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橢圓及其標準方程》的教學反思
《橢圓及其標準方程》的教學反思
《橢圓及其標準方程》的教學反思
本學期學習選修2-1《橢圓及其標準方程》,上完這節課后我認真地進行了反思,具體內容如下:
一、教學過程回顧
依據“以學生發展為本,新型的師生關系、新型的教學目標、新型的教學方式、新型的呈現方式”的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
1、新知引入:
。1)說明橢圓在天文學和實際生產生活實踐中的廣泛應用,指出研究橢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導入本節課的主題。
。2)復習求軌跡方程的基本步驟。
。3)手工操作演示橢圓的形成:取一條定長的細繩,把它的兩端固定在畫圖板上的 兩點,當繩長大于兩點間的距離時,用鉛筆把繩子拉近,使筆尖在圖板上慢慢移動,就可以畫出一個橢圓。
分析:(1)軌跡上的點是怎么來的?
。2)在這個運動過程中,什么是不變的?
2、進入新課:(1)通過手工操作演示橢圓的形成,引導學生探究橢圓的形成過程,使學生認識到橢圓軌跡上的動點與兩個定點距離之和不變。
(2)觀察圖形,提示學生歸納總結出橢圓的定義。
(3)根據定義推導橢圓標準方程。
。4)講解例題,鞏固基本知識,提高自身素質。
二、成功之處:
1、教學方法上:結合本節課的具體內容,確立啟發探究式教學、互動式教學法進行教學。,體現了認知心理學的基本理論。
2. 學習的主體上:課堂不再成為“一言堂”,學生也不再是教師注入知識的“容器”,課堂上為學生的主動參與提供時間和空間,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勇于發表自己的各種觀點(無論對錯),真正做到了:凡是學生能夠自己觀察的、講的(口頭表達)、思考探究的、動手操作的,都盡量讓學生自己去做,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拉近師生距離,提高知識的可接受度,讓學生體會到他們是學習的主體。進而完成知識的轉化,變書本的知識為自己的知識。
3.學生參與度上:課堂教學真正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享受到發展的權利。在我的啟發鼓勵下,讓學生充分參與進來,進行交流討論,共同進步。
4、“三維”課程目標的實現上:既關注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與方法,又關注在這過程中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的情況。
5、學法指導上:采用激發興趣、主動參與、積極體驗、自主探究的講解討論相結合,促進學生說、想、做,注重“引、思、探、練”的結合,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大膽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進行主動探究學習,形成師生互動的教學氛圍。
三、不足之處:
1.本節課課堂容量偏大,從而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的思考的時間不夠,課堂時間比較緊張。因此今后要合理地安排每一節課的課堂容量,給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和空間,提高課堂
的效果。同時還要重視探究題的作用,因為班上有一部分同學基礎比較扎實,而且對數學也比較感興趣,出一些比較難的思考題,能夠讓這部分學有余力的同學能有所提高。
2、課堂氣氛還不是很活躍,如果提前讓他們預習一下課本,效果會更好。
3.一部分學生的計算能力還不夠熟練,缺乏簡化計算的能力,今后還要繼續加強對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我“以知識為載體,以思維為主線,以能力為目標,以發展為方向”,展現知識的發生形成過程。采取以學生發展為本,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以學習任務驅動為方式,以橢圓標準方程的求法為中心。穿插研究性教學嘗試,體現了“學生是學習主體,教師是引導者、參與者、組織者、合作者”的新課程理念。有利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達到了教學目標,優化了整個教學過程。但是,在教學中還是存在很多不足的,在以后的教學中還要繼續努力,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橢圓及其標準方程》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學 -橢圓及其標準方程教案03-20
數學教學之方程教學反思03-20
消費及其類型教學反思03-19
消費及其類型教學反思03-19
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教學反思03-19
從算式到方程的教學設計(精選12篇)10-26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學反思(精選10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