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地區立夏吃蝦面的習俗總結
閩南地區立夏吃蝦面的習俗總結
立夏日,常在農歷四月上旬,公歷五月中旬。這一天,過去閩南家家戶戶常將紅糟摻入面條中煮熟供全家食用,因紅糟色紅,為吉祥之色,又有發酵作用,以寓發達發財之意,而紅糟也幫助消化,有益健康。此俗衍化至后來,紅糟即被海蝦代替,謂之“吃蝦(夏與蝦閩南語同音)面”。海蝦煮熟后變紅,與紅糟色同,以此對夏季之祝愿。
立夏之日,多有出嫁女兒備辦豬肉、豬肚、豬腰只、雞蛋面線等物送給娘家老父母食用,稱為“補夏”。籍此對父母表表孝心。
沿海漁民,對“立夏”日的天氣特別注意,如果這天下雨,于漁民的捕撈作業大大不利,以致全年漁產歉收。而農民則相反,視立夏降雨為吉兆,俗諺云:“降雨是爛夏,作田人真像做皇帝”,即夏季雨水充沛,可保豐收之意。
【閩南地區立夏吃蝦面的習俗總結】相關文章:
中國傳統的民俗立夏總結05-08
吃薯片等于吃汽車廢氣的總結10-24
陜西旬陽地區嫁娶習俗總結01-17
總結胃病不宜吃的水果03-20
總結夏季吃狗肉的好處06-27
痛風忌吃的食物總結10-10
山西生育的習俗10-26
大年的民間習俗03-12
生病時可以吃的水果總結03-19
適合春季吃的海鮮總結參考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