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降落傘》教學設計
《小小降落傘》教學設計
鄂教版小學四年級科學下學期
探究:能從“這是什么?”“為什么會這樣”等角針對降落傘提出問題;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制作帶有創造性的科技作品——降落傘。
知識:1、學生對自己和他人的作品進行比較和評價;會通過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獲取有關降落傘的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分析和整理。
2、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在活動中合作與交流;通過降落傘的制作與評價,體驗制作降落傘的樂趣,學會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3了解降落傘的種類及用途,通過驗探究影響降落傘降落快慢的因素。
情感:能做控制是變量的簡單探究性實驗。
教學重點:
能從“這是什么?”“為什么會這樣”等角針對降落傘提出問題;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制作帶有創造性的科技作品——降落傘。
教學難點:
對自己和他人的作品進行比較和評價;會通過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獲取有關降落傘的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分析和整理。
教學方法:
實驗觀察。
教學準備:
手娟、塑料薄膜、報紙、線繩、重物(螺母)、剪刀、針、帆布膠、膠桌布、花紙、牛皮紙、像皮圈、紙巾盒、尺和打孔機、筆、秒表等。
教學建議:
本課分2課時
1
教學內容:認識降落傘,自己制作降落傘。
一、導入
1、提出問題:見過降落傘表演?展示一幅跳傘運動員跳傘的情景圖,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啟發學生深層思考。“玩過小降落傘嗎?說一說玩的小降落傘是什么樣子的?”引領學生從降落傘的結構、作用等方面進行討論和記錄。
2、通過學生討論、歸納和總結降落傘的組成,討論:做一個降落傘要有到哪些材料?
二、學生自己設計制作一個降落傘。
1、學生思考,降落傘的制作步驟。
2、小組匯報發言,教師對設計有問題的小組進行指導。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動腦思考,提出的材料和方法不要局限于教材中列舉的。
3、實施完成制作計劃,并在小組內開展評價活動。
三、玩降落傘.
1、指導學生將自己制作的降落傘進行試放,并進一步調整和改進自己的降落傘,使降落傘落得更平穩。
2、通過讓學生觀察降落傘下孤芳自賞的快慢,提示學生發現問題:“為什么有的降落傘下降快,有的降落傘下降慢”“從而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探究影響降落傘下降快慢的因素。
3、在活動過程中要提示學生注意安全,如:樓上的同學要注意身體不能伸出欄桿,防止出現跌落事故。
2
教學內容:通過玩降落傘說明道理。
一、提出研究問題.
教師提問:”上節課我們試放了大家制作的降落傘,在試放過程中大家發現了什么現象?有什么問題想提出來?”
指導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有的降落傘下降快,有的降落傘下降慢?”“影響降落傘下降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
二、推斷與假設。
1、小組組討論:有哪些因素可能影響降落傘下降的快慢。
2、學生匯報,全班學生集體討論,對學生的猜測進行整理。
(如:懸掛物的質量不同,傘面的材料不同,傘面的大小不同等。)
三、制定計劃,開展研究。
1、學生根據自己的猜測制定自己的研究計劃,設計實驗步驟,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小組進行指導。
2、學生匯報自己的實驗方案。
教師在此提出“李小林同學做實驗時為什么要‘不改變傘面和傘繩,’并‘在同一高度上投放降落傘’呢?的問題,提示學生想要實驗觀察準確,就必須控制其他可能影響的因素即其他變量,設計實驗時要像李小林同學那樣周全地考慮問題。
3、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并做好實驗記錄。
四、總結與交流
指導學生小組交流討論實驗結果,把大家共同的看法寫在教材第51頁下方的方框內。
(如:影響降落傘下降快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懸持物的質量不同,傘面的材料不同,傘面的大小不同都會影響降落傘下降的速度。)
五、拓展與應用
1、“怎樣使降落傘在空中停留的時間更長一些?”指導學生提出改進的辦法并進行實驗驗證。
2、安排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收集有關降落傘的知識,進一步了解降落傘的種類及用途,同時辦一期專欄,向同學介紹降落傘的知識。
【《小小降落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小小的希望》教學設計(通用10篇)04-08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小小班數學教學反思03-20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