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過生日》教學設計
《奶奶過生日》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道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了解古今中外孝敬老人的一些故事很好格言。
2、懂得老人為了下一代的成長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我們應該孝敬老人。
3、能從實際行動出發主動為老人分擔憂愁,給老人帶來歡樂。
二、設計思路
了解家庭首先要了解家庭中的重要成員。因此,本文以奶奶過生日作為切入點,由通知親戚這一環節設計引申出家庭成員的稱謂及關系,并將孝敬老人是中華美德這一主題加以擴展,讓學生知道老一輩人為了撫養我們,熬白了頭發,費盡了心思,我們應該尊重和孝敬老人。為了更好的展現主題思想,本課設計了大量的插圖,并且能夠透過插圖讀到圖中所蘊含的豐富的道德內容。在設計思路上安排了“通知親友”、“逛商店”(給奶奶買生日禮物)和“奶奶的生日會”這幾部分內容,通過人物的言行突出尊老愛幼的道德內涵。為了體現家庭的言行和睦的氛圍和家庭成員間的親情,課文還做了一些有創意的處理,如將家庭成員的稱謂、現代通訊手段、節儉教育、了解當地的商業場所和商品的價格等內容巧妙的穿插于主題內容之中,使之極具現代感,同時也充分體現了綜合課程的特點。
三、教學活動參考
活動準備:
1、 向家人了解在自己成長過程中,家中的老人所付出的辛勞。
2、 搜集有關孝敬老人的名人故事或名言。
活動一連線游戲:請將下面的稱謂與父母的關系連接起來
伯伯 爸爸的弟弟
阿姨 媽媽的兄弟
叔叔 爸爸的哥哥
舅舅 媽媽的姐妹
姑姑 爸爸的姐妹
堂兄弟或堂兄妹 爸爸兄弟的小孩
表兄弟或表姐妹 媽媽兄弟或姐妹的小孩
活動二 繪制“家庭樹”
學生根據自己家庭成員的實際情況,繪制出自己的“家庭樹”,可以畫親屬,也可以將他們的照片貼上去。
活動三 角色扮演;我給奶奶過生日
1、 根據教材所展示的畫面自編課本劇,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角色進行表演。
2、 同學們可按“通知親戚――購置禮物――生日晚會”的順序進行。
3、 齊唱《生日歌》,分享奶奶生日的快樂。
活動四 同媽媽一起逛商店
利用休息的時間和媽媽一起到附近的商店逛逛,簡單了解當地商品的價格,向媽媽請教購物的基本常識。
活動五故事會
小組交流自己孝敬老人的故事或者搜集到的有關孝敬老人的故事,并請每小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四、活動實施建議
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由孝敬奶奶到孝敬爺爺和家中的長輩,同時還有擴展到社會上的老人。
2、在教學時,教師還可以用生活中的事例或者自己的故事來說明孝敬老人的道理,做到理論和實際有效的結合,使同學們受到感染,產生共鳴。
3、教學形式可以多樣化,教師可以采用綜藝節目的形式,顯得生動二活潑,做到寓教于樂,充分營造家庭歡樂溫馨的氣氛。
4、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知道 傳統大家庭中,父母生育許多的孩子,存在復雜的親戚關系。但現在我國實行的是計劃生育政策,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因此,家庭只許多親戚關系已經不再存在。
五、教學評價
1、能夠說出爺爺或奶奶在自己成長過程只所付出的艱辛。
2、能主動幫助老人,孝敬老人,體貼老人,用實際行動體現對老人的孝心。
3、知道自己家庭親戚間的稱謂。
4、掌握現代通訊工具的簡單使用方法。
【《奶奶過生日》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大班活動:魔法奶奶的電話》教學設計03-19
《奶奶的白發》的教學反思03-20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