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小動物》教學反思
《尋訪小動物》教學反思
(一)
由于臺風的影響,直到昨天天才放晴,尋訪小動物也就在這兩天充沛的展開了。對這節課我的具體處置是:簡化課堂討論;給小朋友們更多體驗的時間!因為小朋友們已經對動物單元盼望已久,所以一上課我就直指課時目標:去學校里尋訪小動物。然后組織同學閱讀教材內容,并立刻組織交流:在尋訪小動物的時候,應該注意一些什么?做好哪些事情?上面的這些內容在10分鐘之內解決了,留給小朋友們15分鐘的時間以小組為單位分散到學校里尋訪小動物,最后花10分鐘時間到教室里整理交流記錄,并完成作業本內容。整節課下來,整體效果非常的理想!小朋友們很開心,記錄情況也不錯!今天吃中飯時和幾個班主任有一段交流,他們都說現在教師里都刮起了小動物風潮。蝸牛、蚯蚓、螞蟻等已經在教室里蔓延……有一個班主任還安排了相關的日記任務!但也從一些班主任的口中聽出了反感!如:上課都沒心思了,整天惦記著你的玩意;教室里變臟了,很惡心等。動物單元——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單元,小朋友們的積極性根本不用擔心,但班主任老師是否支持將直接影響到學習效果,假如能夠取得班主任老師的配合,那將事半功倍!
(二)
新的科學課程理念,給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很大的開放空間。教師可以結合當地實際和同學情況,尋找有價值的切入點,對教材中的素材進行再發明,沿著不同方向,最終讓同學在同一教學過程中實現知識、能力、學習方法、科學態度、情感等多元目標,達到培養同學科學素養的目標。
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上冊《尋訪小動物》一課,是《動物》單元中的內容。以尋訪作為話題,鼓勵小朋友們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去尋訪、去親近,去關注周圍環境中的小動物。教學重點在于盡可能地提出尋訪活動中可能碰到的問題,和盡可能地啟發指導小朋友們動腦筋,相出自身觀察、調查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設計《尋訪小動物》一課時,從同學的興趣、喜好動身,讓他們自身提出問題,通過實地觀察探究,在“看”的基礎上,有目的尋訪,有意識開展自身活動,體現同學是科學學習的主體這一基本理念,以同學自主為核心,以一個個連續有結構的活動為主線,體現一個動態的過程,促進同學在實地尋訪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有關小動物的直接認識,對“新”的尋訪活動過程發生深刻的體會。
在教學中給同學足夠的思維空間,想象活動需要做哪些準備,可能會碰到什么問題,根據其發現,提出問題,并確定研究的主題。在分小組研討研究方案后,進行集體交流、互相提問,并傾昕他們的意見。科學探究作為科學學習的一種方式,它包括進行交流,參與評議,對他人研究的方法、結論提出質疑,并樂于互相合作。這都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目標。
在學習活動中,同學希望是走出教室,到真實的環境地中去探究,去發現,且迫切希望他們自身的“觀察研究活動”得到肯定,得到鼓勵,得到指導,對于和小動物們的相處,小朋友們是有經驗的,且在我們的學校里隨處可見,小朋友們在平時經常看到三五成群的湊在一起玩過小動物,但他們的活動是無意的,不隨意性十分明顯,僅僅停留在“玩”的層面上,對“怎樣去觀察”這樣的問題,缺泛必要的考慮。
活動“想想觀察和調查方法”在引導、啟發小朋友們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這也對小朋友們實地觀察,調查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回憶、想象的過程中隱含了對“觀察、調查活動注意事項”的適當考慮。
通過教學實踐活動,同學的關注熱點越集中,越能體現互相合作、交流,且質疑的水平有所提高,而研究的方法也逐漸多樣化,可行性也逐步增強,更趨完善,對問題的研究也更加透徹。
【《尋訪小動物》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
趙州橋教學反思03-19
《格子》的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