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個球的教學文案設計
第一千個球的教學文案設計
目標解析:
知識與能力
1、通過熟悉文章內容,了解“足球之王”貝利的一些生活經歷。
2、體會貝利的父親在他成長中的巨大作用。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閱讀課文的能力,重視基礎知識的積累和掌握。引導學生深入領會課文兩部分內容的聯系,并運用多種手段,共同解疑。
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習貝利的良好的心理素質,并透過貝利的成長經歷找到自己成長的正確方向,并為之努力。
重點:
1、學習文章概括簡練生動的敘事的敘事方法,體會選材的典型性。
2、學習在敘事中直抒胸臆,披露人物內心活動,表現人物個性的心理描寫方法。
難點:
通過貝利的兩次經歷,體會貝利父親的偉大。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請班上的小球迷介紹球王貝利
可讓學生在課前找資料,也可提供教參上的“有關資料”,要求既能全面展示貝利的綠茵傳奇生涯,又有生動形象的小故事。
(二)掌握的字的讀音
滂沱(pāng tuó) 攝影(shè) 區域(yù)
疊(dié) 卸(xiè) 聊(liáo)
擰(níng) 皺皺巴巴(zhòu) 一拐一拐(guǎi)
膝蓋(xī) 名譽(yù) 墮落(duò)
(三)詞語積累
生涯:指從事某種活動或職業的生活。
克制:抑制(多指感情)。
美妙:美好可喜。
滂沱:形容雨下得很大。
區域:地區范圍。
珍貴:價值大;意義深刻。
包袱:比喻影響思想或行動的負擔。
嘲諷:嘲笑諷刺。
樂觀:精神愉快,對事物的發展充滿信心(與“悲觀”相對)。
耐性:能忍耐不急躁的性格。
寧靜:(環境、心情)安靜。
聯想:由于某概念而引起其他相關的概念。
名譽:名聲。
個性:在一定的社會條件和教育的影響下形成的一個人的比較固定的特性。
酷愛:非常愛好。
墮落:(思想、行為)往壞里變。
天分:天資。
歡聲雷動:歡呼的聲音大。
相提并論:把不同的事物不加區別地混起來談論或對待。
無地自容:沒有地方可以讓自己藏起來,形容十分羞愧。
輕舉妄動:不經慎重考慮,盲目行動。
惡習:壞習慣。
(四)作者簡介
球王貝利被國際足球界視為20世紀最佳運動員。他以卓越的球藝、上乘的球德,贏得了“黑色珍珠”的美譽,被推上“足球之王”的寶座。這位世界足球奇才在1956年至1977年的21年足球生涯中,共參加了1366場比賽,射進1281個球,曾在一場比賽中單槍匹馬8次攻陷對方城池。直到現在,他創造的連續3年每年進球超過100這一紀錄還沒有人打破過。
1958年,不足17歲的貝利入選國家隊,代表巴西奔赴瑞典斯德哥爾摩參加第六屆世界杯足球賽。還未成年的貝利不辱使命。他力據中場,從容御敵,為巴西隊初捧世界杯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一年貝利共射進66球,成為巴西全國的神射手。后來,貝利又作為國家隊主力參加了第七、第八、第九屆世界杯賽,為巴西奪得其中兩屆冠軍立下了汗馬功勞。巴西隊三次奪獲,使金光閃閃的“雷米特杯”永歸巴西所有。貝利為此創造了不可磨滅的功勛。在世界最大的馬卡拉納體育場入口處,人們為貝利建立了最漂亮的人球紀念碑。球王貝利所穿的10號球衣和射進的第1000個球成了巴西的國寶。
貝利是有史以來惟一三次參加世界足球冠軍隊的球員,也是迄今為止惟一三次被評為世界最佳足球運動員的超級球星。在“桑托斯”服役期間,貝利曾作為該隊的中堅隊員,征戰全球,使該隊獲得十次圣保羅聯賽冠軍、五次巴西全國冠軍、兩次南美足球錦標賽冠軍、兩次歐洲和南美洲俱樂部“冠軍杯”賽冠軍。“桑托斯” 隊一舉成為馳譽全球的足壇勁旅。而這一切,都與貝利的英名緊密相連。
(五)把握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可集體朗讀,第二部分可由教師和同學分角色朗讀 讀完后分別請同學概括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了解前后兩部分內容的聯系
球王貝利不僅球藝精湛,而且心理素質良好,為人謙遜,請同學從第一部分里找出相關語句。想一想編者把這兩個片斷放在一起,有什么深意?從貝利的哪句話里我們可以看出他的父親確實是一位出色的“慈父與恩師”?
(二)本章思路、主旨
本文由“第一千個球”和“慈父與恩師”兩部分組成,層次清楚。
本文把這兩個片斷放在一起,是很有深意的:貝利不僅有出眾的球技,而且有很好的心理素質,這與他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直到許多年后,貝利向人反省說,當時父親要是狠狠地打罵他,可能會激起他的反抗。由此可見,貝利的父親雖然對兒女要求嚴格,但十分尊重兒女(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這對貝利后來在事業上的成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文章結構
全文按兩個小標題劃,共分二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千個球
主要內容是:全世界的球迷都在歡呼貝利踢進第一千個球的時候,貝利也為這件事而高興,為創造千球記錄而感到愉快。但當巴西報紙的頭版把貝利進了一千個球和美國宇航員康萊特、比思第二次登上月球的新聞并列刊登時,他并沒有得意忘形,而是想到“不只一次而是兩次把人送上月球,比發生在足球場上的任何事當然重要得多”。
第二部分:慈父與恩師
主要內容是:貝利的父親發現少年貝利吸煙時,并沒有打罵孩子,而是把他拉了過去,好像朋友之間談話似的向兒子解釋,如果抽煙喝酒的話就踢不好球的道理,然后讓他自己決定今后怎么辦。貝利羞得簡直無地自容。從那一天開始,貝利始終沒有碰過香煙。
(四)討論回答“思考與練習三”。引導學生深入領會心理活動描寫在傳記文章中的作用
(五)心理描寫片斷訓練請同學閱讀《毛 澤東的少年時代》的第10段,模仿本課心理活動描寫的方法,在“這激怒了我”和“我就要跳下去”這兩句話后插寫合理的心理描寫。
【第一千個球的教學文案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排球正面墊球教學設計02-27
《情感化設計》教學文案03-20
《第一場雪》教學設計(精選10篇)10-23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難忘的第一次》教學設計(通用10篇)04-09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