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統抗洪救災的工作報告
教育系統抗洪救災的工作報告
自6月13日以來,我省持續出現強降雨。暴雨持續時間之長、地域之廣、強度之大、災害之重在福建歷史上屬罕見。我省教育系統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領導干部模范帶頭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頑強的斗志、不屈不撓的精神在抗洪救災第一線抒寫了一曲曲創先爭優的動人贊歌。
一、黨組織是主心骨,黨員是主力軍
6月19日,**市遭受高于1998年“6·22”水位洪災。南平農業學校領導班子挨家挨戶通知人員撤離、財物轉移。晚7時,學校教學區和教工生活區全面進水。黨總支副書記、校長饒國榮帶領以黨員教師為主要力量的應急隊60余人,沖到教學區搶搬公共財產,展開抗災自救。此時,饒校長自己家已經進水,但饒校長說:“我是黨員,我是一校之長,這里我脫不開身”,毅然掛斷家里的電話,投入到抗洪救災中。而他的妻子患病無力,只好眼睜睜看著家中物品受淹。晚上9時許,教學區已一片汪洋,饒校長等11名黨員教師被困教學樓。在斷水、斷電、斷糧的情況下,他們通宵未眠,一邊部署工作,一邊繼續抗災自救。20日上午,為馳援受困人員,黨員教師鄭承根、毛健仁和陳作彪等3人找來廢舊的門板、斷木和鐵線,自己動手制成一張簡易木筏,帶著牛奶、方便面,冒著暴雨,向教學區前進。由于洪災肆虐,原本只要十分鐘的路程,他們整整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才到達,為受困人員送去了食物,更送去了戰勝洪魔、奪取勝利的信心和勇氣。從6月19日晚10時到6月20日13時,學校黨員領導干部受困整整長達16個小時,但抗災自救的各項指揮工作仍井然有序地進行著。正是學校領導班子成員靠前指揮,黨員教師沖鋒在前,學校依靠自救挽回經濟損失136萬余元,并確保了4680多名師生安然無恙、無一傷亡。
二、披荊斬棘,黨員干部是開路先鋒
6月18日,**大學南平校區出現大面積山體滑坡,校區斷電、停水。19日凌晨全校固定電話、網絡中斷,1300多名師生的生活、學習、工作運行秩序及安全受到嚴重影響。校區黨委一方面組織輔導員深入學生宿舍、教室,耐心地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幫助同學們克服恐慌心理,樹立戰勝自然災害的信心;另一方面,把尋找可供飲用的水源作為首要任務,緊急成立了一支由黨員干部組成的尋找水源小分隊。6月19日中午,校區黨委書記丁藝、副書記李芳輝身先士卒,帶隊冒著暴雨和山體坍塌危險,翻過多處塌方,順著山溝到后山尋找水源。由于荊棘叢生、坡陡路滑,他們用柴刀劈蘆葦,用鋤頭挖淤泥,開劈了一條通道,花了2個多小時才找到了第一處水源點,又花了四個多小時,將數百米長的管道聯接好并將水引下山來。由于該處水源水量十分有限,根本無法滿足全校師生員工用水。20日早晨6點,丁書記、李副書記又帶領后勤工作部有關人員到后山尋找第二處水源,并接引下山。同時,丁書記又親自騎著二輪摩托,到校外附近一處水源察看、了解實情,作為備用水源。經過水質檢測,檢測人員告訴他們,水質是合格的,水質比自來水還要好。這樣,在荊棘叢生的山溝中找到的3個水源點,基本保證了1300多名師生員工的生活用水。
三、生命之歌,大愛無疆
大災面前,生命無價。6月13日,大雨整整下了10個小時,導致龍巖市太拔中學門前的黃潭河水位暴漲,水面幾乎與橋面齊高,水流湍急,濁浪滔天。晚上19:30,太拔中學校園及周邊供電突然中斷,頓時一片漆黑。19:40,該校八年級女學生張煒琳、張群秀在家吃完晚飯后向學校方向行進。走至橋中央,因夜色太暗,一不小心,張煒琳同學腳踩空了,掉入河中。張群秀同學一邊呼救,一邊勇敢地跳入水中營救同伴,在2米多深的河中,張群秀同學也成了救援對象。就在此時,太拔中學副校長、優秀共產黨員李才生老師恰好路經平板橋頭,隱約聽到幾聲呼救后,不顧個人安危,奮勇躍入河中施救。經過長達八分鐘的努力后,李才生老師終于將兩位落水女生推上河中小礁灘。太拔中學保安、門衛和橋頭邊的村民聽到求救聲,一同參與救援。兩位女生和李才生老師最終被人們拉上岸,成功脫險。6月21日,福建農林大學南平校區人文學院級鐘澤曜同學腹部出現異常疼痛,校醫生初步診斷疑為闌尾炎。校區黨委副書記李芳輝、輔導員吳雄強決定立即送鐘澤曜同學到南平市立醫院檢查診療。但此時已是夜間23:15,更困難的是通往西芹至南平的唯一道路被山體滑坡隔阻無法通車,唯一可能辦法就是步行翻過山體滑坡處,再坐車前往南平。雖然夜間翻過山體滑坡處十分危險,但是,學生生命安全不容分秒耽擱拖延。李芳輝副書記毅然帶領輔導員吳雄強和學生干部鐘德祥將鐘澤曜同學及時安全背送到南平市一醫院就診……
四、孩子,老師就是你們的鋼鐵長城
這不是一個人的戰斗,這是一個群體、一支隊伍的責任和榮光。在災情面前,廣大黨員干部、教師始終把學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舍小家顧大家,義無反顧地搶救學生。泰寧四中全校35名黨員 、教師面對洶涌的洪水,顧不上家中房屋、財產被洪水淹沒和浸泡,及時趕赴學校,緊急轉移學生;泰寧新橋中心學校全體老師在山洪沖進校園時,手拉手圍成一堵人墻,保護學生安全撤離到安全地點,不到十分鐘,學生宿舍、圍墻、食堂便被山洪摧毀,學校成為一片汪洋;泰寧上青中心校溫六金副校長組織陳昭凱等8位男老師跳入沒膝的洪水中,架起一條5米多長的木橋,9名教師分立木橋兩邊的洪水中用肩膀扛住木橋,將一個個學生護送到鄉政府;泰寧三中副校長張勝利、團支書黃志偉,以及詹宗程、姜東勝等一批黨員、教師冒著生命危險,一次又一次沖進齊腰深的水中,背出被困80多位寄宿生和在教師宿舍樓里的老人、孩子;朱口第一中心小學校長馮作琳、教導主任黃小光游過2米多深的水道,為滯留學校的寄宿生運送食物;朱口鎮第一中心小學的全體老師形成了一道道“人墻”,8分鐘之內就將132名寄宿生轉移至安全地帶……
五、在困難的時候,想著更困難的人
6月14日以來,武夷學院連日遭受暴雨襲擊,造成校園湖水溢出路面、多處山體滑坡、護坡塌溜方、屋面(墻面)受損、燈桿倒塌等現象。全校上下眾志成城,發揮連續作戰,抗洪搶險的精神,積極抗災救災,確保學校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與此同時,他們心系受災群眾,積極響應武夷山市政府的號召,選派了20多位學生黨員分赴火車站,為3000多名滯留旅客提供志愿者服務。大學生黨員以熱情的微笑、周到的服務、耐心的解說安撫著旅客的情緒,受到了旅客的高度贊揚。學院環境與建筑工程系組織了6名土木工程專業黨員老師,由系書記陳佺帶隊,分成兩組與武夷山市建設局同志一起冒著暴雨深入武夷山市受災最嚴重的興田鎮(興田村、南岸村、舌口村、機耕村、城村等地),進行危房評估調查,走訪排查危房1000多間,順利完成任務,受到當地群眾和市建設局的一致好評。大災無情,人間有愛。將樂四中黨支部書記沈水鑾、副校長黃麗萍、及熊春英、李錢斌、潘建英等教師組成的志愿者小分隊趕赴將樂大源中心校災民安置點,主動幫助搬運蔬菜、端飯端菜、刷鍋洗碗……龍巖學院撥出專款3萬元,資助學校掛鉤且受災嚴重的漳平市石板坑村,幫助當地群眾盡快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
六、是黨員,在哪里都要發揮作用
**職業技術學院共產黨員、院學生工作處副處長李健明被派駐上杭縣步云鄉興隆村任黨支書。強降雨造成所在村公路塌方,房屋倒塌。災情發生后,李健明立即組織村里的黨員干部開展自救,將村民轉移到安全地帶后,組織人員冒著危險,疏通搶修被沖毀的公路。雨勢漸小后,又組織村民清理受淹農田,最大限度減少了洪災損失。學校黨委到村慰問時,村民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贊李書記是“黨的好干部,我們的好書記。”三明水南中學黨員教師**、**老師針對將**鄉政府所在地三座橋梁被沖毀,**、**、**等地村莊交通阻斷情況,冒著大雨,淌著沒膝深的泥濘,翻山越嶺走了8個多小時,趕到長甲村,組建一支大源抗洪搶險青年突擊隊,自任正、副隊長,頂著狂風暴雨,冒著山體滑坡的危險,用竹片設置路標,在斷垣處鋪設板條,在陡峭山邊挖出階梯,為抗洪搶險人員與受災人員疏散開辟出一條生命通道,使大源鄉周邊受災嚴重的7個高山村近400多名受災群眾陸續轉移到安全地帶。
【教育系統抗洪救災的工作報告】相關文章:
教代會與工會的工作報告03-20
小學的工會工作報告03-20
學校工作報告參考03-25
保安部消防演練的工作報告10-26
有關選人用人工作報告03-20
關于企業工作報告(精選10篇)02-04
廉潔風險防控工作報告范文03-19
鎮委履行教育職責工作報告范文02-05
關于機關工會工作報告的范文03-03
校本課程研究工作報告02-03