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時間:2024-06-20 22:36:57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①理解、背誦、默寫,并能寫出詩的大意。

  ②進一步學習格律常識(了解“對”和“粘”)。

  〖點評教學目標中,工具性比較突出。“進一步學習格律常識(了解“對”和“粘”)”這是對新課標的挑戰,也是一種大膽嘗試。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我們學過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現在默寫(兩人板書)。

  師:(師生講評后)“古詩以兩個字為一個節奏,節奏又是構成聲律的單位。”再找兩名同學在節點處(二、四、六字)標出平仄:

  日照香廬生紫煙,

  仄平仄

  遙看瀑布掛前川。

  平仄平

  飛流直下三千尺,

  平仄平

  疑是銀河落九天。

  仄平 仄

  師:今天,我們學習李白的另一首描寫祖國山水美的絕句——《望天門山》。

  〖點評開門見山。且有溫故知新之作用。啥叫平仄相間,看看二四六字或“平仄平”或“仄平仄”,就清楚了。這是讀出音樂美的必要條件。

  二、學習新課

  (一)初讀感知

  師:我把《望天門山》寫在黑板上。請注意“孤”字的寫法。請一名同學在節點后畫斜線并在節點下標上平仄:

  天門/中斷/楚江/開,

  平 仄平

  碧水/東流/至此/回。

  仄 平仄

  兩岸/青山/相對/出,

  仄 平仄

  孤帆/一片/日邊/來。

  平 仄平

  師:這是唐代大詩人(詩仙)李白的另一首七言絕句。我講過這樣的話:“平聲沒有升降,較長;仄聲有升降,較短。抑揚頓挫,忽升忽降,忽平忽止,形成輕重緩急。”現在練習朗讀。注意:每句第五字要讀得響亮。

  〖點評“水到渠成”。節奏就在其中。

  (二)理解品讀

  1.看注釋,了解大意:

  天門山:東西梁山合稱。長江中游楚江段,南有東梁山(也叫博望山),北有西梁山。像是長江使其中斷。

  〖點評對注釋的解說很必要,在此“南”山變成了“東”山“北”山變成“西”山,為后文“日邊”做了鋪墊。

  2.同桌互談大意,質疑。

  可能之疑:

  ①“回”押韻嗎?

  參考答案:古時“開”“來”“回”同韻。如“少小離家老大‘回’”“笑問客從何處‘來’”就是。

  ②“至此回”的“回”?是不是說長江到這兒又往西流了?

  參考答案:“回”是“轉彎”。長江流到這里向北流,于是南北兩山又變成成”東””西”兩山,東為東梁山,西為西梁山。

  〖點評學貴有疑,大疑大進,小疑小進。無疑不進。變教師問為學生問,針對性更強,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又一次說明“南面的山變成東面的山”,“北面的山變成西面的山”,為攻克難點做好了準備。

  3.設疑討論:

  ①“望”(山)的角度?

  參考答案:在孤帆上。

  ②“孤帆一片日邊來”,指日落那邊,還是日出那邊?理由?

  (課件:安徽地形圖、和縣地形圖[江水多南北流向] ┛左西,右東,上北,下南)

  參考答案:從西往東,到天門山附近變成從南向北,“日出東南隅”嘛——日出那邊來。

  〖點評好鋼必須用在刀刃上,必須在應該討論的地方、的時候組織討論。“望”(山)的角度?很多資料上都說詩人站在某處“望” 。這點在成年人也常出錯,更何況三年級的孩子!原來詩人是坐船遠望。而孤帆到底從哪邊來,更容易出錯。開始的時候我認為從西邊來,自然是從日落的方向來。這里忽略了一個重要條件:天門山附近長江的楚江段是南北走向的(這里水的流向多為南北向)。這樣的難點,教者反復鋪墊,在學生還不能理解、產生憤悱的情況下出示了課件,有了前面的鋪墊,課件一出來,難題迎刃而解。真正體現了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確實做到了“憤啟悱發”。

  4.談大意、寫出詩的大意。師生評議。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春望》教學設計及教后反思(精選13篇)03-24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 It was there 》教學設計與說明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

用戶協議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 色老头在线精品线在线观看 | 青青青视频香蕉在线视频 | 日韩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免费一区二区 | 欧美精品网站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