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角的數學教案設計
認識角的數學教案設計
“認識角”這一教學內容是學生在已經初步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的。教材從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畫面的角及實物角開始逐步抽象出所學圖形角,再通過學生實際操作活動加深對角的認識和初步了解角的基本特征。學生首次研究角,暫時不要求掌握角的定義,只要求學生認識角的形狀,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聯系生活實際建立有關角的表象。
根據學生的情況,我在教學過程中,把這一節課的設計是這樣的:
1、結合生活情景,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角,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2、通過“找一找”、 “說一說”、“描一描”、“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動促進學生對角的整體把握,在頭腦中形成角的直觀形象。
3、經歷觀察、操作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由于學生對角的認識往往只是借助于實物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對角缺乏系統的認識,所以本節課的教學我把重點定位于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難點是讓學生了解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角”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較為困難,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角,整個課時我將觀察、操作、演示、驗證、討論等方法有機地貫穿于教學各環節,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從感知——經表象——到概念這一認知規律,采用了找一找、看一看、折一折、摸一摸、描一描、想一想、玩一玩、比一比、說一說等教學手段,讓學生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去感悟,去體會“角”,初步了解角的大小與兩邊之間的關系這一特征。
角的大小比較是這節課的難點內容,教學中因為時間有限,我只能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來理解感悟,沒有特別強調和總結,因此這部分的內容有些學生理解的不是很透徹,這給我一個提示,教學中對于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教師要給予重點指導,數學課上給學生留下一片空間,建立一種以人為本的開放式的教學模式是必要的,這不僅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自主活動、自主發展的條件,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又能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不能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實踐,放與收要做到恰到好處,相得益彰。
在練習題的設計上,我兼顧了習題的層次性,針對性,實踐性,尤其在思考題的選擇上,力求培養學生思維的求異性和創造性。通過學生動手折紙后,讓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不僅使學生回顧了這節課所學到的知識,又使數學中的角回歸于生活,激發了學生課外學好數學的欲望。
教學是一種遺憾的藝術,總是教然后才知不足,這節課如果能增加豐富對角的感性認識的數學活動,讓生人人都能參與,能面向全體,提高學習的有效性,我想會更好。
【認識角的數學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認識南瓜教案設計02-11
角與三角形的認識教學反思03-20
數學1至5的教案設計03-20
大班數學教案設計03-20
數學教案:圓的認識02-12
認識球體數學教案03-20
命題及其關系數學教案設計03-20
《秒的認識》數學教案(精選10篇)08-17
中班數學裝水果籃教案設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