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雨點》教學反思
《小小雨點》教學反思
一、教材分析
《小小雨點》是一首活潑、歡快的兒童歌曲,充滿著天真浪漫的童情。全曲為四二拍子,大調式,一段體結構,歌曲節奏密集,旋律歡快、充滿活力,描繪了小小雨點從天空上落下來時,小花朵與小麥苗高興的情景,表現了孩子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愉快心情。從《小小雨點》密集、輕快的節奏,級進、小跳的旋律等藝術要素中體會“小雨點”活潑跳躍的形象。根據藝術教學課程標準要求,激發學生學習藝術的興趣,掌握正確的發聲及演唱方法,樂于參與藝術的表現和即興創造,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能力目標:
(1)會唱歌曲《小小雨點》,能積極主動的參與藝術活動,能正確選擇雨聲為歌曲《小小雨點》伴奏。
(2)通過綜合活動啟發學生為歌曲創編歌詞,培養學生再創造的能力。
2、德育目標:引導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從中感受自然帶給人們的美麗。
3、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會演唱歌曲《小小雨點》,并能夠通過聲音及動作表現。 難點:創編適合的歌詞表現歌曲。
4、教學準備:學生自制沙錘
二、教學過程
精講巧練,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漸進的深化教學內容。展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師生雙邊活動。
三、教學手段:
以現代化的電教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增加了直觀性和趣味性加大了課堂密度,提高了教學效果。
結合多媒體動畫創設音樂情境,幫助學生感受春天的美景,讓學生從多媒體動畫中去感受,發現和判斷,啟發學生聯系自己對自然景象的觀察。邊看動畫邊聽雨聲,使學生的聽覺與視覺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使得學生明白自然界的萬物都離不開雨水的滋潤。并能很直觀的分辨出適合《小小雨點》的伴奏雨聲。運用多媒體動畫范唱歌曲《小小雨點》,去直接感染學生,使學生有一個比較直觀的印象,引起學生學習的欲望。
四、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激發導入
我運用多媒體動畫引發學生興趣,讓學生說說你在圖畫看到了什么?啟發學生聯系自己對自然景象的觀察,邊看動畫邊舞蹈。
(二)情感體驗學唱歌曲
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達到師生和諧配合的教學氛圍。在學生歌表演時老師參與其中,做到師生互動,以情感染學生。我把自己當作了小苗、小樹、花兒、魚兒,盡情地唱游,盡情地歡笑。與孩子們一起輕快地舞蹈,讓學生唱得輕松,跳得愉快,共同營造出了一個歡快、活潑、生動、有趣的教學氛圍。
(三)歌詞創編展示自我
讓學生創作歌詞、傾聽自己的內心音樂,引導學生懂得不只有小花和小苗需要雨水的滋潤,這樣孩子情感得到了深化,思維得到了拓展,從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音樂是“動”的藝術,我覺得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親自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在教學過程中,我盡可能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在師生互動當中,一同分享掌握音樂知識的無窮樂趣。總之本課的教學設計考慮到了音樂學科的特點、課時的教學任務、學生的年齡特點等因素,運用各種教學媒體輔助教學,尤其是電腦媒體的介入,使得課堂氣氛活躍,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處于積極狀態,給學生良好的藝術熏陶。
【《小小雨點》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雨點兒》教學反思(精選14篇)03-08
精選教師教學反思:《雨點》8篇04-26
小小班數學教學反思03-20
《小小蛋兒把門開》教學反思(通用11篇)12-01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