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銀杏樹》教學設計
課文《銀杏樹》教學設計
篇一:銀杏樹教學設計
一. 欣賞圖片,導入新課
1.師: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欣賞圖片(課件播放)看誰觀察得認真仔細。 師:嫩綠的葉片,粗壯的枝干,金色的秋天,累累的果實。美么?你想了解這種樹嗎?
生:回答(想)
老師告訴大家:這是——
板書:銀杏樹
2.資料簡介,找同學給大家大聲讀一讀。
注意對學生朗讀的評價語言
3.今天我們就進入快樂讀書屋六,認識一棵罕見的銀杏樹。
二.給出學習目標,學生初讀課文:
1.師:請同學們快速自讀課文,標劃生字新詞,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流利的句子多讀幾遍。
師:讀到這里,老師想檢查一下你們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2.課件展示字詞,學生自由讀,
激發興趣,找學生讀。
過渡語:學習一篇文章,首先要解決生字詞,才能將句子讀順口,對于這一點,我們的同學做的很好。
3.現在我們來齊讀第一段,找出中心詞。
師:這棵樹怎么罕見呢?我們來輕聲讀第二段,思考這棵樹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
生:用文中的詞語回答。比喻的修辭方法。
師:對,正是這棵罕見的銀杏樹,給作者的家鄉帶來了無限的生氣。同桌互讀課文4~7段,找出體現了銀杏樹四季變化特點的中心句和中心詞。
三.多層次讀文完成思考題
1.同桌互讀課文,找出中心句和中心詞進行概括。
2.找學生回答問題并進行板書:
(1)春天的銀杏樹特點是生機勃勃;
你從哪句話感受到它的特點?
教師適當范讀這一部分
誰能像老師這樣讀一讀?
學生讀,教師評價。
誰還能像他一樣再給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讀能力?
(2)夏天的銀杏樹特點是像綠絨大傘;
哪組同學愿意給大家讀一讀,展示一下自己朗讀的風采? 你認為哪個詞語最生動?
學生評價。
(3)秋天的銀杏樹特點是果實累累;
誰能把秋天看到銀杏樹果實累累的興奮心情讀出來? 教師評價
(4)冬天的銀杏樹特點是寒風中依然挺立。
“挺立”一詞有什么作用呢?
(體現銀杏樹寒冬里也不缺乏生氣,等待春天的到來。)
3.過渡語:寫冬天的銀杏樹,雖然只有幾句話,但是也寫出了它的特點,這就是略寫,春天,夏天,秋天的特點是具體詳細描寫的,是詳寫。本文就用了詳略結合的寫法。
聰明的同學們,這篇寫景物的文章,寫法上還有什么特點呢?誰能通過今天的學習,給大家總結一下。
四.師生共同總結文章的寫作特點:
1.四季順序,進行描寫;
2.抓住特點,詳略得當;
3.詞語生動,語句優美
五.總結:了解文章的寫作方法,為我們今后的寫作也提供了好的借鑒。我們可以把這種寫法放到自己的作文中,讓自己的習作更精彩。
六.板書設計:
2. 銀杏樹
春:生機勃勃
帶來無限生 夏:像綠絨大傘 詳寫
秋:碩果累累
冬:依然挺立 略寫
篇二:《銀杏樹》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銀杏樹》是教科版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快樂讀書屋六中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文章主題是教育學生熱愛家鄉,不忘家鄉的人和優美事物。本文也突顯了這一主題。《銀杏樹》一文寫法突出,按照季節順序進行描寫,條理清晰,詳略得當,語言生動,適合學生自學,教師只在寫作方法上做適當點撥。 學生分析:
五年級學生在語文的自學方面有一定的基礎,能夠運用適當的方法進行朗讀練習,對自己喜歡的語句有一定的分析和積累的能力。本節課將注重學生的朗讀訓練,并能在讀中體會寫作方法,使學生在習作能力上得到一定的提高。
設計理念:
這篇課文語言通俗易懂,層次清楚,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學,在文章的寫法上進行總結歸納,使學生通過學習和朗讀,能夠獲得更多的習作知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讀文感知中,回答問題,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2.運用自主學習和師生合作探究等方法進行學習。
3.理解作者愛銀杏樹,愛家鄉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多層次讀文,理解內容,回答問題
難點:學習寫作方法,體會表達感情
教學準備:課件, 銀杏的葉片、果實的卡片
教學步驟:
一、教師板畫,導入新課
1、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老師畫的這棵樹與我們周圍的樹有什么不同之處?(教師板畫銀杏樹,貼上樹葉)
2、學生交流。
師:嫩綠的葉片,粗壯的枝干,金色的秋天 ,累累的果實。你們想了解這種樹嗎?
老師告訴大家,這就是銀杏樹。(板書課題:銀杏樹)
3、課前我讓同學們搜集了有關銀杏樹的資料,誰愿意與大家一起分享。
4、今天我們就進入快樂讀書屋六,認識一棵罕見的銀杏樹。
二、明確目標,初讀課文
1、師:請同學們快速自讀課文,標劃生字新詞,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流利的句子多讀幾遍。
師:讀到這里,老師想檢查一下你們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2、課件展示字詞,學生自由讀。
激發興趣,找學生讀并組詞。
過渡語:學習一篇文章,首先要解決生字詞,才能將句子讀順口,對于這一點,同學做的很好。現在我們來齊讀第一段,找出中心詞。
(罕見)很難見到。
師:這棵樹怎么罕見呢?我們來自學第二段,思考這棵樹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
(生用文中的詞語回答:樹很粗大,奇形怪狀的露天樹根,長著荊棘的樹杈) 師:同學們,銀杏樹的樹根奇形怪狀成什么樣子?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比喻)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過渡語:學習一篇文章,首先要解決生字詞,才能將句子讀順口,對于這一點,我們的同學做的很好。
師:對,正是這棵罕見的銀杏樹,給作者的家鄉帶來了無限的生氣。(板書:無限生氣)同桌互讀課文4~——7段,找出體現了銀杏樹四季變化特點的中心句和中心詞。
三、多層朗讀,理解感悟
1.同桌互讀課文,找出中心句和中心詞進行概括。
2.找學生回答問題并進行板書:
(1)春天的銀杏樹特點是生機勃勃;
你從哪句話感受到它的特點?(指名讀,教師評價)
學生齊讀,教師評價。
(2)夏天的銀杏樹特點是像綠絨大傘;
哪組同學愿意給大家讀一讀,誰能說說這一自然段的總起句是哪一句?
師:此句點出了“我的最愛”也意味著對夏天的銀杏樹要進行比較詳細的描述,那夏天的銀杏樹究竟有多美,同學們用你的聲音告訴大家。(學生齊讀)
師:可見,夏天的銀杏樹是一個美麗、快樂的天堂,它給人和動物都帶來了無窮的歡樂。
(3)秋天的銀杏樹特點是果實累累;
誰能把秋天看到銀杏樹果實累累的興奮心情讀出來?
誰知道銀杏果有什么特點?(圓、大、多)
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介紹銀杏樹的果實的?(課件出示句子:銀杏果殼??) (從外到內)
(4)冬天的銀杏樹特點是寒風中依然挺立。
“挺立”一詞有什么作用呢?
(體現銀杏樹寒冬里也不缺乏生氣,等待春天的到來。)
3.過渡語:寫冬天的銀杏樹,雖然只有幾句話,但是也寫出了它的特點,這就是略寫,而對夏天的銀杏樹進行了具體詳細的描寫,這是詳寫。本文就用了詳略結合的寫法,把銀杏樹一年四季的變化呈現在了讀者的腦海中。
四、討論交流,總結寫法
1、同學們,這篇寫景物的文章,寫法上還有什么特點呢?小組交流,總結寫法。
2、學生交流。【(1)四季順序,進行描寫;(2)抓住特點,詳略得當;(3)詞語生動,語句優美。】
五、教師總結:
了解文章的寫作方法,為我們今后的寫作也提供了好的借鑒。我們可以把這種寫法放到自己的作文中,讓我們的習作更精彩。
今天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一顆罕見的銀杏樹,了解到了它的用途。這篇課文,作者是通過寫銀杏樹來抒發自己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板書:熱愛家鄉)
六、板書設計:
銀杏樹——帶來無限生氣
春:生機勃勃 夏:像綠絨大傘 秋:碩果累累 冬:依然挺立 (詳寫)(略寫)
【課文《銀杏樹》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課文《手指》優秀教學設計02-27
語文課文《長征》教學設計03-03
課文《軍神》優秀教學設計(精選8篇)07-02
課文《一棵小桃樹》教學設計02-28
《小蝌蚪找媽媽》課文教學設計02-11
課文《愚公移山》的教學設計(通用10篇)11-29
我的戰友邱少云課文教學設計(通用11篇)04-27
課文泊船瓜洲的教案設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