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固體和液體以及氣體的教學設計
化學固體和液體以及氣體的教學設計
教 學 目 標
1、能正確地對周圍常見的物體或物質進行分類。
2、能夠利用感官估測物體的質量或體積。
3、能正確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某一種物體的質量或體積。
4、能歸納出固體、液體和氣體的主要特點。
5、能設計兩種以上的方法測量出不規則形狀物體的體積。
6、對探究物質三態的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
7、能將本組研究結果與其他小組交流。
8、能分別說出固體、液體和氣體的特點。
9、能說出同種物質的不同狀態的各個特點的差異。
10、能分別舉例說出固體、液體和氣體在生產、生活中的用途。
教 學 難 點
指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比較、分類等多種方法探究三種常見物質狀態的特性。
教學準備
常見物體的圖片、紙、木塊、棉球、橡皮、硬塑料、小米、豆、沙、天平、放大鏡、記錄表、燒杯、水槽、量筒、酒、果汁、牛奶、蜂蜜、醬油、汽水、水、注射器、水杯、乒乓球、橡皮泥。
教 學 過 程 授課變更
(一)導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來玩一個闖關游戲,闖過一關發一個通行證,闖過四關將獲得智慧小組榮譽稱號。你們有信心嗎?
師:(出示百寶箱)這是百寶箱,里面有許多物體,你們能不能對他們進行分類,粘貼在響應的圈內。(畫在黑板上三個圈)
學生分類開始,教師進行簡單的評議,并對優勝者頒發通行證。
(二)學習新課:
1、研究固體的主要性質。
(1)師:第二關是為什么你們認為這些是固體呢?它有哪些性質?如果研究過程中有困難可以看一下老師發給大家的建議卡和記錄表。
(2)學生研究,教師指導學生使用天平。
(3)學生匯報研究結果,教師學生進行評議,頒發通行證。
(4)教師小結:固體有固定的形狀和體積,不易流動,不易被壓縮。
(5)師:第三關是把小米、豆、沙或木屑混合后,你們怎么能把他們分里出來,看哪個小組的方法多?
(6)學生討論,操作,匯報。
(7)教師評議,頒發通行證。
2、研究液體的主要性質。
(1)師:第四關是為什么你們認為這些是液體呢?它有哪些性質?如果研究過程中有困難可以看一下老師發給大家的建議卡和記錄表。
(2)學生研究,教師指導學生怎樣測量液體的體積和質量。
(3)學生匯報研究結果,教師學生進行評議,頒發通行證。
(4)教師小結:液體有固定體積,沒有固定的形狀,易流動,不易被壓縮。
(5)師:第五關是把不同液體混合后,會出現什么現象?
(6)學生討論,操作,匯報。
(7)教師評議,頒發通行證。
3、比較固體、液體和氣體的性質。
(1)師:第六關是固體、液體和氣體之間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學生實驗探究,教師進行指導。
(3)學生匯報,抓住“怎樣區別固體、液體和氣體”這個問題進行討論。
(4)教師進行評議,辦法通行證。
(三)鞏固拓展:
1、你們小組都闖過了哪幾關?了解了哪些知識?
2、老師還有一關,怎樣測量石塊的體積?
3、頒發智慧小組證書,祝賀他們闖關成功。
板書設計
6、固體、液體和氣體
固體 體積
液體 形狀
氣體 易流動
易被壓縮
作業
教學反思
【化學固體和液體以及氣體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的依據和原則11-10
化學《硫酸》教學設計(通用11篇)05-28
初三化學《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教學設計范文(精選6篇)06-19
淺談化學教學中問題設計策略03-19
認識固體教學反思范例(通用7篇)11-11
比和比例復習的教學設計(通用13篇)05-24
正數和負數的教學設計(通用11篇)08-27
《因數和倍數》優秀教學設計(精選6篇)04-17
高中化學電解池教學設計(通用10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