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威尼斯商人》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威尼斯商人》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體會莎士比亞劇本中的人文主義精神。
2.了解戲劇劇本的有關知識。
3.欣賞莎士比亞戲劇精巧的戲劇情節和精美的戲劇語言(臺詞)。
4.通過閱讀劇本的舞臺提示和人物臺詞來把握人物性格。
【教學重難點】
1.通過朗誦、模擬表演來欣賞戲劇語言。
2.結合具體經歷和背景理解人物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實錄】
一、話論金錢,引入課文
教師以俗語“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為引子展開話題,讓學生暢談對金錢的理解。
生:錢就是一種人類發明了用來刺激人不斷追求的東西。
生:錢是一條看不見的繩索,一旦你中了它的圈套,它會緊緊地勒住你的脖子,讓你擺不脫掙不掉。
生:錢本來沒有什么能耐,但是到了人的手里,就象魔術師手中的魔棒一樣變換出五花八門、稀奇古怪的東西來。
〖專家點評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和思想來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世界,從最熟悉的素材中去鍛煉學生的感悟能力,同時讓學生受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錘煉。
教師由學生的發言引出名句—— “金子,黃黃的,發光的,寶貴的金子!只這一點點兒,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丑的變成美的……卑賤變為尊貴……使受咒詛的人得福……使竊賊得到高爵顯位……該死的土塊,你這人盡可夫的娼婦!”讓學生理解話語中表現出的對金錢的態度。順勢引出作者莎士比亞,并予以簡要介紹。
導入本課,讓學生瀏覽課下注釋,熟悉選場之前的故事內容。
二、熟悉作品,把握情節
教師組織學生瀏覽課文,接著 “前情提要”續寫課文中這段劇情的梗概。
生:在法庭上,夏洛克咄咄逼人,不顧拒絕各種方式還錢清債,也拒不施以憐憫,欲借履約之名取安東尼奧的性命,正當他就要得逞之際,鮑西婭假扮律師前來審案,利用約中條款將夏洛克陷入法網,挽回敗局,拯救了安東尼奧。
〖點評續寫劇情梗概的方式使未曾“登陸”教材的原著部分和教材內容融合為一體,同時將明確課文中的戲劇沖突有機地處理以內容概括的學習任務和方式中。
三、模擬表演,解讀人物
教師引導學生將課堂想象成“夢想劇場”,激發學生嘗試表演的欲望。組織學生再次閱讀課文,選擇自己最想扮演多人物,找出最能體現其個性的一段臺詞,先做獨立朗讀揣摩,再集中開展朗讀展示、交流點評。
〖專家點評立足自主選擇的學習方式為每一個學生參與學習過程提供了發揮的平臺和創造的空間。
※對夏洛克“我又不干錯事……我可不可以拿到這一磅肉?”一段的朗讀點評。
生:把人物的心理情感和狡猾狠毒表現得活靈活現。這種高聲的聲討表現出夏洛克想要置安東尼奧于死地的堅決。
生:聲音洪亮,越到后面語調越是高昂,再現出了夏洛克那種占盡優勢,誰都拿我無可奈何的得意。
※對夏洛克“不,把我的生命連著財產……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一段的朗讀點評。
生:讀出了夏洛克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后氣急敗壞的心情。
生:表現出了夏洛克被奪去財產后的歇斯底里的神態,夏洛克就是這樣一個愛財如命、貪婪吝嗇的家伙。
※對安東尼奧“我沒有多少話要說……把那筆債完全還清。”一段的朗讀點評。
生:此時的安東尼奧正處在生死邊緣,除了滿腔對朋友的忠誠外,心情是十分悲愴的。
生:在臨死之前,安東尼奧依然沒有后悔為了友誼而遭受夏洛克的暗算,他對朋友是真誠無私的。這位同學的朗讀既包含著憂傷的情感,又有一種甘愿犧牲的坦然。
生:讀出了安東尼奧要與朋友們訣別時的悲傷的感覺。聲音十分低沉,給人以一種已經無力挽回的感覺;同時,還表現出人物面對死亡時的平靜。
※對安東尼奧“請你想一想……滿足這猶太人的心愿吧!”一段的朗讀點評。
生:表現出安東尼奧面對夏洛克時的大義凜然,在夏洛克這樣的人面前,安東尼奧顯得高貴堅強,有債就還,決不逃避辯解。
生:讀出了安東尼奧當時那種絕望的心境和在大難臨頭時臨危不懼的堅強。
※對鮑西婭“慈悲不是出于勉強……只好把那商人宣判定罪了。” 一段的朗讀點評。
生:這段話沒有直接質問,語氣舒緩,好象是在對人做著真誠的勸誡和耐心的開導,表現出鮑西婭當時希望夏洛克放棄執行合約,求得雙方和解的心理。
生:“猶太人,雖然你所要求的是公道,可是請你想一想,要是真的按照公道執行起賞罰來,誰也沒有死后得救的希望了”這句話中暗含告誡,也是鮑西婭為后來制裁夏洛克埋下伏筆的話,語氣柔中帶剛。
〖專家點評將人物個性的理解溶解在朗讀訓練和語言學習活動之中,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協調地統一在一起。
四、合作交流,品味語言
以人物臺詞的朗誦表演為基礎,教師簡要歸納主要人物的性格個性,再組織學生勾畫品評各個人物的語言個性。
人物性格:夏洛克的貪婪和殘忍、鮑西婭的聰敏和機智、安東尼奧的俠義和勇敢——評判富有詩意的語言
※勾畫品評“慈悲不是出于勉強……人間的權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沒有差別。
生:這段對慈悲的比喻描述宛如天成,給人的感覺就象上帝降臨人間來對人加以勸導一樣。
生:這段話語言精練優美,它把俗世的威權和上帝的威嚴相提并論,給人以強烈的感染力。
※勾畫品評“命運對我已經特別照顧了……她已經把我豁免了。
生:這段話用擬人化的手法描繪悲慘的情境,給人以栩栩如生的感覺。
生:作者把貧困比成難以的忍受刑罰,真實地表現出人物的心態。
※勾畫品評“你現在跟這個猶太人講理……滿足這猶太人的心愿吧。
生:這里一口氣連用了三個比喻來強調夏洛克的固執和殘忍,語言優美,句式整齊;而且還連用了兩個反問句進一步加強語氣,揭露出了夏洛克殘忍的本性。
——評判詼諧活潑的語言※勾畫品評“除非你能將我這張契約上的印章罵掉……將來無法收拾。”
生:這種就象我們口頭上說的話一樣的挖苦和嘲諷,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人物得意洋洋的嘴臉。
※勾畫品評葛萊西安諾與夏洛克的對話。
生:這兩人的對話十分有趣。葛的話充滿了憤怒,因為如此幾乎有點口不擇言,所以話語不免粗俗,卻十分符合人物當時的心理狀況;而夏的話卻十分尖酸刻薄,雖不算強硬,卻時時表現出一種勝券在握的得意,撩逗得別人無可奈何。
〖專家點評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使文學欣賞的重要內容,對劇作中經典語言的揣摩是領會對學習和體會莎士比亞劇作風格的起步。
五、歸結主題,引向課外
結合人物性格和劇情,組織學生思考并概括本劇的主題。
生:這個劇本贊美了象安東尼奧那樣的人為朋友擔當風險,甘愿犧牲一切的可貴精神,諷刺了象夏洛克那樣的人惟利是圖,冷酷殘忍的丑陋嘴臉。
生:這個劇本表達的是,只有依靠機智和聰慧才能戰勝邪惡。
生:這個劇本的含義就是我們常說的那句話——邪不勝正。
由主題牽涉對夏洛克形象的粗略評價引導學生關注這一人物形象,激發學生課外閱讀原著全文和相關資料的興趣;還可以將與之相類的一組“吝嗇鬼”的形象(如作家莫里哀筆下的阿巴貢、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臺、俄國作家果戈里筆下的潑留西金)介紹給學生,引發學生開展課后課外閱讀的興趣,結束全課。
〖專家點評課堂是語文學習的加油站,中轉點。語文學習要打破教室空間界限、課堂時間界限、教材素材界限。課內揚起語文學習風帆,課外暢游語文學習河海。
【教學反思】
1.戲劇作品教學不是戲劇基本常識的教學
戲劇作品教學的核心內容應該教會學生如何進行戲劇作品欣賞,誠如課標中所說的那樣:“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不能把戲劇作品簡單處理成戲劇知識的例子,把作品教學處理成基本常識的教學;而應該在欣賞之中滲透有關戲劇知識
2.塑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依靠合適的教學材料,更要依靠合理的教學設計,這兩者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前者為后者提供基礎,后者極大地能夠煥發前者的教學價值。要大力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上尋求突破,“夢想劇場”是一個小小的嘗試,它立足于教學材料本身的特性。這樣的方式方法應該有更多的探索和突破。
【小學語文《威尼斯商人》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9
小學語文《語文樂園四》教學設計03-19
語文《因小失大》教學設計09-15
小學語文《y w》教學設計(精選10篇)10-10
語文園地七優秀教學設計03-20
語文天地十五教學設計模板03-20
語文樂園五優秀教學設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