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勢的三級階梯的教案
地勢的三級階梯的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地形地勢不僅是中國自然地理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認識和學習中國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經濟地理的基礎。所以教材把本節作為中國自然環境這一章的第一節,充分體現了地勢作為自然環境基礎的重要地位。本節課與世界地理的關于地形類型、分布和形成等知識有著密切的聯系。一方面它要以這些知識為基礎,運用這些理論知識去認識中國地勢的特征;另一方面又在認識中國地勢特征中,使這些理論知識更加具體和深入。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我國地勢特征;了解地勢產生的影響;培養學生閱讀、分析和運用各種地形圖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增強學生通過地圖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的能力;通過討論地勢特征對氣候、河流、交通以及對生產生活影響的過程,使學生初步掌握評價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節學習,引導學生從生產、生活實際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了解學習地理的意義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同時滲透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決心為祖國建設而學習的思想。
3、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認清中國地勢的特征。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對氣候、河流、交通等的影響是本課的難點。
二、教法設計
教法設計指導理念:學生自己能學會的老師不講,學生自己不能學會的通過老師啟發、誘導、點撥讓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創設一個民主寬松的學習環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努力培養學習地理知識的基本技能。在這種指導思想下,我采用了如下三種教學方法:1、以解決問題為主線,擴大學生知識面為主體。這樣做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積極參與,引導學生在交流合作中學習。2、媒體教學法。利用媒體可以展示更多資料,使教學生動直觀。3、注重地圖教學,地圖是地理學的語言。
三、學法指導
學生課上有思考、合作、探究、競爭、交流、展示、分享成果等全方位參與體驗學習過程的機會,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有效性。通過讀地形圖分析、列表比較、總結歸納、逆向思維、講練結合等,掌握學習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教學結構:六步教學法:1、自學質疑2、合作探究
3、展示交流4、引導點撥5、總結歸納6、檢測提升
(二)
教學程序: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以及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思路總體設計如下:
【引入新課】播放歌曲《三國演義》主題歌《滾滾長江東逝水》,由“滾滾長江東逝水”原因引出“地勢”的概念,導入新課。歌曲導入,可以創造一個輕松的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
【新課學習】師生齊讀板書上的課題:中國地勢的“三級階梯”。
(一)地勢的特征
1、西高東低
①看地圖復習方向及海拔,從而得出中國地勢西高東低。人們把我國地市的這種特點形象地比喻為“三級階梯”。
②通過讀中國分層設色地形圖讀出中國地勢特點,地圖上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在陸地上顏色越深,代表海拔高度越高,顏色越綠代表海拔越低。從地圖上可以很直觀地看出:我國的西部大部分是褐色,中部是黃色,東部是綠色。由此證明:我國的地勢的確是西高東低。
③學法指導:讀圖分析法,溫故知新法。
2、呈階梯狀分布
①學生分小組討論如何畫中國地勢簡圖,小組代表在黑板上板圖展示,評價總結。
②引導學生辨析中國地勢階梯圖,加深對中國地勢階梯的理解。
③學法指導:辨析法,圖示法,講練結合法。
(二)三級階梯特征
這部分內容比較多,主要是通過學生自主學習來完成。
①讀中國地勢三級階梯圖,說出三級階梯海拔、主要地形、主要地形區以及階梯的分界山脈。完成P20表格(進一步幫助學生加深對我國地勢特點的了解)
②學法指導:列表比較法,圖示法。
(三)地勢對我國自然環境和經濟的影響。
①小組討論:我國地勢的基本特征----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這樣一個特點對我國自然地理環境的其他要素有哪些影響?
②反彈琵琶,拓展延伸:假如我國地勢東高西低,對我國自然環境和經濟有何影響?
③學法指導:小組討論法,逆向思維法。
(四)回顧總結。
(五)限時練習,當堂檢測,鞏固達標。
【地勢的三級階梯的教案】相關文章:
社區三級聯創活動計劃04-24
初二、初三級體育教學的工作計劃03-20
三級聯創活動年終工作小結范文03-20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什么蟲》教案01-08
關于《勇氣》的教案03-20
飛天音樂教案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