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之思》的教案案例分析
《橋之思》的教案案例分析
課文分析
本篇課文是一首散文詩,闡述了人們對橋直觀上的認識和心智上的聯想。圖文對照,表達了我們對美好“心橋”的贊譽,也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
全詩共有三節,第一節寫橋的功能及橋的材料和樣式。從建橋的材料來看,有木橋、石橋、鐵橋、水泥橋……從橋的樣式來看,從簡單的獨木橋到大江大河上的現代斜拉橋,最后一句與最前一句相照應,點出橋的功能。語言樸實、無華。第二節描述造型優美的橋,在給人方便的同時,裝點著鄉村和城市,給人一種美的享受。這一小節著重寫了兩種橋,一是既實用又極具觀賞性的小橋,它九曲回旋,小巧別致,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令人流連往返。二是城市里的立交橋,巍峨雄偉,浩然坦蕩,突顯現代化的氣勢。第三節寫以尊重、諒解、關注和信任構建起來的心橋越多,越普遍,我們這個世界就越和諧、越美好。
本課以“橋之思”為題,說明路橋雖不可少,但心橋更為珍貴。課文內涵豐富,從橋的基本要素寫到橋與人的關系,聯系到人與人、心與心的交流。文中語句較長,每小節都有幾個長句,但語言樸實,富有哲理。
要點提示
1.通過學習,閱讀有關橋的信息,培養學生整理、收集的能力,鼓勵學生學會積累。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課文三個部分之間的聯系,概括地說一說課文三個部分的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第三小節重點詞句體會“無形的橋”的深刻含義,并結合個人經歷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學建議
1.讀解課題。讀課題后,啟迪學生體會“思”的意思。以橋為主題搭建文化交流平臺:課前可讓學生閱讀“開卷有益”里的文章,搜集相關的資料。了解家鄉橋的歷史和故事,了解最新的建橋技術。
2.課文第二小節的描寫比較抽象,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可借助課文插圖,有條件的地方可到實地感受一下,兩者結合加強朗讀指導,體會“橋在給人方便的同時,裝點著鄉村和城市”這層意思;展開合理的想像,可引入有關描寫橋的片段進課堂或交流家鄉橋的歷史和故事,幫助學生理解這一小節。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激發學生讀橋、找橋、愛橋的情感。
3.詩歌第三小節是理解的重點。教學中,注意它與前兩節的聯系,從整體入手,借助課文后的思考題“橋引發了你哪些思考”組織學生交流。可采用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舉例說一說對“這樣的橋存在于心靈與心靈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這句話的理解。讓學生在朗讀交流之中感悟到這樣的橋古今中外處處存在。
4.可結合“暢所欲言”、“初顯身手”欄目進行綜合語文實踐活動。
【《橋之思》的教案案例分析】相關文章:
認數之認識幾和第幾教案案例02-18
夢圓飛天教案例子07-13
女媧造人的教案分析01-28
數學活動教案之看看數數03-20
數學教案模版之數軸03-20
草蟲的村落之教案設計03-20
《陳奐生上城》教案分析03-19
《慢慢走,欣賞啊》教案分析12-16
爺爺的壓歲錢教案分析03-20
數學教案之確定位置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