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第幾》的教學反思
關于《第幾》的教學反思
以活動為載體進行教學,能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愉悅,從而實現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深化新知。教師設計的兩個活動,頒獎與送水,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思、在玩玩學學中明確了“幾個”和“第幾個”的含義。“生2說向超排第3,生3說向超排第4”教師及時利用課堂生成資源,讓學生明確事物是不斷變化的,“第幾”是相對的,從不同的方向數,“第幾”也就起了相應的變化,使學生對知識掌握得更靈活,符合低年級兒童心理特點和認知特點。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探索、思索、交流,從而獲得知識,這種新的學習方式比老師講解效果要好得多。
一、分組合作,運用新知
師:運動會還在進行著,天真熱,老師準備了一些扇子,請各小組長把扇子發給同學們吧。
老師說明活動規則:讓小組成員按一定順序排成一隊,組長仿照老師剛才組織同學給運動員送水的活動,組織本組的同學玩分扇子的活動,要求每一個同學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
老師參與到小組的活動中,并引導學生靈活地運用新知。
教師把一把扇子發給一個同頭
師:我給第幾名同學發了扇子?
生6:第3名。
師:是從哪邊數的?
生6:從左邊。
師:拿扇子的這名同學還可以說是第幾名?
生7:從右邊數第5名。
師:我們在找同學的時候,要分清從左邊數,還是從右邊數
指導組長提出不同的要求,讓同學們發扇子。
要求:
給從左面數第4名同學發扇子。
給從右面數第2名同學發扇子。
給從左面起前2名同學發扇子。
給從右面起前4名同學發扇子。
反思:用學生的親身體驗去感受生活中事物的數量順序,體會學數學的樂趣,在深化對“第幾”的認識時,教師組織全班學生參加發扇子活動,豐富了學生對“幾個”和“第幾個”的感性認識,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他們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實現了數學教學生活化,這一環節不但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理解、運用了所學的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服務意識。
二、拓展運用,發展新知
師:運動會結束了,同學們排隊參加閉幕式,老師有兩個問題想讓同學們幫著解答:
(1)向思琪的前面有3人,后面有5人,這排一共有幾人?
(2)王欲君從前面數排在第2,從后面數排在第4,這排一共有幾人?
讓各小組討論,提示學生可以演示,找出規律,全班交流。
反思:將學生所學的知識與閉幕式站隊這一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將數學知識巧妙地融入站隊活動中,既有效地鞏固新知,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了學以至用的目的。一,使“第幾”和“幾個”的概念“活”了,這樣的練習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發展學生的思維有很大幫助。
在《第幾》這節課中,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把學生們熟悉的運動會場面引入課堂,把“第幾”和“幾個”的概念融入活動中,讓學生在積極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自己去發現、領會“第幾”和“幾個”的含義,巧妙設活動,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鞏固、運用新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既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也符合我們的課改精神,學生在獲得這些知識的同時,觀察、比較、判斷、推理等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養。
【《第幾》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
趙州橋教學反思03-19
《格子》的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