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教學設(shè)計(通用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shè)計,教學設(shè)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shè)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井岡山》教學設(shè)計(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井岡山》教學設(shè)計 1
教學目標:
1 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齊心協(xié)力”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井岡山是“英雄的山,美麗的山”。
3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lián)想。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難點:
1在閱讀中想象作者在黃洋界所看到的壯觀的景色,了解作者 在黃洋界哨口看到的,體會作者的聯(lián)想。
2欣賞圖,并配上解說詞。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設(shè)計
17 井岡山(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 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教具準備:
1井岡山的圖片以及資料介紹,風光錄象。
2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指導讀題目。
2展示資料,簡單的介紹井岡山。
3教師導入:我們今天就一起隨著作者走進著迷人的仙境。
二播放錄象,整體感知美。
1播放錄象,讓學生整體感知井岡山的美麗。
2 指名說說自己觀后的心理感受,并用下面的句式抒發(fā)自己的情感。
井岡山,你——我——!
3教師小結(jié):是呀,這如同仙境的井岡山不知吸引了多少的中外游客!接下來,我們就去讀一讀作者的文章,看看作者是怎樣給我們介紹這神話般的世界。
三 配樂自由讀,整體感知,掌握生字新詞。
1教師提出閱讀要求,并播放音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
(1) 讀通課文,掌握課文的生字新詞。
(2)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崇山峻嶺, 盤旋而上, 慕名已久,山勢巍峨, 峰巒峻拔, 郁郁蔥蔥, 逶迤前行。
2想一想:課文分幾部分,每部分都寫了什么。
(1) 教師出示本課的生字新詞,指名讀一讀。
(2) 大家齊讀。
3指名反饋下列詞語的意思。
崇山峻嶺: 高大險峻的山嶺。
盤旋而上:課文指汽車沿著公路環(huán)繞著向上飛奔。
慕名已久:指作者仰慕井岡山已經(jīng)很久了。
山勢巍峨:形容黃洋界山勢高大雄偉的樣子。
峰巒峻拔:形容山峰高大挺拔。
郁郁蔥蔥:形容草木蒼翠茂盛。
逶迤前行:形容河流彎彎曲曲延續(xù)不斷的樣子。
4分段情況:
第一部分?(1)寫我們乘車來到井岡山。
第二部分 (2—4): 寫我們在黃洋界所看到的美麗景象。
第三部分(5—6): 寫我們在黃洋界所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
四 學習課文。
1 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思考:
(1)井岡山有什么特點?把相應的詞語用﹏﹏﹏畫出來。
(2)“車在飛奔,心在飛奔,我們正趕往……”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
(3)結(jié)合信息窗,說說為什么把井岡山稱作“革命搖籃”。
2指名反饋。
(1) 井岡山“崇山峻嶺、涓涓清泉”。
(2) “車在飛奔,心在飛奔,我們正趕往……”表現(xiàn)了作者急切地想到達井岡山的心情。
(3) 1927年,毛澤東、朱德等率領(lǐng)中國工農(nóng)紅軍,在井岡山創(chuàng)建了第一個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因而把井岡山稱作“革命搖籃”。
3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五 課堂小結(jié)。
同學們,井岡山,天下第一山,中國革命的搖籃,1979年前,毛澤東、朱德在這里創(chuàng)立偉業(yè),將紅色火種點燃,厚重的歷史賦予她成功的山、英雄的山;大自然的造化,賜予她奇峰綿綿、飛瀑流泉,美麗的風光,賦予她靈性的山、奇美的山。正如作者所說的“井岡山如此美麗,仿佛仙境一般。”
六 布置作業(yè)。
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兩遍。
2 熟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7 井岡山(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繼續(xù)學習課文,想象作者在黃洋界上看到的壯觀的景象,以及作者在黃洋界哨口看到的'以及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
2總結(jié)全文,拓展練習,給黃洋界的景色自己解說詞。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具準備:
相關(guān)掛圖。
教學過程:
一 聽寫詞語,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3 教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和作者一起去欣賞井岡山中最有名的黃洋界的壯觀景象。
二 繼續(xù)學文。
(一)學習第3自然段。
1 出示黃洋界云海圖片,說說你看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語言描述。
2學生描述。
3出示課文有關(guān)語句。
站在黃洋界上舉目遠眺,只……像大海中的點點島嶼。
4比較自己描述的與課文寫的,那句好?說說理由。
(課文寫得好。課文把云海比作大海,把云海中顯露的山峰比作島嶼;把白茫茫的云海比作拍岸的波濤、徐徐飄飛的煙波。形象而動地寫出黃洋界上壯觀的云海景象。)
5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二)學習第4自然段。
1自由讀,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并在腦海中想象。思考:大峽谷美在哪里?
2 齊讀這一段。
3 指名反饋。
(“兩旁山坡上……可見血紅的杜鵑花。”從色彩上體會大峽谷的美; “特別耀眼的……逶迤前行。”用細長的銀蛇比喻谷底的溪澗,寫出了溪澗在陽光的照射下的形態(tài)美和色彩美。)
4 教師小結(jié):
(三)體會作者觀察方法。
說說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有遠及近)
(四)學習第5自然段。
1 學生默讀第5自然段。思考:作者在黃洋界哨口看到什么?又聯(lián)想到什么?
2 指名反饋。(看到了炮臺和紀念碑,聯(lián)想到當年軍民齊心協(xié)力擊潰敵軍的故事; 看到了枝繁葉茂的黃槲樹,聯(lián)想到毛澤東的鄉(xiāng)音和朱德的扁擔)
3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崇敬地 ,回憶地)
三 拓展延伸,說井岡山。
1教師導:多美的井岡山呀,難怪作者會不禁地贊嘆:井岡山,英雄的山,美麗的山。看著滿山蒼翠,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我不禁陶醉了。
2指導朗讀這一句。
3學生讀課文,找出和這句呼應的句子。(指名反饋:井岡山如此美麗,仿佛仙境一般。)
4教師:讀了課文,你想對井岡山說什么呢?
井岡山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5 教師:誰能不夸井岡山的美麗景色呢?你能用自己的話說這些景色嗎?
四總結(jié)全文。
教師總結(jié):同學們,游覽井岡山,既可以瞻仰革命前輩的戰(zhàn)斗業(yè)跡,又可以飽覽景色綺麗的無限風光。有機會,我們一定要好好地游覽一番。
五 布置作業(yè)。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 說一說紅軍的故事。
板書設(shè)計:
17 井岡山舉目遠眺 云海壯觀 井岡山向下看大峽谷美麗熱愛和贊美(黃洋界) 看到:炮臺、紀念碑、黃槲樹 對老一輩革命家 在哨口聯(lián)想:軍民故事、毛澤東的鄉(xiāng)音、朱德的扁擔的敬仰之情
《井岡山》教學設(shè)計 2
教學目標
1、認字7個,寫字8個。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井岡山特有的美
3、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自主積累好詞好句。
教學重點
從重點句段入手,理解“井岡山,英雄的山,美麗的山。”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guān)井岡山的資料。
教學時數(shù)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師板書課題,學生讀題。
2、你了解井岡山嗎?能給大家說說嗎?
3、閱讀“信息窗”。
4、練寫“岡”字。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遇到生字請想辦法解決。
2、小老師上臺教生字。
3、教師重點提示:
峽:指導記憶字形讀準字音,并與“夾”區(qū)分開來。
碑:注意讀準音,理解字意。
醉:聲母是平舌音,讀準字音。
4、學生自由讀文,要求讀準讀通。
5、指名分段接龍讀課文,評議并正音。
三、再讀感知。
1、默讀全文。
2、說一說從讀文中知道了什么。
四、練習寫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本課的生字詞。
二、讀文感悟。
1、默讀課文,思考:為什么說井岡山是“英雄的'山,美麗的山”?要求邊讀邊畫記重點句段。
2、匯報,指導朗讀理解。
①學生匯報。(重點段:第3、4、5自然段)
②相機理解重點詞句。引入《水調(diào)歌頭·重上井岡山》(毛澤東詩詞)
③通過理解詞句指導朗讀,讀出氣魄。
3、練讀第3、4自然段。
4、賽讀。
5、質(zhì)疑。
如:為什么說“井岡山是英雄的山?”
①結(jié)合課文和所找的資料在組內(nèi)展開討論。
②全班交流。
6、想一想,試一試,第5自然段該怎樣讀。
7、齊讀第5自然段。
三、積累背誦。
1、讀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2、摘抄好詞好句。
《井岡山》教學設(shè)計 3
教材特點:
這是一篇狀物抒情的散文,充滿兒童生活情趣。深文細致地指寫了“我”老家的一口古老的水井,并且飲水思源,贊美了的自己的勞動給常來甜美歡樂的人們。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勞動能給后代帶來甜美的歡樂,教育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
2、串連各段段意。歸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
3、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難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第三至七自然段。
教學重點:
1、學會結(jié)合下下文理解難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一、學習串連各段段意,歸納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解題:“井”是什么?誰見過井?
從地面往下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磚上藻磚石。)
二、自由讀深文,思考;如何按不同內(nèi)容給深文分段,說說為什么這么分。
第一段(1—2)水井的外形和悠久的歷史。
第二段(3—7)井水的特點。
第三段(8)這口井給作者帶來的聯(lián)想。
三、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思考:這2個自然段分別介紹了中什么?
(一、井的外形,地點大小,形狀。二、井的歷史古老。)
2、從哪些地看出水井的古老。
(“什么時候修成,已經(jīng)沒有人能說清楚”、“被井絕磨出一道道深深的印痕。)
3、齊讀課文第一段、思考段意。
討論后,打出幻燈投影:
第一段段意:在我家屋后的菜園里有一口小小的古的水井。
四、學習第二段。
1、默讀第二段,思考;井水有什么特點?請你在文中劃出有關(guān)的詞語。
2、討論回答:井水的特點是:很清很甜,很涼。
3、自由讀第3自然段,思考標劃: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井水的`清?哪些詞語表現(xiàn)出兒童情趣?
(趴在井圖上,一顆一顆數(shù)映在水里的星星)
(癡癡地,一面數(shù),一面心里想……)
處理課后閱讀思考(3)投影:
理解句子中帶點的詞語,想想句子的意思,讀體會。
“我一面數(shù),一面心里想:啊,這些星星,離得多遠!
多遠“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
(這句話的意思是:宇宙是很大的星星離我們是很遙遠的,這一點“我”是清楚的,所以用嘆號。井水的深度我們是不知道的。所有用問號。遙遠的星星,能很清楚地映在深深的井水中,說明井水很清楚。)
4、有感情地朗讀這個自然段。
5、默讀第四、五自然段,思考、標劃。
井水為什么甜?通過什么事寫井水的甜?
(把含鹽量很少的深水,叫做甜水,課文是通過洗菜,洗大蘿卜這兩件事寫出井水的甜。)
6、指名讀邊聽邊想:井水的甜美,給孩子們的生活帶來快樂是從哪些語句中體現(xiàn)了來的?
(嬉笑聲,白白胖胖的大蘿卜,頂著碧綠碧綠的櫻子。真是可愛極了。)
7、全班有感情地朗讀4、5自然段。
8、默讀第6、7自然段,思考;作者通過什么事情表現(xiàn)井水的“涼”?
(通過井水浸過后的紅李子的味道,又脆又甜,還有一股清香,冰涼來渲染井水的涼。)
9、有感情地朗讀6、7自然段。
10、齊讀第二大段,想想作者是通過什么來出井水三個特的?
(采用了有概括,有具體事例來源照井水的清甜涼。)
11、思考回答:
這么了的井水給人們帶來了什么好處?
(飲用,澆灌、洗滌、浸涼水果,以及供孩子們觀賞。激發(fā)孩子們的求知欲望)
12、有感情地朗讀第二大自然段,總結(jié)歸納段意。
五、投影:
第二自然段意:井水很清,很甜、很涼。
13、練習背誦第二自然段課文。
1、齊讀第三段,邊讀邊思考:
(1)看到這田井,使作者想到了什么?你們是怎么體會的?
(飲井不忘挖井人,贊美了給后代帶來甜美和歡樂的勞動,贊美了辛勤創(chuàng)業(yè)給后人帶來幸福的勞動人民)
(2)為什么到現(xiàn)在,作者還在思念這口古井?
(飲水思源,飲水不忘挖井人,勞動者永遠受到后代人的懷念和敬愛。)
2、歸納本段段意,投影:
我常想掘本井人的自己的勞動給后代帶來了甜美和歡樂。
六、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打出幻燈,出示投影(三段的段意)把段意串連起來歸納深文的主要內(nèi)容。
(提示:先通讀一遍各段的段意,抓住體現(xiàn)觀要點的詞語,刪去重復的詞語,然后用恰當?shù)耐樳B貫的話把各段段意串連在一起,最的再讀一讀,看要點是否全。)
本課的主要內(nèi)容是:我家屋后的菜園里有一口小小的古老的水井,井水很清,很甜,很涼,給后代帶來了甜美和歡樂。
七、總結(jié)全文。
學習這篇課文,你有什么體會。
八、板書設(shè)計
外形、歷史地點、大小、形狀(中臺井圖)
歷史:古老
清:數(shù)映在水里的星星
15井甜:吃、澆菜、洗蘿卜
井水特點涼:浸新鮮的紅心李子
聯(lián)想:勞動帶來了甜美和歡樂
課后練習:
1、比一比,組詞語
傍()吩()咐()胖()
膀()粉()符()拌()
2、選擇帶點字的正確讀間,城下面畫。
乘涼(cheacute;ngcheng)記載(z?izai)
癡癡(zhīchīchī)嬉笑(xīx?)
3、多音字組詞。
Xi()pū()shuǔ()
系鋪數(shù)
ji()pu)shu()
4、仿照例子,再寫出幾個詞語。
干干凈凈白白胖胖
碧綠碧綠一顆一顆
5、在括號里填上恰當?shù)脑~語。
()的李子()的印痕
()的水井()的味道
()的坡度()的大蘿卜
()的星星()的大纓子
《井岡山》教學設(shè)計 4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旋律。
2、根據(jù)樂曲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集體合作表演種南瓜
活動準備:
1、南瓜圖片。
2、磁帶
活動過程:
一、律動:《你的`眼里有個我》、《擠奶》、《手腕轉(zhuǎn)動》。
二、練聲:《山谷回音真好聽》、《小鳥醒來了》。
三、學習歌曲《井岡山下種南瓜》。
1、出示南瓜圖片,語言導入,引發(fā)幼兒興趣。
師:你們看這是什么?(南瓜)它長得什么樣子?你們知道南瓜是怎樣種出來的嗎?
2、教師播放音樂,請幼兒邊聽音樂邊觀察掛圖,講述歌曲情境
出示掛圖:看,這里有一群小朋友正準備在井岡山下種南瓜呢!讓我們來看看種南瓜需要哪些東西?聽一聽他們是怎么種南瓜的?(請個別小朋友來說一說)。
小結(jié):種南瓜的時候小鋤頭手中拿,井岡山下種南瓜,挖個坑呀,下顆粒呀,舀飄泉水催催芽。
師:這首歌曲真好聽,我們再來聽一遍。
3、教師與幼兒再次欣賞樂曲,幼兒隨音樂節(jié)奏打拍子。
4、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拍出樂曲的節(jié)奏。
師: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為歌曲伴奏。可以拍手,踮腳或輕輕的拍桌子。(幼兒自由伴奏)
5、播放音樂,請幼兒邊拍手邊欣賞樂曲。
師:我們先用拍手的方式來為歌曲伴奏,看看感覺怎么樣?
6、教師提問:你聽后有什么感覺?
7、引導幼兒用拍手,拍腳,拍肩等方式來練習三種節(jié)奏型。
師:現(xiàn)在我們分別用拍手,拍肩和拍腳的方式來為這首歌曲伴奏。
8、教師與幼兒一起哼唱樂曲。
師: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首歌曲。
9、引導幼兒合作拍節(jié)奏。
10、教師放音樂,幼兒邊哼唱邊打拍子。
四、復習歌曲《十二生肖歌》
《井岡山》教學設(shè)計 5
教材分析:
《井岡山》是語文a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寅景散文,具有情景交融的特點。作者用生動的筆墨描繪了革命根據(jù)地——井岡山的美麗、雄奇,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革命歷史的景仰,對英雄人物的崇敬和贊美之情。
教學目標: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井岡山特有的美。
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自主積累好詞好句。
教學重點、難點:
從重點句段入手,理解“井岡山,英雄的山,美麗的山。”
教學方法:
講授法、朗讀指導法、談論法
教學手段:
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教學步驟:
一、播放視頻,感受井岡山的魅力。
(學生一邊觀看視頻,老師一邊解說)
井岡山位于江西、湖南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奇峰綿亙,谷壑幽深,飛瀑流泉,滿山蒼翠,素有“天然動植物園”和“綠色寶庫”之稱。那氣勢磅礴的云海、奇妙獨特的飛瀑、瑰麗璀璨的日出、聞名中外的黃洋界、茅坪八角樓無不令人向往,讓人流連忘返。怪不得著名文學家郭沫若暢游井岡山后,感慨萬千,揮筆寫下“井岡山下后,萬嶺不思游”的贊美詩句;朱德委員長重上井岡山時揮毫寫下了“天下第一山”的題詞。
1927年10月,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率領(lǐng)中國工農(nóng)紅軍來到井岡山,創(chuàng)建了中國第一個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井岡山以 “革命搖籃”的稱號享譽海內(nèi)外。
同學們,井岡山美不美?你們想不想去?那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17課,走進那英雄的山、美麗的山——井岡山!
(設(shè)計意圖:學生都沒有去過井岡山,通過觀看視頻,再加上老師繪聲繪色地解說,學生如同身臨其境一般,對美麗的井岡山有了初步的印象,創(chuàng)設(shè)了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習好課文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二、聽錄音朗讀,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1、播放錄音,邊聽邊思考:課文是圍繞哪一句話進行描寫的?也就是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并用筆畫出文中的四字詞語。
2、匯報交流
①剛才同學們都認真地聽了錄音朗讀,也畫了不少四字詞語,老師也收集了一些,請同學們讀一讀。這些詞語是描寫什么的?(出示詞語:崇山峻嶺、山勢巍峨、涓涓細流、驚濤拍岸、峰巒峻拔、云霧彌蒙枝繁葉茂……)
②、讀詞語的時候也要帶著感情去讀,我們既要用眼睛看著詞語,還要用眼睛看著詞語后面隱藏的畫面,來,我們再讀一讀,把你想像的畫面帶進去讀。
③、課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齊讀。(井岡山,英雄的山,美麗的山。)
(設(shè)計意圖: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把握課文的整體結(jié)構(gòu)進行教學,為學生學習打開了一個清晰的思路,也為學生以后習作做好了準備。)
三、品讀重點段落,感受井岡山美麗與雄奇。
1、作者為什么說井岡山是一座英雄的山,美麗的山?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哪些段落中能夠感受井岡山的美麗?你又從哪里可以感受到這是一座英雄的山?
2、交流:
你認為哪幾個段落寫了井岡山的美麗?(1、3、4段)
學習第一段:齊讀。
你從哪句話感受到了井岡山的美?(仙境)
這里把井岡山比作了仙境,的確很美!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樣的?文中的哪個詞最能表現(xiàn)作者的心情?(“撲”急切,迫不及待)指導朗讀。
學習第三段:
3、作者初到井岡山,就被如同仙境一樣的井岡山給迷住了,沿登山公路盤旋而上,就來到了慕名已久的'黃洋界,在黃洋界上,作者看到了什么美景?
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這里寫了井岡山的什么美?(山美,云美)
從哪些詞體會到山的美?(山勢巍峨、峰巒峻拔)
巍峨是指山高大雄偉,峰巒峻拔是把山峰山巒挺拔,作者還引用了的詩句,更加突出了黃洋界的險要。(齊讀)
作者又是怎樣描寫井岡山的云海?我們一起來欣賞圖片,你看那井岡山云霧彌蒙,茫茫云海,如-----又如---------,山峰從云海中探出頭來,像------。(邊看圖片,老師一邊引讀)
學習第四段:
4、第三自然段寫了井岡山的雄奇與險峻美,寫了云海的彌蒙與浩大美,那第四自然段又寫了什么地方美呢?(女生朗讀)
5、這段又寫了什么美?(大峽谷美、樹美,花美,水美)
這一段中有哪些表示顏色的詞?(郁郁蔥蔥、翠綠、血紅、銀蛇)
翠綠的葉,血紅的花,還有那銀白色的小溪在彎彎曲曲向前流淌,那將是一幅怎樣迷人的畫面呀!(指名朗讀)其他同學靜靜地聽,想像著美麗的畫卷。
6、全班齊讀3、4自然段。
(設(shè)計意圖:語文教學離不開一個“美”字,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讓學生感受自然風光美,語言文字美,讓學生從字里行間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并能過朗讀來訴說美。)
學習第五段:
7、剛才我們通過學習一起感受到了井岡山的美,那么哪段讓你產(chǎn)生了崇敬之情,讓你覺得井岡山是一座英雄的山?(5段)
8、請同學們默讀第五段,用橫線畫出作者在黃洋界哨口看到的景物,用波浪線畫出作者的聯(lián)想。
9、作者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交流匯報。
10、(出示炮臺和紀念碑圖片)看到了炮臺就把我們帶到了那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仿佛看到了當年軍民團結(jié)、打敗敵人的情景;望著莊嚴肅穆的紀念碑,就不由得想起那英雄的殺敵壯烈犧牲的革命英雄;看到了那棵黃槲樹,仿佛看到了、朱德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挑糧上山的情景,聽見了偉大領(lǐng)袖那濃濃的湖南鄉(xiāng)音……這一切都發(fā)生在這井岡山上,所以作者說這是一座英雄的山!
11、你還知道哪些發(fā)生在井岡山上的感人革命故事?
12、觀看視頻,升華情感。
這一段光輝的歷史離同學們已經(jīng)很久遠了,也許同學們很難體會到革命英雄人物那高尚品質(zhì),軍民團結(jié)齊心協(xié)力打敗敵人的那感人的場景,現(xiàn)在老師請同學們欣賞一首歌,并認真觀看視頻,相信你對井岡山,這塊神圣的土地會有更深的了解!(播放視頻《十送紅軍》)
13、你從那段視頻中看到了什么?你想說什么?
(設(shè)計意圖:這一段的教學,重在升華學生的情感與認識。對于遠去歷史,學生理解困難,而通過視頻播放,讓學生看到當年領(lǐng)導人是如何與戰(zhàn)士并肩作戰(zhàn),而戰(zhàn)士們又是如何奮勇殺敵的?深切地感受著那塊神圣的土地上發(fā)生的英雄的故事。而音樂的播放直接作用于人的內(nèi)心世界,更加激發(fā)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對井岡山英雄的敬佩。)
四、總結(jié)全文
十送紅軍,軍民連心。當年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率領(lǐng)中國工農(nóng)紅軍來到井岡山,創(chuàng)建了中國第一個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中國革命從這里走向勝利。從此鮮為人知的井岡山被載入了中國革命歷史的光輝史冊。
今天,我們學習了《井岡山》這篇課文,不僅要把井岡山的美留在我們的腦海里,還要把井岡山的英雄人民記在我們的心里,更要把井岡山的精神發(fā)揚光大!
讓我們再一次注視著井岡山,自豪地贊嘆:井岡山,英雄的山,美麗的山!
讓我們再一次凝望著井岡山,深情地呼喊:井岡山,英雄的山,美麗的山!
(設(shè)計意圖:通過不同形式,不同要求地反復朗讀課文的中心句——井岡山,英雄的山,美麗的山。再一次升華學生的情感,點燃學生對革命搖籃的向往之情。)
【《井岡山》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井岡山的教學設(shè)計06-09
《欣賞設(shè)計》教學設(shè)計05-24
教學設(shè)計10-30
教學的設(shè)計09-06
井岡山培訓心得體會范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