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態變化》復習教學設計參考
《物態變化》復習教學設計參考
一、教材和學情分析:
物態變化是我們日常生活、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學生本身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作為復習課考慮到學生剛學完這部分知識,對于比較基礎的部分知識學生還是掌握的比較好,學生只是對物態變化的判斷以及熔化和凝固的特點把握得不是太好。所以我預設:本章的復習,主要是理清知識點間的邏輯關系,對熔化和凝固的特點進行重點強調,并教會學生判斷物態變化的技巧。
二、教學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本節復習設想達到如下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六種物態變化和各種變化中的吸、放熱情況,能列舉生活及自然界中六種物態變化的實例,特別是自然界中水的三態變化,能夠用水的三態變化解釋自然界的相關現象。
(2)探究物態變化過程。嘗試將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現象與物質的熔點或沸點聯系起來。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晶體和非晶體熔化和凝固過程、水的沸騰實驗的多媒體課件演示,以及碘升華和凝華的實驗,對科學探究中實驗設計方法進行訓練,用圖像法來直觀表達實驗現象進行歸納。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探究物態變化過程,觀察物態變化過程中的現象,各種物態變化過程的區別及聯系。
(2)激發學生對自然現象的關心,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服務于生活的意識。
三、教學資源:
蠟燭火柴試管 鐵架臺玻璃酒精燈燒瓶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生活的物態變化并能根據所學知識來判斷生活中的現象是屬于什么物態變化,通過生活中的例子來判斷六種物態變化是屬于吸熱還是屬于放熱。
難點:解釋生活和自然界中的現象屬于什么物態變化。
五、教學流程:
(一)情景導入
以“一滴水的奇妙旅程”來引入,并舉例介紹生活中水的不同狀態下的名稱,如:云、雨、雪、霧、露、霜、冰花、霧凇、冰雹。
總結:冰晶、雪、霜、霧凇、冰雹是固態的水,雨、露和霧是液態的水,水蒸汽是氣態的水。水的旅程,用我們前面學到的物態變化的相關知識解釋,導入復習《物態變化》。
(二)物質的三種狀態與六種變化的關系圖
講解注意:
(1)實踐表明,不同的物質狀態在一定條件下會發生相互的轉化,簡稱物態變化.每種物態變化有其特定含義,也有其變化的條件。所有的物態變化過程都伴隨著能量的轉移.
(2)分析物態變化問題時,一定要弄清開始狀態、最終狀態、吸熱放熱狀況。
(三)熔化和凝固
1、海波的熔化和凝固知識點。學生對照課件進行講解,并提問:ABCD各段物質所處的狀態。
老師點撥:B、C點所處的狀態。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是同一個溫度。
得出:
(1)晶體熔化特點:有確定熔點,熔化過程中繼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2)晶體熔化條件:溫度達到熔點,繼續吸熱
(3)晶體凝固特點:有確定凝固點,凝固過程中繼續放熱,溫度保持不變。
(4)晶體凝固條件:溫度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
2、松香的熔化和凝固知識點。
得出:
(1)非晶體熔化特點:沒有確定的熔化溫度,吸熱溫度持續上升。
(2)非晶體凝固特點:沒有確定的凝固溫度,放熱溫度持續降低。
【《物態變化》復習教學設計參考】相關文章:
物態變化復習教案03-19
物態變化歸納總結01-04
演講教學設計參考02-26
《復習2》教學設計03-19
《氣溫的變化》教學設計范文03-05
山市教學設計參考模板03-20
“數的整除整理復習”教學設計03-19
《圓的整理與復習》教學設計(精選17篇)09-14
比和比例復習的教學設計(通用13篇)05-24
《年月日的復習》教學設計(通用10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