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住在皮球里》教案
《誰住在皮球里》教案
設計意圖:
空氣是游戲的好伙伴,它會住在皮球里、氣球里、空盒子里……幼兒在玩癟皮球的時候,總會說:老師這個皮球不好玩,好象是沒氣了。如果將幼兒置身與游戲中,空氣不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也不再是抽象的、枯燥的。通過玩皮球,學動作與具體情境相聯系,積極誘發了幼兒自主訪取、自主建構的一個學習境脈。皮球里住著誰,是多么有趣的問題啊!這能大大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更能激發幼兒學習的欲望,了解空氣對皮球運動狀態的作用。
目標:
1.欣賞故事對皮球的動態——蹦、滾、飛產生興趣。
2.通過觀察、比較,理解空氣對皮球運動狀態所起的作用。
準備:
1.幼兒有玩皮球的經驗。
2.充足的皮球和癟皮球若干。
3.相應的故事圖片。
過程:
1.出示充足的皮球和癟皮球,觀察討論。
教師問:我這兒有兩個皮球,你們看看有什么不一樣?拍一拍有什么不同?
個別幼兒操作,集體討論。
2.教師玩充足的皮球請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皮球運動狀態。
①教師問:老師玩皮球的時候,皮球是怎么運動的?你來學一學?
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現皮球蹦跳、滾動、飛起來的狀態。
、诮處焼枺浩で驗槭裁磿臅w又會跳呢?究竟誰住在皮球里呢?
3.幼兒完整欣賞故事①組織幼兒討論:你聽到了什么?誰住在皮球里?
②引導幼兒學習故事中的象聲詞:咚咚咚、轱轆轆轆、嗵嗵嗵4.結合故事圖片,再次欣賞故事一遍。
、俳M織幼兒討論:皮球里真的住著兔子、輪子和喜鵲嗎?它們是怎么運動的?
、谝龑в變簲D壓充足的皮球討論:皮球硬硬的,一定有什么東西住在里面,那是什么呢?(空氣)③教師出示癟皮球拍、滾、踢皮球。問:皮球沒有空氣會怎么樣?
、芙處熜〗Y:只要皮球里充滿了空氣它就會像兔子那樣蹦輪子那樣滾,喜鵲那樣飛起來?諝庹媪瞬黄穑
5.游戲:我是小皮球結合故事的情節進行肢體動作的表演,癟了以后又怎么樣了,請幼兒用形象的動作加以表演。
課后反思
因為有疑惑而去探索,并由此而逼近科學的真理,是人類認識的必經途徑。幼兒在玩皮球時會閃現疑惑——皮球為啥會蹦、會滾、會飛?故事《誰住在皮球里》將幼兒心中一掠而過的那絲疑惑鮮明生動地表現出來,并因此而激活了幼兒去探索、發現的好奇心。在活動的前兩個環節,把幼兒的這種好奇給予充分的激發起來。后一個環節側重于幼兒觀察、比較,讓幼兒認識空氣充入皮球之中所起到的作用。還讓幼兒置身在游戲和表演皮球蹦跳、滾動、飛起來的狀態,了解到空氣不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不再是抽象的、枯燥的;而是具體的、有趣的。由此而了解如何選取適合幼兒的又有一定挑戰的學習內容。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或許不僅有幼兒的成長,也有老師可以獲得啟迪。
空氣是游戲的好伙伴,它會住在皮球里、氣球里、空盒子里……幼兒在玩癟皮球的時候,總會說:老師這個皮球不好玩,好象是沒氣了。如果將幼兒置身與游戲中,空氣不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也不再是抽象的、枯燥的。通過玩皮球,學動作與具體情境相聯系,積極誘發了幼兒自主訪取、自主建構的一個學習境脈。皮球里住著誰,是多么有趣的問題。∵@能大大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更能激發幼兒學習的欲望,了解空氣對皮球運動狀態的作用。
因為空氣不被人看見,不被人摸到,才會有小朋友不認識它。所以我利用《誰住在皮球》的故事是給小朋友設了一個懸念,目的是為了引發小朋友的思考,為了讓小朋友對身邊的科學現象感興趣,而興趣的引導者是老師。教學活動就是要求老師能從不同的角度來引領小朋友去感知周圍的事與物,用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來調動幼兒主動探究,牢固地掌握科學知識的。
本次活動我的設計意圖是想在前兩個環節,把幼兒這種好奇心充分激發起來,后一個環節側重與觀察、比較,讓幼兒認識空氣充入皮球之中所起到的作用。在實際開展活動時,我發現幼兒的反應比我預想的要好,當我第一次提問“是誰住在皮球里”時,已經有幼兒回答是氣,當我講述故事《誰住在皮球里》小朋友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教室里一點聲音也沒有,此時我的目的已經達到,幼兒的好奇心充分調動起來,對活動產生了強烈的興趣,急切地想要知道“究竟皮球里是否住著小動物”,接下來的讓幼兒比較、觀察使幼兒明白了皮球里有空氣,是空氣讓皮球運動的。當然,還有些小環節的需注意,如皮球還有多種運動方式,可以多啟發幼兒的探索與模仿。
【《誰住在皮球里》教案】相關文章:
《猜猜我是誰》教學反思02-22
《是誰嗯嗯在我頭上》教學反思03-07
淺水洼里的小魚教學反思03-19
貝弗里奇報告的重點內容和概括02-22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什么蟲》教案01-08
關于《勇氣》的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