了他成長的哪幾個階段?

  2. 每個階段他都聽到了哪些音樂?這些音樂又帶給了他怎樣的感覺呢?

  (以上問題用多媒體展示)

  指明學生回答后明確:

  1.寫了他成長的三個階段:孩提時代、青年時代、中老年時代

  2.笛聲: 艱難困苦、孤獨凄清

  小雨聲:使我感覺溫柔、靜穆、和平

  中雨聲 :使我感到活潑、跳躍、滋潤

  大雨聲 :使我壯懷激烈、呼喊著豪情

  風聲 : 使心一下子抽緊在一起

  風聲與聲:使我沉浸于憂思而又躍躍欲試

  單弦牌子:閑適粗獷

  梅花大鼓:含蓄委婉

  河南墜子: 幽默率真

  河北棒子 :蒼涼高亢

  西洋樂曲:都澎湃著情潮,都擁有健康的欲望。

  蘇聯歌曲:明朗、充實、理想、執著

  中外流行歌曲:同樣能感受到它的“魅力”,心靈同樣被 打動。

  (四)研讀、交流:

  作者能夠沉浸在他所能欣賞的聲音世界中“有所獲得,有所了悟”,那么,他獲得了什么、又有哪些了悟呢?

  (引導學生感悟音樂和人生的關系)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歸納:

  例: “聽他們的作品,是我能夠健康地活著、繼續健康地活下去,戰勝一切邪惡和干擾、工作下去、寫作下去的保證和力量的源泉。”

  “而經驗告訴我,熱愛,這已經是做好一件事的首要的保證了。”

  “人生因有音樂而變得更美好、更難于被玷污、更值得了,不是嗎?”

  (五)探究、交流

  作者說“藝術是屬于弱者、失敗者的”,然后又說“藝術又是屬于強者的”?這兩者有沒有矛盾?你認為藝術是屬于什么樣的人呢?

  (學生分組進行交流,教師也參與到討論中去。引導學生緊扣文本從文中找理由)

  歸納:“藝術屬于弱者、失敗者的。”這是從人生的際遇方面來說的,例如算命瞎子的笛聲就是悲苦的體驗。

  “藝術又是屬于強者的”,因為藝術是“堅強”、“恒久的”,超越政治、歷史,成為“永遠的紀念和見證”、“永遠可以溫習的感情貯藏”,它成為執著的理想和信念。

  二者并不矛盾,是從不同角度來表現的,我們平時也一定有過這樣的情感體驗,心情不好、遭遇挫折的時候就喜歡聽憂傷的樂曲;一旦從情緒的低谷走了出來,重新找到奮斗目標在聽音樂的時候,就會覺得音樂是屬于強者的。

  所以藝術應該屬于我們每一個人。

  (六)延伸

  作者對音樂的認識與思考隨著他的成長而漸漸成熟起來,讓我們感受到了活在音樂的世界里是何等地美好。他認為肖邦的鋼琴協奏曲“如春潮,如月華,如鮮花燦爛,如水銀瀉地。”下面老師也來放段肖邦的樂曲,同學們,你們聽出了一些怎樣的感受?

  (播放肖邦的《浪漫》

  (七)課堂小結

  學了王蒙的這篇散文,我們一起感受了音樂的美,同時也感受到了它和人生的關系,“音樂能給靈魂洗澡,使人凈化。”“給人以美好的享受和休息。”同學么,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讓我們熱愛音樂、喜愛音樂吧,音樂能帶給我們前進的力量,因為“一個沒有音樂的生活是不完全的生活,一個不愛音樂的人也算不上完全地愛著生活。”

  (八)布置作業

  反復讀課文

  七、板書設計

  在聲音的世界里

  王蒙

  音樂 → 人生

  人生因有音樂而變得更美好、更難于被玷污、更值得了,不是嗎?

  八、教學反思:

  上課之前,我對文本先進行了反復研讀,發現本文是一篇談音樂的散文,文筆優美,表達流暢,主旨深刻而又含蓄,所以七年級的學生讀起來有一定難度,因為要著重領會作者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而不只是音樂本身。既然是在音樂的世界里,所以應該有音樂讓學生欣賞。為了讓學生很好地理解本文主旨,結合學生實際音樂理解水平(流行音樂充斥耳膜,高雅音樂知之甚少),我選取了三首樂曲安排在兩個教學時段適時播放,在剛上課時,我創設一個音樂情境,放了名曲《命運交響曲》和《二泉映月》激發了學生興趣;在后面教學環節中,為了調動學生對音樂的體驗,并注意和作者的音樂體驗比較,我放了肖邦的《浪漫》樂曲,學生都能說出自己的感受,盡管有的和作者的感受不一樣,但他們明白了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人生際遇,所以在欣賞音樂時會有不同的體驗,音樂欣賞和人生體驗是分不開的。這樣教學目的就水到渠成地達到了。還有,在進行文本拓展延伸時,我們教師不能游離于文本之外盲目延伸,一定要注意回歸到文本之中,本文是和音樂有關的散文,所以延伸時最好要讓學生欣賞音樂,學生對周杰倫很崇拜,而周杰倫又很崇拜肖邦,因此,在引導進行音樂欣賞時,我選了肖邦的曲子讓學生欣賞,從而調動他們的情感體驗,并讓他們注意和作者的感悟進行比較,要讓學生明白音樂欣賞也是個性化的,每個人的人生體驗不同,對音樂的感受就不一樣。這樣的拓展就是緊緊扣住文本來的,教學效果非常好。

【《在聲音的世界里》教案分析】相關文章:

《我們怎樣聽到聲音》教案02-25

女媧造人的教案分析01-28

精選《聲音的傳播》優秀教案6篇10-16

《陳奐生上城》教案分析03-19

《慢慢走,欣賞啊》教案分析12-16

爺爺的壓歲錢教案分析03-20

世界文化之旅教案03-20

《再見了,親人》重難點分析教案03-20

在電子表格里如何打勾教案分析03-19

全世界都在對我微笑教案(精選10篇)05-09

用戶協議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综合福利亚洲区在线 | 亚洲欧美国产高清vA在线播放 | 亚洲综合经典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高清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另类一区 | 中文字幕HD天堂字幕乱码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