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棗核》的教學設計

《棗核》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4-08-21 09:28:46

《棗核》的教學設計

《棗核》的教學設計

《棗核》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本文的中心――海外華人對故土的依戀之情

  2.設置懸念的巧妙構思

  3.體會本文的語文特色

  二、教學重難點: 設置懸念的巧妙構思

  體會本文的語文特色

  三、教學時間:一課時

  四、預習指導:

  1.看文題,猜想以此為題可能寫什么內容?

  2.讀課文5遍,了解作者。

  3.在書上作圈點勾畫,利用頁下注和手頭資料(包括詞典)解決疑難字詞。結合書后詞表內容進行,朗讀抄寫直至掌握。(掌握字詞)

  4.作者是如何結構全文的,請編寫結構提綱。(理清結構)

  5.作者寫作內容及目的是什么?(明確中心)

  6.劃出你認為最精彩的地方并加以分析說明。(個性化解讀)做讀中提示。(不少于3處)

  7.不懂之處做標記。

  五、教學流程:

  1.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2.自主學習記錄卡自學情況反饋(展示)

  (1)我掌握了:(掌握課文中字詞詩句等默寫)

  嫣紅( )揣( )山坳( )籬笆( )掐( )蹊蹺( )瑪瑙( )

  (2)我知道了:(概括課文內容)

  文章內容歸納:“我”的同窗離開故土五十余年,在美國家庭事業都如意的情況下,托“我”捎帶幾枚生棗核給他試種。

  主旨句:“改了國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沒有一個民族像我們這么依戀故土的。”

  (3)我了解了:(理清課文的結構)

  索棗核——用途蹊蹺。

  見棗核——如獲至寶。

  說棗核——為解鄉愁。

  議棗核——民族之情。

  (4)我不理解的地方

  我的困惑是:

  3. 集體討論,釋疑解難

  (1)他們是采用了哪些方法來寄托自己的思鄉之情的呢?

  (美籍華人的思鄉之情具體通過栽種楊柳、養睡蓮、堆疊北海,追憶當年在北海泛舟的情景,試種家鄉的棗樹來體現的。)

  (2)棗核是全文的線索,同時作者又用棗核設置懸念,用棗核推進懸念,用“棗核”揭示懸念。棗核將海外游子之心與吾鄉吾土緊緊連在一起,棗核雖小,在文中起到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那么,你認為課文設置了哪些懸念呢?這樣設置懸念的好處是什么?

  懸念一:“動身訪美之前,一位舊時同窗寫來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為他帶幾顆生棗核,東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卻很蹊蹺”。是“蹊蹺”,背井離鄉幾十年,故土牽魂奪魄之物多矣,為何單要幾顆生棗核?文章看似起筆平平,但一下子抓住了讀者,不由你不讀下去。

  懸念二:二人見面“擁抱之后,她就殷切地問我:‘帶來了嗎?’我趕快從手提包里掏出那幾顆棗核。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瑪瑙還貴重”。“我問起棗核的用途,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虛地說:‘等會兒你就明白啦。’”這“故弄玄虛”,的確很吊人胃口,棗核的用途一問便知,可她偏不正面作答,非讓你“等會兒”,那么,讀者只好帶著疑問去讀下文了。

  懸念三:“她把我安頓在二樓臨湖的一個房間后,就領我去踏訪他的后花園”。兩個“分手快有半個世紀”的同學不去傾心長談,為何踏訪花園?懸念之上又設懸念,真可謂是“緊鑼密鼓”。

  當層層設置懸念之后,“她”才道出了棗核的用途:“近來,我老是想總布胡同院里的那棗樹。所以才托你帶幾顆種籽,試種一下。”簡簡單單幾句話,卻說出了她“年紀越大,思鄉越切”的感情,至此,我們也被她的情緒深深地感染了。

  好處:懸念的特點是先把疑問提出來,把矛盾擺出來,直至高潮,再解開疑問,寫出結局。它的好處是能引人入勝,扣人心弦,引起讀者的興趣和思考,取得出奇制勝的效果。《棗核》層層設置懸念,除有上述特點外,還有揭示人物性格、升華感情的作用。栽垂柳。

  (3)找出表現友人思鄉之苦的情感的詞語或句子,體會妙處所在,并說說你的理解。

  “再三”,表達出索取生棗核心情之急切,表現出思鄉之心切。

  “殷切”,表達心情的急切與真誠。

  “托”,表達對棗核的珍惜程度。

  “珍珠瑪瑙”,通過比喻加深了貴重的程度。

  “幾十里外”,老同窗不怕路途遙遠。

  “論公斤買下”,老同窗不惜重金購置。

  “一塊塊親手”,老同窗對此事的重視與認真。

  總之,透過這些樸實的字詞,體現出友人思鄉之情的濃烈。游子心境無法填補的缺憾,是優越條件、優美環境等無法取代的鄉土之戀,是改了國籍也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的偉大所在。

  (4)寫沿途風光的目的是什么?(目的一是再次造成懸念,二是為下文作暗示。)

  (5)“一座兩層小樓”,“車庫的門就像認識主人似的自動掀啟”,孩子們“都成家立業了”,“各種新式設備也都有了”,以上這些話語表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這些話語表明美籍華人朋友事業家庭都如意,更深沉地體現了游子的思鄉之情。)

  (6)“這里一過圣誕,我就想舊歷年”中的“一……就……”有什么表達效果?(“一……就……”這個詞語起強調的作用,“一”過圣誕,“就”自然而然想舊歷年,把游子之情表達得自然深沉。)

  (7)列出文中美籍華人傾訴心里活動和借助談話寫人物行動的句子,說說這些句子在語言方面有何特點?體現了人物什么思想感情?(美籍華人直接傾訴內心活動的句子有:“家庭和事業都如意,各種新式設備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總像缺點什么”,“我現在可充分體會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廠甸,想隆福寺,這里一過圣誕,我就想舊歷年。近來,我老是想總布胡同院里那棵棗樹。”這些句子語言的特點是樸實,“心上總像缺點什么”是對游子心境最樸實的描述,身在異國,心永遠系著故鄉,“都如意”也無法代替故鄉的溫暖,無法彌補心上的缺憾,一連串的想,把故鄉的形象再現得多么真切!這位美籍華人朋友情不自禁地用京腔京味述說對故鄉的思念句句是思鄉之苦。)

  (8)以小見大的寫法

  (9)(語文描寫、對比襯托)

  4.質疑

  5.拓展延伸

  (1)介紹一個海外游子思念祖國的事例。

  (2)古今思鄉詩文名句積累展示。

  (3)請你再補充一兩個思鄉的事例,寫出來與文中內容進行比較。

  6.課堂總結與反思(方法歸納)

  生:收獲:知識、能力、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師:形散神不散

  線索

  六、作業

  1.查閱資料,再向同學介紹一個海外游子思念祖國的事例。

  2.古今思鄉詩文名句積累展示。

  3.整理學習的收獲。(知識、能力、方法)

  附相關資料:

  板書設計

  棗 核

  索棗核——用途蹊蹺。 設置懸念

  見棗核——如獲至寶。 以小見大 形散神不散

  說棗核——為解鄉愁。 對比襯托

  議棗核——民族之情。 精彩語言

  【走近作者】

  蕭乾,1910年生,現代作家、翻譯家、記者。蒙族人,祖籍內蒙古,生于北京。 1929年進燕京國文專修班學習,一年后考入輔仁大學。1933年轉入燕京大學新聞系,選修“特寫——旅行通訊”課程,1935年6月畢業。 1939年他赴英講學,開始了七年的歐美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作為《大公報》的記者,奔波在西歐的反法西斯戰場上。1945年,他從萊茵河前線返回倫敦,經加拿大東岸轉舊金山,采訪了聯合國成立大會。在那些年代里,他先后寫出了《矛盾交響樂》、《血紅的九月》、《倫敦一周間》、《南德的暮秋》及《美國之行》等優秀特寫。他的《美國之行》,是40年代對美國認識的真實記錄。1979年8月,蕭乾應邀赴美進行訪問交流,回國后將自己在美的見聞,寫成系列文章。《棗核》便是蕭乾的特寫《美國點滴》中的一篇(或一章),寫于1980年4月,是年5月全文分為10篇先后在《人民日報》連載,它猶如一股從大西洋彼岸吹來的春風,送來了一束有關美麗現代社會生活及一些海外華人心態的信息,而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此段材料視學生學習程度不同可以適當刪減,可用幻燈投影。)

  重點難點如何突破?設置臺階有一定的梯度

  整理收獲:

  如何操作:

  自學卡如何操作

  答案要規范:

  教學機智:與教學目標相關

  展示的形式多樣:唱跳表演

  激勵機制小組考評(記錄表)

  質疑問題的篩選

【《棗核》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棗核》的課程教學反思(精選9篇)07-03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 It was there 》教學設計與說明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

用戶協議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国产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小草 | 久久国产91精品 | 亚洲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 色婷婷亚洲婷婷7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