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的鈔票》的教學設計
《散落的鈔票》的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學習課生字。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文中人物的心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講述在車站發生的故事。
教學難點、重點:
感受路上行人真誠相助的好品德。
課時劃分:
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樂曲《一分錢》……
2、導語激趣:這首歌同學們都很熟,但現在要是有一分錢在地上,可能會沒人去撿,要是許多一百元的鈔票呢?又會是怎樣呢?
二、檢查預習
1、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字音是否讀的準確。
2、檢查生字讀音
3、再讀課文,邊聽邊把自己不懂得問題畫出來
4、質疑解疑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了解課文大致內容
2、想:各自然段講什么?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了解:
時間——國慶的一天中午
地點——地鐵站
人物——我、立明、乘客
2、文中的立明是個怎樣的孩子?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了解發生什么事?
2、自由讀,找出寫得好的句子,好在哪兒?
“只見一個外地出差模樣的人正在奮力往車……”
描寫生動:寫出了當時的擁擠狀態,交代發錢散落的原因。
“他拍打車門大喊大叫,可是……”
描寫形象:“大喊大叫”寫出了乘客的萬分焦急,“呼嘯”一詞寫出車速很快。
六、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自由讀,寫下大致辭內容。
第三自然段:乘客紛紛拾錢給服務員,立明提醒一個壯漢挪開腳,將帥踩住的錢交人服務員。
第四自然段:面對失而復得的錢,那位乘客千恩萬謝,服務員強調要感謝大家了,尤其是兩位小朋友。
2、自由讀,談談感受最深的句子。
七、學習第五自然段
指名談談這段話講什么。
八、小結
人間處處有真情,只要心存一份愛,這世界便充滿陽光,學這篇課文,希望大家都有擁有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質。
九、作業:抄寫生字,讀課文。
板書:
擠車 飛錢
散落的鈔票 拾金不昧
拾錢 交錢 提醒——感謝
【《散落的鈔票》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散落的鈔票》教學課程設計03-26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